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捕捉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77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0942.9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06562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M 23/22申请公布日:2014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M 23/22申请日:20140731|||公开

IPC分类号:

A01M23/22

主分类号:

A01M23/22

申请人:

何文雅

发明人:

何文雅

地址:

546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公园东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7、右柱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装好时,A杆阻力片阻住机关针,A杆动力点挂圈恰好钩住B杆阻力圈,踩杆向上拉动紧贴B杆动力针,形成陷阱装置,当动物碰撞踩杆17时,活动杆及其前端的拉闸笼向下猛砸,拉闸笼瞬间关住动物。采用这样的捕捉器,具有灵敏度高、效果好、无污染、耐用、成本低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板(7)、右柱板(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A杆阻力片(1003)包裹杠杆A杆(12)体前部并露出,所述杠杆A杆体(10)在上面板(9)左边以A杆销钉(1002)为支点可向上摆动,所述杠杆B杆体(12)在左柱(7)中以B杆销钉(15)为支点可前后摆动,所述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所述曲轴踩杆(17)以两个胶皮线轴座(16)为轴可上下摆动,在轴座(16)弯曲折叠后延伸到B杆动力针(13)下方,所述曲轴踩杆(17)向上摆动时可紧贴B杆动力针(13),所述拉闸笼(1)上部固定在活动杆(3)的下端,其底部不封口,所述活动杆(3)穿过上面板(9)中间,所述拉簧(4)环绕在活动杆(3)上外部,拉簧(4)上端固定在提拉杆(5)上,下端穿绕于上面板(9),所述机关针(6)设在活动杆(3)下部,把所述的活动杆(3)向上拉时,所述拉簧(4)受力张开,所述机关针(6)恰好顶压在所述A杆阻力片(1003)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杆阻力圈(14)的位置可在B杆销钉(15)的下部,也可在其上部,还可以重叠。

说明书

一种动物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属于捕捉动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捕捉一些有害动物,控制它们的危害;或捕捉一些体形小的动物回家饲养,为治病需要捕捉一些药用动物,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们的之前申请号为“201310587170.X”、名称“一种拉簧灭鼠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其结果是杀死老鼠,它的缺陷是使用不便,一个灭鼠器使用一次只能杀死一个老鼠,对成双或成群的动物无法捕捉,而本发明是对动物的捕捉,不是杀死,不但能捕捉老鼠,还能捕捉成双成群的鸟类、昆虫等动物。另外,与在前申请的“一种拉簧灭鼠器”相比,技术特征也有不相同之处,故而应该分为两件专利分别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方便、耐用、无污染、成本低的一种动物捕捉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7、右柱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其特征是,所述A杆阻力片1003包裹杠杆A杆12体前部并露出,所述杠杆A杆体10在上面板9左边以A杆销钉1002为支点可向上摆动,所述杠杆B杆体12在左柱7中以B杆销钉15为支点可前后摆动,所述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目的是让A杆与B杆相连,易于互动,所述曲轴踩杆17以两个胶皮线轴座16为轴可上下摆动,在轴座16弯曲折叠后延伸到B杆动力针13下方,所述曲轴踩杆17向上摆动时可紧贴B杆动力针13,所述拉闸笼1上部固定在活动杆3的下端,其底部不封口,所述活动杆3穿过上面板9中间,所述拉簧4环绕在活动杆3上外部,拉簧4上端固定在提拉杆5上,下端穿绕于上面板9,所述机关针6设在活动杆3下部,当把活动杆3向上拉时, 拉簧4受力张开,所述机关针6恰好顶压在所述A杆阻力片1003上。所述B杆阻力圈14的位置可在B杆销钉15的下部,也可在其上部,还可以重叠。
通过多次试用、改进、总结,这种动物捕捉器具有捕捉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的优点,是捕捉动物器械、器具领域中的创造性新成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装好陷阱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中的杠杆A与杠杆B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中的杠杆A结构示意图。
图1-图6中,标号对应的名称:1-拉闸笼,2-底板,3-活动杆,4-拉簧,5-手提杆,6-机关针,7-左柱,8-右柱,9-上面板,10-杠杆A杆体,1001-A杆动力点挂圈,1002-A杆销钉,1003-A杆阻力片,11-保险杆,12-杠杆B杆体,13-B杆动力针,14-B杆阻力圈,15——B杆销钉,16-胶皮线轴座,17-踩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捕捉器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巧妙设置陷阱,装陷阱的顺序为:把手提杆5往上拉,活动杆3和拉闸笼1跟着往上移动,当拉闸笼1不能上移时,机关针6顶在A杆阻力片1003上,由于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A杆上的力就传到B杆上,把踩杆17向上摆动紧贴在B杆动力针13上,这时陷阱装布完毕,整个捕捉器处于平衡状态。当紧阻住B杆动力针13的踩杆17被行走过的动物碰落时,B杆前摆,通过B杆阻力圈14把力传到A杆动力点挂圈1001,这样A杆就失衡,A杆体紧接着向上摆动,A杆阻力片1003向下倾斜,导致阻力片1003无法阻住机关针6,在拉簧4复位力的作用下,最后导致活动杆3及其前端的拉闸笼1向下猛砸,瞬间拉闸笼1即关住了动物。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陷阱装置灵敏度极高,拉闸笼1关住动物是在瞬间完成的。由于拉闸笼比较大,当成双成对的动物从两面进入时,拉闸笼可以关住两个以上的动物。
本实施例以竹木材料为主制成的动物捕捉器,拉闸笼底部不封,砸下后与底板形成一个封闭的笼,上面部用铁丝织成网状,拉闸笼的长宽高据捕捉对象 的大小而定,其中底板2为木板,上面板、左柱、右柱、杠杆A杆体、杠杆B杆体、活动杆、闸板由竹片加工制成,拉簧由硬铁丝制成,其各部件尺寸规格同样视捕捉对象的大小而合理确定。如图2所示,装好陷阱、移开保险杆11后即可摆在鼠道上活捉老鼠,也可在捕捉器的中间放置诱饵后挂在树枝上候捕鸟类,还可以用于捕捉其他动物。
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的底板、上面板、左柱、右柱、杠杆A杆体、杠杆B杆体、活动杆也可以由塑料或铁器制成,其各部件的规格尺寸还可作或长或短的变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的内容描述,能推导出可想而知、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动物捕捉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动物捕捉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动物捕捉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动物捕捉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物捕捉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56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6562A21申请号201410370942922申请日20140731A01M23/2220060171申请人何文雅地址546300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公园东路5号72发明人何文雅54发明名称一种动物捕捉器57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7、右柱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

