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8540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9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2701.8

申请日:

2009.01.19

公开号:

CN101498881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3B 17/02申请日:20090119授权公告日:20110622终止日期:20140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B17/02; H04N5/225

主分类号:

G03B17/02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边茂; 若林稔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守口市京阪本通2丁目5番5号

优先权:

2008.1.30 JP 2008-018966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使用单一锁定构件能够个别地且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电池等收容物品的锁定和盖的锁定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物品收容室,该物品收容室能够由盖(3)开闭。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机构具备由箱体(1)支承且能够移动的锁定构件(5)和形成于盖(3)且由锁定构件(5)卡合的卡合承受片(32),该锁定构件通过移动操作移动到如下三个位置:与卡合承受片卡合而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位置;从该锁定位置后退而从卡合承受片(32)脱离并且使锁定构件的一部分向物品收容室的开口部(15)突出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从该第一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而不向物品收容室的开口部突出的第二锁定解除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设备,其在箱体的内部形成向箱体的外侧开口的物品收容室,该物品收容室能够由枢轴支承在箱体上的盖开闭,该盖能够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闭合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箱体支承且能够移动的锁定构件和形成于盖且由锁定构件卡合的卡合承受片,该锁定构件通过移动操作在如下三个位置之间移动:使锁定构件的一部分向所述物品收容室的开口部突出并且与所述卡合承受片卡合而将盖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位置;从该锁定位置后退而从卡合承受片脱离并且维持使锁定构件的一部分向所述物品收容室的开口部突出的状态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从该第一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而不向所述物品收容室的开口部突出的第二锁定解除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咔嗒感赋予机构,该咔嗒感赋予机构在锁定构件于锁定位置和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对锁定构件的操作赋予咔嗒感。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锁定构件从第二锁定解除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施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盖和锁定构件的对置部形成有凸轮面和凸轮承受面,所述凸轮面和凸轮承受面在锁定构件设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的过程中相互滑动接触,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推压锁定构件。

