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51921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6509.8

申请日:

2002.02.26

公开号:

CN1372397A

公开日:

2002.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H04J13/02; H04Q7/20; H04B7/26; H04B17/00

主分类号:

H04J13/02; H04Q7/20; H04B7/26; H04B17/00

申请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吉田胜也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2.26 JP 50343/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进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CDMA系统中用于测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的基站测试装置中,为指定给BTS的服务区的相应扇区配置有多个前置衰减器,并包括在相对应的BTS的多个扇区TRX中,以便模拟测试扇区和它的邻近扇区之间现用BTS的软越区切换测试。为此,构成每个前置衰减器,以便可实现至少三种衰减值,例如0dB,-3dB和-50dB,并在切换控制器的控制之下逐个选择。通过这种结构中,测试扇区的前置衰减器被置于0dB的状态,而其邻近的前置衰减器和其它衰减器则分别被置于-3dB的状态和-50dB的状态。在上述方法中,控制衰减值有助于模拟现用BTS的软越区切换测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供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与具有分别与服务区中的多 个扇区对应的多个扇区收发信机的现用基站收发信机结合的基站测试装 置,该基站测试装置具有置于其中的内部移动终端,并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分别单独地调整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收发信机之间 的耦合度;和 耦合到第一装置的第二装置,用于通过经由第一装置控制内部移动 终端和每个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来再现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扇区 收发信机的更越区切换测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用衰减值定义 耦合度,并且第一装置包括: 多个与BTS中的收发信机相对应的前置衰减器,每个前置衰减器提 供至少三个互不相同的衰减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衰减器提 供第一衰减值,小于第一衰减值的第二衰减值,小于第二衰减值的第三 衰减值作为至少三个衰减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衰减值给 出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最佳呼叫连接状态, 而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分别给出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 之间的呼叫连接开始起动状态和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 机之间的呼叫断开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 第三衰减值分别等于0dB,-3dB和-50dB。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前置衰减 器包括: 被从第二装置给予切换控制信号的第一衰减器端子; 连接到对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的第二衰减器端子; 耦合到内部移动终端的第三衰减器端子; 具有互不相同的衰减值的多个衰减器单元; 多个开关,用于响应驱动信号,有选择地连接第二与第三衰减器端 子之间的衰减器单元,以便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和 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响应经由第一衰减器端子发送的切换控制信号, 控制相应开关的通/断控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衰减器单元的 数量是两个,并分别提供-3dB和-47dB的衰减值。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前置衰减 器进一步包括: 共同连接到与第三衰减端子相连的交点并且还连接到开关的多个λ/ 2带状线,这些开关选择地将λ/2带状线经所选择的衰减单元连接到第 二衰减端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衰减器单元的 数量是两个,并分别提供-3dB和-47dB的衰减值; 设置开关单元,以便当提供第一衰减值时,第二和第三衰减端子之 间不连接两个衰减单元,而当分别提供第二和第三衰减值时,第二和第 三衰减端子之间连接-3dB的衰减单元和-3dB和-47dB的两个衰减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装置包 括: 设置装置,用于设置指定给每个扇区以表示一个扇区的扇区编号; 和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装置中的耦合度,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试, 以便从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一耦合度,内 部移动终端与指示扇区的邻近扇区的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二耦合 度,和内部移动终端与剩余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三耦合度中选择耦 合度。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用衰减值定义 耦合度,用第一衰减值定义第一耦合度,而用比第一衰减值小的第二衰 减值定义第二耦合度,和用比第二衰减值的第三衰减值定义第三耦合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装置通 过在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的扇区之间,以及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 之间的两个无线路径之间执行呼叫连接测试来进一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 试。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内部移动 终端与指示的扇区的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电路径保持在第一衰减值,而 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电路径保持在第二衰 减值,剩余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三衰减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装置在 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前,在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的扇区收发 信机之间进一步执行该无线路径的另一呼叫连接测试,并在两个无线路 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后,在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进一 步执行另一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路径 或这些无线路径的每个呼叫连接测试考虑软越区切换操作来监视功率控 制时间间隔。
