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763281.6 (22)申请日 2015.09.29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520163340.6 2015.03.23 CN (73)专利权人 张发明 地址 210011 江苏省南京市南通路89号世 茂滨江新城2号楼1-1603 (72)发明人 张发明 杨云生 王慧泉 牟伶俐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吕鹏涛 (51)Int.Cl. A61B 5/10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内镜下。
2、多功能测量器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下多功能测量 器械, 其包括塑料软套管、 导丝、 导丝控制装置和 测量装置, 所述导丝的主体设于所述塑料软套管 内, 导丝近端与所述导丝控制装置相连接, 导丝 的远端与所述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入塑料软套管 内的测量装置相连接;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 个测量器械和与所述导丝连接的导丝接头。 本实 用新型能够提高临床内镜下诊断的准确性, 测量 直观、 快捷, 加工成本低, 对临床和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548566 U 2016.09.07 CN 205548566 U 1/1 页 2 1.一种内。
3、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塑料软套管、 导丝、 导丝控制装置和 测量装置, 所述导丝的主体设于所述塑料软套管内, 导丝近端与所述导丝控制装置相连接, 导丝的远端与所述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入塑料软套管内的测量装置相连接 ; 所述测量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测量器械和与所述导丝连接的导丝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器械为具有或 不具有刻度标识的测量丝, 测量丝的数目为 1-5 根。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丝的长度为 2.0cm-10.0cm, 各测量丝的一端或中间部位汇集于所述导丝接头处, 该导丝接。
4、头与所述导 丝远端活动连接 ; 当测量丝有多根时, 各测量丝之间设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导丝接头与所述导丝远 端通过螺旋或嵌合结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控制装置包括 与导丝固定连接的接头和手柄 ; 所述手柄为具有至少一个便于手指操作的环的环槽、 或者 为便于手指夹持的直形或弯形柄、 或者为具有两个柄和连接轴的钳状柄。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该器械包括与所述塑料 软套管的远端活动连接的固定柄, 该固定柄上设有供导丝通过的柄槽。 7.根据权利要求 6 。
5、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与所述塑料 软套管通过螺旋或嵌合结构相连接, 该固定柄为单环柄或多环柄, 其柄环设在固定柄的末 端, 所述柄槽设在固定柄的柄茎上。 8.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柄的柄槽内 设有与导丝活动连接的能够限制导丝能否伸出塑料软套管近端的导丝长度限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软套管内设 有一个或多个避免导丝在塑料软套管内产生横向活动的内套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548566 U 2 1/4 页 3 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
6、用新型涉及一种经内镜下测量器械,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 内镜下观察病变和物体的空间大小, 尚无具有突出优势的工具和方法能 够准确测量。虽然有多种方法在可以获得参考数值, 包括经验、 活检钳张开之后的比例等, 但是, 都存在很明显的不足。比如, 估算准确性受目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临床经验等影响 而存在判断偏差。这对临床操作和研究都有影响, 尤其是对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影响更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内镜下多角度、 多功能测量器 械。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 其包括塑料。
