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086903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5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14994.4

申请日:

20140910

公开号:

CN204106176U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72,A61B17/86

主分类号:

A61B17/72,A61B17/86

申请人:

汤锦波

发明人:

汤锦波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20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优先权:

CN201420514994U

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葛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包括主杆,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导引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在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穿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微创操作、利于复位、固定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其特征是:包括主杆,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导引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在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穿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其特征是:导引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埋入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2mm,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1mm;导引孔直径为1.3mm;髓内钉总长度为3-8cm;主杆直径为4-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其特征是:导引螺纹杆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其特征是:螺丝刀凹槽呈六角星状,凹槽深度为2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骨骨折微型髓内钉。

背景技术

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约占手部骨折的20%。对于大部分掌骨骨折的治疗,现以摒弃创伤较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选用微创的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由于髓内针较细且弹性较大,贯穿固定掌骨骨折较难实现和维持骨折成角和侧方移位的解剖复位,且髓内针常在骨面外留有一定长度的针尾,以便二次取出内固定,但残留的针尾无论位于皮下还是皮外,均对皮肤产生一定的激惹而引起疼痛。皮外留置针尾还增加了钉道和周围皮肤感染的几率。由于髓内针较细且无加压作用,无法复位和固定掌骨骨折的旋转和分离移位,使得掌骨骨折常产生旋转畸形或不愈合并发症而影响患手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微创操作、利于复位、固定稳定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其特征是:包括主杆,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导引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在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穿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

导引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埋入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2mm,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1mm;导引孔直径为1.3mm;髓内钉总长度为3-8cm;主杆直径为4-10mm。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

螺丝刀凹槽呈六角星状,凹槽深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微创操作:(1)小切口:仅于进口处有较小的切口,无需广泛的切开,避免了切开复位的创伤和由此带来的肌腱粘连,保护了骨膜利于骨折的良好愈合。(2)埋头设计:尾部埋入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允许简便的尾部埋于骨皮质中,避免了内固定物对周围组织和关节面的激惹。(3)钝性钉尖:头部导引螺纹的钉尖为钝性结构,预防髓内钉植入过深造成对关节面和软组织的损伤。(4)等直径杆身:头部导引螺纹部于杆部具有相同直径,便于植入,减少了螺纹切割出骨面的风险。

2、利于复位:(1)空心设计:髓内钉的空心引孔可放置导引针,利用导引针的导引微创置入髓内钉,利用髓内钉的钉身直径准确快速的实现骨折的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的复位,操作简便、快速、有效。(2)加压设计:头部导引螺纹间距大于尾部埋入螺纹间距,推进时头部进入骨质的速度快于尾部,从而实现对骨折面的加压,复位骨折线的分离移位和旋转移位。

3、固定稳定:螺纹部于杆部具有相同直径,避免了应力的集中,具有更高的抗弯曲力和抗剪切力。于骨髓腔相适应的钉身直径和不等距螺纹的加压设计,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避免了侧方、成角移位和旋转、分离移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丝刀凹槽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包括主杆1,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导引螺纹杆2,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3,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在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穿主杆、导引螺纹杆、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4;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5。

导引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埋入螺纹杆的长度为1cm;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2mm,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1mm;导引孔直径为1.3mm;髓内钉总长度为3-8cm;主杆直径为4-10mm。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螺丝刀凹槽呈六角星状,凹槽深度为2mm。

使用流程:

首先将掌指关节极度屈曲,使用电钻自掌骨头顶端经皮水平打入直径1.2 mm导引针,在X线下确定导引针贯穿骨折远端的骨髓腔。遂在X线辅助下初步复位骨折线后,推进导引针使其通过骨折线贯穿入近端骨髓腔,抵达掌骨基底部。按照术前摄片的比例和实际测量的导引针进入骨髓腔的长度,选择合适型号的空心加压髓内钉和相应的开口器。导引针进口处小口切开皮肤和关节囊,使用空心开口器对导引针进口进行开口和扩大,并保留导引针的位置,随后将导引针穿入空心加压髓内钉的导引孔,髓内钉按照导引针的导引,使用空心螺丝刀将其拧入骨髓腔,过骨折线,抵达掌骨近基底部。当空心加压髓内钉推进至仅外露尾部埋入螺纹时,X线辅助下解剖复位骨折线,并将髓内钉尾部埋入螺纹全部埋入掌骨头关节软骨下。骨折固定稳定后,拔除导引针。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0617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 CN 204106176 U (21)申请号 201420514994.4 (22)申请日 2014.09.10 A61B 17/72(2006.01) A61B 17/86(2006.01) (73)专利权人 汤锦波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 20 号南 通大学附属医院 (72)发明人 汤锦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代理人 葛雷 (54) 实用新型名称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 压髓内钉, 包括主。

2、杆, 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 导引螺纹杆,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 主 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 导引螺纹 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 ; 在主 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穿主杆、 导 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 ; 导引螺纹 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 ; 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 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 合理, 微创操作、 利于复位、 固定稳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

3、号 CN 204106176 U CN 204106176 U 1/1 页 2 1. 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是 : 包括主杆, 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 体的导引螺纹杆,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 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 ; 在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中设 置贯穿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 ; 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 ; 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是 : 导引螺纹杆的长 度为1cm ; 埋入螺纹杆。