16: 一种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测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 的方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具有分别与服务区中的多个扇区相对应的多 个扇区收发信机,利用内部移动终端执行该方法,并包括步骤: 分别单独地调整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和 通过经由第一装置控制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耦 合度来再现两个邻近扇区之间的扇区收发信机的软越区切换测试。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衰减值定义耦合度, 调整步骤包括: 使用多个与BTS中的收发信机相对应的前置衰减器,每个前置衰减 器提供至少三种互不相同的衰减值。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前置衰减器提供 第一衰减值,小于第一衰减值的第二衰减值,小于第二衰减值的第三衰 减值,作为至少的三种衰减值。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步骤包括步骤: 在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最佳呼叫连接状 态中给出第一衰减值;和 在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连接起动状 态和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断开状态中分 别给出第二和第三衰减值。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衰 减值分别等于0dB,-3dB和-50dB。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前置衰减器包括: 被从第二装置给予切换控制信号的第一衰减器端子; 连接到对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的第二衰减器端子; 耦合到内部移动终端的第三衰减器端子; 具有互不相同的衰减值的多个衰减器单元; 多个开关,用于响应驱动信号,有选择地连接第二与第三衰减器端 子之间的衰减器单元,以便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和 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响应经由第一衰减器端子发送的切换控制信号, 控制相应开关的通/断控制。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衰减器单元的数量是 两个,并分别提供-3dB和-47dB的衰减值。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前置衰减器进一 步包括: 共同连接到与第三衰减端子相连的交点并且还连接到开关的多个λ/ 2带状线,这些开关选择地将λ/2带状线经所选择的衰减单元连接到第 二衰减端子。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衰减器单元的数量是 两个,并分别提供-3dB和-47dB的衰减值; 在调整步骤中操作开关,以便当提供第一衰减值时,第二和第三衰 减端子之间不连接两个衰减单元,而当分别提供第二和第三衰减值时, 第二和第三衰减端子之间连接-3dB的衰减单元和-3dB和-47dB的两个衰 减单元。
25: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现步骤包括步骤: 设置指定给每个扇区以表示该扇区的扇区编号;和 控制第一装置中的耦合度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试,以便从内部移动 终端与被指示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一耦合度,内部移动终端与 被指示扇区的邻近扇区的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二耦合度,和内部 移动终端与剩余扇区发射机之间的第三耦合度中选择耦合度。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衰减值定义耦合度, 用第一衰减值定义第一耦合度,而用比第一衰减值小的第二衰减值定义 第二耦合度,用比第二衰减值小的第三衰减值定义第三耦合度。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现步骤包括步骤: 在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的扇区之间和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 之间的两个无线路径之间执行呼叫连接测试。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包括步骤: 使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 一衰减值; 使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路径保持在 第二衰减值;和 使剩余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三衰减值。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现步骤包括步骤: 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前,执行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 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路径的另一个呼叫连接测试;和 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后,执行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 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路径的进一步呼叫连接测试。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路径或这些无 线路径的每个呼叫连接测试考虑软越区切换操作来监视功率控制时间间 隔。

