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86906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50387.9

申请日:

20140416

公开号:

CN103977139A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15,A61P17/06,A61K35/32,A61K35/56

主分类号:

A61K36/815,A61P17/06,A61K35/32,A61K35/56

申请人:

朱志刚

发明人:

朱志刚

地址:

041500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大运路63号

优先权:

CN201410150387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崔雪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并且提供了该组方的煎制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五味子、人参、枸杞子、生地黄、党参、龙眼肉、当归、丹参、甘草、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煎制方法为:1)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先武火煎制;2)再加入其他中草药文火煎制;3)将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4)再次加入冷水文火煎制;5)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五味子、人参、枸杞子、生地黄、党参、龙眼肉、当归、丹参、甘草、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五味子6-10份、人参12-15份、枸杞子12-15份、生地黄12-15份、党参8-13份、龙眼肉12-15份、当归8-13份、丹参12-15份、甘草8-13份、海螵蛸8-13份、石决明8-13份、鳖甲16-22份、水牛角丝25-3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2)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0-30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25min;3)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4)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5-20min;5)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传统中医药典籍“干癣”、“白疕” 的记载与之最为贴近。现代临床将其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和红皮症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为多见。按中医症候分类,则可大致分为风热血燥、血虚风燥、淤滞肌肤三类。

银屑病多发于四肢之伸侧面,次则为头皮及躯干部,常作对称发病。初起时,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大小不等之红点,形如疹、疥,逐渐扩大成片,表面多覆有银白色皮屑,刮去皮屑则露出光红之表面,若再继续刮,则见有点状出血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遗传、病毒和细菌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障碍、神经精神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以往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以外治为主。常用疗法包括了敷、烫、熏、洗、擦、刮痧、推拿等多种方法,用药则以药浴、外洗、油膏和软膏为主,多采用活血清热解毒及杀虫类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并且提供了该组方的煎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五味子、人参、枸杞子、生地黄、党参、龙眼肉、当归、丹参、甘草、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

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五味子6-10份、人参12-15份、枸杞子12-15份、生地黄12-15份、党参8-13份、龙眼肉12-15份、当归8-13份、丹参12-15份、甘草8-13份、海螵蛸8-13份、石决明8-13份、鳖甲16-22份、水牛角丝25-33份。

方解:人参、枸杞子、生地黄、龙眼肉为君药;五味子、党参、当归为臣药;丹参、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为佐药;甘草为使药。

人参:甘微苦,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

水牛角丝: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定惊。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煎制方法按如下步骤:

1)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2)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0-30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25min;

3)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4)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5-20min;

5)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所述各种原料中药的质量以g计,步骤1)加水2500-2700mL,步骤4)加水1400-1700mL。

服用方法:

将煎好的汤药分次服用,一次煎制的汤剂为一天的服用量,1-7天按一日早中晚3次等量服用,之后按一日早晚2次等量服用。必须温服,时间为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组方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养血和营,平肝潜阳,疏通经络,软坚散结的功用。

本发明能够增强、促进免疫系统双向调节,尤其对体液免疫的增强和提高具有很好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机体组织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解毒能力、抵抗力、防御能力的等;对表皮细胞的炎症反应、角化不全、角朊细胞的过度增殖、变态反应有直接或间接的抵抗或抑制作用;对血流动力、静脉张力、毛细血管的通适性、微循环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和增强作用。

