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0867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10846.1

申请日:

2007.08.07

公开号:

CN101500827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G11/27; B60G7/04; F16F9/05

主分类号:

B60G11/27

申请人: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卡斯腾·韦伯

地址:

德国泊森巴赫

优先权:

2006.8.8 DE 102006037034.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桂香;武玉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包括:空气波纹管(2),其具有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这两区域可相对于彼此在第一相邻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移动;活塞(4),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上;固定部(16,24),其用于将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固定到车辆的支撑件上;以及位移件(6),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固定部(16,24)上,其中,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所述位移件(6)基本上填满所述活塞(4)与所述固定部(16,24)之间的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包括:
空气波纹管(2),其具有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这两区域可相对于彼此在第一相邻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移动,
活塞(4),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上,
固定部(16,24),其用于将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固定到车辆的支撑件上,以及
位移件(6),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固定部(16,24)上,
其中,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所述位移件(6)基本上填满所述活塞(4)与所述固定部(16,24)之间的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位移件(6)具有基本上呈锥形的几何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位移件(6)的较细区域被固定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固定部(16,24)上。

4.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与所述活塞(4)相面对的所述位移件(6)的表面在结构上至少是局部凹陷的。

5.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所述位移件(6)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活塞(4)。

6.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位移件(6)具有基本上弯曲的、优选为圆形的截面形状。

7.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位移件(6)由可回弹的材料形成。

8.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位移件(6)含有密度基本上至少为1.1kg/m3,优选至少为1.2kg/m3的材料。

9.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固定部(16)是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末端处的盖板(16)。

10.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固定部(24)是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末端处的盖筒(24),所述盖筒(24)的侧壁基本上是刚性的。

11.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波纹管(2)至少在所述上部结构侧区域(10)中具有加强件(22),以提高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径向强度。

12.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波纹管(2)在所述轴侧区域(8)处或在轴侧区域(8)附近具有第一结合构件(26),所述第一结合构件(26)被设计成与所述活塞(4)的第二结合构件(28)相结合。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结合构件(26)被形成为径向收缩件,其优选由支撑件(30)加固。

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活塞(4)的第二结合构件(28)被形成为径向圆周凹槽,其优选被设置在所述活塞(4)的末端(12)上或在所述活塞(4)的末端(12)附近。

15.
  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第一结合构件(26)与所述第二结合构件(28)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二位置时脱开。

16.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截面面积与所述活塞(4)的截面面积之比基本上在1.1~1.5之间,优选基本上在约1.1~1.25之间。

17.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上设置有阀门装置,从而防止空气尤其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进入所述空气波纹管(2)中。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弹簧,其中所述阀门装置具有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出口处的至少一个阀门件,所述阀门件优选可手动或自动启动。

19.
  一种带有基本上呈刚性的轴体的车轴系统,在所述轴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