说明书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 测试基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使用的基站测试装置及基站测试方法,尤其是能在指定给基站收发信机(BTS)的服务区内选择的扇区之间实现软越区切换的基站测试装置及基站测试方法。

    通常,移动通信系统由大量的移动终端和可通过指定给相应BTS的服务区内的无线信道与移动终端通信的多个基站收发信机(BTS)构成。这种基站收发信机在以后将经常简称为基站。此外,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基站控制器(BSC),可作为上级设备操作的无线交换及,和公用电话网。

    这种基站收发信机,即BTS,具有被划分为三个或六个扇区的服务区或小区和各具有覆盖每个扇区的定向性的多个定向天线。这种情况下,每个定向天线在每个天线地后面呈现出非定向性,并因此服务以便可靠地划分每个单元。这样使其能够在多个BTS中重复地利用相同无线电波资源,从而在每个BTS容纳大量用户。在CDMA系统中也提供有类似的有多个指向扇区的天线的基站。

    同时应当指出,在现用或运行状态下应当测试每个基站,以便确定上述基站是否在正常状态工作。为此,已经使用常规的基站测试装置执行确认每个基站中正常工作的操作测试。下文中可经常将基站测试装置称作测试发射机接收机(TTR)。在此,由常规的基站测试装置在每个基站进行操作测试。然而,在这种常规的基站测试装置中没有考虑到对越区切换操作的测试,越区切换操作是指随着移动终端从一个扇区移动到另一扇区而从一个扇区向另一个扇区切换,并且被称作软越区切换操作。

    在与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0-224119对应的EP1022872 A2(简称为参考文献)中揭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多个小区扇区耦合的多信道衰减器,场数据处理器,和实验室中的移动站。可用场数据处理器将场测试数据转换为时变衰减器控制值,同时可用多路衰减器响应每个信道的衰减器控制值。通过这种结构,实验中的移动可观察载波和干扰电平,并可用来对小区扇区之间的越区切换过程进行测试和使其最佳化。

    因此,参考文献中公开的装置被用在实验室中,并可用来根据预先产生的场测试数据虚拟地重新生成蜂窝网络的诸如可变RF损耗之类的射频条件。换句话说,在将基站实际配置在蜂窝网络之前,所公开的装置有效地虚拟测试沿正向和反向衰减路径的RF损耗。

    从这个事实很容易了解,参考文献中完全没有讲述有关测试实际或现用基站的装置和方法。因此,虽然可通过在实验室中重建射频(RF)场条件来虚拟优化越区切换算法,参考文献未曾考虑实际或现用基站的实际越区切换测试。

