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761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5852.9

申请日:

2009.02.05

公开号:

CN101503031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9/13; B41J15/00

主分类号:

B41J29/13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平林健一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8.2.7 JP 2008-0273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具备保持同一姿势与开闭盖的开闭一起移动的排纸导向件,排纸导向件和开闭盖的开闭盖壳体的间隙在开闭盖开闭时不会增大。在辊纸打印机(1)中,在与开闭盖(3)的开闭一起维持着同一姿势移动的排纸导向件(5)一侧,可旋转地安装有开闭盖(3)的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通过扭转螺旋弹簧(37)经连接臂(34)按压开闭盖壳体(32),使其始终与开闭盖框架(31)一体地开闭,以防开闭盖(3)开闭时开闭盖壳体(32)离开开闭盖框架(31)。在开闭盖(3)开闭时,不会在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和排纸导向件(5)之间形成大的间隙,也不会出现该间隙随着开闭盖(3)的开闭增大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开闭打印机上形成的开口部的开闭盖;
与所述开闭盖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
所述开闭盖具备:
能够以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侧轴线为中心开闭的开闭盖框架;
覆盖所述开闭盖框架的开闭盖壳体;
将所述开闭盖壳体向所述开闭盖框架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开闭盖壳体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主体侧轴线的所述移动构件的构件侧轴线为中心向接近以及远离所述开闭盖框架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开闭盖壳体和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之间的连接臂,
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主体侧轴线的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连接于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
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构件侧轴线的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与该轴线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连接于所述开闭盖壳体,
所述施力构件经所述连接臂对所述开闭盖壳体施力。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之一具备滑动槽,
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个具备滑动销,该滑动销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滑动的状态插入所述滑动槽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该平行连杆机构具备前侧平行连杆、后侧平行连杆、架设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及所述后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框架,
所述开闭盖能够利用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在从垂直竖起的闭合位置到向打印机前方倾倒的打开位置之间开闭,
所述开闭盖框架安装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上,
所述移动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前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框架是具备压板面的压板框架,
所述移动构件是安装在所述压板框架的前端部的排纸导向件,
在关闭所述开闭盖时,形成所述压板面与所述打印机上搭载的印刷头对置,所述排纸导向件能够引导打印后的记录纸的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是所述打印机上形成的辊纸收容部的开口部。

7.
  一种辊纸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盖结构。

8.
  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开闭开口部的开闭盖;
与所述开闭盖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
所述开闭盖具备:
能够以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侧轴为中心开闭的开闭盖框架;
覆盖所述开闭盖框架的开闭盖壳体;
将所述开闭盖壳体向所述开闭盖框架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开闭盖壳体按照能够以所述移动构件的构件侧轴为中心向接近以及远离所述开闭盖框架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开闭盖壳体和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之间的连接臂,
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主体侧轴的轴线的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连接于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构件侧轴的轴线的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与该轴线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连接于所述开闭盖壳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经所述连接臂对所述开闭盖壳体施力。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之一具备滑动槽,
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个具备滑动销,该滑动销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滑动的状态插入所述滑动槽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该平行连杆机构具备前侧平行连杆、后侧平行连杆、架设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及所述后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框架,
所述开闭盖能够利用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在从垂直竖起的闭合位置到向打印机前方倾倒的打开位置之间开闭。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框架安装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上,
所述移动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前端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框架是具备压板面的压板框架,
所述移动构件是安装在所述压板框架的前端部的排纸导向件,
在关闭所述开闭盖时,形成所述压板面与所述打印机上搭载的印刷头对置,所述排纸导向件能够引导印刷后的记录纸的状态。