4、的长度为1cm ;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2mm,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 为 1mm ; 导引孔直径为 1.3mm ; 髓内钉总长度为 3-8cm ; 主杆直径为 4-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是 : 导引螺纹杆 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 ;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是 : 螺丝刀凹槽 呈六角星状, 凹槽深度为 2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06176 U 2 1/2 页 3 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5、及一种掌骨骨折微型髓内钉。 背景技术 0002 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 约占手部骨折的 20%。对于大部分掌骨骨折的治疗, 现 以摒弃创伤较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而选用微创的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由于髓内针较细 且弹性较大, 贯穿固定掌骨骨折较难实现和维持骨折成角和侧方移位的解剖复位, 且髓内 针常在骨面外留有一定长度的针尾, 以便二次取出内固定, 但残留的针尾无论位于皮下还 是皮外, 均对皮肤产生一定的激惹而引起疼痛。皮外留置针尾还增加了钉道和周围皮肤感 染的几率。 由于髓内针较细且无加压作用, 无法复位和固定掌骨骨折的旋转和分离移位, 使 得掌骨骨折常产生旋转畸形或不愈合并发症而影响患手的。

6、功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微创操作、 利于复位、 固定稳定的掌骨 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0005 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其特征是 : 包括主杆, 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 体的导引螺纹杆,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 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 ; 在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中设 置贯穿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 ; 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 ; 埋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 0006 导引螺。

7、纹杆的长度为 1cm ; 埋入螺纹杆的长度为 1cm ;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 2mm,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 1mm ; 导引孔直径为 1.3mm ; 髓内钉总长度为 3-8cm ; 主杆直 径为 4-10mm。 0007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 ;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 0008 螺丝刀凹槽呈六角星状, 凹槽深度为 2mm。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0010 1、 微创操作 :(1) 小切口 : 仅于进口处有较小的切口, 无需广泛的切开, 避免了切 开复位的创伤和由此带来的肌腱粘连, 保护了骨膜利于骨折的良好愈合。 (2) 埋头设计 : 尾 部埋入螺纹。

8、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允许简便的尾部埋于骨皮质中, 避免了内固定物对周围组 织和关节面的激惹。 (3) 钝性钉尖 : 头部导引螺纹的钉尖为钝性结构, 预防髓内钉植入过深 造成对关节面和软组织的损伤。 (4) 等直径杆身 : 头部导引螺纹部于杆部具有相同直径, 便 于植入, 减少了螺纹切割出骨面的风险。 0011 2、 利于复位 :(1) 空心设计 : 髓内钉的空心引孔可放置导引针, 利用导引针的导引 微创置入髓内钉, 利用髓内钉的钉身直径准确快速的实现骨折的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的复 位, 操作简便、 快速、 有效。 (2) 加压设计 : 头部导引螺纹间距大于尾部埋入螺纹间距, 推进 说 明 书 CN。

9、 204106176 U 3 2/2 页 4 时头部进入骨质的速度快于尾部, 从而实现对骨折面的加压, 复位骨折线的分离移位和旋 转移位。 0012 3、 固定稳定 : 螺纹部于杆部具有相同直径, 避免了应力的集中, 具有更高的抗弯曲 力和抗剪切力。 于骨髓腔相适应的钉身直径和不等距螺纹的加压设计, 使得固定更加稳定, 避免了侧方、 成角移位和旋转、 分离移位。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螺丝刀凹槽示意图。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

10、7 一种掌骨骨折微型空心加压髓内钉, 包括主杆 1, 主杆的头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导引 螺纹杆 2,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为单线螺纹, 主杆的尾部为与主杆一体的埋入螺纹杆 3, 导引 螺纹杆的螺纹间距大于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 ; 在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中设置贯 穿主杆、 导引螺纹杆、 埋入螺纹杆全长的导引孔 4 ; 导引螺纹杆的前端为钝性端部形式 ; 埋 入螺纹杆的末端设置与螺丝刀配合的螺丝刀凹槽 5。 0018 导引螺纹杆的长度为 1cm ; 埋入螺纹杆的长度为 1cm ;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 2mm,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间距为 1mm ; 导引孔直径为 1.3mm ; 髓内钉总长度为。

11、 3-8cm ; 主杆直 径为 4-10mm。 0019 导引螺纹杆的螺纹直径与主杆直径相同 ; 埋入螺纹杆的螺纹直径大于主杆直径。 螺丝刀凹槽呈六角星状, 凹槽深度为 2mm。 0020 使用流程 : 0021 首先将掌指关节极度屈曲, 使用电钻自掌骨头顶端经皮水平打入直径1.2 mm导引 针, 在 X 线下确定导引针贯穿骨折远端的骨髓腔。遂在 X 线辅助下初步复位骨折线后, 推进 导引针使其通过骨折线贯穿入近端骨髓腔, 抵达掌骨基底部。按照术前摄片的比例和实际 测量的导引针进入骨髓腔的长度, 选择合适型号的空心加压髓内钉和相应的开口器。导引 针进口处小口切开皮肤和关节囊, 使用空心开口器对导引针进口进行开口和扩大, 并保留 导引针的位置, 随后将导引针穿入空心加压髓内钉的导引孔, 髓内钉按照导引针的导引, 使 用空心螺丝刀将其拧入骨髓腔, 过骨折线, 抵达掌骨近基底部。 当空心加压髓内钉推进至仅 外露尾部埋入螺纹时, X 线辅助下解剖复位骨折线, 并将髓内钉尾部埋入螺纹全部埋入掌骨 头关节软骨下。骨折固定稳定后, 拔除导引针。 说 明 书 CN 204106176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06176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