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82279.1 (22)申请日 2017.10.20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27号 (72)发明人 魏洪亮 樊菁 凌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倪钜芳 (51)Int.Cl. A61B 10/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 及其检测装置, 包括22号针头。
2、、 5ML无菌注射器、 载玻片、 壳体、 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转轴、 齿轮、 滑槽、 第一卡槽、 滑板、 齿条、 第一行程开 关、 第二行程开关、 第二卡槽、 封盖、 第一开关、 第 二开关、 蓄电池, 首先通过角度检测与显示装置, 能够提高倾斜穿刺角度的准确性, 提升后续提取 的成功率, 其次通过内置电动式抽吸机构, 从而 在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同时, 也提高了抽吸的高 效, 最后通过多组卡槽与限位固定装置的相互配 合作用, 能够在实现与现有技术5ML无菌注射器 配套使用的同时, 也实现电动机构的无菌重复利 用, 最终通过上述,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利于临。
3、床的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7595327 A 2018.01.19 CN 107595327 A 1.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包括22号针头、 5ML无菌注射器、 载玻片,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 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转轴、 齿轮、 滑槽、 第一卡槽、 滑板、 齿 条、 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开关、 第二卡槽、 封盖、 第一开关、 第二开关、 蓄电池, 所述的22 号针头用于穿刺, 所述的5ML无菌注射器用于抽吸提取物, 所述的载玻片用于细胞涂片, 所 述的数显角度仪位于壳体右侧, 所述的数显角度仪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数显。
4、角度仪 用于检测和显示壳体倾斜角度值, 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位于壳体后端中部, 所述的微型步 进电机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为驱动部件, 所述的转轴位于微型步进电 机前端, 所述的转轴与微型步进电机紧配相连, 且所述的转轴与壳体转动相连, 所述的齿轮 贯穿于转轴, 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 所述的滑槽位于壳体内部, 所述的滑槽为矩形腔 体, 所述的第一卡槽位于滑槽左侧上下两端, 所述的第一卡槽为凹槽, 且所述的第一卡槽用 于限位5ML无菌注射器, 所述的滑板位于滑槽内部, 所述的滑板与壳体滑动相连, 所述的齿 条位于滑板内壁上端, 所述的齿条与滑板一体相连, 且所述的齿条与齿轮轮。
5、齿啮合相连, 所 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右侧,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一行 程开关与微型步进电机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滑槽中部下端, 所述的第二行 程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微型步进电机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卡 槽位于滑板内部左侧前端, 所述的第二卡槽为凹槽, 且所述的第二卡槽用于限位5ML无菌注 射器右侧推杆, 所述的封盖位于壳体左侧前端, 所述的封盖上端与壳体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 封盖下端与壳体卡扣相连, 所述的封盖用于约束固定5ML无菌注射器, 所述的第一开关位于 壳体前端中部, 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一开关分。
6、别与微型步进电机 和第一行程开关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开关位于壳体前端右侧, 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壳体螺 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开关分别与微型步进电机和第二行程开关导线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 位于壳体右侧顶部, 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数显角度仪、 微 型步进电机、 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导线相连。 其工作步骤如下: 、 应用配套22号针头和5ML无菌注射器; 、 转动打开封盖, 将5ML无菌注射器插入滑槽、 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接着转动关闭封 盖; 、 再握住壳体, 打开数显角度仪, 倾斜45度进行原位穿刺, 使22号针头突破可疑结节 包膜; 、 随后继续推进22号。
