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31734.8 (22)申请日 2014.09.16 A61B 17/56(2006.01) A61B 17/3209(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漳华中路 269 号 (72)发明人 林斌 何明长 薛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潘国庆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涉及一 种脊柱后路全脊椎切除的手术器械。它在长条状 支架后下部安装握。
2、柄, 支架后端向上延伸出一个 螺帽, 支架前端设向上弯曲的挡钩 ; 支架上安装 包含刀头、 刀架、 刀杆和旋钮的刀具 ; 刀具前端的 刀头固定在刀架前部, 刀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 支架上, 刀头刃口与挡钩相对应 ; 刀架后部可相 对旋转但不可分离地连接刀杆前部, 刀架下部可 前后滑动但不可分离地连接支架 ; 刀杆后部设螺 纹与螺帽螺合 ; 刀杆后端部与旋钮固定连接。在 挡钩从前侧抵住椎间盘的一侧时, 刀头可向前完 成椎间盘该侧的切割, 同理可完成椎间盘同一切 割平面另一相对侧的切割, 以完成整个椎间盘切 割。 它可避免传统器械可能带来的手术风险, 并缩 短手术时间。 (51)Int.Cl. (。
3、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3320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1 CN 204233201 U 1/1 页 2 1.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长条状的支架后下部安装握柄, 该支架的后 端向上延伸出一个螺帽, 该支架的前端设向上弯曲的挡钩 ; 该支架上安装包含刀头、 刀架、 刀杆和旋钮的刀具 ; 该刀具前端的刀头固定在该刀架的前部, 该刀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 该支架上, 该刀头的刃口与该挡钩相对应 ; 该刀架的后部可相。
4、对旋转但不可分离地连接该 刀杆的前部, 该刀架的下部可前后滑动但不可分离地连接该支架 ; 该刀杆的后部设螺纹与 该螺帽螺合 ; 该刀杆的后端部与该旋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架的前半部为 板状的主部, 该主部上开有贯穿其上端面、 前端面和下端面的切槽 ; 所述刀头插入并固定在 刀架主部的切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架主部左、 右两 个侧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纵向下导条, 并在每个下导条的上方间隔地对应设置与 之平行的上导条 ; 该主部左、 右两侧的下导条与同侧的上导条之间形。
5、成导槽 ; 所述支架的 中部设有一个贯穿其上、 下表面的长圆孔, 该长圆孔的大小足以允许所述刀架的主部平置 地伸入其中 ; 在所述支架的下表面, 沿着纵向轴线从该长圆孔的前端向前开有一道与该长 圆孔等宽且向上凹的长槽, 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沿着纵向轴线从该长圆孔的前端向前开有 一道比该长圆孔窄且向下贯穿到该长槽的通槽, 该通槽的左、 右两侧分别形成向内凸起的 长条形导向条, 这两个导向条分别夹在所述刀架主部下部左、 右两侧的导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架的挡钩上对 应所述的通槽开有一道贯通的让刀槽, 该让刀槽的最大高度低于所述挡钩的最上端 。
6、; 所述 刀头刃口插在所述支架的通槽中或所述挡钩的让刀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架的后半部为 圆柱形的连接部 ; 该连接部前段的上部设有一个横向的销孔, 该连接部内部沿纵向轴线开 有的插孔, 该插孔从该连接部的后端一直延伸到其前端部, 超越该销孔并与该销孔相贯 ; 所 述刀杆前端部设直径较小的插接部, 该插接部的前部对应所述刀架连接部的销孔开有一道 环槽 ; 所述刀杆前端的插接部插在所述刀架连接部的插孔中 ; 一个长销子穿过所述刀架连 接部的销孔及所述刀杆插接部的环槽, 使所述刀架的后部可相对旋转但不可分离地连接所 述刀杆的前部。 6.根。