说明书

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开闭打印机上形成的用纸收容部的开口部的开闭盖结构。更详细而言,涉及排纸导向件等构件与开闭盖一起开闭的开闭盖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发行收据等的辊纸打印机中,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将长条状的记录纸卷绕成辊状结构的辊纸。作为辊纸打印机上搭载的辊纸供给机构,已知的不是辊纸由抽出卷盘等的支承轴以其卷心为中心按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而是仅以可滚动的状态置于辊纸收容部的底面的所谓“投入式”的结构。在投入式的供给机构中,在辊纸更换时等,不需要在抽出卷盘的支承轴上装卸辊纸的操作,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辊纸的更换作业等。
另外,在投入式的辊纸打印机中,通常的结构是只要打开辊纸收容部的开闭盖,记录纸输送路也切换到开放状态。在辊纸更换时等,需要使从辊纸抽出的记录纸通过送纸辊对之间、印刷头和压板之间而置于从排出口拉出的状态的辊纸配置作业。若与开闭盖一起打开压板、送纸辊等,在由此成为开放状态的记录纸输送路上拉出记录纸后关闭开闭盖,则自动形成在记录纸输送路上配置记录纸的状态。因而,只要进行打开开闭盖更换辊纸,从辊纸拉出记录纸然后关闭开闭盖这样的操作即可,所以辊纸的更换及配置作业简单。
在打开开闭盖时记录纸输送路切换到开放状态的结构的辊纸打印机中,作为开闭盖的开闭机构通常采用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若打开开闭盖,则成为在开闭盖上折叠了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及压板的状态,能够大幅度打开辊纸收容部。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辊纸打印机具备使用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在开闭开闭盖的同时,还开闭记录纸输送路的投入式的辊纸供给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3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03564号公报
在此,这种辊纸打印机的开闭盖由安装在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的前侧平行连杆上的开闭盖框架和覆盖该开闭盖框架的前侧的开闭盖壳体构成。另外,连接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的前侧平行连杆及后侧平行连杆的连接连杆由压板框架形成,在该压板框架的前端部安装有用于从排出口排出打印完的记录纸的排纸导向件。在打开开闭盖时,操作者在拆下开闭盖的锁定机构之后握持排纸导向件进行拉向跟前的操作。
例如,在打印机前面形成有辊纸收容部的开口部时,开闭盖从以下端为中心竖起的闭合位置打开到向前方倾倒的打开位置。若打开开闭盖,则开闭盖以下端为中心向前方旋转,不过,安装在压板框架的前端部的排纸导向件保持着水平的姿势向前方移动。开闭盖壳体的上端部位于排纸导向件的下侧。若打开开闭盖,则以下端为中心向前方倾倒的开闭盖壳体的上端部离开保持着水平的姿势向前方移动的排纸导向件的下表面,从而形成在它们之间的间隙扩大。存在尘埃等垃圾从该间隙侵入辊纸收容部的可能性,因而并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上述方面,提供一种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具备保持着同一姿势与开闭盖的开闭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其中,移动构件和开闭盖的开闭盖壳体的间隙在开闭盖的开闭时不会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开闭打印机上形成的开口部的开闭盖;
与所述开闭盖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
所述开闭盖具备:
能够以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侧轴线为中心开闭的开闭盖框架;
覆盖所述开闭盖框架的开闭盖壳体;
将所述开闭盖壳体向所述开闭盖框架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开闭盖壳体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主体侧轴线的所述移动构件的构件侧轴线为中心向接近以及远离所述开闭盖框架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
本发明中,开闭盖壳体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在移动构件一侧,由施力构件始终对其施力,以免开闭盖壳体离开开闭盖框架。由于开闭盖壳体的旋转中心位于移动构件上,所以在开闭开闭盖时,维持着同一姿势移动的移动构件和开闭盖壳体的间隙不会增大。另外,由于开闭盖壳体由施力构件始终向开闭盖框架施力,所以开闭盖壳体始终与开闭盖框架一体地开闭。