说明书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机等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具备用于将电池盖等盖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在箱体的内部形成电池收容室,并且在箱体上安装对电池收容室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该盖能够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闭合位置。
在这种电子设备中,提出了一种盖开闭装置,其配备有将盖锁定在闭合位置的第一锁定构件和用于将电池收容室内的电池拘束在收容室内的第二锁定构件(专利文献1)。
根据这种盖开闭装置,即使解除第一锁定构件的锁定而打开盖,电池收容室内的电池也由第二锁定构件拘束在收容室内,所以不会出现电池从电池收容室内飞出、电源断电、电池脱落等情况。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30172号公报
然而,在具备第一锁定构件和第二锁定构件的电子设备中,需要配备两个锁定构件,所以存在部件数目增加的问题,以及由于需要对两个锁定构件依次进行锁定操作和锁定解除操作从而操作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单一锁定构件就能够个别地且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电池等收容物品以及盖的锁定和仅有收容物品的锁定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向箱体(1)的外侧开口的物品收容室(14),该物品收容室(14)能够由枢轴支承在箱体(1)上的盖(3)开闭,该盖(3)能够由锁定机构锁定在闭合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箱体(1)支承且能够移动的锁定构件(5)和形成于盖(3)且由锁定构件(5)卡合的卡合承受片(32、32),该锁定构件(5)通过移动操作在如下三个位置之间移动:使锁定构件(5)的一部分向所述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突出并且与所述卡合承受片(32、32)卡合而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位置;从该锁定位置后退而从卡合承受片(32、32)脱离并且维持使锁定构件(5)的一部分向所述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突出的状态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从该第一锁定解除位置进一步后退而不向所述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突出的第二锁定解除位置。
再有,锁定构件(5)的移动不限于在直线上移动的动作,也包括以1点为中心旋转的动作及在圆弧线等曲线上移动的动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箱体(1)的物品收容室(14)中收容电池等物品且闭合了盖3的状态下使锁定构件(5)移动到锁定位置,由此该锁定构件(5)的一部分向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突出,利用该锁定构件(5)将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锁定在收容位置,并且该锁定构件(5)与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卡合,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
若使锁定构件(5)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则锁定构件(5)从卡合承受片(32、32)脱离,解除盖3的锁定,不过维持锁定构件(5)的一部分向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突出的状态,因此,还是利用该锁定构件(5)将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锁定在收容位置。
在该状态下能够打开盖3,即使在打开了盖3的状态下,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也不会脱落。
若使锁定构件(5)从第一锁定解除位置向第二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则在锁定构件(5)从卡合承受片(32、32)脱离的状态下,锁定构件(5)从物品收容室(14)的开口部(15)完全退去,解除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的锁定。
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物品收容室(14)向外取出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
具体而言,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咔嗒感赋予机构,该咔嗒感赋予机构在锁定构件(5)于锁定位置和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对锁定构件(5)的操作赋予咔嗒感。
根据该具体结构,在使锁定构件(5)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以及使锁定构件(5)从第一锁定解除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咔嗒感赋予机构动作,给用户的操作赋予咔嗒感,所以操作性良好。
另外,具体结构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锁定构件(5)从第二锁定解除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施力。
根据该具体结构,锁定构件(5)被施力机构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施力,保持在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所以不用担心物品收容室(14)内的物品的锁定被意外地解除。
另外,具体结构中,在盖(3)和锁定构件(5)的对置部形成有凸轮面和凸轮承受面,所述凸轮面和凸轮承受面在锁定构件(5)设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3)的过程中相互滑动接触,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推压锁定构件(5)。
根据该具体结构,即使在锁定构件(5)设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对盖3施加闭合方向的强制力,凸轮面和凸轮承受面也会相互滑动接触,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推压锁定构件(5),所以锁定构件(5)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侧移动,避免锁定构件(5)和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的干涉。其结果,防止卡合承受片(32、32)的损伤。
再有,能够采用锁定构件(5)设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3,由此锁定构件(5)从锁定位置向第一锁定解除位置侧移动,该过程中咔嗒感赋予机构动作,盖3变成全闭时锁定构件(5)到达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结构,以及咔嗒感赋予机构的动作在前半部分中断,在盖3变成全闭时,在该咔嗒感赋予机构的反作用力下锁定构件(5)返回到锁定位置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使用单一锁定构件就能够个别地且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电池等收容物品以及盖的锁定和仅有收容物品的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数码相机中锁定构件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该数码相机中锁定构件设置在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数码相机中打开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该数码相机中锁定构件移动到第二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锁定位置的锁定构件及其周边机构的立体图(a)及横截面图(b);
图7是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构件及其周边机构的立体图(a)及横截面图(b);
图8是第二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构件及其周边机构的立体图(a)及横截面图(b);
图9是表示锁定构件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时的动作的纵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其他构成中锁定构件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时的动作的纵截面图。