说明书

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同时还涉及车轴系统,该车轴系统包括一体形成有空气弹簧的基本上呈刚性的轴体。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或卡车的空气弹簧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是常见的。这种空气弹簧系统基本上包括带有控制器以及空气波纹管或空气弹簧的气动系统,该空气弹簧基本上包括活塞、空气弹簧波纹管、缓冲件和盖板,其中,活塞能插入空气弹簧波纹管中并进行高度调节。人们希望空气弹簧的性能不会由于对车辆的装载(例如利用起重机)而被削弱。因此,习惯上将车辆降低直到活塞抵靠到缓冲件,从而使空气弹簧波纹管基本上完全收缩。接着,在升起车辆时,空气弹簧波纹管内部的进气口的堵塞使得空气弹簧波纹管基本上支撑着车轴。然而,当进一步升高车辆时,由于车轴的重量,车轴会拉动空气弹簧波纹管的活塞使其略微下降,从而在波纹管内部产生防止车轴进一步回弹的局部真空。然而,这里的问题在于,由于空气弹簧波纹管内部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巨大压力差,因而空气弹簧波纹管容易被压皱或皱缩。这意味着当再次将车辆放下时,一部分空气弹簧波纹管可能皱缩或堵塞,因此会受到损坏而无法再正常工作。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因此,例如已知的是,可以提供一种分离式活塞,当将车轴降低(即,外部抬高车辆)时,该活塞的下部与空气弹簧波纹管分开,因而不会一起拖动它。同样已知的有例如在EP 0 446 709 B1中记载的所谓分离装置(splitterarrangement),其中空气弹簧波纹管的盖板不是与车架刚性连接,而是用活动摇杆臂来引导。最后,从现有技术中可知,可以借助于防护缆来防止车轴的完全回弹,尽管这些防护缆也阻止了通过空气弹簧波纹管来进行车辆的完全抬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以及一种防止出现上面提到的皱缩效应和相关缺点的车轴系统。
上述问题是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卡车的空气弹簧,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7所述特征的车轴系统来解决的。优选实施例则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其包括:具有轴侧区域和上部结构侧区域的空气波纹管或空气弹簧波纹管,这两区域可相对于彼此在第一相邻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移动;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轴侧区域上的活塞;用于将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固定到车辆支撑件上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固定部上的位移件,其中,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所述位移件基本上填满活塞与固定部之间的空间。因此,该空气弹簧可应用于车辆,特别是应用于被设计为商用车辆、卡车、拖车等的车辆。有利的是,当空气波纹管不受外力影响时,其在基础状态下的形状呈圆柱形,即,特别优选为软管状。有利的是,空气波纹管具有轴侧区域,即设置在被设计为在轴侧安装在车辆上的空气波纹管末端处的区域。对应地,空气波纹管也优选具有上部结构侧区域,即基本上与轴侧区域相对并被设计为在上部结构侧安装在车辆上的空气波纹管末端。所述轴侧区域和所述上部结构侧区域可在第一相邻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空气波纹管的两个端部的移动优选基本上呈线性方式,但也可以是沿曲率很小的曲线的移动。本例中的移动方向与弹力方向一致。一般来说,由于通常所使用的空气弹簧波纹管的轴侧区域沿由纵向轴臂限定的圆形轨道运动,因此活塞不是严格地沿直线移动,而是沿略微弯曲的线进行移动。在第二分开位置上,空气波纹管具有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结构。在第一相邻位置上,轴侧区域和上部结构侧区域以最小可能间隔设置。在本例中,由于固定有空气波纹管轴侧区域的活塞插入到空气波纹管中,因此空气波纹管基本上具有包括至少两个大致共轴设置的圆柱表面的结构。换句话说,活塞因而被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轴侧区域上,使得活塞的移动引起空气波纹管轴侧区域的相应移动。与此相反,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利用固定部而被设置或固定在车辆支撑件或车架件上。所述固定部在结构上可以是单一部件并且/或者与空气波纹管一体形成,因此固定部是空气波纹管的一部分。在这种结构中,空气波纹管因而在其基础状态下为圆柱形,并且至少一个端面是封闭的且优选由固定部进行气密封。然而,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被构成为与空气波纹管分离并优选以气密封方式与空气波纹管连接。位移件被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固定部上,使得该位移件位于空气波纹管的内部,即位于由空气波纹管包围的空间内。有利的是,确定位移件的尺寸,从而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方向上当空气波纹管优选包围最小体积时,从弹力方向上看位移件基本上将活塞与紧固件之间的空间填满。