    总之,参考文献中没有对有关多信道衰减器与具有多个现用小区扇区的现用基站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这表示参考文献中未曾考虑与软越区切换操作相联系的实际操作测试,执行这种软越区切换操作是为了在CDMA系统的现用基站中的服务区内从一个扇区切换到另一个扇区。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收发信机测试装置,它被用在CDMA系统中,并能实际测试具有被划分为多个扇区的服务区的实际的或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的软越区切换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实际的基站收发信机中模拟软越区切换操作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供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与具有分别与服务区中的多个扇区对应的多个扇区收发信机的现用基站收发信机结合的基站测试装置。该基站测试装置具有置于其中的内部移动终端,并包括第一装置,用于分别单独地调整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到第一装置的第二装置,用于通过经由第一装置控制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来再现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扇区收发信机的更越区切换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用衰减值定义耦合度,并且第一装置包括多个与BTS中的收发信机相对应的前置衰减器,每个前置衰减器提供至少三个互不相同的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每个衰减器提供第一衰减值,小于第一衰减值的第二衰减值,小于第二衰减值的第三衰减值作为至少三个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第一衰减值给出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最佳呼叫连接状态,而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分别给出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连接开始起动状态和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断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分别等于0dB,-3dB和-50dB。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每个前置衰减器包括:被从第二装置给予切换控制信号的第一衰减器端子;连接到对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的第二衰减器端子;耦合到内部移动终端的第三衰减器端子;具有互不相同的衰减值的多个衰减器单元;多个开关,用于响应驱动信号,有选择地连接第二与第三衰减器端子之间的衰减器单元,以便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衰减值;和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响应经由第一衰减器端子发送的切换控制信号,控制相应开关的通/断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衰减器单元的数量是两个,并分别提供-3dB和-47dB的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每个前置衰减器进一步包括共同连接到与第三衰减端子相连的交点并且还连接到开关的多个λ/2带状线,这些开关选择地将λ/2带状线经所选择的衰减单元连接到第二衰减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第二装置包括:设置装置,用于设置指定给每个扇区以表示一个扇区的扇区编号;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装置中的耦合度,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试,以便从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一耦合度,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扇区的邻近扇区的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二耦合度,和内部移动终端与剩余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三耦合度中选择耦合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第二装置通过在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的扇区之间,以及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之间的两个无线路径之间执行呼叫连接测试来进一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将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的扇区的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电路径保持在第一衰减值,而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电路径保持在第二衰减值,剩余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三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第二装置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前,在内部移动终端与指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执行该无线路径的另一呼叫连接测试,并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后,在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进一步执行另一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该无线路径或这些无线路径的每个呼叫连接测试考虑软越区切换操作来监视功率控制时间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一种供CDMA通信系统中测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使用的方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具有分别与服务区中的多个扇区相对应的多个扇区收发信机。利用内部移动终端执行该方法,并包括步骤:分别单独地调整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通过经由第一装置控制内部移动终端和每个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耦合度来再现两个邻近扇区之间的扇区收发信机的软越区切换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用衰减值定义耦合度,调整步骤包括:使用多个与BTS中的收发信机相对应的前置衰减器,每个前置衰减器提供至少三种互不相同的衰减值。每个前置衰减器提供第一衰减值,小于第一衰减值的第二衰减值,小于第二衰减值的第三衰减值作为至少的三种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调整步骤包括步骤:在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最佳呼叫连接状态中给出第一衰减值;在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连接起动状态和内部移动终端与相应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呼叫断开状态中分别给出第二和第三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再现步骤包括步骤:设置指定给每个扇区以表示该扇区的扇区编号;和控制第一装置中的耦合度以再现软越区切换测试,以便从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扇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一耦合度,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扇区的邻近扇区的邻近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第二耦合度,和内部移动终端与剩余扇区发射机之间的第三耦合度中选择耦合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用衰减值定义耦合度,用第一衰减值定义第一耦合度,而用比第一衰减值小的第二衰减值定义第二耦合度,用比第二衰减值小的第三衰减值定义第三耦合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再现步骤包括步骤:在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的扇区之间和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之间的两个无线路径之间执行呼叫连接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执行步骤包括步骤:使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一衰减值;使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二衰减值;使剩余的无线路径保持在第三衰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再现步骤包括步骤: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前,执行内部移动终端与被指示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无线路径的另一个呼叫连接测试;在两个无线路径的呼叫连接测试之后,执行内部移动终端与邻近的扇区收发信机之间的另一无线路径的进一步呼叫连接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该无线路径或这些无线路径的每个呼叫连接测试考虑软越区切换操作来监视功率控制时间间隔。附图说明

    图1表示用图解法描述与现用基站耦合的常规基站测试装置的方块图;

    图2表示用图解法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测试装置的方块图;

    图3表示详细描述图2中所示的基站测试装置的方块图;

    图4表示描述图3中所示基站测试装置中的前置衰减器的电路图;

    图5表示描述图4中所示前置衰减器的操作的表;和

    图6表示描述图4中所示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参考图1,对常规基站测试装置予以描述。图示的常规基站测试装置40与现用基站2相耦合,该现用基站可被称为基站收发信机,并被连接至基站控制器(图1的BSC)(未示)。常规基站测试装置为确认BTS2是否运行正常,执行一种操作测试。假定BTS2有一个被划分成六个扇区的服务区。在这方面,BTS2由第一至第六发射接收机(TRXa至TRXf)表示,而这六个发射接收机又分别通过馈线与第一至第六扇区的天线4a于4f相连接,并且向和从各自扇区的天线4a至4f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基站测试装置40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六耦合器6a至6f耦合到第一至第六扇区天线4a至4f,并用于在每个扇区执行操作测试。所示的基站测试装置40具有:第一至第六天线输入端子44a至44f,它们被供给包括在BTS2中的TRXa至TRXf的发射和接收信号;有选择地连接到第一至第六天线输入端子44a至44f的扇区选择开关43。

    扇区选择开关43响应从控制器41发送的切换信号来操作,并用来切换扇区选择开关43,以便在控制器41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将发射和接收信号TRXa至TRXf发送到内部移动终端42。采用这种结构,由扇区选择开关43在每一个扇区切换发射和接收信号,并传递给内部移动终端42。在图示的实例中,从BTS2向控制器41提供测试指示信号。

