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文件一般有关,但不限于,用来去除病人血管内堵塞的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切除术是一种用来从例如动脉或静脉的血管去除血块(例如,血 栓)的医疗手术。如果不去除血栓,它可能阻塞血流。在一项技术中,能 够通过血栓切除手术来去除血栓,所述血栓切除手术例如通过药理手段破 坏血栓的溶栓。溶栓能够将溶栓药物引到血块的位置。溶栓药物能够与血 栓相互作用,并且主动减小血栓的尺寸(例如,破坏、移去、最小化或者 消除)。
发明内容
除了别的,本发明还认识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减少血栓切除 术手术的时间,而不牺牲该手术的效率。例如,现有的实施血栓切除术系 统和方法包括,对准血块的位置,经过几个小时或几天渗出溶栓药物(例 如,经过一夜到大约三天)。渗出包括在血块位置以低压(例如,低于4 磅美平方英寸(psi))将溶栓药物流入到血管。将溶栓药物渗入到血管不 能提供进入到血块内的深穿透,并且增加溶栓药物与血块紧邻血管壁部分 相互作用的时间。也就是说,通过渗出引入的溶栓药物起初与血块的表面 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与血块紧邻血管壁的部分接触。
通过提供快速有效治疗血块的导管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该问题 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减少了手术时间并且提高了血栓切除术的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本发明提供了包括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的导管系统。 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包括,具有第一腔和多个孔站的外导管,所述孔 站沿部分的外导管定位,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也包括具有第二腔的内 导管。所述内导管包括至少一个喷射部,并且在第一腔内可移动。在一个 例子中,所述内导管在所述第一腔内在多个孔站的第一孔站和第二孔站之 间可移动。当内导管定位在第一孔站时,所述喷射部的流体输送端口与所 述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内导管定位在第二孔站时,所述喷射 部的流体输送端口与所述第二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导管系统提供了沿多个站(例如,多个孔站)治疗血块。例 如,在第一孔站将第一流体射流注入到血管,接着前进到第二孔站,再第 二孔站将第二流体射流注入到血管。也就是说,沿血块的长度用多个步骤 对血块进行治疗,在这些步骤中,每一步(例如,孔站)都要将流体射流 注入到血管。通过沿多个孔站提供直接的加压输出,和其他方法相比,流 体更加有效的穿透血块并且减少了手术时间。例如,直接加压的输送,有 助于流体在引入流体射流的一开始,就与血块紧邻血管的部分相互作用。 因为流体一开始就与血块紧邻血管的部分接触,流体与血块相互作用的时 间的量减少了,因此提高了血栓切除术技术的效率。因此,本发明减少了 手术的时间并且提高了血栓切除术的效率。
本发明内容目的是提供本专利申请发明的概览。不打算对本发明进行 排他或详尽的解释。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提供与本专利申请有关的进一 步的信息。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所述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相同的数字可以描述不同视图 中的类似部件。具有不同后缀的相同的数字可以表示类似部件的不同例 子。附图一般作为例子示出,而不是作为限制示出,包括了本文件中所讨 论的各种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的分解图。
图3A示出了图2中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在第一孔站灌注的截面。
图3B示出了图2中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在第二孔站灌注的截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的截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的分解图。
图6A示出了图5中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在第一孔站灌注的截面。