7、针头深入0.10.2mm; 、 接着按住第一开关, 使微型步进电机与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开启, 即微型步进电机驱 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顺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作用, 齿条带动滑板联动推杆顺着滑槽作由左 向右运动, 即实现5ML无菌注射器持续负压; 、 接着保持负压调节壳体方位, 即实现不同方向对提取物的抽吸; 、 接着保持负压将22号针头从患者体内退出, 然后松开第一开关, 实现微型步进电机 与第一行程开关的停止工作; 、 接着按住第二开关, 使微型步进电机与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开启, 即微型步进电机驱 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逆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作用, 齿条带动滑板联动推杆顺着滑槽作由右 向左运动, 即实现。
8、5ML无菌注射器内部提取物通过22号针头向载玻片流出, 最后进行后续相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95327 A 2 关细胞化验分析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5ML无菌注射器是由针筒、 推杆和活塞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蓄电池是为了给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提供能量供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中注意22号针头不可贯通可疑的甲状旁腺。 5.如权利要求1所。
9、述的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中当滑板触碰第一行程开关时, 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 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 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停止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中当滑板触碰第二行程开关时, 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 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 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停止工作。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95327 A 3 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10、 甲状旁腺的准确识别与保护是影响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然而甲 状旁腺体积小、 位置隐秘而且变异多等特征使得甲状旁腺的术中保护难以有效实现。 据统 计,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发生率为6.9-46, 而发生永久性甲状 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约占0.5-2。 甲状腺外科术中常用的甲状旁腺定位方法包括亚甲 蓝染色、 5-氨基乙酰丙酸(5-ALA)荧光检测、 99mTc-MIBI显像、 淋巴结示踪剂、 光学相干断层 成像术(OCT)等。 0003 根据上述, 虽然目前临床现有技术的多种定位手段可以减少甲状旁腺损伤, 但是 仍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 敏感性有待提高且操作复杂, 鉴。
11、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术中甲 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 置, 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 测装置, 包括22号针头、 5ML无菌注射器、 载玻片, 还包括壳体、 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转轴、 齿轮、 滑槽、 第一卡槽、 滑板、 齿条、 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开关、 第二卡槽、 封盖、 第 一开关、 第二开关、 蓄电池, 所述的22号针头用于穿刺, 所述的5ML无菌注射器用于抽吸提取 物, 所述的载。
12、玻片用于细胞涂片, 所述的数显角度仪位于壳体右侧, 所述的数显角度仪与壳 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数显角度仪用于检测和显示壳体倾斜角度值, 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 位于壳体后端中部, 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为驱动 部件, 所述的转轴位于微型步进电机前端, 所述的转轴与微型步进电机紧配相连, 且所述的 转轴与壳体转动相连, 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 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 所述的滑槽位 于壳体内部, 所述的滑槽为矩形腔体, 所述的第一卡槽位于滑槽左侧上下两端, 所述的第一 卡槽为凹槽, 且所述的第一卡槽用于限位5ML无菌注射器, 所述的滑板位于滑槽内部, 所述 的滑。
13、板与壳体滑动相连, 所述的齿条位于滑板内壁上端, 所述的齿条与滑板一体相连, 且所 述的齿条与齿轮轮齿啮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右侧,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 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微型步进电机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 位于滑槽中部下端,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微型 步进电机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卡槽位于滑板内部左侧前端, 所述的第二卡槽为凹槽, 且所 述的第二卡槽用于限位5ML无菌注射器右侧推杆, 所述的封盖位于壳体左侧前端, 所述的封 盖上端与壳体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封盖下端与壳体卡扣相连, 所述的封盖用于约束固定5ML 。