为了在空气波纹管被完全抽空时将车辆上部结构的重力传送到车轴系统,也可将位移件构成为支撑件和/或缓冲件,这是有利的。由于这样的位移件,活塞末端与固定部之间的结构空间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被有利地填充,因此与空气波纹管在其第二位置时的整体体积相比,剩余体积非常小。因此,尤其有利的是,增加了使空气波纹管逆着从外界施加的大气压力再次延伸所需要的力,因此该力显著大于由车轴质量引起的力。换句话说,由于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位移件使空气波纹管中的剩余体积非常小,因此,使轴侧区域和上部结构侧区域的相互间隔改变以及因而使分开轴侧区域和上部结构侧区域所需要的力改变的体积变化比变大,这是有利的。具体地,这样就规定了当抬高车辆时将活塞向下拉直到实现重力平衡时的下拉距离。由于设置了本发明的空气弹簧,因此这一距离被有利地保持为很短,使得空气波纹管上部结构侧区域中的侧壁的刚度可以更小。
优选地,位移件具有基本上呈锥形的几何结构。换句话说,所述位移件可以具有基本上呈截头圆锥形的结构。当然,从与弹力方向基本上垂直的角度看,所述位移件的截面可以对应一个基本上呈圆形的区域,但也可以对应有角的或多边形区域。可将所述位移件设置在空气弹簧中,并使得所述位移件的较细区域与活塞相面对。
然而,尤其有利的是,位移件的较细区域被固定在空气波纹管的固定部上。因此,截面较大区域与活塞相面对。如果在降低时在活塞与固定部之间存在水平横向偏移,即活塞与固定部没有沿弹力方向彼此共线,则这种锥形结构会便于空气波纹管的回缩,也就是空气波纹管在第一位置时的定位。通常,空气弹簧被设置成使得活塞和固定部在工作点(即推动高度)上时正好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也就是说,它们沿弹力方向彼此共线,因而活塞的轴线指向固定部的法线方向,或者活塞与固定部是对齐的。在降低后的情况下,即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活塞在纵向轴臂上移动的圆形路线在活塞与固定部之间形成一角度和中心偏移。由于位移件呈圆锥形,因而补偿了这种偏移,并使得能够在空气波纹管中进行无摩擦运动。
有利的是,位移件可以被构造成旋转对称。然而,考虑到角度和偏移,位移件也可以具有不对称结构,即位移件基本上由两个彼此不平行的基面形成,因而所述位移件具有楔子形状。双镜面对称结构也是有利的。
此外,与活塞相面对的位移件表面优选在结构上是至少局部凹陷的。因此,与位移件相面对的活塞表面可以具有例如基本上呈环形的凹槽。然而,可选地或另外地,与活塞相面对的位移件表面可被构成为全部凹陷,尤其有利的是,它可具有凹球面结构。以这种方式,特别是当活塞与位移件相抵靠时可相对于位移件将活塞沿轴向定位,即将活塞定位在与弹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
尤其有利的是,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位移件至少局部地包围活塞。换句话说,活塞至少部分地被位移件包围。尤其有利的是,位移件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活塞的外周壁与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或与上部结构侧区域相邻的区域之间。因此,有利的是,进一步减小了空气波纹管在其第一位置时的剩余体积。利用位移件的凹陷结构,所述位移件基本上具有一种盖子的功能,当空气弹簧收缩时(即,处于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所述位移件覆盖、围住、包围或越过与所述位移件相面对的活塞末端以及至少一部分相邻的活塞侧面周壁。
经过周密考虑,位移件具有基本上弯曲的、优选为圆形的截面形状。因此,该截面被限定为基本上垂直于弹力方向。尤其有利的是,所述位移件的截面形状基本上与空气波纹管的截面形状相应。
同样经过周密考虑,位移件由可回弹的材料形成。当位移件优选与活塞相抵靠,因此由车辆上部结构产生的重力经过位移件和活塞被直接传递到车轴系统时,这一点对第一位置时的空气波纹管特别有利。这保证了系统中至少有一些剩余的弹性作用。
优选地,位移件含有密度基本上至少为1.1kg/m3,优选至少为1.2kg/m3的材料。尤其有利的是,所述位移件含有密度大于供应给空气波纹管的流体或气体的材料。这有利地保证了通过位移件将空气波纹管中的气体转移。另外地或可选地,所述位移件也可以被构成为基本上是中空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位移件的外壳被制成为基本上是流体密封或气密封的。
优选地,固定部被构成为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末端处的盖板。有利的是,所述盖板被固定在空气波纹管上,并使得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空气波纹管之间形成流体密封或气密封连接。
