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07624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08208.4

申请日:

20151207

公开号:

CN205234546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2

主分类号:

A61B17/0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发明人:

罗益滨,王新伟,陈德玉,顾庆国,王占超,陈诚,时国华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优先权:

CN201521008208U

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海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折弯部和扁平状后部,所述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所述前部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前部的中心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所述折弯部设置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所述后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全有效,使用时可以先将尖刺部顶住椎板,抓住手柄,轻轻翘起,显露术区后,顺着纵行槽置入螺钉,待置钉完毕后,沿着水平槽顺利装上连接杆,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置钉和上棒困难问题,也保护了肌肉组织,手柄的设计还方便了握持,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1),折弯部(2)和扁平状后部(3),所述后部(3)的宽度大于前部(1)的宽度,所述前部(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4),前部(1)的中心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所述折弯部(2)设置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所述后部(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的折弯角度为9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的直径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的直径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上刻有条纹(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1),折弯部(2)和后部(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的材质为木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尤其涉及方便椎弓根螺钉置钉及上棒,属于 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现多半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技术。椎弓 根螺钉置钉及其附属配件的安装是该术式的核心技术。由于脊柱两侧有发达的竖 脊肌,在实施上述手术时常常会干扰术者和助手的视野,常常需要用到椎板拉钩 或其他工作将该肌群挡开,既保护了肌肉、皮肤等软组织,还方便术者进行椎弓 根螺钉置钉和安装连接杆(上棒)。然而现有的椎板拉钩由于钩体平直的设计, 仅仅起到了保护软组织的作用,不能很好的遂行便于置钉的功能;或者仅具有在 纵向上方便置钉的作用,但水平位置并不能为上棒提供便利;而且大部分椎板拉 钩的把手为扁平的不锈钢部件,不方便握持;以上存在的问题常常导致手术时间 延长、出血增加、反复置钉引起钉道松动、上棒困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使用的,用以保护软组织,便于椎弓根 螺钉置钉,为上棒提供便利,而且手柄利于握持的椎板拉钩,提高手术效率的脊 柱手术拉钩。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折弯部和扁平状后部,所述 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所述前部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前部的 中心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所述折弯部设置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 所述后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100°。

所述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的直径为12mm。

所述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的直径为12mm。

所述手柄上刻有条纹。

所述前部,折弯部和后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所述手柄的材质为木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全有效,使用时可以先将尖刺部顶住椎板, 抓住手柄,轻轻翘起,显露术区后,顺着纵行槽置入螺钉,待置钉完毕后,沿着 水平槽顺利装上连接杆,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置钉和上棒困难问题,也保护了肌肉 组织,手柄的设计还方便了握持,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前部,2—折弯部,3—后部,4—尖刺部,5—纵向凹槽,6—水平凹槽,7— 手柄,8—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1,折弯部2和 扁平状后部3,后部3的宽度大于前部1的宽度,即增加了与肌肉等软组织的接 触面积,减小了对软组织的损伤,前部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4,用 以顶住椎板表面,前部1的中心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折弯部2设置 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的直径为12mm,1/4圆柱形的 水平凹槽6的直径为12mm,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椎弓根螺钉直径以及连接棒的直 径,水平槽和纵向槽的联合应用,同时解决了置钉及上棒时受到椎板拉钩阻挡的 问题,折弯部2的折弯角度为90°~100°,轻轻翘起一定角度即可充分显露术 区,扩大了手术视野,后部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7,手柄7上刻有条纹8, 以增加握持力,便于术者操作,前部1,折弯部2和后部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手柄7采用硬木耐热材质。

本拉钩能达到安全、高效的作用:采用宽大的拉钩钩体的设计能达到保护肌肉、 皮肤、血管等软组织的效果,减少术后肌肉溶解、坏死、切口愈合延迟等风险; 前部1采用纵向凹槽5的设计,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槽,减少一般拉钩对 置钉过程的阻碍。纵向凹槽5上的水平凹槽6设计,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尾部连 接棒安装槽,减少一般拉钩对“上棒”过程的阻挡,这种双赢设计大大减少了手 术操作时间,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明显提高了手术效率。

使用本拉钩时,先将尖刺部4顶住患者椎板,握住手柄7翘起拉钩,钩体挡住肌 肉等软组织以显露术区,椎弓根螺钉沿纵向凹槽5置入椎弓根,全部螺钉安装完 毕后,将连接杆沿水平凹槽6放置于椎弓根螺钉尾部,锁紧螺帽,完成整套装置 的安装。两个以上本拉钩同时实用时上述效果更为理想。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脊柱手术拉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08208.4 (22)申请日 2015.12.07 A61B 17/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 800 号 (72)发明人 罗益滨 王新伟 陈德玉 顾庆国 王占超 陈诚 时国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朱海东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包括 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 折弯部和扁平状后部, 所述后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 所述前部的前 端。