14、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7595327 A 4 无菌注射器, 所述的第一开关位于壳体前端中部, 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 的第一开关分别与微型步进电机和第一行程开关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开关位于壳体前端 右侧, 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开关分别与微型步进电机和第二行 程开关导线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壳体右侧顶部, 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且所述 的蓄电池分别与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导线相连。 0006 其工作步骤如下: 0007 、 应用配套22号针头和5ML无菌注射器; 0008 、 转动打开封盖, 将。
15、5ML无菌注射器插入滑槽、 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接着转动关 闭封盖; 0009 、 再握住壳体, 打开数显角度仪, 倾斜45度进行原位穿刺, 使22号针头突破可疑 结节包膜; 0010 、 随后继续推进22号针头深入0.10.2mm; 0011 、 接着按住第一开关, 使微型步进电机与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开启, 即微型步进电 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顺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作用, 齿条带动滑板联动推杆顺着滑槽作 由左向右运动, 即实现5ML无菌注射器持续负压; 0012 、 接着保持负压调节壳体方位, 即实现不同方向对提取物的抽吸; 0013 、 接着保持负压将22号针头从患者体内退出, 然后松开第。
16、一开关, 实现微型步进 电机与第一行程开关的停止工作; 0014 、 接着按住第二开关, 使微型步进电机与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开启, 即微型步进电 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逆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作用, 齿条带动滑板联动推杆顺着滑槽作 由右向左运动, 即实现5ML无菌注射器内部提取物通过22号针头向载玻片流出, 最后进行后 续相关细胞化验分析即可; 0015 进一步, 所述的5ML无菌注射器是由针筒、 推杆和活塞组成。 0016 进一步, 所述的蓄电池是为了给数显角度仪、 微型步进电机、 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 行程开关提供能量供应。 0017 进一步, 所述的步骤中注意22号针头不可贯通可疑的甲状旁腺。。
17、 0018 进一步, 所述的步骤中当滑板触碰第一行程开关时, 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 即通 过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停止工作。 0019 进一步, 所述的步骤中当滑板触碰第二行程开关时, 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 即通 过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停止工作。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结构巧妙、 功能强 大、 操作简单, 首先通过角度检测与显示装置, 能够提高倾斜穿刺角度的准确性, 提升后续 提取的成功率, 其次通过内置电动式抽吸机构, 从而在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同时, 也提高了 抽吸的高效, 最后通过多组卡槽与限位固定装置的。
18、相互配合作用, 能够在实现与现有技术 5ML无菌注射器配套使用的同时, 也实现电动机构的无菌重复利用, 最终通过上述, 减轻了 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7595327 A 5 0022 图2是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0023 图3是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24 图4是5ML无菌注射器拆卸状态剖视图; 0025 图5是转轴部位剖视放大图。 0026 22号针头1、 5ML无菌注射器2、 载玻片3。
19、、 壳体4、 数显角度仪5、 微型步进电机6、 转轴 7、 齿轮8、 滑槽9、 第一卡槽10、 滑板11、 齿条12、 第一行程开关13、 第二行程开关14、 第二卡槽 15、 封盖16、 第一开关17、 第二开关18、 蓄电池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8 实施例 0029 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包括22号针头1、 5M。
20、L无菌注射器2、 载 玻片3、 壳体4、 数显角度仪5、 微型步进电机6、 转轴7、 齿轮8、 滑槽9、 第一卡槽10、 滑板11、 齿 条12、 第一行程开关13、 第二行程开关14、 第二卡槽15、 封盖16、 第一开关17、 第二开关18、 蓄 电池19, 所述的22号针头1用于穿刺, 所述的5ML无菌注射器2用于抽吸提取物, 所述的载玻 片3用于细胞涂片, 所述的数显角度仪5位于壳体4右侧, 所述的数显角度仪5与壳体4螺纹相 连, 且所述的数显角度仪5用于检测和显示壳体倾斜角度值, 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6位于壳 体4后端中部, 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6与壳体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