本发明对人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及精微物质,特别是皮肤各种成分赖以生存和新陈代谢所需的“溶津”中的营养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壳角质、蛋白质等)以及血、津、精微物质有促进供给和补充的作用,改善和调节皮肤的营养供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6g、人参13g、枸杞子13g、生地黄13g、党参8g、龙眼肉13g、当归8g、丹参13g、甘草8g、海螵蛸8g、石决明8g、鳖甲16g、水牛角丝26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600mL浸泡30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8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70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8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实施例2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7g、人参14g、枸杞子14g、生地黄14g、党参9g、龙眼肉14g、当归9g、丹参14g、甘草9g、海螵蛸9g、石决明9g、鳖甲18g、水牛角丝25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650mL浸泡25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30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5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60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5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实施例3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8g、人参12g、枸杞子12g、生地黄12g、党参10g、龙眼肉12g、当归10g、丹参12g、甘草10g、海螵蛸10g、石决明10g、鳖甲20g、水牛角丝30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550mL浸泡25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0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3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65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实施例4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9g、人参13g、枸杞子13g、生地黄13g、党参12g、龙眼肉13g、当归12g、丹参13g、甘草12g、海螵蛸12g、石决明12g、鳖甲22g、水牛角丝33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700mL浸泡20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5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2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50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8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实施例5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10g、人参15g、枸杞子15g、生地黄15g、党参13g、龙眼肉15g、当归13g、丹参15g、甘草13g、海螵蛸13g、石决明13g、鳖甲18g、水牛角丝31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600mL浸泡23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3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45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15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实施例6

1)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五味子8g、人参14g、枸杞子14g、生地黄14g、党参11g、龙眼肉14g、当归11g、丹参14g、甘草11g、海螵蛸11g、石决明11g、鳖甲20g、水牛角丝28g;

2)将海螵蛸、石决明、鳖甲、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A,放入煎药的容器中,加冷水2500mL浸泡28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3)停火,将药包A取出,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A一起投入容器中,再次浸泡25min,然后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5min;

4)停火,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药渣留于容器中;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1400mL,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文火煎煮时间为20min;

6)停火,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用干净细纱布过滤,即得到成品汤剂。

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诊断依据

①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②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③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黏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④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⑤可有家族史。

⑥组织病理检查表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症候分类

①皮损鲜红,皮损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有同形反应;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

②血虚风燥,皮损色淡,部分消退,鳞屑较多;伴口干,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③瘀滞肌肤,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细缓。

具体分为6型:血热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燥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瘀型(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热毒型(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湿热型(相当于脓疱型银屑病)、风湿型(相当于关节型银屑病)。

患者资料

临床治疗患者45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9-46岁,病程3个月-30年。其中血热型14例,血燥伴血瘀型23例,热毒型3例,热毒伴湿热型4例,风湿型1例。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

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

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0%。

治疗方案——“银屑病元处置预案”

①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1剂,按前述服用方法服用。15剂为1疗程。一般1-2疗程,皮疹开始消退。3-6疗程皮损恢复正常。

②辅助,养生防病疗法。基本思想包括科学、合理、均衡的饮食调养,科学、合理、有常的起居调养,科学、合理、适宜的环境保健,科学、合理、适度的运动保健,科学、合理、可控的精神情志调养和科学、合理、顺应四时气候的顺时摄养。饮食注意要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预防秽毒;五味调和,合理搭配;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注意脾胃的保护与护理。起居注意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劳逸适度,合理作息;安卧有方,睡眠得当;衣着适宜,慎适寒温。环境注意美化居住环境,搞好卫生,保持清洁。运动注意动静结合,形神兼顾;运动适量,强度适当;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神情志调养注意保持乐观,调和喜怒,减少思虑,消除忧愁,避免惊恐。顺时摄养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宜疏肝气,夏宜泻心火,秋宜润肺燥,冬宜温肾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春宜晚睡早起,多户外活动;夏宜适时午睡,切忌凉饮;秋宜早卧早起,适时增减衣物,多食清凉生津之品;冬宜早卧晚起,注意保暖,注意加强体质和耐寒锻炼。

②辅助,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包括温水浴疗、药浴和芝麻油外涂皮损部位。温水浴疗是指用30-38℃的温水浸泡身体,利用温水本身的水疗及热敷作用,达到改善皮肤的生态系统和加速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是皮损组织向着有利于修复的方向发展。药浴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除1例风湿型未给予应用外,其余44例患者均获临床皮损皮疹完全消退。并随机对其中10例进行了随访观察,9例无复发,1例复发。