2、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 前部的中心处设置 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 所述折弯部设置为 1/4 圆柱形的水平凹槽, 所述后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 手柄。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 结构简单, 安全有效, 使用时可以先将尖刺部顶住椎板, 抓住手柄, 轻轻 翘起, 显露术区后, 顺着纵行槽置入螺钉, 待置钉 完毕后, 沿着水平槽顺利装上连接杆, 解决了困扰 已久的置钉和上棒困难问题, 也保护了肌肉组织, 手柄的设计还方便了握持, 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 手术效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234546 。

3、U 2016.05.18 CN 205234546 U 1.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1), 折弯部(2)和扁 平状后部(3), 所述后部(3)的宽度大于前部(1)的宽度, 所述前部(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 一个尖刺部(4), 前部(1)的中心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 所述折弯部(2)设置为 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 所述后部(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2)的折弯角度为 90 10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

4、5) 的直径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 (6)的直径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7)上刻有条纹(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1), 折弯部(2)和后 部(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7)的材质为木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34546 U 2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尤其涉及方便椎弓根螺钉。

5、置钉及上棒, 属于 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脊柱手术现多半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技术。 椎弓 根螺钉置钉及其附属配件的安装是该术式的核心技术。 由于脊柱两侧有发达的竖脊肌, 在 实施上述手术时常常会干扰术者和助手的视野, 常常需要用到椎板拉钩或其他工作将该肌 群挡开, 既保护了肌肉、 皮肤等软组织, 还方便术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置钉和安装连接杆(上 棒)。 然而现有的椎板拉钩由于钩体平直的设计, 仅仅起到了保护软组织的作用, 不能很好 的遂行便于置钉的功能; 或者仅具有在纵向上方便置钉的作用, 但水平位置并不能为上棒 提供便利; 而且大部分椎板拉钩的把手为。

6、扁平的不锈钢部件, 不方便握持; 以上存在的问题 常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出血增加、 反复置钉引起钉道松动、 上棒困难等。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使用的, 用以保护软组织, 便于椎弓根 螺钉置钉, 为上棒提供便利, 而且手柄利于握持的椎板拉钩, 提高手术效率的脊柱手术拉 钩。 0004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 折弯部和扁平状后部, 所述后 部的宽度大于前部的宽度, 所述前部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 前部的中心处设置 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 所述折弯部设置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 所述后。

7、部的后端固定连 接有手柄。 0006 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 100 。 0007 所述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的直径为12mm。 0008 所述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的直径为12mm。 0009 所述手柄上刻有条纹。 0010 所述前部, 折弯部和后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1 所述手柄的材质为木材。 0012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 结构简单, 安全有效, 使用时可以先将尖刺部顶住椎板, 抓 住手柄, 轻轻翘起, 显露术区后, 顺着纵行槽置入螺钉, 待置钉完毕后, 沿着水平槽顺利装上 连接杆, 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置钉和上棒困难问题, 也保护了肌肉组织, 手柄的设。

8、计还方便了 握持, 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234546 U 3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1前部, 2折弯部, 3后部, 4尖刺部, 5纵向凹槽, 6水平凹槽, 7手柄, 8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薄片状前部1, 折弯部2和扁平 状后部3, 后部3的宽度大于前部1的宽度, 即增加了与肌肉等软组织的接触面积, 减小了对 软组织的损伤, 前部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为一个尖刺部4, 用以顶。

9、住椎板表面, 前部1的中心 处设置为半圆柱形的纵向凹槽5, 折弯部2设置为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 半圆柱形的纵向 凹槽5的直径为12mm, 1/4圆柱形的水平凹槽6的直径为12mm, 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椎弓根螺钉 直径以及连接棒的直径, 水平槽和纵向槽的联合应用, 同时解决了置钉及上棒时受到椎板 拉钩阻挡的问题, 折弯部2的折弯角度为90 100 , 轻轻翘起一定角度即可充分显露术区, 扩大了手术视野, 后部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7, 手柄7上刻有条纹8, 以增加握持力, 便于 术者操作, 前部1, 折弯部2和后部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手柄7采用硬木耐热材质。 0018 本拉钩能达到安全、 。

10、高效的作用: 采用宽大的拉钩钩体的设计能达到保护肌肉、 皮 肤、 血管等软组织的效果, 减少术后肌肉溶解、 坏死、 切口愈合延迟等风险; 前部1采用纵向 凹槽5的设计, 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槽, 减少一般拉钩对置钉过程的阻碍。 纵向凹槽5 上的水平凹槽6设计, 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尾部连接棒安装槽, 减少一般拉钩对 “上棒” 过程 的阻挡, 这种双赢设计大大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 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 明显提高了手术效 率。 0019 使用本拉钩时, 先将尖刺部4顶住患者椎板, 握住手柄7翘起拉钩, 钩体挡住肌肉等 软组织以显露术区, 椎弓根螺钉沿纵向凹槽5置入椎弓根, 全部螺钉安装完毕后, 将连接杆 沿水平凹槽6放置于椎弓根螺钉尾部, 锁紧螺帽, 完成整套装置的安装。 两个以上本拉钩同 时实用时上述效果更为理想。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23454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234546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