21、6为驱动部 件, 所述的转轴7位于微型步进电机6前端, 所述的转轴7与微型步进电机6紧配相连, 且所述 的转轴7与壳体4转动相连, 所述的齿轮8贯穿于转轴7, 所述的齿轮8与转轴7紧配相连, 所述 的滑槽9位于壳体4内部, 所述的滑槽9为矩形腔体, 所述的第一卡槽10位于滑槽9左侧上下 两端, 所述的第一卡槽10为凹槽, 且所述的第一卡槽10用于限位5ML无菌注射器2, 所述的滑 板11位于滑槽9内部, 所述的滑板11与壳体4滑动相连, 所述的齿条12位于滑板11内壁上端, 所述的齿条12与滑板11一体相连, 且所述的齿条12与齿轮8轮齿啮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行程 开关13位于滑槽9右侧, 所。
22、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3与壳体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 13与微型步进电机6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4位于滑槽9中部下端, 所述的第二行 程开关14与壳体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4与微型步进电机6导线相连, 所述的 第二卡槽15位于滑板11内部左侧前端, 所述的第二卡槽15为凹槽, 且所述的第二卡槽15用 于限位5ML无菌注射器2右侧推杆, 所述的封盖16位于壳体4左侧前端, 所述的封盖16上端与 壳体4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封盖16下端与壳体4卡扣相连, 所述的封盖16用于约束固定5ML无 菌注射器2, 所述的第一开关17位于壳体4前端中部, 所述的第一开关17与壳体。
23、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一开关17分别与微型步进电机6和第一行程开关13导线相连, 所述的第二开关 18位于壳体4前端右侧, 所述的第二开关18与壳体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开关18分别与 微型步进电机6和第二行程开关14导线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19位于壳体4右侧顶部, 所述的 蓄电池19与壳体4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蓄电池19分别与数显角度仪5、 微型步进电机6、 第一 行程开关13和第二行程开关14导线相连。 0030 其工作步骤如下: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7595327 A 6 0031 、 应用配套22号针头1和5ML无菌注射器2; 0032 、 转动打开封盖16, 。
24、将5ML无菌注射器2插入滑槽9、 第一卡槽10和第二卡槽15, 接 着转动关闭封盖16; 0033 、 再握住壳体4, 打开数显角度仪5, 倾斜45度进行原位穿刺, 使22号针头1突破可 疑结节包膜; 0034 、 随后继续推进22号针头1深入0.10.2mm; 0035 、 接着按住第一开关17, 使微型步进电机6与第一行程开关13同时开启, 即微型 步进电机6驱动转轴7带动齿轮8同步顺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8作用, 齿条12带动滑板11联动 推杆顺着滑槽9作由左向右运动, 即实现5ML无菌注射器2持续负压; 0036 、 接着保持负压调节壳体4方位, 即实现不同方向对提取物的抽吸; 0037。
25、 、 接着保持负压将22号针头1从患者体内退出, 然后松开第一开关17, 实现微型 步进电机6与第一行程开关13的停止工作; 0038 、 接着按住第二开关18, 使微型步进电机6与第二行程开关14同时开启, 即微型 步进电机6驱动转轴7带动齿轮8同步逆时针旋转, 通过齿轮8作用, 齿条8带动滑板11联动推 杆顺着滑槽9作由右向左运动, 即实现5ML无菌注射器2内部提取物通过22号针头向载玻片3 流出, 最后进行后续相关细胞化验分析即可; 0039 所述的5ML无菌注射器2是由针筒、 推杆和活塞组成, 所述的蓄电池19是为了给数 显角度仪5、 微型步进电机6、 第一行程开关13和第二行程开关1。
26、4提供能量供应, 所述的步骤 中注意22号针头1不可贯通可疑的甲状旁腺, 所述的步骤中当滑板11触碰第一行程开 关13时, 第一行程开关13被触发, 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13触发的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6停 止工作, 所述的步骤中当滑板11触碰第二行程开关14时, 第二行程开关14被触发, 即通过 第二行程开关14触发的作用, 使微型步进电机6停止工作。 0040 该术中甲状旁腺准确识别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简单, 首 先通过角度检测与显示装置, 能够提高倾斜穿刺角度的准确性, 提升后续提取的成功率, 其 次通过内置电动式抽吸机构, 从而在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同时, 也提。
27、高了抽吸的高效, 最后 通过多组卡槽与限位固定装置的相互配合作用, 能够在实现与现有技术5ML无菌注射器配 套使用的同时, 也实现电动机构的无菌重复利用, 最终通过上述,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 担, 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004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7595327 A 7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7595327 A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759532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