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35527.7 (22)申请日 2016.03.25 (73)专利权人 李惠萍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花园路 180号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72)发明人 李惠萍 陈惠珊 何冬梅 郑万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洪渊源 (51)Int.Cl. A61B 90/00(2016.01) A61B 17/132(2006.01) A61B 5/15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
2、的治疗巾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 巾, 包括治疗巾本体以及压脉带。 上述治疗巾本 体包括上臂部以及护垫部, 上臂部设于护垫部顶 沿中部。 上述上臂部设有便于上臂部环抱于患者 上臂的预固定机构。 上述压脉带通过固定机构装 配于该上臂部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治疗 巾本体分为上臂部与护垫部, 实现对扎压脉带位 置以及手臂下方的同时保护, 而过程中护垫部可 以展开, 放置针对每一患者的用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05494029 U 2016.08.24 CN 205494029 U 1.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包括治疗巾本体以及压脉带,。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巾 本体包括上臂部以及护垫部, 上臂部设于护垫部顶沿中部; 所述上臂部设有便于上臂部环 抱于患者上臂的预固定机构; 所述压脉带通过固定机构装配于该上臂部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巾本体为 无纺布治疗巾; 所述固定机构为无纺布片, 固定机构与治疗巾本体通过超声波热铁装置压 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固定机构为 不干胶贴片, 该不干胶贴片设于所述上臂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固定机构为 具有弯。
4、折性能的金属丝, 该金属丝包覆于所述上臂部的顶沿, 金属丝沿上臂部长度方向延 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固定机构为 尼龙子母扣, 该尼龙子母扣对应设于所述上臂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臂 部宽度为3cm至8cm, 上臂部长度为15cm至4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垫部长度方 向与所述上臂部宽度方向平行, 护垫部宽度为15cm至40cm, 护垫部长度为20cm至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静。
5、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垫 部上表面设有一创可贴, 该创可贴贴设于护垫部上表面侧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臂 部设有一发热机构, 发热机构沿上臂部长度方向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 巾本体设有一发热机构, 发热机构沿治疗巾本体长度方向由所述上臂部延伸至所述护垫 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94029 U 2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背景技术 。
6、0002 根据2000年出台的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规定, 检验科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静脉采血必须 “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一带” 即指 压脉带,“一巾” 即指治疗巾。 而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更要求:“接 触皮肤、 黏膜的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61234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次性静脉采血巾, 由双层无纺布、 尼龙子母扣和宽止血带等构成, 双层无纺布两边各附有一对尼龙子母扣, 中央开有一个方 形洞口, 宽止血带从方形洞口上方穿过。 该方案的操作在方形洞口内采血, 而实际。
7、操作的过 程中, 医务工作者大都只需触碰方形洞口内的范围, 患者手臂内侧用治疗巾遮挡的意义几 乎没有, 但是该方案由于治疗巾遮挡了患者手臂内侧, 增加医务工作者寻找合适采血位置 的难度, 而且该采血巾穿戴与患者手臂的过程复杂, 特别是在狭窄的采血窗口, 不容易实 现。 而宽止血带的与该采血巾固定装配的设计, 增加了该采血巾的使用成本并且使得医院 现有的橡胶管止血带都失去意义, 浪费资源且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以解决现有的治疗巾不便使用、 浪 费资源等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包括治。
8、疗巾本体以及压脉带。 上述治疗巾本体包括 上臂部以及护垫部, 上臂部设于护垫部顶沿中部。 上述上臂部设有便于上臂部环抱于患者 上臂的预固定机构。 上述压脉带通过固定机构装配于该上臂部的下表面。 0007 进一步地: 0008 上述治疗巾本体为无纺布治疗巾; 上述固定机构为无纺布片, 固定机构与治疗巾 本体通过超声波热铁装置压合。 0009 上述预固定机构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设置方式来实现: 0010 第一, 上述预固定机构为不干胶贴片, 该不干胶贴片设于上述上臂部长度方向上 的一端端部。 0011 第二, 上述预固定机构为具有弯折性能的金属丝, 该金属丝包覆于所述上臂部的 顶沿, 金属丝沿上臂部长。
9、度方向延伸。 0012 第三, 上述预固定机构为尼龙子母扣, 该尼龙子母扣对应地设于所述上臂部长度 方向上的两端。 0013 上述上臂部宽度为3cm至8cm, 上臂部长度为15cm至40cm。 0014 上述护垫部长度方向与上述上臂部宽度方向平行, 护垫部宽度为15cm至40cm, 护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94029 U 3 垫部长度为20cm至50cm。 0015 上述护垫部上表面设有一创可贴, 该创可贴贴设于护垫部上表面侧沿。 0016 更进一步地: 0017 上述治疗巾本体设有一发热机构, 发热机构为铁粉、 活性炭、 蛭石、 无机盐和水合 成的聚合物。 该发热机构可。