复发例原因不明,后嘱其参照“养生防病疗法”和遵循“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再次获得了临床皮损皮疹完全消退,且随访观察未再见复发。

病例1

崔某某,女,39岁,家庭妇女,2006年4月19日初诊。

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10余年,伴有瘙痒,表面脱屑。曾在多家医院皮肤科诊断为银屑病。查体:全身遍见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界清,其上覆盖银白色鳞屑,搔之易脱落,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点,头发呈束状,指甲呈顶针状;伴心烦口渴,便秘溲赤,浅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有芒刺,脉细数。临床应用“银屑病元处置预案”,15天后,皮损皮疹转为淡红色,瘙痒明显减轻,鳞屑减少;继续施药80余天,全身皮肤如常人,其他伴随症状也随之消亡,舌质红润,苔薄白,脉平缓有力,患者心情极为舒畅。停止用药后嘱其继续参照“养生防病疗法”和遵循“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2

孔某某,男,14岁,在校学生,2007年11月24日初诊。

于三年前无名原因全身泛发针头至扁豆大的红色斑疹,伴瘙痒,上覆多层云母状银白色鳞屑,曾多次多方医治(诊断为银屑病,用药不详),均未能控制病情发展。近2月来皮疹骤然增多,泛发全身。伴有怕冷,发热,乏力,便干溲赤。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眼脸、耳廓、颈、前胸、腹股沟及肘窝、腘窝糜烂渗出。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应用“银屑病元处置预案”,1月后,病情明显改善,部分地区皮损皮疹开始消退、转淡,未见新皮疹。继续用药3个月,全身皮肤如常人,其他伴随症状也随之消亡,舌质红润,苔薄白,脉平缓有力,患者心情极为舒畅。停止用药后嘱其继续参照“养生防病疗法”和遵循“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3

李某某,男,20岁,社会青年,2013年4月8日初诊。

银屑病反复发作六年。近2月来,皮疹骤然出现,且呈增多、泛发趋势发展。皮肤科情况:头皮、躯干、四肢泛发米粒至榆钱大之红色皮疹,基底呈红色浸润,表面有银白色鳞屑,剥离鳞屑后有点状渗血现象,部分融合成片。口干,舌红,苔薄,脉弦。临床应用“银屑病元处置预案”,15天后,皮疹皮损消退消失,仅留有淡浅色素斑。嘱其继续参照“养生防病疗法”和遵循“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以巩固疗效。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771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13 CN 103977139 A (21)申请号 201410150387.9 (22)申请日 2014.04.16 A61K 36/815(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K 35/32(2006.01) A61K 35/56(2006.01) (71)申请人 朱志刚 地址 041500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大运路 63 号 (72)发明人 朱志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银。

2、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煎制方法, 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 ; 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 物, 并且提供了该组方的煎制方法 ; 采用的技术 方案为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包括如 下原料 : 五味子、 人参、 枸杞子、 生地黄、 党参、 龙 眼肉、 当归、 丹参、 甘草、 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 牛角丝 ; 煎制方法为 : 1)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先武火煎制 ; 2) 再加入其他中草药文火 煎制 ; 3) 将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4) 再 次加入冷水文火。

3、煎制 ; 5)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 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 过滤, 即得到成品汤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77139 A CN 103977139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 : 五味子、 人参、 枸杞子、 生地黄、 党参、 龙眼肉、 当归、 丹参、 甘草、 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4、, 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 份配比为 : 五味子 6-10 份、 人参 12-15 份、 枸杞子 12-15 份、 生地黄 12-15 份、 党参 8-13 份、 龙眼肉 12-15 份、 当归 8-13 份、 丹参 12-15 份、 甘草 8-13 份、 海螵蛸 8-13 份、 石决明 8-13 份、 鳖甲 16-22 份、 水牛角丝 25-33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药组合 物为汤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 1)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