7、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刀头上设有矩形薄片状的主体, 该主体前部设切割部, 该切割部的上部超越该主体的上 端面并向上隆起, 形成凹弧形的刀背。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头切割部的前 侧到下端的弧形刃口的前半部左、 右两个相对斜面上均放射状地开设众多斜凹槽, 这些斜 凹槽使该刃口的刀锋呈锯齿状 ; 该刃口的后半部成平直的尖劈状一直延续到所述主体中段 的下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33201 U 2 1/5 页 3 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
8、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全脊椎切除的 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脊柱原发性肿瘤, 可呈单发或是连续型, 病灶累及椎体、 附件, 甚至周围软组织, 伴 或是无远处及他处器官转移。 为提高生存期及改善症状, 手术往往是最佳选择之一。 但是因 为脊柱前方有大血管, 椎体后方有脊髓, 任何部位的损伤, 都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脊椎病灶 切除, 需要完整的肿瘤囊外切除, 达到肉眼下全切除。这样给脊柱外科医生带来巨大挑战, 手术难点之一在于行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 操作时需要多种器械辅助, 并且动作需要轻柔、 精准, 才能防止手术时对血管或是脊髓损伤。 0003 传统经后。
9、路全脊椎切除手术, 在切割椎间盘时, 椎体前方经软组织松解后, 用长压 肠板穿过连接, 隔离前方组织。同时需要减压椎体后方组织, 用脊髓保护器保护脊髓, 最终 使用线锯缓慢切割椎间盘。以上操作存在可造成手术时间延长, 并出血量增多等风险的缺 点。 0004 首先, 行椎体前、 后方减压松解时, 对周围组织损伤增加出血, 因此术中操作缓慢, 延长手术时间, 同时也增加感染风险 ; 0005 其次, 使用传统器械仍存在对血管损伤及脊髓损伤风险, 术中可能因保护不到位, 操作时力量不均匀等, 误伤血管及脊髓, 导致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传统器械可能带来的手术。
10、风险, 并且缩短 手术 时间的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长条状的支架后下部安装握 柄, 该支架的后端向上延伸出一个螺帽, 该支架的前端设向上弯曲的挡钩 ; 该支架上安装包 含刀头、 刀架、 刀杆和旋钮的刀具 ; 该刀具前端的刀头固定在该刀架的前部, 该刀头可前后 移动地设置在该支架上, 该刀头的刃口与该挡钩相对应 ; 该刀架的后部可相对旋转但不可 分离地连接该刀杆的前部, 该刀架的下部可前后滑动但不可分离地连接该支架 ; 该刀杆的 后部设螺纹与该螺帽螺合 ; 该刀杆的后端部与该旋钮固定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的前端设置弧形的挡。
11、钩, 该挡钩可顺应椎体前方结构, 并服帖 固定于椎体前方。通过支架在椎体的椎间盘后方设置可前后移动的刀头, 在该支架的挡钩 从前侧抵住椎间盘的一侧时, 该刀具的刀头可向前完成该椎间盘该侧的切割, 且当该挡钩 从前侧抵住该椎间盘的另一相对侧时, 该刀具的刀头可向前完成该椎间盘同一切割平面另 一相对侧的切割, 从而完成整个椎间盘的切割。它开创了一种分两次在同一椎间盘的同一 切割平面上利用刀头的移动, 将该椎间盘完整地切割开的全新而简单的椎间盘切割手术方 式, 所以可避免传统器械可能带来的手术风险, 并且缩短手术时间。 说 明 书 CN 204233201 U 3 2/5 页 4 0009 由于刀具。
12、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 只需缓慢转动旋钮, 就可以使刀杆推动刀架和刀 头在支架上前后移动, 操作方便且刀头移动平稳。该刀具的结构形式易于实现, 且便于消 毒、 多次使用。 0010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刀架的前半部为板状的主部, 该主部上开有贯穿其上 端面、 前端面和下端面的切槽 ; 所述刀头插入并固定在刀架主部的切槽中。 0011 这种刀架的结构利用切槽与刀头的插接关系, 可以采用已知的螺钉连接、 销钉连 接等各种技术手段牢固地固定刀头, 还便于更换刀头。 0012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刀架主部左、 右两个侧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 纵向下导条, 并在每个下导条的上方间隔地对。
13、应设置与之平行的上导条 ; 该主部左、 右两侧 的下导条与同侧的上导条之间形成导槽 ; 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一个贯穿其上、 下表面的长 圆孔, 该长圆孔的大小足以允许所述刀架的主部平置地伸入其中 ; 在所述支架的下表面, 沿 着纵向轴线从该长圆孔的前端向前开有一道与该长圆孔等宽且向上凹的长槽, 在所述支架 的上表面沿着纵向轴线从该长圆孔的前端向前开有一道比该长圆孔窄且向下贯穿到该长 槽的通槽, 该通槽的左、 右两侧分别形成向内凸起的长条形导向条, 这两个导向条分别夹在 所述刀架主部下部左、 右两侧的导槽中。 0013 这种刀架与支架配合的滑动导向结构, 在满足刀架可在支架上前后移动的功能要 求的。