在此,为了使开闭盖壳体不从开闭盖框架分离地与该开闭盖框架一体地开闭,优选使用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开闭盖壳体和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之间,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主体侧轴线的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连接于所述打印机或所述开闭盖框架,所述连接臂按照能够以平行于所述构件侧轴线的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且能够沿与该轴线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连接于所述开闭盖壳体,由所述施力构件经所述连接臂对所述开闭盖壳体施力。
这种连接臂和开闭盖壳体的连接结构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之一具备滑动槽,所述开闭盖壳体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个配置滑动销,该滑动销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滑动的状态插入所述滑动槽中。
另外,开闭盖在从竖起的闭合位置到向打印机前方倾倒的打开位置之间开闭时,只要配置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利用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在从垂直竖起的闭合位置到向打印机前方倾倒的打开位置之间开闭所述开闭盖即可,其中,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具备前侧平行连杆、后侧平行连杆、架设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及所述后侧平行连杆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框架。此时,只要预先将所述开闭盖框架安装在所述前侧平行连杆上即可,能够将所述移动构件预先安装在所述连接框架的前端部。
再有,在将本发明应用于投入式的辊纸打印机时,只要将所述连接框架作为具备压板面的压板框架,将所述移动构件作为安装在所述压板框架的前端部的排纸导向件即可。如此一来,在关闭所述开闭盖时,形成所述压板面与所述打印机上搭载的印刷头对置,所述排纸导向件能够引导印刷后的记录纸的状态。
另外,在这样的辊纸打印机中,在打印机内设有辊纸收容部时,能够在相对于辊纸收容部用于进行辊纸等的更换的开口部应用本发明的开闭盖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构成,本发明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开闭开口部的开闭盖;
与所述开闭盖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
所述开闭盖具备:
能够以所述打印机的主体侧轴为中心开闭的开闭盖框架;
覆盖所述开闭盖框架的开闭盖壳体;
将所述开闭盖壳体朝向所述开闭盖框架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开闭盖壳体按照能够以所述移动构件的构件侧轴为中心向接近以及远离所述开闭盖框架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中,在维持着同一姿势与开闭盖的开闭一起移动的移动构件一侧可旋转地安装开闭盖的开闭盖壳体,在开闭盖的开闭时,使开闭盖壳体以移动构件侧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并且由施力构件保持使得开闭盖壳体始终与开闭盖框架一体地开闭。因而,在开闭盖的开闭时,不会在开闭盖壳体和移动构件之间形成大的间隙,所述间隙也不会随着开闭盖的开闭而扩大。因而,尘埃等垃圾不会从间隙侵入辊纸收容部,所以能够实现稳定的印字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辊纸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开辊纸打印机的开闭盖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关闭开闭盖状态的辊纸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打开开闭盖状态的辊纸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辊纸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开辊纸打印机的开闭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辊纸打印机1具有整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2和安装在该打印机2的前面的开闭盖3。在打印机2的外装壳体2a的前面形成有规定宽度的记录纸排出口4。在记录纸排出口4的下侧向前方突出有排纸导向件5,在该排纸导向件5的侧方配置有盖开闭杆6。在外装壳体2a的排纸导向件5及盖开闭杆6的下侧,形成有辊纸出入用的矩形开口部2b,该开口部2b由开闭盖3封锁。
若操作盖开闭杆6,则解除开闭盖3的锁定。锁定解除后,若用指尖等钩住排纸导向件5向前方拉动,则如图2所示,开闭盖3在安装有该开闭盖3的后述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7的作用下,以其下端部的打印机宽度方向上水平延伸的主体侧轴线8为中心向前方打开到大致呈水平状态。若开闭盖3打开,则在打印机的内部形成的辊纸收容部11成为开放状态,同时,从辊纸收容部11到记录纸排出口4的记录纸输送路径成为开放状态。其结果,能够从打印机前方简单地进行辊纸12的更换作业等。
