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0771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3104.5

申请日:

2008.02.04

公开号:

CN101504207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5B 9/04公开日:2009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5B9/04

主分类号:

F25B9/04

申请人:

陈栢辉

发明人:

李志民; 陈栢辉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光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包括:A.除水步骤、B.冷热分离步骤及C.冷热混合步骤,上述步骤于无冷媒状态下,进行气水分离、冷热分离及冷热混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提供气水分离之气水分离室的气体除水器,至少一个具有提供冷热分离之冷热分离室的冷热分离器,该冷热分离器另提供管路连结进行冷热气体混合。本发明无须冷媒为媒介,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及冷热分离,不仅合乎环保,且降低地球环境及生物的伤害。本发明无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滤除,降低耗材更换的成本负担,相对的维修成本也随着降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除水步骤:将压缩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B、冷热分离步骤:将除水步骤产生的气体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该气体进行冷热分离,让冷气体及热气体分流;以及
C、冷热混合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热气体及冷气体进行混合,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整及流量控制。

2、
  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入口系供压缩气体导入,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具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气水分离室通过所述分隔件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所述分隔件设有气孔,让导流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入口与导出口分别与所述气水分离室连接进行气水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冷热分离器,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且具有入口、冷出风口及热出风口,前述三者分别与所述冷热分离室相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气体除水器的导出口连接进行冷热分离;所述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及冷出风口作管路连接进行气体混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或冷出风口另设有控制阀进行限流。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其冷出风口的管路上另设有气体除水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其热出风口的管路上另设有油气分离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上另设有储气桶。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另设有风扇。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另设有储气桶及风扇。

9、
  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包括:
A、第一除水步骤:将压缩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B、冷热分离步骤:将除水步骤产生的气体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该气体进行冷热分离,让冷气体及热气体分流;
C、第二除水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冷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以及
D、冷热混合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热气体及冷气体进行混合,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整及流量控制。

10、
  一种运用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入口系供压缩气体导入,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具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气水分离室通过分隔件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所述分隔件设有气孔,让导流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入口与导出口分别与所述气水分离室连接进行气水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冷热分离器,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且具有入口、冷出风口及热出风口,前述三者分别与所述冷热分离室相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气体除水器的导出口连接进行冷热分离;所述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及冷出风口作管路连接进行气体混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或冷出风口另设有控制阀进行限流。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其冷出风口的管路上另设有气体除水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分离器其热出风口的管路上另设有油气分离器。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上另设有储气桶。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上另设有风扇。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除水器其导入口的管路上另设有储气桶及风扇。