    具体地说,在测试BTS2时,内部移动终端42逐一地与TRXa至TRXf中的每一个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基站测试装置40与BTS2之间实现发射和接收测试。因此,发射和接收测试应当重复六次,以测试第一至第六TRXa至TRXf。

    利用这种基站测试装置40,有可能确定指定给BTS2中每个扇区的每个TRX是否正常。但是,对于常规的基站测试装置来说,不能对在CDMA系统中执行的从一个扇区切换到另一个扇区的越区切换进行测试。在此,如前所述,这种在CDMA系统中执行的从一个扇区切换到另一个扇区的越区切换操作被称为软越区切换操作,。

    参考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测试装置1以与类似于图1所说明的方式连接到基站收发信机(BTS)2,如图2所示。与图1相同,BTS2也连接到基站控制器(BSC)3,该控制器耦合至任何其它上级系统,例如网络(未示出)。此外,图示的BTS2具有通过扇区天线馈线分别连接到第一至第六扇区天线4a至4f的第一至第六TRXa至TRXf。在第一至第六扇区天线4a至4f与第一至第六TRXa至TRXf之间,设有第一至第六耦合器6a至6f。第一至第六耦合器6a至6f有输入和输出端子,这些端子松散地耦合到相应的扇区天线馈线,并耦合到基站测试装置1,以便向基站测试装置1提供用于测试的无线信号。这些无线信号由基站测试装置1发送和接收。

    具体地说,图2所述的基站测试装置1具有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六耦合器6a至6f连接到第一至第六扇区天线4a至4f的第一至第六天线输入/输出端子7a至7f。这表示基站测试装置1通过第一至第六天线输入/输出端子7a至7f耦合到BTS2的第一至第六TRXa至TRXf。另外,图示的基站测试装置连接到BTS2,以便向和从BTS2发射/接收各种控制信息和呼叫信息。

    通过如图3所示的第一至第六天线输入/输出端子7a至7f连接的,根据本发明的基站测试装置具有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控制器9,内部移动终端10,切换控制器11,和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缩写为MUX/DEMUX)12。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用于分别调节内部移动终端10与第一至第六TRXa至TRXf之间的耦合度,并可被称为第一电路部件。所示实例中由衰减量定义耦合度。

    首先,控制器9从BTS接收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基站测试装置1,并将响应信号从基站测试装置1发送至BTS2。响应该控制信号,控制器9通过产生内部控制信号来控制切换控制器11,以便用后面要详细说明的方式调节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响应从切换控制器11传递来的切换控制信号,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中的每一个能控制内部移动终端10与BTS2(图1所描述的)的每个TRXa至TRXf之间的耦合度。总之,控制器9与切换控制器11的组合可用来以后面要详细说明的方式再现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2的软越区切换,并可将其命名为第二电路部件。

    如图3所示,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连接到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MUX/DEMUX)12。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12用来从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7a至7f接收将被组合成组合信号的第一至第六衰减器输出信号,并从内部移动终端10向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7a至7f传递或分配移动输出信号。在此情况下,第一至第六衰减器输出信号可总称为从BTS2到内部移动终端10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并由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7a至7f控制。另一方面,移动输出信号可被称为从内部移动终端10到BTS2的上行链路无线信号,并由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分成为将要发送到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7a至7f的第一至第六衰减器的输入信号7a至7f。

    总之,内部移动终端10通过向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12发送移动输出信号,以及通过接收来自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12的下行链路无线信号可执行BTS2的呼叫控制测试。

    从BTS2提供了控制信号后,控制器9向切换控制器11发送内部控制信号。此外,控制器9通过向和从内部移动终端10发射和接收各种呼叫控制信号执行呼叫控制操作。

    为了控制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控制器9执行用来选择前置衰减器8a至8f的选择操作,和用来设置每个被选择的衰减器8a至8f的衰减值的衰减设置操作。为此,将内部控制信号从控制器9发送至切换控制器11,以便作为切换控制信号分配给每个前置衰减器8a至8f。