图3是表示关闭开闭盖3状态的辊纸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打开开闭盖3状态的辊纸打印机1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首先,参照图2及图3进行说明,在辊纸打印机1的内部,在打印机框架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辊纸收容部11。辊纸收容部11以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的横置状态收容辊纸12。
在辊纸收容部11的上方,在打印机框架10之间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架设有滑架导向轴13。以向下状态搭载有喷墨头14的滑架15能够沿着滑架导向轴13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滑架15在公知的滑架输送机构例如具备滑架电机及同步带的滑架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搭载于滑架15的喷墨头14上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16,经由此处供给驱动信号等。另外,沿着柔性印刷基板16迂回设有墨供给管组17,经由这些墨供给管组17从未图示的墨盒向喷墨头14供给各种颜色的墨液。
在喷墨头14和辊纸收容部11之间,配置有在打印机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的压板框架18。在压板框架18的上端,形成有以一定的间隙与喷墨头14对置的压板面19,由该压板面19规定喷墨头14的印刷位置。
在压板框架18的后端,以能够上下旋转的状态安装有张紧导向件20。另外,在压板框架18的压板面19的后侧,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架设有送纸辊21。在送纸辊21上隔着记录纸12a从上侧以规定的按压力按压着压纸辊22。送纸辊21由搭载在打印机框架10上的未图示的送纸电机驱动。
从收容在辊纸收容部11中的辊纸12向上方拉出的记录纸12a如图2、图3所示,架设在张紧导向件20上向前方弯曲后,从送纸辊21和压纸辊22之间通过喷墨头14和压板面19之间,配置成从记录纸排出口4拉出到外部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使滑架15往复移动的同时,利用搭载在滑架15上的喷墨头14对从辊纸12抽出并位于打印位置的记录纸12a的部分表面进行打印。在对记录纸12a的宽度方向的一系列行打印结束后,以规定间距送出记录纸12a,进行下一行的打印。这样,记录纸12a在以规定间距间歇送出的同时利用喷墨头14实施打印。在排出打印后的记录纸12a的记录纸排出口4配置有记录纸切断装置例如夹式的记录纸切断装置(未图示)。利用记录纸切断装置沿宽度方向切断位于它们之间的记录纸12a。切断后的记录纸片从记录纸排出口4排出后,沿排纸导向件5在自重作用下向规定的部位落下。
(开闭盖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3及图4对用于开闭开闭盖3的开闭盖结构进行说明。开闭盖3由板金制的开闭盖框架31和配置成覆盖该开闭盖框架31的前面的状态的塑料制的开闭盖壳体32构成。该结构的开闭盖3由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7支承为可开闭的状态。平行连杆机构7由左右一对的前侧平行连杆71、左右一对的后侧平行连杆72、及连接上述构件的上端部的压板框架18构成。在左右的前侧平行连杆71之间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架设有前板31a。该前板31a的前面抵接着开闭盖壳体32的背面。因而,在本例中,开闭盖框架31由一体形成有前板31a的前侧平行连杆71构成。
左右的前侧平行连杆71的下端部分别由打印机框架10的底板部分10a支承为以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73(主体侧轴线8)为中心前后转动自如,左右的后侧平行连杆72也由底板部分10a支承为以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74为中心前后转动自如。前侧平行连杆71的上端部相对于压板框架18的前端部以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75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连接。后侧平行连杆72的上端部相对于压板框架18的后端部以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76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连接。
在压板框架18的前端部固定有排纸导向件5(移动构件)。在关闭了开闭盖3的状态下,排纸导向件5的前端侧的部分比开闭盖3的开闭盖框架31向前方突出,其导向面5a成为从记录纸排出口4向打印机前方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其次,开闭盖3的开闭盖壳体32安装在排纸导向件5的下端部。即,在排纸导向件5的下端部安装有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轴33,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按照能够以水平轴33(构件侧轴线9)为中心沿打印机前后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
