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93910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01355.3

申请日:

20111020

公开号:

CN202270014U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5,A61B8/12,A61B8/08

主分类号:

A61B1/05,A61B8/12,A61B8/08

申请人:

武汉大学

发明人:

赵博,夏中元,张帆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

优先权:

CN201120401355U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薛玲;肖明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像头,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信号线上,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本实用新型在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利用超声内镜技术与3D腹腔镜技术相结合,直接确定腹腔脏器肿瘤侵袭深度和范围,在术中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且操作较为简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1、2),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像头,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3),信号线上,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超声诊断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等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显像技术主要呈现为一种2D平面技术,不能良好的在图像中反映出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一旦误伤正常脏器或大血管,将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且目前对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尚无直接诊断标准,术中对切除的范围,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无具体标准,如果对肿瘤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准确,会增加患者的2次手术机率,导致肿瘤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的增加,生存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将3D显像技术引入腹腔镜形成3D腹腔镜技术,增加对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诊断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手术中误伤正常脏器或大血管的风险,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像头,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信号线上,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利用超声内镜技术与3D腹腔镜技术相结合,直接确定腹腔脏器肿瘤侵袭深度和范围,在术中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且操作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1、2,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像头,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3,信号线上,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4。

本实用新型利用3D技术的被动立体数字放映技术,应用于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利用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画面,产生腹腔脏器及血管走形的立体效果。在腹腔镜器械中增加一把带有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器械,与3D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对腹腔脏器肿瘤进行超声诊断。并根据肿瘤侵袭深度和范围,在术中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

患者全麻状态下,腹腔充气形成气腹后,通过腹腔内的两个摄像头,模拟手术医生的左右眼,产生两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到同一显示器上,手术医生戴上偏振眼镜,在显示屏上看到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效果图像。进行超声诊断时,对需诊断的部位局部充水,诊断后,将水吸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7001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6.13 CN 202270014 U *CN202270014U* (21)申请号 201120401355.3 (22)申请日 2011.10.20 A61B 1/05(2006.01) A61B 8/12(2006.01) A61B 8/08(2006.01) (73)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 汉大学 (72)发明人 赵博 夏中元 张帆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42222 代理人 薛玲 肖明洲 (54) 实用新型名称。

2、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 置, 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 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 像头, 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 3D 屏幕, 信号线上, 在摄像头和 3D 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腔脏器及血管 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利用超声内镜技术与 3D 腹腔镜技术相结合, 直接 确定腹腔脏器肿瘤侵袭深度和范围, 在术中确定 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 且操作较为简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

3、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 (1、 2) , 视频信号线 一端设有摄像头, 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 (3) , 信号线上, 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 有视频信号整合设备 (4)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270014 U 2 1/2 页 3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 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 超声诊断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等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腹腔镜显。

4、像技术主要呈现为一种 2D 平面技术, 不能良好的在图像中反映出 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 一旦误伤正常脏器或大血管, 将对患者造成 严重的生命威胁。且目前对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尚无直接诊断标准, 术中对切 除的范围, 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无具体标准, 如果对肿瘤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准确, 会增加患者 的 2 次手术机率, 导致肿瘤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的增加, 生存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将 3D 显像技 术引入腹腔镜形成 3D 腹腔镜技术, 增加对腹腔脏器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诊断的准确性, 从而降低手术中误伤正常。

5、脏器或大血管的风险, 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 视频信号线一端设有摄像头, 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 3D 屏幕, 信号线上, 在摄像头和 3D 屏幕之间设有视频信号整合设 备。 0006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 : 0007 1、 本实用新型在腹腔镜下立体显示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关系,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利用超声内镜技术与 3D 腹腔镜技术相结合, 直接确定腹腔脏器肿瘤侵 袭深度和范围, 在术中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 且操作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

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0 参见图 1, 一种腹腔镜下立体显像装置, 它包括两视频信号线 1、 2, 视频信号线一 端设有摄像头, 视频信号线另一端设有3D屏幕3, 信号线上, 在摄像头和3D屏幕之间设有视 频信号整合设备 4。 0011 本实用新型利用 3D 技术的被动立体数字放映技术, 应用于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 手术医生利用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画面, 产生腹腔脏器及血管走形的立体效果。在腹腔镜器 械中增加一把带有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器械, 与 3D 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对腹腔脏器肿瘤进 行超声诊断。并根据肿瘤侵袭深度和范围, 。

7、在术中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 说 明 书 CN 202270014 U 3 2/2 页 4 0012 患者全麻状态下, 腹腔充气形成气腹后, 通过腹腔内的两个摄像头, 模拟手术医生 的左右眼, 产生两组视频信号, 同时传输到同一显示器上, 手术医生戴上偏振眼镜, 在显示 屏上看到腹腔脏器及血管毗邻结构和走行的立体效果图像。进行超声诊断时, 对需诊断的 部位局部充水, 诊断后, 将水吸出。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 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 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 变形在内。 说 明 书 CN 202270014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70014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