可以将固定部和位移件构成为分离的部件。然而有利的是,也可以将固定部和位移件构成为一个部件或者一体形成。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被构成为设置在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末端处的盖筒,该盖筒的侧壁基本上是刚性的。因此,所述固定部或盖筒基本上被形成为容器或壶的形状,并且在空气波纹管第一位置时,固定部或盖筒的内部容纳至少一部分活塞。换句话说,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盖筒的侧壁包围至少一部分活塞。空气波纹管的上部结构侧区域优选被固定在盖筒的边缘处。因此,位于上侧的上部结构侧区域中的那部分空气波纹管由刚性部分替代,即由盖筒替代。因此,由于刚性的或者很硬的侧壁,这个区域不会皱缩或收缩。换句话说,不管负载情况如何,这个区域的截面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空气波纹管的径向强度,空气波纹管至少在上部结构侧区域中具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可以是插入或硬化在空气波纹管材料中的构架(carcass)层、加固层、钢环或钢丝编织物。以这种方式,保证了径向刚度而不会限制空气波纹管的轴向和横向灵活性。特别地,这消除了在空气波纹管中心方向上的任何收缩或膨胀。
此外优选地,在空气波纹管的轴侧区域端部处或轴侧区域附近具有被设计成与活塞的第二结合构件相结合的第一结合构件。因此,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包括具有轴侧区域和上部结构侧区域的空气波纹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的轴侧区域上的活塞,并且,空气波纹管在轴侧区域上或轴侧区域附近具有被设计为与活塞的第二结合构件相结合的第一结合构件,所述第一结合构件被固定在固定有空气波纹管的活塞末端上或活塞末端附近。以这种方式,当抬高车辆时,能够防止与活塞抵靠的波纹管内部(即轴侧区域)向上滑动或被向上拉动至越过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的活塞的壁。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不这样的话将会形成折皱,这些折皱一方面会阻碍真空的形成,另一方面当车辆下降时会堵塞在活塞上方。然而此外还有利的是,当空气波纹管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允许空气波纹管下卷直到它被固定到活塞头部上。
经过考虑,将空气波纹管的第一结合构件形成为优选通过支撑件进行加固的径向收缩件。该径向收缩件优选通过如下方式制成,即,将钢环、钢丝编织物或其它刚性材料等形状的支撑件设置在空气波纹管上或者插入或硬化在空气波纹管中,从而形成加厚部分、凸出部分或台阶。
同样经过考虑,将活塞的第二结合构件形成为优选设置在活塞末端上或活塞末端附近的径向圆周凹槽。换句话说,所述凹槽被设置在活塞角部或者空气波纹管在活塞上的固定区域处或附近。具体地,所述凹槽可以设置在活塞的侧壁或周壁上,并绕活塞呈环形延伸。尤其有利的是,所述凹槽的形状与空气波纹管的收缩件的形状相对应,从而在第一结合构件与第二结合构件(即波纹管与活塞)之间产生一种结构配合的结果,这能够防止当抬高车辆时空气波纹管在活塞上沿弹力方向滑动。然而有利的是,在正常工作中仍允许空气波纹管进行下卷,即空气波纹管移动到第二位置,直到它被固定到活塞头部上为止。
因此,第一结合构件和第二结合构件优选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二位置上脱开。
优选地,空气波纹管的截面面积与活塞的截面面积的比基本上在1.1~1.5之间,优选基本上在1.1~1.25之间。这里将所述的截面限定为基本上垂直于弹力方向。由于这种尺度的截面面积比,活塞与固定部之间距离的每次变化所对应的体积变化都足够大,使得克服从外界作用的大气压力而将基本上位于第一位置的空气波纹管进一步拉开所需的力显著大于由车轴重量所产生的力。这样当抬高车辆时就确保了车轴系统的安全定位或安全支撑。
优选地,为了防止空气进入空气波纹管中尤其是在空气波纹管的第一位置时进入空气波纹管中,在空气波纹管上设置有阀门装置。因此,产生了阀门装置,当车辆被抬高时,该阀门装置防止工作流体或空气流入空气波纹管中,从而空气波纹管进入第二位置的运动基本上停止。
尤其优选地,所述阀门装置在空气波纹管的出口处具有至少一个阀门件。该阀门件优选可手动或自动启动。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基本上呈刚性的轴体的车轴系统,并且在该轴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空气弹簧。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空气弹簧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空气弹簧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该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波纹管或空气波纹管2、活塞4以及位移件6。
有利的是,空气波纹管2基本上呈圆柱状,并且具有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轴侧区域8与上部结构侧区域10大致相对。空气波纹管2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基本上彼此挨得很近,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彼此离得很远而使空气波纹管2具有基本上呈软管或管状的结构。空气波纹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的运动基本上是沿弹力方向v进行的。
活塞4优选具有基本上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活塞4的末端12具有用于将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固定到活塞4上的固定构件14。通过楔牢或夹紧设置在空气波纹管2轴侧末端处的凸出部分,可以有利地实现利用固定构件14所进行的固定。