14、同时, 还有效地限制了刀架不鞥向上或向下脱离支架。正确选择支架上两个导向条与 刀架主部下部左、 右两侧的下导条及同侧的上导条之间间隙, 还可以保证刀头前后移动的 平稳性, 也就是刀头切割椎间盘的平稳性, 使平缓切割作业扥到精确的控制。 0014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支架的挡钩上对应所述的通槽开有一道贯通的让刀 槽, 该让刀槽的最大高度低于所述挡钩的最上端 ; 所述刀头刃口插在所述支架的通槽中或 所述挡钩的让刀槽中。 0015 在挡钩上设置让刀槽, 可以在开始切割椎间盘的阶段使刀头刃口的下部插在支架 的通槽中, 形成椎间盘外侧 “清根” 的切割作用 ; 在切割椎间盘的终了阶段使刀头的刃口。
15、前 部插在挡钩的让刀槽中, 形成椎间盘前侧 “清根” 的切割作用, 可以保证不留死角, 彻底切 割。另外, 由于旋钮与支架上的螺帽结合, 可以在刀具的后方对刀具的有效长度作出限制, 预防刀头轻易滑移超过前方的 挡钩的让刀槽, 导致损伤患者其它组织。 0016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刀架的后半部为圆柱形的连接部 ; 该连接部前段的上 部设有一个横向的销孔, 该连接部内部沿纵向轴线开有的插孔, 该插孔从该连接部的后端 一直延伸到其前端部, 超越该销孔并与该销孔相贯 ; 所述刀杆前端部设直径较小的插接部, 该插接部的前部对应所述刀架连接部的销孔开有一道环槽 ; 所述刀杆前端的插接部插在 所述刀。
16、架连接部的插孔中 ; 一个长销子穿过所述刀架连接部的销孔及所述刀杆插接部的环 槽, 使所述刀架的后部可相对旋转但不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刀杆的前部。 0017 这种刀架与刀杆的连接结构, 刀杆转动的阻力小, 刀杆与刀架的连接强度高, 还易 于加工制作和装配。 0018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刀头上设有矩形薄片状的主体, 该主体前部设切割部, 该切割部的上部超越该主体的上端面并向上隆起, 形成凹弧形的刀背。 0019 刀背呈凹弧形, 切割时可以避让脊髓, 不至于导致脊髓损伤。 0020 特别是 : 所述刀头切割部的前侧到下端的弧形刃口的前半部左、 右两个相对斜面 说 明 书 CN 2042332。
17、01 U 4 3/5 页 5 上均放射状地开设众多斜凹槽, 这些斜凹槽使该刃口的刀锋呈锯齿状 ; 该刃口的后半部成 平直的尖劈状一直延续到所述主体中段的下部。 0021 这种刀头弧形刃口的锯齿状刀锋特别锋利, 平移前进时的切割能力强、 切割效果 好。 0022 本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在手术中的有益效果如下 : 0023 1、 无需对脊柱周围软组织过分的剥离、 明显减少多脊髓震荡等操作 ; 不用对脊柱 前方软组织过分松解, 缓慢将支架前方弧形金属挡钩放置于脊柱前方, 可对椎间盘前方的 组织起到保护并限制其切割时刀头向前的超范围移位 ; 0024 2、 不用对椎体后方脊髓做额外的充分保护,。
18、 切割椎间盘的刀背呈凹状弧 形, 不会 对脊髓造成挤压等损伤 ; 0025 3、 切割时的动力依靠缓慢的旋转旋钮, 使刀头挤压椎间盘组织, 并且其刀头的刃 口锋利, 可顺利完成椎间盘及周围韧带断裂。 。 0026 本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 术中切割椎间盘分左右两步操作, 可迅速地 完整切除椎体前方韧带及椎间盘组织, 并可切除椎体后方的韧带组织。可以有效地缩短手 术时间及减少感染, 降低临床并发症。 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动物及人体尸体脊柱标本实验, 本 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都能顺利切除椎间盘, 并无损伤前方血管及后方脊髓, 操 作时间短、 安全、 可靠。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