7、软套管、 导丝、 导丝控制装置和测量装 置, 所述导丝的主体设于所述塑料软套管内, 导丝近端与所述导丝控制装置相连接, 导丝的 远端与所述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入塑料软套管内的测量装置相连接 ;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至少 一个测量器械和与所述导丝连接的导丝接头。 0006 本装置中的测量器械可以采用现有多种测量器械, 如测量尺、 测量丝、 红外或激光 测量装置等。本装置中优选采用具有或不具有刻度标识的测量丝, 测量丝的数目为 1-10 根, 更优选1-5根。 测量丝的长度为2.0cm-10.0cm, 各测量丝的一端或中间部位汇集于所述 导丝接头处, 该导丝接头与所述导丝远端活动连接, 例如通过螺旋或嵌合。
8、等结构相连接 ; 当 测量丝有多根时, 各测量丝之间设有夹角。 0007 本装置中的导丝控制装置包括与导丝固定连接的接头和手柄 ; 所述手柄为具有至 少一个便于手指操作的环的环槽、 或者为便于手指夹持的直形或弯形柄、 或者为具有两个 柄和连接轴的钳状柄。 0008 本器械包括与所述塑料软套管的远端活动连接的固定柄, 该固定柄上设有供导丝 通过的柄槽。固定柄与所述塑料软套管通过螺旋或嵌合结构相连接, 该固定柄为单环柄或 多环柄, 其柄环设在固定柄的末端, 所述柄槽设在固定柄的柄茎上。 在所述固定柄的柄槽内 可设有与导丝活动连接的能够限制导丝能否伸出塑料软套管近端的导丝长度限控部件。 0009 本。
9、器械中的塑料软套管内可设有一个或多个避免导丝在塑料软套管内产生横向 活动的内套管。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装置涉及一种内镜下测量尺, 尤其适合经胃镜、 肠镜、 十二指肠镜、 胆道镜回收腔道内的肿瘤大、 溃疡大小、 病变范围或者胃肠道内物体直径的测 量。本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可以加工成手柄、 导丝、 测量丝一体化的产品, 也可以加工成 作为可拆分和测量丝与导丝临时连接的产品。均可实现通过旋转导丝而旋转测量丝, 能够 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本器械能够提高临床内镜判断准确性, 其测量直观、 快捷, 加工成本 说 明 书 CN 205548566 U 3 2/4 页 4 低, 对临床和研。
10、究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3 是测量丝与导丝的一种连接方式。 0014 图 4 是测量丝与导丝的另一种连接方式。 0015 图中, 1- 测量器械, 3- 塑料软套管, 4- 导丝, 5- 螺旋连接结构, 6- 导丝长度限控部 件, 8- 导丝控制装置的双环柄, 9- 单环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所示, 本内镜下多功能测量器械主要包括塑料软套管、 导丝、 导丝控制装置和 测量装置, 其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 其中导丝的主体设于塑料。
11、软套管内, 导丝近端 与所述导丝控制装置相连接, 导丝的远端与所述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入塑料软套管内的测量 装置相连接 ;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器械和与所述导丝连接的导丝接头。 0017 本装置中的测量器械可以采用现有多种测量器械, 如测量尺、 测量丝、 红外或激光 测量装置等。本装置可进一步采用具有或不具有刻度标识的测量丝, 测量丝可以为一根或 多根, 例如其数目为 1-10 根, 优选 1-5 根。当测量丝有多根时, 各测量丝之间可以设有夹 角。测量丝每根的长度为 2.0cm-10.0cm, 各测量丝的一端或中间部位汇集于所述导丝接头 处, 各测量丝的另一端或两端可向远端分散延伸。 测。
12、量丝可为单丝, 也可为双丝或者多丝互 绕而成。测量丝的材料可为金属、 功能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制成。测量丝具有弹性, 可以 为自然伸直状态, 或者具有角度。优选测量丝为 : 3 根, 其中 1 根丝纵向直伸, 长度为 8.0cm ; 另外 2 根丝与相邻呈 30角展开, 长度为分别为 3.0 和 5.0cm。3 根丝均为金属丝, 表面超 滑, 具有刻度标识, 头端圆顿。测量丝在临近其近端接头成束时, 优选其 “张开” 原始定型, 以满足网圈从套管内释放出来后, 能够恢复其原始定型, 并适合内镜下测量。 测量丝可有转 折角。测量器械的导丝接头与导丝远端活动连接, 例如通过螺旋或嵌合等结构相连接。
13、 ( 如 图 3 或图 4)。 0018 本装置中的塑料软套管可采用多种材质, 它主要作用为提供导丝沿纵向向近端或 远端移动的路径。根据导丝的材质情况, 可选择性地在塑料软套管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避免 导丝在塑料软套管内产生横向活动的内套管。 如果导丝软硬度中等, 具有中等的侧弯性能, 且在塑料软套管内横向活动空间小, 则可只用一根塑料软套管。如果使用侧弯性能很好即 较软的导丝, 且在塑料软套管内横向活动空间大, 则可用 1 个或多个内套管紧紧束缚导丝 并不产生相对位移, 以增强导丝传导轴向作用力, 减小其在外套管内的横向其活动空间。 操 作时, 塑料软套管必须与其内的导丝或者内有导丝的内套管易于。