5、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浸泡 20-30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2)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0-30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25min ; 3)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4) 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5-20min ; 5)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权 利 要。

6、 求 书 CN 103977139 A 2 1/6 页 3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煎制方法, 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银屑病, 俗称 “牛皮癣” , 传统中医药典籍 “干癣” 、“白疕” 的记载与之最为贴近。 现 代临床将其可分为寻常型、 关节型、 脓疱型和红皮症型四种类型, 其中以寻常型为多见。按 中医症候分类, 则可大致分为风热血燥、 血虚风燥、 淤滞肌肤三类。 0003 银屑病多发于四肢之伸侧面, 次则为头皮及躯干部, 常作对称发病。初起时, 皮肤 上出现边缘明显、 大小不等之红点, 形。

7、如疹、 疥, 逐渐扩大成片, 表面多覆有银白色皮屑, 刮 去皮屑则露出光红之表面, 若再继续刮, 则见有点状出血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但 主要与遗传、 病毒和细菌感染、 代谢障碍、 内分泌机能障碍、 神经精神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 有关。 0004 以往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以外治为主。 常用疗法包括了敷、 烫、 熏、 洗、 擦、 刮痧、 推拿 等多种方法, 用药则以药浴、 外洗、 油膏和软膏为主, 多采用活血清热解毒及杀虫类药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组合物, 并且提供了该组方的煎制方法。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 物, 包括如下原料 : 五味子、 人参、 枸杞子、 生地黄、 党参、 龙眼肉、 当归、 丹参、 甘草、 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 0007 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 五味子 6-10 份、 人参 12-15 份、 枸杞子 12-15 份、 生地 黄 12-15 份、 党参 8-13 份、 龙眼肉 12-15 份、 当归 8-13 份、 丹参 12-15 份、 甘草 8-13 份、 海 螵蛸 8-13 份、 石决明 8-13 份、 鳖甲 16-22 份、 水牛角丝 25-33 份。 0008 方解 : 人参、 枸杞子、 生。

9、地黄、 龙眼肉为君药 ; 五味子、 党参、 当归为臣药 ; 丹参、 海 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为佐药 ; 甘草为使药。 0009 人参 : 甘微苦, 温, 入脾、 肺经大补元气, 固脱生津, 安神。 0010 枸杞子 : 性平, 味甘, 归肝、 肾、 肺经,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0011 生地黄 : 甘, 寒, 归心、 肝、 肾经, 清热凉血, 养阴, 生津。 0012 龙眼肉 : 甘, 温, 归心、 脾经, 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0013 五味子 : 酸、 甘, 温, 归肺, 心、 肾经, 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0014 党参 : 甘, 平, 归脾、 肺经, 。

10、补中益气, 健脾益肺。 0015 当归 : 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经,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0016 丹参 : 苦, 微寒, 归心、 肝经, 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 0017 海螵蛸 : 味咸, 涩, 性温, 归肝、 肾经, 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3 2/6 页 4 0018 石决明 : 咸, 寒, 归肝经,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0019 鳖甲 : 味咸, 性微寒, 归肝、 肾经 ; 滋阴清热 ; 潜阳熄风 ; 软坚散结。 0020 水牛角丝 : 苦, 寒, 归心、 肝经 ; 清热解。

11、毒, 凉血, 定惊。 0021 甘草 : 甘, 平, 归心、 肺、 脾、 胃经,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 药。 0022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 煎制方法按如下步骤 : 1)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浸泡 20-30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2)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0-30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25min ; 3)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

12、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4) 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5-20min ; 5)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 所 述 各 种 原 料 中 药 的 质 量 以 g 计, 步 骤 1)加 水 2500-2700mL, 步 骤 4)加 水 1400-1700mL。 0023 服用方法 : 将煎好的汤药分次服用, 一次煎制的汤剂为一天的服用量, 1-7 天按一日早中晚 3 次等 量服用, 之后按一日早晚 2 次等量服用。必须温服, 时间为饭前 1 小时或者饭后 2 小时。 0024。