    连同图3一起参考图4,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中的每一个在结构和操作上是类似的,所以,在图4中只由第一前置衰减器8a表示。如图4中所示,前置衰减器8a具有与切换控制器11(图3)相连的第一衰减器端子36,与天线输入/输出端子7a(图3)相连的第二衰减器端子37,和与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12(图3)相连的第三衰减器端子38。

    在图4中,所示的前置衰减器8a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关26和27,这两个开关一方面与第二衰减器端子37相连,另一方面分别与λ/2带状线35和3dB衰减器单元28相连。如上所述,3dB衰减器单元28在一端与第二开关27相连,在另一端还与第三和第四开关29和30相连。第三开关29通过λ/2带状线34与第三衰减器端子38相连,而第四开关30与47dB衰减器单元31相连,该47dB衰减器单元还与第五开关32相连。第五开关32通过λ/2带状线33与第三衰减器端子38相连。在任何情况下,λ/2带状线35,λ/2带状线34和λ/2带状线33通过交点39共同与第三衰减器端子38相连,如图4中所示,它们的长度分别被调整到通带无线频率的一半波长。

    第一至第五开关26,27,29,30和32分别由第一至第五开关驱动器21至24控制,这些开关驱动器与驱动器控制器20相连。如图4中所示,驱动器控制器20连接到第一衰减器端子36,并被从控制器9(图3)经切换控制器11提供内部控制信号。当由从驱动器20发送的选择信号选择第一至第五开关驱动器21至25时,将它们有选择地置于现用状态。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至第五开关驱动器21至25分别用来执行第一至第五开关26,27,29,30和32的接通/断开控制操作。如图4中所示,通过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26、29和32,交点39以及第三衰减器端子38连接λ/2带状线35、34和33。

    通过这种结构,假定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26、29和32在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驱动器21、23和25的控制下接通,结果是它们分别连接到λ/2带状线35、34和3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λ/2带状线35、34和33发射通带射频信号,并在交点39组合在一起,以便通过第三衰减器端子38发送到多路复用/多路分解器12(图3)。

    另一方面,当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26、29和32被断开和开路时,λ/2带状线35、34和33处在对通带射频的断开状态,并与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26、29和32断开。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抑制无线电特性的变化。

    考虑以上所述,由驱动器控制器20控制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驱动器21至25,以便从第一、第三和第五开关26、29和32单独选择一个开关接通,剩余的两个开关断开,以便仅将λ/2带状线35、34和33当中的一条通过交点39连接到第三衰减器端子38。

    具体地说,当第一开关26被置于接通状态时,第三和第五开关29和32两者都保持断开状态。结果是,λ/2带状线34和33断开,而λ/2带状线35单独通过交点39与第三衰减器端子38相连。在这种情况下,从交点39向第三和第五开关29和32中的每一个看过去的阻抗特性变成无穷大。因此,当第一开关26接通时,有可能消除第三和第五开关29和32中的每一个的任何影响。

    同样,当第三开关29接通时,第一和第五开关26和32断开,从而使λ/2带状线35和33保持断开。因此,λ/2带状线35和33变成开路的短线。在这种情况下,从交点39向第一和第五开关26和32中的每一个看过去的阻抗特性变成无穷大,结果是,第一和第五开关26和32不产生影响。

    同样,当第五开关32接通时,第一和第三开关26和29断开,从而使λ/2带状线35和34与λ/2带状线33分离。从交点39向λ/2带状线35和34看过去的阻抗特性变成无穷大。因此,有可能消除第一和第二开关26和29的任何影响。

    所示的前置衰减器8a可响应从切换控制器11(图3)经第一衰减器端子36发送的切换控制信号。被提供切换控制信号后,前置衰减器8a基本上控制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之间的衰减,从而设置处在最佳呼叫连接状态的衰减值,设置处在呼叫开始起动状态的衰减值,以及设置处在呼叫断开状态的衰减值。