符号说明:
1—箱体;
14—收容室;
15—开口部;
3—盖;
31—枢轴;
32—卡合承受片;
33—斜面;
5—锁定构件;
51—操作片;
52—突片;
53—舌片;
56—斜面;
6—电池;
61—存储卡;
7—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将本发明实施于数码相机的方式。
本发明的数码相机如图1所示,在箱体1的前面配备镜头2,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电池及存储卡的收容室14,该收容室14由盖3闭合。
盖3在箱体1上具有枢轴31,能够以该枢轴31为中心开闭动作。
另外,在盖3的基端部的侧部配备门4,该门4在收容室14中代替电池收容有所谓DC耦合器时,为了将从该DC耦合器伸出的引线向箱体1的外侧引出而打开,该门4具备与盖3的枢轴31同轴的枢轴41,能够以该枢轴41为中心开闭动作。
在盖3上开设有小窗34,后述的锁定构件5的操作片51从该小窗34突出。
将操作片51从图2所示的锁定位置向图3的键头方向推压,使锁定构件5滑动,由此锁定构件5能够移动到第一锁定解除位置,解除盖3的锁定,如图4所示打开盖3。
由此,收容在箱体1的电池6和存储卡61的上端面从开口部15露出。
在图4的状态下,锁定构件5的舌片53向电池6的上端面突出,将电池6锁定在收容位置。
若从该状态向图5的键头方向推压操作片51,则锁定构件5的舌片53从电池6的上端面后退,锁定构件5移动到第二锁定解除位置,解除电池6的锁定。其结果,能够从收容室中取出电池6。
锁定构件5支承在箱体1上且能够滑动,在其表面突出设置有所述操作片51,并且在两侧具备左右一对突片52、52。另外,锁定构件5具备向收容室侧楔状突出的舌片53。
另一方面,在盖3的背面,与锁定构件5的一对突片52、52对应地突出设置有由该突片52、52卡合的左右一对卡合承受片32、32。
再有,如图6(a)所示,在锁定构件5上形成有向所述操作片51的相反侧突出的凸起部54,该凸起部54由箱体1上形成的左右一对导向部11、11夹持,锁定构件5的滑动受到引导。
另外,在锁定构件5上,在所述操作片51和凸起部54之间形成有如图6(b)所示的锷部55,该锷部55由箱体1上形成的左右一对臂部12、12夹持。在一对臂部12、12上,在其内侧的侧面形成有梯形的凸部13、13,构成锷部55在两臂部12、12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对锁定构件5的操作赋予咔嗒感的咔嗒感赋予机构。
在箱体1上如图6(a)所示设置有扭转弹簧7,由该扭转弹簧7对锁定构件5向收容室侧施力。
在使锁定构件5从图4所示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到图5所示的第二锁定解除位置的过程中,克服所述扭转弹簧7的施力来推压操作片51。若在第二锁定解除位置使手离开操作片51,则锁定构件5在扭转弹簧7的施力下返回到图4所示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
在图2所示的锁定构件5的锁定位置,如图10(b)所示,锁定构件5的突片52、52与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卡合,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另外,图4所示的锁定构件5的舌片53向电池6的上端面突出,将电池6锁定在收容位置。
此时,如图6(b)所示,锁定构件5的锷部55在箱体1的一对臂部12、12之间,位于比凸部13、13更靠收容室侧。
使锁定构件5从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过程中,锁定构件5的锷部55越过箱体1的一对臂部12、12的凸部13、13而通过,如图7(a)、(b)所示,向凸部13、13的与收容室相反的一侧移动。此时,一对臂部12、12弹性变形后弹性复原,对锁定构件5的操作赋予咔嗒感。
并且,锁定构件5在扭转弹簧7的施力下保持在图3所示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
锁定构件5设置在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锁定构件5的突片52、52从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脱离,解除盖3的锁定。因此,能够如图4所示打开盖3。
该状态下,锁定构件5的舌片53向箱体1的开口部15突出,由该舌片53卡扣电池6的上端面,维持电池6的锁定。
在使锁定构件5克服扭转弹簧7的施力从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到第二锁定解除位置的过程中,如图8(a)、(b)所示,锁定构件5的锷部55在箱体1的一对臂部12、12之间移动。
若锁定构件5到达第二锁定解除位置,则如图5所示,锁定构件5的舌片53从电池6的上端面脱离,解除电池6的锁定。由此,电池6被如图1所示的收容室14的底部设置的电池排出用弹簧10或电极片(省略图示)等排出机构向飞出方向施力,从而从收容室14稍微突出。
其结果,能够取出电池6。若从收容室14中取出电池6,则锁定构件5在扭转弹簧7的施力下复位到第一锁定解除位置。
如图5所示向收容室中装填电池6时,用电池6的端部推压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构件5的舌片53。由于舌片53呈楔形发挥凸轮作用,所以在电池6的推压作用下锁定构件5后退,容许电池6通过。
若电池6完全收容在收容室内,则锁定构件5在扭转弹簧7的施力下返回到第一锁定解除位置,该锁定构件5的舌片53如图4所示卡扣电池6的上端面,将电池6锁定在收容位置。
若在该状态下如图3所示闭合盖3,使锁定构件5移动到图2所示的锁定位置,则如图10(b)所示,锁定构件5的突片52、52与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卡合,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
更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在锁定构件5的突片52、52与盖3的卡合承受片32、32的对置部形成有能够相互滑动接触的斜面56、33,如图所示在锁定构件5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闭合盖3的操作时,盖3的卡合承受片32上形成的斜面33与锁定构件5的突片52上形成的斜面56滑动接触,进一步将盖3闭合到全闭位置,由此卡合承受片32的斜面33推压突片52的斜面56,利用凸轮作用使锁定构件5向远离收容室的方向移动。
其结果,如图9(b)所示,锁定构件5到达第一锁定解除位置。在锁定构件5从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锁定解除位置的过程中,如图7(b)所示的锁定构件5的锷部55如图6(b)所示通过凸部13、13,最终锁定构件5保持在图2所示的第一锁定解除位置。
因此,即使在锁定构件5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闭合盖3的操作,也能够避免盖3的卡合承受片32与锁定构件5的突片52的碰撞所引起的损伤。
再有,通过调整锁定构件5设置在闭合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盖3的过程中的所述斜面33、56的凸轮作用下的锁定构件5的驱动距离和直到锁定构件5的锷部55通过箱体1的臂部12的凸部13的距离的大小关系,还能够实现与上述不同的动作。
即,如果在锁定构件5设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闭合了盖3时,如图6(b)所示的锁定构件5的锷部55不完全通过凸部13、13,而是在该凸部13、13的斜面上上升到途中,则能够实现将盖3闭合到全闭位置时,锁定构件5随着臂部12、12的弹性复位而被向收容室侧施力,最终返回到锁定位置,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自动锁定机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使用单一锁定构件5就能够实现将电池6和盖3双方锁定的状态和只锁定电池6的状态,锁定及锁定解除的操作通过只滑动锁定构件5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
另外,由于使用单一锁定构件5实现了电池6和盖3的锁定机构,所以能够实现锁定机构的小型化、进而数码相机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本发明不限定于数码相机,能够在具备收容室和盖的各种电子设备上实施。另外,收容室不限定于电池及存储卡的收容室,也可以是附属部件及增设电路单元等各种物品的收容室。

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设备.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使用单一锁定构件能够个别地且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电池等收容物品的锁定和盖的锁定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物品收容室,该物品收容室能够由盖(3)开闭。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定机构具备由箱体(1)支承且能够移动的锁定构件(5)和形成于盖(3)且由锁定构件(5)卡合的卡合承受片(32),该锁定构件通过移动操作移动到如下三个位置:与卡合承受片卡合而将盖(3)锁定在闭合位置的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