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组方具有益气养阴, 生津润燥, 养血和营, 平肝潜阳, 疏通经络, 软坚散结的 功用。 0026 本发明能够增强、 促进免疫系统双向调节, 尤其对体液免疫的增强和提高具有很 好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机体组织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解毒能力、 抵抗力、 防御能力 的等 ; 对表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角化不全、 角朊细胞的过度增殖、 变态反应有直接或间接的 抵抗或抑制作用 ; 对血流动力、 静脉张力、 毛细血管的通适性、 微循环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 和增强作用。 0027 本发明对人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及精微物质, 特别是皮肤各种成分赖以生存和新。

14、 陈代谢所需的 “溶津” 中的营养素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 壳 角质、 蛋白质等) 以及血、 津、 精微物质有促进供给和补充的作用, 改善和调节皮肤的营养供 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6g、 人参 13g、 枸杞子 13g、 生地黄 13g、 党参 8g、 龙 眼肉 13g、 当归 8g、 丹参 13g、 甘草 8g、 海螵蛸 8g、 石决明 8g、 鳖甲 16g、 水牛角丝 26g ; 。

15、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4 3/6 页 5 中, 加冷水 2600mL 浸泡 30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8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min ;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170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8min ; 6) 停火。

16、,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0 实施例 2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7g、 人参 14g、 枸杞子 14g、 生地黄 14g、 党参 9g、 龙 眼肉 14g、 当归 9g、 丹参 14g、 甘草 9g、 海螵蛸 9g、 石决明 9g、 鳖甲 18g、 水牛角丝 25g ; 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 2650mL 浸泡 25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

17、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30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5min ;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160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5min ; 6)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1 实施例 3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8g、 人参 12g、 枸杞子 12g、 生地黄 12g、 党参 10g、 龙眼肉 12g、 当归 10g、 丹参 12g、 甘草 10g。

18、、 海螵蛸 10g、 石决明 10g、 鳖甲 20g、 水牛角丝 30g ; 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 2550mL 浸泡 25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0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3min ;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165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min。

19、 ; 6)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2 实施例 4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9g、 人参 13g、 枸杞子 13g、 生地黄 13g、 党参 12g、 龙眼肉 13g、 当归 12g、 丹参 13g、 甘草 12g、 海螵蛸 12g、 石决明 12g、 鳖甲 22g、 水牛角丝 33g ; 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 2700mL 浸泡 20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

20、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5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2min ;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5 4/6 页 6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150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8min ; 6)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3 实施例 5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10g、 人参 15g、 枸杞子 15g、 生地黄 。

21、15g、 党参 13g、 龙眼肉 15g、 当归 13g、 丹参 15g、 甘草 13g、 海螵蛸 13g、 石决明 13g、 鳖甲 18g、 水牛角丝 31g ; 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 2600mL 浸泡 23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3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min ;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

22、再次加入冷水 145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15min ; 6)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4 实施例 6 1) 按重量抓取以下原料药材 : 五味子 8g、 人参 14g、 枸杞子 14g、 生地黄 14g、 党参 11g、 龙眼肉 14g、 当归 11g、 丹参 14g、 甘草 11g、 海螵蛸 11g、 石决明 11g、 鳖甲 20g、 水牛角丝 28g ; 2) 将海螵蛸、 石决明、 鳖甲、 水牛角丝用干净粗砂布包好制成药包 A, 放入煎药的容器 中, 加冷水 2500mL 浸。

23、泡 28min, 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 ; 3) 停火, 将药包 A 取出, 待容器内的药汁冷却后, 将其他中草药连同药包 A 一起投入容 器中, 再次浸泡 25min, 然后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5min ; 4) 停火, 趁热将煎好的头灶药汁滤出, 药渣留于容器中 ; 5)向容器内再次加入冷水 1400mL, 先用武火烧开, 再以文火煎煮, 文火煎煮时间为 20min ; 6) 停火, 趁热滤出二次煎煮的药汁, 将其与头灶药汁合并后, 用干净细纱布过滤, 即得 到成品汤剂。 0035 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诊断依据 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 常呈点滴状分布。