图6B示出了图5中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在第二孔站灌注的截面。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系统2。正如本文将详细描 述的,导管系统2用来在多站点提供加压流体(例如,溶栓药物),用来 从例如动脉或静脉的血管去除或破坏血栓。通过沿多站点提供直接的加压 流体输送,加压流体更加有效地穿透血块,并且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过 程时间。在一个例子中,输送到血管的溶栓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胞溶 解药物(例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者其他与血栓相互作 用并且主动减少血栓尺寸(例如,破坏、去除、最小化或者消除)的药物。 在一些例子中,在导管系统2输送细胞溶解药物或者其他药物来主动减少 血栓的尺寸后,使用血栓切除术导管来进一步浸软和抽吸血管内所有剩余 的血栓。例如,一旦导管系统2用细胞溶解药物或者其他药物治疗了血栓, 使用血栓切除术导管来清洁所有剩余的血栓。在一个例子中,将导管系统 2和血栓切除术导管结合起来使用,能够减少总的手术时间。在Bonnetteet al.,美国专利申请No.2006/0129091,题为“交叉流加强的具有后上料歧 管的机械血栓切除术导管”中,在Bonnetteetal.,美国专利No.:6,676,637, 题为“单人操作交换流体射流血栓切除术方法”,以及Bonnetteetal.,美 国专利No.:6,945,951,题为“血栓切除术导管和系统”中描述了血栓切除 术导管的例子,因此这些文件通过引用全部并入到本文中。
在一个例子中,导管系统2包括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所述多站点 流体动力导管4与歧管组件18关联。流体动力导管4包括外导管22和内 导管24,其中内导管24在外导管22内可移动。在一个例子中,外导管 22连接到歧管组件18,并且从歧管组件18向远端延伸。外导管22包括 第一腔32,所述第一腔32沿外导管的长度延伸(例如,从近端21到远端 31)。在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包括多个孔站28A-E(统称为“孔站28”), 所述孔站28A-E沿部分的外导管22定位。在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包括 多个孔站28的部分为外导管22的远端部分。多个孔站28的每个孔站28 包括一个以上孔30,设置所述孔30来向血管输送加压流体。
在一个例子中,内导管24包括第二腔34,所述第二腔34沿内导管 24的长度延伸。内导管24定位在外导管22的第一腔32内。内导管24包 括至少一个喷射部36,所述喷射部36包括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正 如本文所讨论的,内导管24在外导管22内可移动,使得在外导管22内 的多个位置,喷射部36与多个孔站28的每一个对齐。例如,当喷射部36 与多个孔站28的第一孔站28A对齐时,喷射部36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 口38与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如图2中所示,第二腔 34用来向血栓切除术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28,以及分 别向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输送加压流体。在一个例子中,腔34 内的加压流体具有,包括但不限于大约5psi到大约100psi的压力。在一个 例子中,一个以上孔30,以包括但不限于大约1米每秒(m/s)到大约30m/s 的流速(或者剪切速率足够低,不会引起明显的溶血)提供对应的流体射 流。
操作中,将流体动力导管4插入例如静脉或动脉的血管,并且通过第 二腔34将加压流体输送到喷射部36,随后输送到多个孔站28的第一孔站 28A。输送流体穿过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并且流体动力地输送 进血管内的血栓(例如,通过流体压力、流体速度和流体流量)。例如, 加压流体(溶栓流体)冲击和穿透第一孔站28A处的血栓,并且主动减少 尺寸(例如,破坏)以及最小化或消除血栓。
正如下文所讨论的,在将一定量的流体通过第一孔站28的一个以上 孔30输送到血管后,在外导管22内推进内导管24,使得喷射部36与多 个孔站28的第二孔站28B对齐。当与第二孔站28B对齐时,一定量的流 体通过第二孔站28B的一个以上孔30输送到血管。在外导管22内推进内 导管24,使得一定量的流体在多个孔站28的每个孔站28A-E被输送到血 管。正如图2中所示,第二孔站28B(以及远端的第二孔站28B-28E)与 第一孔站28A轴向间隔。因此,将流体在通过孔站28A-28E中的每一个进 行定位的点,输送到血管内的不同位置(或者沿大的血栓沉积)。