19、为本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2 为图 1 实施例中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3 为图 1 实施例中刀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4 为图 1 实施例中支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5 为图 1 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 6 为图 1 实施例中刀头、 刀架、 刀杆及旋钮组成的刀具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7 为图 1 实施例中刀头、 刀架、 支架相互关系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实用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 如图 1 所示, 它有刀 头 1、 刀。
20、架 2、 刀杆 3、 支架 4、 握柄 5 和旋钮 6 等零件。 0035 刀头 1 的结构, 请参看图 2 : 其矩形薄片状的主体 11 前部设切割部 12。切割部 12 的上部超越主体 11 的上端面并向上隆起, 形成凹弧形的刀背。切割 部 12 的前侧到下端为 向内收缩的弧形刃口13, 切割部12刃口13的前半部左、 右两个相对斜面上均放射状地开设 众多斜凹槽 131, 这些斜凹槽 131 使刃口 13 的刀锋 132 呈锯齿状。该刃口 13 的后半部成平 直的尖劈状一直延续到主体 11 中段的下部。主体 11 的后段设有上、 下两个过孔 14。 0036 刀架 2 的结构, 请参看图 。
21、3 : 刀架 2 的前半部为板状的主部 21, 后半部为圆柱形的 连接部 27。主部 21 上开有贯穿其上端面、 前端面和下端面的切槽 22 ; 主部 21 的前部设有 上、 下两个贯穿切槽 22 的安装孔 23 ; 并为每个安装孔 23 配置了一个短销子 231。这两个安 装孔 23 的大小和间距与刀头 1 主体 11 上的两个过孔 14 相一致。主部 21 左、 右两个侧面 说 明 书 CN 204233201 U 5 4/5 页 6 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纵向下导条 24, 并在每个下导条 24 的上方间隔地对应设置与 之平行的上导条 25。主部 21 左、 右两侧的下导条 24 与同。
22、侧的上导条 25 之间形成导槽 26。 连接部 27 前段的上部设有一个横向的销孔 271, 并为它配备了一个长销子 272。连接部 27 内部沿纵向轴线开有的插孔 273( 请参看图 6), 该插孔 273 从连接部 27 的后端一直延伸到 其前端部, 超越销孔 271 并与销孔 271 相贯。 0037 刀杆 3 的结构, 如图 1 和图 6 所示。圆柱形长杆状的刀杆 3, 前端部设有直径较小 的插接部 31, 插接部 31 的直径和长度与刀架 2 连接部 27 的插孔 273 向对应 ; 该插接部 31 的前部对应刀架 2 连接部 27 的销孔 271 开有一道环槽 311。刀杆 3 的。
23、后部设有一段梯形螺 纹32, 刀杆3上在梯形螺纹32的后方设有外凸缘33并在外凸缘33后侧的后端部开设径向 过孔 34。 0038 支架 4 如图 1 和图 4 所示, 它的主体 40 是细长的扁钢条。主体 40 的后端向上延 伸出一个螺帽 41。该螺帽 41 的轴线与主体 40 纵向轴线平行且它的内螺纹 411 与刀杆 3 的 梯形螺纹 32 相对应。主体 40 的前端设有向上弯曲的挡钩 42。主体 40 的中部设有一个贯 穿其上、 下表面的长圆孔 401。该长圆孔 401 的大小 足以允许刀架 2 的主部 21 平置地伸 入其中。在主体 40 的下表面, 沿着主体 40 的纵向轴线从长圆孔。
24、 401 的前端向前一直到主 体 40 的前端开有一道与长圆孔 401 等宽且向上凹的长槽 402。在主体 40 的上表面沿着主 体 40 的纵向轴线从长圆孔 401 的前端向前一直到主体 40 的前端开有一道比长圆孔 401 窄 许多且向下贯穿到长槽402的通槽404, 通槽404的左、 右两侧分别形成从长槽402的左、 右 侧壁向内凸起的长条形导向条403, 两个导向条403与刀架2主部21下部左、 右两侧的导槽 26 相对应。挡钩 42 上对应主体 40 的通槽 404 开有一道贯通挡钩 42 的让刀槽 421, 让刀槽 421 的最大高度略低于挡钩 42 的最上端。主体 40 后端部的。
25、下表面设有一个盲孔 408 以安 装握柄 5。 0039 本实施例装配后, 如图 5、 图 6 和图 7 所示 : 刀头 1 的主体 11 插在刀架 2 主部 21 的 切槽22中, 两个短销子231分别穿过刀架2主部21的前部上、 下两个安装孔23和刀头1主 体 11 后段上、 下两个过孔 14, 将刀头 1 固定在刀架 2 的主部 21 上。刀架 2 的主部 21 平置 地伸入支架 4 主体 40 中部的长圆孔 401 后, 再向前推, 支架 4 主体 40 上的两个导向条 403 分别插在刀架 2 主部 21 下部左、 右两侧的导槽 26 中, 使刀架 2 和刀头 1 可以平稳地在支架 。