24、, 迅速增大, 表面覆盖银白 色多层性鳞屑, 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 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 基底浸润, 可有同形反 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 盘状、 地图状等。 0036 好发于头皮、 四肢伸侧, 以肘关节面多见, 常泛发全身。 0037 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 重者甲板增厚, 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 腔、 阴部黏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0038 起病缓慢, 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 一般冬重夏轻。 0039 可有家族史。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6 5/6 页 7 0040 组织病理检查表示表皮角化过度、 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 。

25、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 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 乳头内血管扩张, 血管周围有 炎性细胞浸润。 0041 症候分类 皮损鲜红, 皮损不断出现, 红斑增多, 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 点状出血, 有同形反 应 ; 伴心烦, 口渴, 大便干, 尿黄 ; 舌红, 苔黄或腻, 脉弦滑或数。 0042 血虚风燥, 皮损色淡, 部分消退, 鳞屑较多 ; 伴口干, 便干 ;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 缓。 0043 瘀滞肌肤, 皮损肥厚浸润, 颜色暗红, 经久不退 ; 舌质紫暗或见瘀斑、 瘀点, 脉涩 或细缓。 0044 具体分为 6 型 : 血热型 (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 、 血燥型 (相当于。

26、寻常型银屑 病静止期) 、 血瘀型 (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 、 热毒型 (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 、 湿热型 (相当 于脓疱型银屑病) 、 风湿型 (相当于关节型银屑病) 。 0045 患者资料 临床治疗患者45例, 男性患者22例, 女性患者23例, 年龄9-46岁, 病程3个月-30年。 其中血热型 14 例, 血燥伴血瘀型 23 例, 热毒型 3 例, 热毒伴湿热型 4 例, 风湿型 1 例。 0046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 95% 以上 ; 好转 : 皮损消退 50% 以上 ; 未愈 : 皮损消退不足 50%。 0047 治疗方案“银屑病元处置预案” 采用本发明的中。

27、药组合物, 每日 1 剂, 按前述服用方法服用。15 剂为 1 疗程。一般 1-2 疗程, 皮疹开始消退。3-6 疗程皮损恢复正常。 0048 辅助, 养生防病疗法。基本思想包括科学、 合理、 均衡的饮食调养, 科学、 合理、 有常的起居调养, 科学、 合理、 适宜的环境保健, 科学、 合理、 适度的运动保健, 科学、 合理、 可 控的精神情志调养和科学、 合理、 顺应四时气候的顺时摄养。饮食注意要饮食有节, 定时定 量 ; 饮食卫生, 预防秽毒 ; 五味调和, 合理搭配 ;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 注意脾胃的保护与护 理。起居注意要起居有常, 生活规律 ; 劳逸适度, 合理作息 ; 安卧有。

28、方, 睡眠得当 ; 衣着适宜, 慎适寒温。环境注意美化居住环境, 搞好卫生, 保持清洁。运动注意动静结合, 形神兼顾 ; 运 动适量, 强度适当 ; 因人、 因地、 因时制宜 ;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精神情志调养注意保持乐 观, 调和喜怒, 减少思虑, 消除忧愁, 避免惊恐。 顺时摄养注意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 春宜疏肝 气, 夏宜泻心火, 秋宜润肺燥, 冬宜温肾寒 ; 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添加衣服, 春宜晚睡早起, 多 户外活动 ; 夏宜适时午睡, 切忌凉饮 ; 秋宜早卧早起, 适时增减衣物, 多食清凉生津之品 ; 冬 宜早卧晚起, 注意保暖, 注意加强体质和耐寒锻炼。 0049 辅助,。