2、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装好时,A杆阻力片阻住机关针,A杆动力点挂圈恰好钩住B杆阻力圈,踩杆向上拉动紧贴B杆动力针,形成陷阱装置,当动物碰撞踩杆17时,活动杆及其前端的拉闸笼向下猛砸,拉闸笼瞬间关住动物。采用这样的捕捉器,具有灵敏度高、效果好、无污染、耐用、成本低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562ACN104106562A1/1页21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

3、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板7、右柱板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A杆阻力片1003包裹杠杆A杆12体前部并露出,所述杠杆A杆体10在上面板9左边以A杆销钉1002为支点可向上摆动,所述杠杆B杆体12在左柱7中以B杆销钉15为支点可前后摆动,所述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所述曲轴踩杆17以两个胶皮线轴座16为轴可上下摆动,在轴座16弯曲折叠后延伸到B杆动力针13下方,所述曲。

4、轴踩杆17向上摆动时可紧贴B杆动力针13,所述拉闸笼1上部固定在活动杆3的下端,其底部不封口,所述活动杆3穿过上面板9中间,所述拉簧4环绕在活动杆3上外部,拉簧4上端固定在提拉杆5上,下端穿绕于上面板9,所述机关针6设在活动杆3下部,把所述的活动杆3向上拉时,所述拉簧4受力张开,所述机关针6恰好顶压在所述A杆阻力片100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杆阻力圈14的位置可在B杆销钉15的下部,也可在其上部,还可以重叠。权利要求书CN104106562A1/2页3一种动物捕捉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属于捕捉动物器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捕捉一。

5、些有害动物,控制它们的危害;或捕捉一些体形小的动物回家饲养,为治病需要捕捉一些药用动物,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们的之前申请号为“201310587170X”、名称“一种拉簧灭鼠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其结果是杀死老鼠,它的缺陷是使用不便,一个灭鼠器使用一次只能杀死一个老鼠,对成双或成群的动物无法捕捉,而本发明是对动物的捕捉,不是杀死,不但能捕捉老鼠,还能捕捉成双成群的鸟类、昆虫等动物。另外,与在前申请的“一种拉簧灭鼠器”相比,技术特征也有不相同之处,故而应该分为两件专利分别申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方便、耐用、无污染、成本低的一种动物捕捉器。0004为实现上。