说明书

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顺应产业对压缩气体的需求(例如加工机于动作时需要高压气体),但未经处理的压缩气体,不仅湿度高且温度也高,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种冷冻式干燥系统90,该冷冻室干燥系统90(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储气桶91、管路过滤器92、冷冻式干燥机93、油雾过滤器94、精密过滤器95及除臭过滤器96;
但上述常用结构进一步分析,仍存在下列问题:
1.该冷冻式干燥系统90必须通过冷冻式干燥机93进行干燥,目前的冷冻式干燥机93系运用冷媒进行动作,才能将压缩气体的水气及油气凝结排除,但此冷媒正是破坏臭氧层的杀手之一,臭氧层被破坏将造成大量的紫外线肆无忌惮的照射到地球表面,对于居住于地球表面的生物皆直接受害,不论是生理或心理都将遭受双重伤害;
2.该压缩气体必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对压缩气体进行过滤,但该过滤器皆属耗材,为了前述耗材所耗费的安装成本及维修成本,仅会加重使用者的负担;
故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是常用结构极需改良研发之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它可以通过气水分离器对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以及冷热分离器对压缩气体进行冷热分离,并混合冷气体与热气体进行供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
A、除水步骤:将压缩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该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B、冷热分离步骤:将除水步骤产生的气体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该气体进行冷热分离,让冷气体及热气体分流;
C、冷热混合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热气体及冷气体进行混合,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整及流量控制。
本发明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及至少一个冷热分离器,其中:所述气体除水器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入口系供压缩气体导入,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隔设至少二个导流空间,让导流空间相互连通,导入口与导出口分别与气水分离室连接进行气水分离;冷热分离器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且具有入口、冷出风口及热出风口,前述三者分别与冷热分离室相连通,入口与气体除水器的导出口连接进行冷热分离;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及冷出风口作管路连接进行气体混合。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1、该无冷媒冷冻干燥装置无须冷媒为媒介,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及冷热分离,不仅合乎环保,且降低地球环境及生物的伤害。
2、该无冷媒干燥装置无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滤除,降低耗材更换的成本负担,相对的维修成本也随着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常用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安装一个气体除水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二个气体除水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二个气体水器、一个散热风扇及一个储气桶的组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安装二个气体水器及一个散热风扇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10气体除水器,11筒,111组合部,12盖,121组合部,122导入口,123导出口,13容置空间,14气水分离室,141分隔件,142导流空间,143气孔,20冷热分离器,201冷热分离室,21入口,22冷出风口,23热出风口,30控制阀,40储气桶,50风扇,A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2至图7所示。
本发明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请参阅图2所示),包括:
A、除水步骤:将压缩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B、冷热分离步骤:将除水步骤产生的气体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该气体进行冷热分离,让冷气体及热气体分流;
C、冷热混合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热气体及冷气体进行混合,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整及流量控制。
以下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差别在于另外增加一除水步骤(请参阅图3所示),包括:
A、第一除水步骤:将压缩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B、冷热分离步骤:将除水步骤产生的气体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该气体进行冷热分离,让冷气体及热气体分流;
C、第二除水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冷气体导入导流空间,该导流空间具有至少二种不同截面积,通过该导流空间截面积的变化,让压缩气体在导流空间中产生碰撞,进而改变气体流速,让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
D、冷热混合步骤:将冷热分离步骤产生的热气体及冷气体进行混合,对气体进行温度调整及流量控制。
上述增加第二除水步骤系因应导入大流量压缩气体,当导入小流量压缩气体时第二除水步骤即可免除。
运用前述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的装置包括多个气体除水器10及冷热分离器20;
气体除水器10(请参阅图4所示)具有筒11及盖12,筒11与盖12一侧皆具有组合部111、121,前述组合部111、121相对设有螺纹段,筒11的组合部111螺纹段相对于盖12的组合部121螺纹段螺锁结合,盖12上另具有导入口121及导出口122,筒11与盖12结合后形成容置空间13;上述筒11与盖12系可一体成型,筒11与盖12即可不用设计组合部111、121,同样于内部成型为容置空间13;
容置空间13中设置气水分离室14,气水分离室14具有至少一个片状的分隔件141,气水分离室14通过分隔件141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142,分隔件141设有气孔143,让导流空间142相互连通,分隔件141的气孔143设置位置必须错开,藉此让压缩气体于导流空间142迂回前进产生碰撞,藉此增加水气及油气的附着量,盖12的导入口121与导出口122分别与气水分离室14二端连接,让压缩气体(本发明采用空压机A提供压缩气体)由盖12的导入口121导入,接着通过气水分离室14的各分隔件141的气孔143,最后由盖12的导出口122导出。
冷热分离器20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201,且具有入口21、冷出风口22及热出风口23,前述三者分别与冷热分离室201相连通,冷出风口22与热出风口23分别设置于冷热分离室201二端,入口21设置于冷热分离室201一侧,入口21与气体除水器10的导出口122连接;
当该气体经由冷热分离器20的入口21导入冷热分离室201,该气体顺沿入口21朝着冷热分离室201喷出,在冷热分离室201中高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且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靠近冷热分离室201外壁的气体其压力与密度将上升,远离冷热分离室201内壁的气体其压力与密度将下降,让高压力与高密度的气体朝低压力与低密度的气体流动,因着冷热分离室201内的压力变化,让热气体经由热出风口23导出,让冷气体经由冷出风口22导出,且冷热分离器20的热出风口23及冷出风口22最后再做管路连接进行混合。
为了调整冷热分离器20(请参阅图4所示)的热出风口23及冷出风口22的气体流量,可以视需求对热出风口23与冷出风口22安装的管路作不同管径的变化进行限流,譬如冷热分离器20的热出风口23口径约大于、约小于或等于冷出风口22口径;另可视需求于热出风口23与冷出风口22安装控制阀30作阀门开口的变化进行限流。
为了处理大流量的压缩气体,冷出风口22(请参阅图5所示)送出的冷气体将容易含有水,此时冷出风口22就必须另安装气体除水器10’;热出风口23送出的热气体将容易含有油,此时热出风口23就必须另安装油气分离器(图式中并未予以绘出)。
为了处理高温度的压缩气体,气体除水器10(请参阅图6所示)在导入口121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储气桶40,将压缩气体导入储气桶40,让压缩气体由小空间导入大空间,造成压缩气体流速变慢达到降温的效果,且储气桶40亦提供压缩气体稳定压降;另可在储气桶40(请参阅图6所示)与气体除水器10的管路上安装风扇50,让风扇50相对管路吹风进行散热,经由上述得知使用者可以视压缩气体的流量及温度,选择性使用储气桶40及风扇50(请参阅图7所示);更有些空压机A于内部,已经针对压缩气体提供降温的设计,前述的储气桶40或风扇50也就不需要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包括:A.除水步骤、B.冷热分离步骤及C.冷热混合步骤,上述步骤在无冷媒状态下,进行气水分离、冷热分离及冷热混合;以及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提供气水分离之气水分离室的气体除水器,至少一个具有提供冷热分离之冷热分离室的冷热分离器,该冷热分离器另提供管路连接进行冷热气体混合。

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及其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包括:A.除水步骤、B.冷热分离步骤及C.冷热混合步骤,上述步骤于无冷媒状态下,进行气水分离、冷热分离及冷热混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提供气水分离之气水分离室的气体除水器,至少一个具有提供冷热分离之冷热分离室的冷热分离器,该冷热分离器另提供管路连结进行冷热气体混合。本发明无须冷媒为媒介,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及冷热分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