在一个例子中,歧管组件18能够具有自其延伸或者连接到其的多层 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流体动力导管4。如图1中所示,应变 释放件26连接在流体动力导管4与歧管组件18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外 导管22的近端21固定到歧管组件18。内导管24延伸穿过侧口20,并且 在侧口20内可移动。流体输送装置10能够连接到内导管24和侧口20, 以将加压流体输送到喷射部36的流体输送端口38。流体输送装置10(例 如泵或注射器)从流体储存部6泵送一定量的流体8注入到第二腔34,在 第二腔34内生成加压流体源。在一个例子中,流体8包括例如细胞溶解 药物的溶栓药物,并且当引导加压流体源穿过孔站28A-E中的每一个的一 个以上孔30时,其生成射流。在一个例子中,造影注射器用作流体传输 装置10。造影注射器能够将造影剂注入到病人体内。在一个例子中,在手 术的开始阶段使用造影注射器来了解血块的位置和大小,并且在手术的结 束阶段,使用造影注射器来验证血栓已经被完全去除。在Cowanetal.,美 国专利No.7,666,169,题为“与医用注射器一起使用的注射器和注射器柱 塞”中,和Critchlowetal.,美国专利No.:6,520,930,题为“注射器、注 射器系统和注射器控制”中,描述了流体传输装置10的例子,因此这些 文件通过引用其全部并入到本文中。
再参考图1,电机14可选择地连接到内导管24。电机14使内导管24 在外导管22内在多个孔站28之间前进(例如,移动)。控制单元16与流 体传输装置10和电机14可操作的连接。在一个例子中,对于电机14和 外导管22内内导管24的对应移动,控制单元16提供一种或多种监视和 控制。例如,控制单元16操作电机14,从例如第一孔站28A到第二孔站 28B,选择性地移动内导管24。另外,当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多个孔 站28每个到达位置时,控制单元16操纵流体输送装置10,选择性地经过 一段时间(例如,一段预订的时间)输送一定量的流体18(例如,预订量 的流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的分解 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导管22包括多个孔站28,所述孔站28沿部分的 外导管22定位。如图2中示出的,外导管22包括五个孔站28A-E。在其 他的实施例中,可选择地,外导管22包括多于或少于五个的孔站28。多 个孔站28沿外导管22的纵轴线42对称地间隔开。在一个例子中,每个 孔站28离紧邻的孔站28间隔距离40。在一个例子中,每个孔站之间的距 离40相等。在另一个例子中,每个孔站之间的距离40沿外导管22的长 度变化。在一个例子中,孔站28之间的数目与间隔,基于所要去除的血 栓的位置和尺寸、血栓的血管位置或者类似的中的一个以上变化。
如图2中所示,多个孔站28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个以上孔30。在一个 例子中,每个孔站28包括四个孔30,这些孔沿外导管22的周面径向间隔 开(例如,围绕外导管的周面对称地间隔开)。在一个例子中,孔站28包 括多余或少于四个的孔30。在另一个例子中,在多个孔站之间,每个孔站 28处的孔30的数目能够变化。如图2种所示,每个孔站28处的孔30通 常位于一个平面,所述平面垂直于外导管22的纵轴线42。还是在另一个 例子中,孔站28的孔30错列设置,使得特定孔站28的一个以上孔以非 平面的方式布置,所述孔站基本上垂直于纵轴线42。
如图2中所示,一个以上孔具有圆形的形状。在一个例子中,一个以 上孔具有多个不同的形状。例如,一个以上孔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卵形、 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其他不规则的形 状。
在另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包括不透射线标记物44A-B(统称“不 透射线标记物44”),在通过成像装置观察时,这些标记物可见,所述成像 装置例如X线机、磁共振成像(MRI)装置、计算机断层(CT)扫描、轴 向计算机断层(CA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超声波装置或 者类似的。在一个案例中,不透射线标记物44定位在多个孔站28的每一 侧。例如,第一不透射线标记物44A定位在第一孔站28A的近端,第二不 透射线标记物44B定位在最后一个孔站28E的远端。不透射线标记物44 提供有关血管内外导管22定位的引导。例如,不透射线标记物44有助于 多个孔站28沿包括血栓的血管的部分的定位。
图2中示出的内导管24包括至少一个喷射部36,所述喷射部36具有 一个以上流体输送部分38。至少一个喷射部36朝着内导管24的远端部分 56定位。如图2中所示,内导管24包括单个喷射部36。在其他的实施例 中,多余一个的喷射部24沿内导管24定位。若使用多余一个的喷射部24, 每个喷射部36之间的距离,可选择与多个孔站28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 相等。