开闭盖壳体32的下端部32b延伸到打印机10的底板部分10a,该下端部32b经由连接臂34与打印机框架10的底板部分10a的前端部10b连接。连接臂34的下端部34a能够以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承轴35(第一轴线:参照图4)为中心沿前后方向旋转地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0的前端部10b的打印机宽度方向的侧端面。该支承轴35位于平行连杆机构7的前侧平行连杆71的旋转中心即水平轴73前方。另外,在连接臂34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定宽度及深度的滑动槽34b。
另一方面,在开闭盖壳体32的下端部32b的打印机宽度方向的侧端面,固定有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突出的滑动销36。该滑动销36从打印机宽度方向插入连接臂34的滑动槽34b,能够沿该滑动槽34b滑动,并且能够绕该滑动销36的中心轴线(第二轴线)旋转。
另外,在规定了连接臂34的旋转中心的打印机框架10一侧的支承轴35上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37。在该扭转螺旋弹簧37(施力构件)的作用下,在连接臂34上始终作用有与向打印机前方倾倒的方向反向的作用力。
(开闭盖结构的动作)
在开闭盖3处于竖起状态的闭合位置3A的状态(参照图3)下,开闭盖壳体32一侧的滑动销36位于连接臂34的滑动槽34b的下端。连接臂34在扭转螺旋弹簧37的施压力作用下保持垂直竖起的姿势。在解除开闭盖3的锁定握住排纸导向件5向跟前拉动时,开闭盖3的开闭盖框架31以其下端部的水平轴73为中心向前方倾倒。另外,配置在开闭盖3的上端的排纸导向件5在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7的作用下,与压板框架18一起保持着同一姿势向前方移动。
开闭盖3的开闭盖框架31以水平轴73为中心与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7的前侧平行连杆71一起向前方旋转。与此相对,由于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按照能够以排纸导向件5一侧的水平轴33为中心前后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排纸导向件5上,所以与排纸导向件5一起向前方移动。因此,在打开开闭盖3时,开闭盖壳体32相对于开闭盖框架31相对地向上方滑动的同时进行移动。随之,固定在开闭盖壳体32的下端部32b上的滑动销36沿着连接臂34的滑动槽34b向上方滑动。另外,由于连接臂34被扭转螺旋弹簧37始终向后方施力,所以开闭盖壳体32的下端部32b在连接臂34及扭转螺旋弹簧37的作用下,始终维持压向开闭盖框架31一侧的状态。因而,开闭盖壳体32在不离开开闭盖框架31的状态下移动,成为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3B的状态。
(开闭盖结构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在本例的辊纸打印机1的开闭盖结构中,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与排纸导向件5连接,并与该排纸导向件5一起移动,所以在对开闭盖3进行开闭时,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与排纸导向件5的下端部的间隙不会增大。因而,尘埃等垃圾不会从间隙侵入辊纸收容部。另外,由在未图示的打印机内部构成的风扇产生的气流不会从该间隙漏出而在打印机内部循环,从而能够抑制热量上升。
另外,与以往那样的开闭盖壳体32与开闭盖框架31呈一体并以同一水平轴73为中心向前方打开的情况相比,在本例中,开闭盖壳体32按照从维持着同一姿势向前方移动的排纸导向件5悬吊的状态按压到开闭盖框架31上,所以开闭盖3的开闭所需要的空间少许即可。
再有,在本例中,利用4节的平行连杆机构7使压板框架18及排纸导向件5保持着水平姿势与开闭盖3一起打开。因而,在打开了开闭盖3的状态下,能够扩展辊纸收容部11的开口部2b,辊纸12的更换作业等变得容易。
此外,上述的例子是在喷墨式的辊纸打印机中应用了本发明,不过,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具备热敏头等其他形式的打印头的打印机。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连接臂34的一端连接于打印机框架10一侧,不过,也可以连接于开闭盖框架31一侧。
再有,在上述的例子中,连接臂34可旋转地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0一侧,在开闭盖壳体32一侧安装有滑动销36,不过,也可以将滑动销36安装在打印机框架10或开闭盖框架31一侧,将连接臂34安装在开闭盖壳体32一侧。
再有,作为将开闭盖壳体32压向开闭盖框架31的施力构件采用了扭转螺旋弹簧37,不过,当然也可以采用除此之外的施力构件。

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及打印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的开闭盖结构,具备保持同一姿势与开闭盖的开闭一起移动的排纸导向件,排纸导向件和开闭盖的开闭盖壳体的间隙在开闭盖开闭时不会增大。在辊纸打印机(1)中,在与开闭盖(3)的开闭一起维持着同一姿势移动的排纸导向件(5)一侧,可旋转地安装有开闭盖(3)的开闭盖壳体(32)的上端部(32a),通过扭转螺旋弹簧(37)经连接臂(34)按压开闭盖壳体(32),使其始终与开闭盖框架(31)一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