    作为上述衰减值的一个特定实例,最佳呼叫连接状态的衰减可以是0dB,而呼叫开始起动状态和呼叫断开状态中的每一个可分别设置为-3dB和-50dB。0dB和-50dB状态可通过将前置衰减器8a置于通接和断开状态来实现,分别表示前置衰减器8a为连接和断开状态。

    一起参考图4图5,对前置衰减器8a(图4)的0dB设置操作,-3dB设置操作和-50dB设置操作进行说明。如图5中所示,上述设置衰减的操作可通过第一至第五开关驱动器21至25的接通/断开控制操作来实现。

    当由前置衰减器8a实现0dB设置操作,即有接通置操作的连接时,第一开关驱动器21向第一开关26提供驱动信号,使第一开关26置于接通状态。这个驱动信号可称为接通信号,如图5所示。另一方面,第二,第三和第五开关驱动器22,23和25分别保持断开,以使第二,第三和第五开关27,29,和32分别置于断开状态,如图5所示。结果是,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通过λ/2带状线35连接,唯有第一开关26没有任何衰减单元,例如28和31。0dB设置操作可命名为第一测试。

    现在,以图5中的制表方式实现-3dB设置操作。在这种情况下,-3dB衰减单元28连接在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之间。具体地说,第二和第三开关驱动器22和23分别向第二和第三开关27和29发送驱动信号,使它们置于接通状态,如图5所例举的接通-3dB设置操作。因此,通过λ/2带状线34、第三开关39、-3dB衰减单元28和第二开关27连接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于是,通过-3dB设置操作实现-3dB衰减,此操作称为第二测试。

    此外,-50dB设置操作以如图5所例举的方式实现,以便在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之间完成-50dB的衰减。为此目的,在第二和第三衰减器端子37和38之间连接-3dB衰减单元28和-47dB衰减单元31。具体地说,响应从第二、第四和第五开关驱动器22、24和25发送的驱动信号接通第二、第四和第五开关27、30和32,如图5中的制表。因此,-50dB设置操作原来提供-50dB的衰减,可称为第三测试。

    参考图6,对利用图2至5所示基站测试装置1执行的软越区切换测试进行描述。在图6中,测试扇区编号是在步骤100中由BTS2所指示的控制器9(图2)确定的。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至第六扇区中的任何一个由控制器9(图3)设置为指定给所确定的扇区的测试扇区编号。将测试扇区编号作为内部控制信号从控制器9发送至切换控制器11,作为切换控制信号传递到第一至第六前置衰减器8a至8f(图3),在这种情况下,由测试扇区编号指示的前置衰减器可被称为测试前置衰减器并被设置为连接状态,而其它的前置衰减器留在断开状态。换句话说,测试扇区被给予0dB,而剩余的扇区被给予-50dB。这样,测试扇区和对应的前置衰减器被置于连接状态,而其它或剩余的扇区和对应的前置衰减器被置于断开状态,如步骤101所示。具体地说,由切换控制器11控制测试扇区的前置衰减器以实现0dB设置操作,如结合图4和5所提到的,通过以参考图4和5所述方式提供-50dB衰减而将其它的前置衰减器置于断开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由控制器9在步骤102定时200毫秒的时间间隔。在这种情况下,在基站测试装置1的内部移动终端10和与该测试扇区对应的BTS2的TRX之间进行呼叫连接,以测试该测试扇区是否正常(步骤103)。结果是,确认该测试扇区是否被正常连接。步骤101至103的操作对应于上述第一测试。换句话说,第一测试在步骤101至103首先被执行。