在图2中示出的设置中,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具有与一个以上 孔30相似的设置,使得当喷射部36与多个孔站28中的一个对齐时,流 体输送端口38与一个以上孔30对齐且流体连通来将流体输送到血管。例 如没,与多个孔站28的孔30类似,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沿内导管 24的周面径向间隔开。在一个例子中,喷射部36流体输送端口38的数目 与每个孔站28孔30的数目相等。在一个例子中,一个以上孔30具有各 种不同的形状。例如,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具有圆形、卵形、正方 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在一个例子中,流体输送端口38的形状和尺寸,与孔站28一个以上孔30 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同。在另一个例子中,流体输送端口38的形状和 尺寸,与一个以上孔30的形状和尺寸不同。
可选择地,内导管24包括多个站参照标记物46A-E(统称为“站参照 标记物46”),所述标记物沿内导管24的近端部分47定位。在所示出的例 子中,站参照标记物46的数目,与沿外导管22定位的孔站28的数目相 等。站参照标记物46的间隔距离48,与多个孔站28之间的距离40基本 上相同。站参照标记物46帮助操作者,从第一孔站(例如,孔站28A) 向第二孔站(例如,孔站28B)以及任何其他的远端孔站28,推进内导管 24。在一个例子中,当最远端的站参照标记物46E邻接外导管22的参照 部分50,喷射部36与第一孔站28A对齐。当最近端的站参照标记物46A 邻接外导管22的近端50,喷射部36与最后一个孔站28E对齐。
图3A示出了图2中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的截面。如图3A中所示, 外导管22包括多个沿部分外导管22定位的孔站28。每个孔站28包括一 个以上从外导管外表面52延伸到第一腔32的孔30。内导管24定位在外 导管22的第一腔32内。内导管24包括至少一个喷射部36,所述喷射部 36包括一个以上从内导管外表面54延伸到第二腔34的流体输送端口38。 内导管24在第一腔32内可移动,并且具有使得内导管外表面54紧邻外 导管内表面或者与其面对面接触的直径。
图3A进一步示出了穿过内导管24第二腔34延伸的导丝12。导丝12 有助于导航穿过脉管系统,并且允许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部件的滑动。 在一个例子中,内导管24的远端56为锥形并且与导丝12接触,在导丝 12和内导管24之间形成了动密封60。动密封60基本上封闭了第二腔34, 使得流体8基本上从喷射部36的流体输送端口38被引导出。
正如图3A中所示,将内导管24定位在第一孔站28A。在第一孔站28A, 喷射部36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与多个孔站28的第一孔站28A 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流体8沿第二腔34行进,穿过流体输送端口 38,并且穿过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将第一流体射流62(或者 使用多个孔30的多股射流)输送到血管用来与血栓流体动力接合。
图3B示出了先前在图2中示出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的截面。正 如图3B中所示,将内导管24定位在多个孔站28的第二孔站28B。第二 孔站28B定位在相对于第一孔站28A的远端。在第二孔站28B,喷射部 36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与第二孔站28B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 通。流体8沿第二腔34行进,穿过流体输送端口38,并且穿过第二孔站 28B的一个以上孔30,将第二流体射流64(或者使用多个孔30的多股射 流)输送到血管用来与血栓流体动力接合。当用来与可移动的内导管24 配合时,外导管22的多个孔站28在沿外导管22不同的纵向位置提供多 股流体射流62、64。因此,随着外导管22静止在血栓沉积内,内导管24 能够在腔32内纵向移动,在血栓内的不同位置提供流体射流,而不需要 对外导管22进一步的导航或重新取向。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的截面。如 图4中所示,内导管24定位在外导管22内。在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 包括槽66,而内导管24包括凸出部68。槽66沿外导管22的长度延伸, 而凸出部68沿至少部分的内导管24延伸。槽66可任选地形成在两个相 邻的孔30之间,而凸出部可任选地形成在两个紧邻的流体输送端口38之 间。槽66容纳凸出部68,并且维持内导管24与外导管22基本上对齐的 设置。由槽66结合凸出部68所提供的对齐的设置,防止内导管24相对 于外导管22的旋转。