基本上与轴侧区域8相对的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被固定或设置在固定部上。上述固定部可以被构成为设置在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末端处的盖板16,该盖板16以基本上呈流体密封或气密封的方式使空气波纹管2在上部结构侧区域10处与外界隔离开。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可被固定在固定部或盖板16上面的车辆支撑件或车架件上。相应地,活塞4表示将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固定在车辆车轴系统上的固定构件。
位移件6被设置或固定在固定部或盖板16上。因此,由于位移件6被设置成相对于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或者相对于固定部或盖板16基本固定,因而在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或活塞4的移动期间不会发生位移件6的移动。位移件6优选大致呈锥形,尤其优选的是,将位移件6的较细区域固定在固定部或盖板16上。因此,位移件6的较大截面区域伸进由空气波纹管2包围的空间,即,与活塞4相面对。尤其优选的是,位移件6具有凹面几何结构,因而如图1所示在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上,位移件6至少局部地包围活塞4。结果,活塞4与固定部或盖板16之间的空间有利地被位移件6填满,从而使空气波纹管2中的未占用剩余体积尽可能地小。具体地说,位移件6可以是凹面结构,从而使得与活塞4相面对的表面具有环形槽18,该环形槽18辅助地用于在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对活塞4进行定位。尤其优选地,位移件6至少局部地伸进在活塞4的外壁或周壁20(或者基本上与周壁20相邻的轴侧区域8以及空气波纹管2的邻近或邻接区域)与上部结构侧区域10(或者与上部结构侧区域10邻近或邻接的空气波纹管2的区域)之间限定的空间中,以便进一步减小在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所出现的剩余体积。
为了抑制上述皱缩效应,空气波纹管2在上部结构侧区域10中或者在上部结构侧区域10附近具有加强件。加强件22被设置成特别用来提高空气波纹管2的径向强度,而不会限制空气波纹管2的轴向和横向灵活性。具体地,加强件22可以由钢环、钢丝编织物或其它刚性材料形成,其设置在空气波纹管2上并插入或硬化在空气波纹管2中。
图2示出了能够加强空气波纹管2外壁的其它选择,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然而,这里的固定部被构成为设置在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末端处的盖筒24,该盖筒24的与车架相面对的上端是封闭的,因而呈容器或壶的形状。盖筒24的侧壁被形成为基本上是刚性或者坚硬的,并且在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位置时至少局部地包围活塞4。因此,用刚性或坚硬的部分来代替空气波纹管2的一部分,即代替外侧的上部区域或上部结构侧区域,从而防止出现上述皱缩效应或者由于空气波纹管内部与外界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的收缩或膨胀。
空气波纹管2在轴侧区域8处或轴侧区域8附近具有第一结合构件26,该第一结合构件被设计成与活塞4的第二结合构件28相结合。空气波纹管2的第一结合构件26被构成为沿径向缩进或加厚,或者被构成为凸出部分或台阶,并优选由支撑件30加固。支撑件30可以是设置在空气波纹管2上并插入或硬化在空气波纹管2中的钢环、钢丝编织物或其它刚性材料。第二结合构件28根据第一结合构件26的结构来确定形状。具体地,第二结合构件28被构成为活塞4中的径向圆周凹槽,其优选被设置在周壁20上且位于活塞4的末端12处或末端12附近。以这种方式,当空气波纹管2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防止空气波纹管2沿弹力方向v在活塞4上滑动,同时还确保空气波纹管2能够向下移动直到它被固定到活塞4的末端12处的固定构件14上,尤其是处于第二位置。因此,第一结合构件26和第二结合构件28在空气波纹管2的第二位置时是脱开的。
2 空气波纹管
4 活塞
6 位移件
8 轴侧区域
10 上部结构侧区域
12 末端
14 固定构件
16 盖板
18 环形槽
20 周壁
22 加强件
24 盖筒
26 第一结合构件
28 第二结合构件
30 支撑件
v  弹力方向

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车辆的空气弹簧.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包括:空气波纹管(2),其具有轴侧区域(8)和上部结构侧区域(10),这两区域可相对于彼此在第一相邻位置与第二分开位置之间移动;活塞(4),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轴侧区域(8)上;固定部(16,24),其用于将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上部结构侧区域(10)固定到车辆的支撑件上;以及位移件(6),其被设置在所述空气波纹管(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