29、 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包括温水浴疗、 药浴和芝麻油外涂皮损 部位。温水浴疗是指用 30-38的温水浸泡身体, 利用温水本身的水疗及热敷作用, 达到改 善皮肤的生态系统和加速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 是皮损组织向着有利于修复的方向发 展。药浴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0050 治疗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7 6/6 页 8 45例患者中, 除1例风湿型未给予应用外, 其余44例患者均获临床皮损皮疹完全消退。 并随机对其中 10 例进行了随访观察, 9 例无复发, 1 例复发。 0051 复发例原因不明, 后嘱其参照 “养生防病疗法” 和遵循 “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 疗。

30、法” 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 再次获得了临床皮损皮疹完全消退, 且随访观察未再见复发。 0052 病例 1 崔某某, 女, 39 岁, 家庭妇女, 2006 年 4 月 19 日初诊。 0053 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 10 余年, 伴有瘙痒, 表面脱屑。曾在多家医院皮肤 科诊断为银屑病。 查体 : 全身遍见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 界清, 其上覆盖银白色鳞屑, 搔之 易脱落, 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点, 头发呈束状, 指甲呈顶针状 ; 伴心烦口渴, 便秘溲赤, 浅表淋巴结肿大, 舌质红有芒刺, 脉细数。临床应用 “银屑病元处置预案” , 15 天后, 皮损皮 疹转为淡红色, 瘙痒明显减轻, 。

31、鳞屑减少 ; 继续施药 80 余天, 全身皮肤如常人, 其他伴随症 状也随之消亡, 舌质红润, 苔薄白, 脉平缓有力, 患者心情极为舒畅。 停止用药后嘱其继续参 照 “养生防病疗法” 和遵循 “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 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 以巩固 疗效,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54 病例 2 孔某某, 男, 14 岁, 在校学生, 2007 年 11 月 24 日初诊。 0055 于三年前无名原因全身泛发针头至扁豆大的红色斑疹, 伴瘙痒, 上覆多层云母状 银白色鳞屑, 曾多次多方医治 (诊断为银屑病, 用药不详) , 均未能控制病情发展。近 2 月来 皮疹骤然增多, 泛发全身。伴有怕冷。

32、, 发热, 乏力, 便干溲赤。皮肤科检查 : 全身皮肤弥漫性 潮红、 肿胀、 大量脱屑, 眼脸、 耳廓、 颈、 前胸、 腹股沟及肘窝、 腘窝糜烂渗出。舌质黯红, 苔黄 腻, 脉滑数。临床应用 “银屑病元处置预案” , 1 月后, 病情明显改善, 部分地区皮损皮疹开始 消退、 转淡, 未见新皮疹。继续用药 3 个月, 全身皮肤如常人, 其他伴随症状也随之消亡, 舌 质红润, 苔薄白, 脉平缓有力, 患者心情极为舒畅。停止用药后嘱其继续参照 “养生防病疗 法” 和遵循 “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 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 以巩固疗效, 随访至今未 见复发。 0056 病例 3 李某某, 男, 20。

33、 岁, 社会青年, 2013 年 4 月 8 日初诊。 0057 银屑病反复发作六年。近 2 月来, 皮疹骤然出现, 且呈增多、 泛发趋势发展。皮肤 科情况 : 头皮、 躯干、 四肢泛发米粒至榆钱大之红色皮疹, 基底呈红色浸润, 表面有银白色鳞 屑, 剥离鳞屑后有点状渗血现象, 部分融合成片。口干, 舌红, 苔薄, 脉弦。临床应用 “银屑病 元处置预案” , 15 天后, 皮疹皮损消退消失, 仅留有淡浅色素斑。嘱其继续参照 “养生防病疗 法” 和遵循 “物理及外治抚慰自然调节疗法” 进行自我调理和疗理, 以巩固疗效。 0058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 无 论从哪一点来看,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 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 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 在与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 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977139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