10、以通过以下两种设置方式来实现: 其一为发热机构沿上臂部长 度方向排布; 其二为发热机构沿治疗巾本体长度方向由上述上臂部延伸至上述护垫部。 0018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 0019 第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治疗巾本体分为上臂部与护垫部, 实现对扎压脉带位置 以及手臂下方的同时保护, 而过程中护垫部可以展开, 放置针对每一患者的用具。 0020 第二,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构与预固定机构的设置, 使得医务工作者在采血时 候, 只需粘合预固定机构然后扎紧固定机构中的压脉带, 方便快捷, 工作效率更高。 0021 第三,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
11、构的设置, 可以通过超声波热铁装置, 自动组装一次 性的治疗巾与常见的压脉带, 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利用, 节约了患者的检验成本以及可循环 的医疗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巾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
12、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参考图1、 图2,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包括治疗巾本体以及压脉带1。 上述治 疗巾本体包括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臂部2设于护垫部3顶沿中部。 上述治疗巾本体为无 纺布治疗巾。 上述治疗巾本体由两道贯穿治疗巾本体的沟槽分为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 述上臂部2设有预固定机构21, 用于将上臂部2套设于患者上臂。 该上臂部2下表面设有固定 机构22, 固定机构22用于将上述压脉带1装配于上述治疗巾本体。 上述上臂部2宽度为5cm, 上臂部2长度为25cm。 上述护垫部3长度方向与上述上臂部2宽度方向平行, 护垫部3宽度为 25cm,。
13、 护垫部3长度为40cm。 上述固定机构22为长为5cm宽为4cm的无纺布片, 固定机构22通 过超声波热铁装置固设于上述上臂部2下表面。 上述护垫部3上表面设有一创可贴31, 该创 可贴31贴设于护垫部3上表面侧沿。 上述预固定机构21为尼龙子母扣, 该预固定机构21相互 配合地设于上述上臂部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尼龙子母扣包括子扣211与母扣212, 母扣212 设于上臂部2一端下表面, 子扣211设于与母扣212相背离的一端的上表面。 0031 实施例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94029 U 4 0032 参考图3、 图4,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包括治疗巾本。
14、体以及压脉带1。 上述治 疗巾本体包括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臂部2设于护垫部3顶沿中部。 上述治疗巾本体为无 纺布治疗巾。 上述治疗巾本体由两道贯穿治疗巾本体的沟槽分为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 述上臂部2设有预固定机构21, 用于将上臂部2套设于患者上臂。 该上臂部2下表面设有固定 机构22, 固定机构22用于将上述压脉带1装配于上述治疗巾本体。 上述上臂部2宽度为5cm, 上臂部2长度为25cm。 上述护垫部3长度方向与上述上臂部2宽度方向平行, 护垫部3宽度为 25cm, 护垫部3长度为40cm。 上述固定机构22为长为13.5cm宽为3.5cm的无纺布片, 固定机构 22通过超声波。
15、热铁装置固设于上述上臂部2下表面。 上述护垫部3上表面设有一创可贴31, 该创可贴31贴设于护垫部3上表面侧沿。 上述预固定机构21为不干胶贴片, 该预固定机构21 设于上述上臂部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上表面。 上述治疗巾本体还设有一发热机构4, 发热 机构4为铁粉、 活性炭、 蛭石、 无机盐和水合成的聚合物。 发热机构4沿上臂部2长度方向排布 地贴设于上臂部2上表面。 0033 实施例三: 0034 参考图5、 图6,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治疗巾, 包括治疗巾本体以及压脉带1。 上述治 疗巾本体包括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臂部2设于护垫部3顶沿中部。 上述治疗巾本体为无 纺布治疗巾。 上述治疗。
16、巾本体由两道贯穿治疗巾本体的沟槽分为上臂部2以及护垫部3。 上 述上臂部2设有预固定机构21, 用于将上臂部2套设于患者上臂。 该上臂部2下表面设有固定 机构22, 固定机构22用于将上述压脉带1装配于上述治疗巾本体。 上述上臂部2宽度为5cm, 上臂部2长度为25cm。 上述护垫部3长度方向与上述上臂部2宽度方向平行, 护垫部3宽度为 25cm, 护垫部3长度为40cm。 上述固定机构22为两块长为3.5cm宽为1.5cm的无纺布片, 两块 固定机构22通过超声波热铁装置固设于上述上臂部2下表面。 上述护垫部3上表面设有一创 可贴31, 该创可贴31贴设于护垫部3上表面侧沿。 上述预固定机构。
17、21为具有一定弯折性能的 金属丝, 该预固定机构21设于上述上臂部2下表面顶沿并沿上臂部2长度方向延伸, 该金属 丝包覆于所述上臂部2的顶沿。 上述治疗巾本体还设有一发热机构4, 发热机构4为铁粉、 活 性炭、 蛭石、 无机盐和水合成的聚合物。 发热机构4沿治疗巾本体长度方向由上述上臂部2延 伸至上述护垫部3地贴设于治疗巾本体上表面中部。 0035 三种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均包含两种使用方式: 其一, 医院直接购买固定机构 22已经设于治疗巾本体的治疗巾, 医务工作者手动将压脉带1装入固定机构22, 然后通过预 固定机构21将上臂部2套设于患者上臂, 然后扎紧压脉带1之后采血。 采血完成后, 。
18、可用创可 贴31帮患者止血。 其二, 医务工作者通过配设的超声波热铁装置, 将用完的压脉带1放入装 置, 装置自动将压脉带1与固定机构22固定于治疗巾本体, 其余使用方法与第一种方式相 同。 0036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9402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20549402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205494029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205494029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205494029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205494029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205494029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