6、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动物捕捉器,包括双杠杆陷阱装置和捕捉装置,其中捕捉装置包括拉闸笼1、底板2、活动杆3、拉簧4、提拉杆5、机关针6、左柱7、右柱8、上面板9;双杠杆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0、A杆动力点挂圈1001、A杆销钉1002、A杆阻力片1003、保险杆11、杠杆B杆体12、B杆动力针13、B杆阻力圈14、B杆销钉15、胶皮线轴座16、曲轴踩杆17,其特征是,所述A杆阻力片1003包裹杠杆A杆12体前部并露出,所述杠杆A杆体10在上面板9左边以A杆销钉1002为支点可向上摆动,所述杠杆B杆体12在左柱7中以B杆销钉15为支点可前后摆动,所述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

7、,目的是让A杆与B杆相连,易于互动,所述曲轴踩杆17以两个胶皮线轴座16为轴可上下摆动,在轴座16弯曲折叠后延伸到B杆动力针13下方,所述曲轴踩杆17向上摆动时可紧贴B杆动力针13,所述拉闸笼1上部固定在活动杆3的下端,其底部不封口,所述活动杆3穿过上面板9中间,所述拉簧4环绕在活动杆3上外部,拉簧4上端固定在提拉杆5上,下端穿绕于上面板9,所述机关针6设在活动杆3下部,当把活动杆3向上拉时,拉簧4受力张开,所述机关针6恰好顶压在所述A杆阻力片1003上。所述B杆阻力圈14的位置可在B杆销钉15的下部,也可在其上部,还可以重叠。0005通过多次试用、改进、总结,这种动物捕捉器具有捕捉效率高、无。

8、污染、成本低的优点,是捕捉动物器械、器具领域中的创造性新成果。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装好陷阱后的后视图。0008图3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中的杠杆A与杠杆B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106562A2/2页40009图31是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中的杠杆A结构示意图。0010图1图6中,标号对应的名称1拉闸笼,2底板,3活动杆,4拉簧,5手提杆,6机关针,7左柱,8右柱,9上面板,10杠杆A杆体,1001A杆动力点挂圈,1002A杆销钉,1003A杆阻力片,11保险杆,12杠杆B杆体,13B杆动力针,14B杆阻力圈,1。

9、5B杆销钉,16胶皮线轴座,17踩杆。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捕捉器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巧妙设置陷阱,装陷阱的顺序为把手提杆5往上拉,活动杆3和拉闸笼1跟着往上移动,当拉闸笼1不能上移时,机关针6顶在A杆阻力片1003上,由于A杆动力点挂圈1001与B杆阻力圈14相连,A杆上的力就传到B杆上,把踩杆17向上摆动紧贴在B杆动力针13上,这时陷阱装布完毕,整个捕捉器处于平衡状态。当紧阻住B杆动力针13的踩杆17被行走过的动物碰落时,B杆前摆,通过B杆阻力圈14把力传到A杆动力点挂圈1001,这样A杆就失衡,A杆体紧接着向上摆动,A杆阻力片1003向下倾斜,导致阻力片1003无法阻住机关针6,在拉簧4复位。

10、力的作用下,最后导致活动杆3及其前端的拉闸笼1向下猛砸,瞬间拉闸笼1即关住了动物。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陷阱装置灵敏度极高,拉闸笼1关住动物是在瞬间完成的。由于拉闸笼比较大,当成双成对的动物从两面进入时,拉闸笼可以关住两个以上的动物。0012本实施例以竹木材料为主制成的动物捕捉器,拉闸笼底部不封,砸下后与底板形成一个封闭的笼,上面部用铁丝织成网状,拉闸笼的长宽高据捕捉对象的大小而定,其中底板2为木板,上面板、左柱、右柱、杠杆A杆体、杠杆B杆体、活动杆、闸板由竹片加工制成,拉簧由硬铁丝制成,其各部件尺寸规格同样视捕捉对象的大小而合理确定。如图2所示,装好陷阱、移开保险杆11后即可摆在鼠道上活捉老。

11、鼠,也可在捕捉器的中间放置诱饵后挂在树枝上候捕鸟类,还可以用于捕捉其他动物。0013本发明一种动物捕捉器的底板、上面板、左柱、右柱、杠杆A杆体、杠杆B杆体、活动杆也可以由塑料或铁器制成,其各部件的规格尺寸还可作或长或短的变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的内容描述,能推导出可想而知、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06562A1/4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06562A2/4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6562A3/4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6562A4/4页8图31说明书附图CN1041065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