26、4 的主体 40 上前后移动。刀杆 3 前部和中部穿过支架 4 后端的螺帽 41, 刀杆 3 后部的梯形 螺纹 32 螺合在螺帽 41 中。刀杆 3 的后端部插在旋钮 6 前侧的插孔 61 中。一个固定销 63 穿过旋钮 6 左、 右侧面上的销孔 62 和刀杆 3 后端部的径向过孔 34, 将旋钮 6 固定在刀杆 3 的后端部。 0040 刀杆 3 前端的插接部 31 插在刀架 2 连接部 27 的插孔 273 中 ; 长销子 272 穿过刀 架 2 连接部 27 的销孔 271 及刀杆 3 插接部 31 的环槽 311, 使刀杆 3 在相对刀架 2 旋转的 过程中可以带动刀架 2 沿着支架 。
27、4 主体 40 上的通槽 404 前后移动而不能分离。刀头 1 的 刃口 13 的刀锋 131 的下部隐藏在支架 4 主体 40 的通槽 404 或挡钩 42 的让刀槽 421 的下 部。握柄 5 上端的心轴插入并固定在支架 4 主体 40 后端部的盲孔 408 中, 使握柄 5 与支架 4 连接成一个枪式的整体。 0041 转动旋钮 6, 使刀杆 3 推着刀架 2 和刀头 1 向前移动, 直至刀杆 3 后部的外凸缘 33 抵住支架 4 后端螺母 41 的后端面时, 旋钮 6 不再能继续使刀杆 3 推动刀架 2 和刀头 1 向前 说 明 书 CN 204233201 U 6 5/5 页 7 移。
28、动时, 刀头 1 刃口 13 的刀锋 131 早已插入支架 4 挡钩 42 的让刀槽 421 中。 0042 使用时, 先转动旋钮6, 使刀杆3推着刀架2和刀头1向后移动, 直至刀头1远离支 架 4 的挡钩 42。然后对患者脊柱侧前方减压, 轻柔将切割器支架 4 的挡钩 42 放置于椎体一 侧前方, 使挡钩 42 抵住欲切割的椎间盘前侧, 而刀头 1 正对该椎间盘的后侧。之后, 缓慢旋 转旋钮 6, 使刀杆 3 推着刀架 2 和刀头 1 向前移动, 此时刀头 1 刃口 13 的刀锋 131 缓慢切入 椎间盘组织切割椎间盘, 观察椎体后方脊髓, 使之不受压迫, 当刀头 1 刃口 13 的刀锋 1。
29、31 插 入支架 4 挡钩 42 的让刀槽 421 中之后, 旋钮 6 就不能继续转动且刀头 1 不再前进, 此时提 示此侧椎间盘已经切割完毕。 再以同样的方式对该椎间盘的另一侧同一切割平面施行椎间 盘切割, 即可完整切除整个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组织。 0043 为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和效果, 我们用一段猪的脊椎骨做切割操作的演示。 切割器刀头 1 远离支架 4 的挡钩 42 ; 支架 4 的挡钩 42 放置于猪椎体第一侧前方, 并使挡钩 42 抵住欲切割的椎间盘前侧, 而刀头 1 正对该椎间盘的后侧。缓慢旋转旋钮 6, 使刀杆 3 推 着刀架 2 和刀头 1 向前移动, 刀头 1 刃口 13 。
30、的刀锋 131 缓慢切入椎间盘组织切割椎间盘, 最终完成猪椎间盘第一侧的切割。 切割器换了一个方向, 刀头1再次远离支架4的挡钩42 ; 支架 4 的挡钩 42 放置于猪椎体另一侧前方, 挡钩 42 抵住欲切割的椎间盘前侧和韧带组织, 而刀头 1 正对该椎间盘同一切割平面的后侧。之后, 缓慢旋转旋钮 6, 使刀杆 3 推着刀架 2 和刀头 1 向前移动。刀头 1 刃口 13 的刀锋 131 缓慢切入椎间盘组织切割椎间盘, 最终完成 该猪椎间盘另一侧和韧带组织的切割。该猪椎间盘被完全切开, 两侧的椎骨和韧带组织被 分离, 而后侧的脊髓被保留下来且未受损伤。 0044 在实际使用中, 可以为支架 。
31、4 设计不同型号的挡钩 42, 使之更能与椎体前缘服帖, 这样更能很好置入椎体前缘, 并保护周围软组织, 其前方弧型凹槽与刀锋匹配并结合其后 方长度限制, 预防刀片轻易滑移超过前方, 导致损伤组织 ; 刀头 1 刃口 13 切割部可定期磨 削, 保持其锋利性。注意确保刀头 1 前部的弧度应与支架 4 前方挡钩 42 的弧形匹配, 使其 在切割时不至于对周围软组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 刀头 1 的刀背弧形可适当增加, 其目的 在于切割时不内移, 对脊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04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依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 围。 说 明 书 CN 204233201 U 7 1/4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201 U 8 2/4 页 9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201 U 9 3/4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201 U 10 4/4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201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