14、产生相对位移, 以实现将 导丝伸出于塑料软套管或者回收于塑料软套管内。 0019 本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塑料软套管的远端活动连接的固定柄, 该固定柄上设有 供导丝通过的柄槽。其中固定柄与塑料软套管可以通过螺旋或嵌合结构相连接 ( 图 1 中通 过螺旋结构连接 ), 优选通过螺旋结构连接, 方便加工和组装, 使用时还可以选择将单环柄 ( 固定柄 ) 及其连接的导丝完全拔出, 也就是不需要塑料软套管的帮助而直接插入内镜钳 说 明 书 CN 205548566 U 4 3/4 页 5 道孔内进行内镜下测量。 该固定柄可以为单环柄或多环柄, 其柄环设在固定柄的末端, 所述 柄槽设在固定柄的柄茎上。图 。
15、1 中的固定柄为单环柄, 单环柄具有一个环, 用于方便手持。 单环柄的柄茎长度为 8.0cm15.0cm。柄茎与环相连, 柄茎内具有内槽。 0020 在固定柄的柄槽内可设有与导丝活动连接的能够限制导丝能否伸出塑料软套管 近端的导丝长度限控部件, 它的长度可以为 2.0cm10.0cm。限制导丝长度时, 导丝远端 不能伸出于外套管远端。不限制导丝长度时, 导丝远端即可长出于外套管远端 2.0cm 10.0cm, 方便实施 “伸出测量” 和 “回收” 操作。 0021 本装置中的导丝控制装置可包括与导丝固定连接的接头和手柄 ; 所述手柄为具有 至少一个便于手指操作的环的环槽、 或者为便于手指夹持的。
16、直形或弯形柄、 或者为具有两 个柄和连接轴的钳状柄。导丝控制装置通过接头与导丝近端固连, 并具有方便用手把持的 手柄。手柄可以采用双环柄或者可以用 2 个指头夹持的柄。手柄优选 2 个圆环或者 2 个半 开环, 2个环中间的链接部连接固结导丝的近端。 操作时通过调控连接塑料软套管的固定柄 和与导丝连接的手柄, 即可将导丝伸出于塑料软套管远端或者回收于外套管内。 0022 本装置中的导丝为可旋转导丝, 可为单丝, 或者由双丝或者多丝互绕而成, 或者远 端具有测量功能的导丝为单丝或者多丝, 而在塑料软套管内发挥力量传递功能的导丝为单 丝。 导丝的材料可为金属、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制成。 导丝的。
17、硬度可以不均一, 优选近端硬 度大。 整个导丝可为同一材料, 也可在部分范围内选择材料。 可选远端具有测量功能的导丝 为单丝或者多丝, 而在塑料软套管内发挥力量传递功能的导丝为低成本高分子材料丝。导 丝远端具有连接金属丝网近端的螺旋结构或嵌合结构。连接位置保证导丝与网圈可拆装。 优选可旋转导丝的设计为 : 近端采用较大硬度的不锈钢丝, 导丝近段 10cm 内硬且直, 之后 渐进变小成远段导丝的硬度, 其渐进变化的长度约 15cm, 由于近端在内镜钳道之外, 近端较 大硬度的导丝, 利于旋转导丝并轴向传导力量, 实现调控导丝远端的测量器械的朝向。 0023 本专利与任何用于引导的导丝、 活检钳、。
18、 异物网篮、 导管的产品和相关专利均不冲 突。 0024 以下将本装置应用于多种诊断情况, 并适当调整各部件的具体参数。 0025 实施例 1 : 用于经胃镜下溃疡大小的诊断 0026 临床上, 内镜下发现溃疡病变, 但是通过直接估计其直径并非易事, 且不准确。所 述可临时组装的测量器具, 塑料软套管工作长度为 220.0cm, 塑料软套管直径 2.0mm ; 导丝 长度限控部件长度为 2.0cm ; 具有 3 根测量丝, 其中 1 根丝纵向直伸, 长度为 8.0cm ; 另外 2 根丝与相邻呈 30角展开, 长度为分别为 3.0 和 5.0cm, 长度为 5.0cm 的测量丝有一个转折 角。。
19、 0027 操作方法 : 将内镜插入胃内, 在可以直视并距离病变 2.0cm5.0cm 范围内, 经内 镜钳道插入测量尺套管(塑料软套管), 套管内有导丝及与其相连的未释放的测量丝。 在内 镜直视下, 将套管伸出于内镜钳道远端, 然后直接释放测量丝, 测量丝散开, 可以通过旋转 胃镜或导丝操作柄, 调整测量丝的方向, 选择适合的测量丝贴靠溃疡面即可通过其刻度判 读长度。直向导丝还可以用于狭窄病变的探测, 在 X 光透视下用于测量长度。测量判读结 束即可将测量丝回收于套管内, 拔出器械作为医疗废物丢弃, 也可继续保留, 在规范消毒之 后继续下次重复使用。 0028 实施例 2 : 说 明 书 C。
20、N 205548566 U 5 4/4 页 6 0029 制成只有2根测量丝测量器械。 塑料软套管工作长度为220.0cm, 套管直径2.0mm, 导丝长度限控部件长度为 2.0cm ; 其中 1 根超滑测量丝, 该丝纵向直伸, 长度为 10.0cm, 测 量丝头柔软性强, 但是测量丝的中后段硬度稍高 ; 另 1 根测量丝长 5.0cm, 与直向测量丝呈 60。在内镜直视下, 将测量丝伸出, 直接用方便的一根丝测量被测目标。直向导丝还可以 用于狭窄病变的探测, 在 X 光透视下用于测量长度。 0030 虽然在这里通过某个或某些特殊配置描述和阐明本发明, 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限 制所述细节, 因为可能在专利要求范围内有各种修改和结构变更, 并不偏离发明精神。 0031 本实用新型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 明 书 CN 205548566 U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548566 U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548566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