    步骤104跟随步骤103之后,在该步骤中,不改变测试扇区执行软越区切换连接。为了执行软越区切换连接和软越区切换测试,不仅要考虑测试扇区,而且也应考虑它的邻近或相邻的扇区。考虑及此,相邻扇区的前置衰减器被设置或者从-50dB衰减改变到-3dB衰减,而测试扇区保持在0dB的连接状态。其它扇区的剩余前置衰减器保持在-50dB的断开状态,如图6的步骤104所示。这样,通过将测试和相邻扇区的前置衰减器设置成上述状态,可在步骤104建立软越区切换连接。在这些状况下,基站测试装置1的内部移动终端10在内部移动终端10与测试扇区TRX之间,以及在内部移动终端10与相邻扇区TRX之间自动建立两条无线路径。

    此后,在步骤105中,定时200毫秒的时间间隔,步骤105之后是步骤106。在步骤106中,测试呼叫连接,以便确保呼叫连接是否通过内部移动终端10与测试扇区TRX之间,以及内部移动终端10与邻近扇区TRX之间的两条无线路径正常地保持而没有中断。换句话说,在步骤104至106中执行第二测试。

    接着,测试扇区的前置衰减器以如参考图4所述的方式从0dB切换到-50dB,并置于断开状态或切断状态。另一方面,相邻扇区的前置衰减器从-3dB设置到0dB,并被置于连接状态或接通状态,而其它扇区的其它前置衰减器保持在-50dB,并置于断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移动终端10与BTS2的测试扇区TRX之间的无线路径被断开,而只有内部移动终端10与相邻扇区TRX之间的无线路径保持连接。此后,象步骤102和105一样,在步骤108定时200毫秒的时间间隔。在此状态下,在步骤109检验内部移动终端10与BTS2的相邻扇区TRX之间的连接,检验呼叫连接是否保持正常而没有任何中断。这样,步骤107至109用来执行第三测试。

    在上述方式中,结合单个测试扇区完成软越区切换测试。此后,设置在基站测试装置1和BTS2中的测试条件在步骤110中被清除,以继续按类似的方式进行软越区切换测试。其后,在步骤111判断是否完成了对所有扇区的软越区切换测试。如果还有未测试的其它扇区,则在步骤112设置下一个随后的测试扇区编号,然后返回到步骤101。反之,软越区切换测试完成。

    这里,必须注意到图6所示的步骤是在与现用的BTS2配合的控制器9的控制下完成的。总之,上述基站测试装置1用来与现用的BTS2配合测试实际的软越区切换。

    另外,在步骤102,105和108中定时200毫秒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有助于为软越区切换操作保持足够的移动时间和合适的功率控制时间,因此,稳定了BTS2的操作。还要注意的是,该移动时间和功率控制时间是随无线路径的变化而变化。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基站测试装置具有多个前置衰减器,这些前置衰减器是可控制的,并且每个前置衰减器被放置在内部移动终端和与每个扇区对应的每个TRX之间。每个前置衰减器的衰减在三个衰减值即0dB、-3dB和-50dB中进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0dB的衰减值定义最佳连接状态,而-3dB和-50dB的衰减值分别定义呼叫开始起动状态和呼叫断开状态。通过这种结构,通过利用三种衰减值模拟软越区切换状态来执行软越区切换测试。

    另外,本发明的有利之处在于,当无线路径从一条变为两条,或者从两条变为一条时,通过设置足够时间间隔执行稳定的软越区切换测试。

    虽然至此已结合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以各种其它方式将本发明投入实用。例如,每个前置衰减器可在四种或更多种衰减值中变化。扇区数目可不限于三个或六个。除此之外,每个前置衰减器可包括除-3dB衰减单元和-47dB衰减单元以外的各种衰减单元,例如,可用-50dB的衰减器单元代替-47dB衰减器单元。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测试装置及测试基站的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CDMA系统中用于测试现用基站收发信机(BTS)的基站测试装置中,为指定给BTS的服务区的相应扇区配置有多个前置衰减器,并包括在相对应的BTS的多个扇区TRX中,以便模拟测试扇区和它的邻近扇区之间现用BTS的软越区切换测试。为此,构成每个前置衰减器,以便可实现至少三种衰减值,例如0dB,3dB和50dB,并在切换控制器的控制之下逐个选择。通过这种结构中,测试扇区的前置衰减器被置于0dB的状态,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