进一步地,槽66和凸出部68的配合,确保了在每 个孔站28,流体输送端口38与对应的孔30可靠的对齐,即使伴随着内导 管24在外导管22内的重复往复运动。在另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包括 了凸出部,而内导管24包括了槽。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另一个实 施例的分解图。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包括了如本文所描述的参照图1-4 的外导管22以及内导管72。如本文所讨论的,外导管22包括了多个孔站 28,这些孔站沿部分的外导管22定位并且每个包括一个以上孔30。每个 孔站28离相邻的孔站28间隔距离40。可选择地,每个孔站之间的距离是 变化的。以与上文先前所描述的外导管22类似的方式,外导管22包括了 不透射线标记物44A-B,这些标记物定位在多个孔站28的每一侧,有助 于多个孔站28沿包括血栓的血管的部分的定位。
图5中示出的内导管72包括第二腔74和朝着内导管72远端部分88 定位的流体储存部76(例如,沿内导管72外部以及对应地沿外导管22内 部定位的外流体储存部)。流体储存部76(以下也称为“外流体储存部76”) 与第二腔74流体连通。在一个例子中,近端密封台肩78与远端密封台肩 80形成了流体储存部76。内导管72在外导管22的第一腔32内可移动, 使得在外导管22内的多个位置,流体储存部76与多个孔站28中的每一 个对齐。当流体储存部76与多个孔站28中的第一孔站28A对齐时,流体 储存部76与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如图5中所示,第 二腔74用来给流体储存部76输送加压流体,并且通过流体储存部,分别 给一个以上血栓切除术手术中使用的第一孔站28A的孔30输送加压流体。 正如本文所讨论的,多个孔站28的一个以上孔30,提供用于血栓流体动 力接合和去除的腔74内的相应的具有本文所讨论的压力的流体射流。
可选择地,内导管72包括多个站参照标记物84A-E(统称为“站参照 标记物84”),所述标记物沿内导管72的近端部分85定位。在所示出的例 子中,站参照标记物84的数目,与沿外导管22定位的孔站28的数目相 等。站参照标记物84所间隔开的距离83,与每个对应的孔站28之间的距 离40基本上相同。站参照标记物84帮助操作者,当推进内导管72到第 一孔站,以及从第一孔站(例如,孔站28A)向第二孔站(例如,孔站28B)。 以类似的方式,站参照标记物84协助操作者精确地将流体储存部76(例 如,沿内导管72外部以及对应地沿外导管22内部定位的外流体储存部) 定位在所有孔站28的位置。在一个例子中,当最远端的站参照标记物84E 邻接外导管22的参照部分50,流体储存部76与第一孔站28A对齐。也 就是说流体储存部76与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当最近 端的站参照标记物84A邻接外导管22的参照端50,流体储存部76与最 远端的孔站28E对齐。也就是说流体储存部76与第一孔站28E的一个以 上孔30流体连通。操作者因此能够在外导管22内移动(例如,“推动”) 内导管72,并且将流体储存部76精确地定位在每个孔站28而不需要成像 技术(例如,透视等)。取而代之地,通过将各个参照标记物84与对应的 标记物对齐,例如外导管22的近端,操作者能够将流体储存部76可靠地 定位在多个孔站,并且以此能够治疗细长的血栓沉积。
如图5中所示,近端密封台肩78和远端密封台肩80的直径82,大于 沿近端密封台肩78近侧内导管72部分截面的直径84。在一个例子中,近 端和远端密封台肩78、80的直径82基本上相等。密封台肩78、80因此 封闭了流体储存部并且有助于流体储存部在外导管22内的移动,与此同 时在移动过程中,维持了外导管内流体储存部的流体含量。进一步地,与 密封台肩78、80的直径84相比,剩下的内导管72具有更加小的直径84。 因此内导管72以与外导管22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在密封台肩78、80处 结合,另外内导管72可以在外导管22内自由移动。在一个例子中,内导 管72因此能够在内外导管72、22的实体部分之间,无摩擦地自由移动。
图6A示出了图5中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的截面。如图6A中所示, 外导管22包括多个孔站28,所述孔站28沿部分的外导管22定位。每个 孔站28包括一个以上孔30,所述孔30自外导管外表面52延伸到第一腔 32。内导管72定位在外导管22的第一腔32内。内导管72包括了与第二 腔74流体连通的外流体储存部76。内导管72在外导管22的腔32内可移 动。如图6A中所示,近端和远端密封台肩78、80与外导管内表面58接 合(例如,以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在内导管72和外导管22之间形成了 动密封92。动密封92封闭了流体储存部76,并且协助引导流体8朝着第 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穿过流体储存部76。
图6A进一步示出了穿过内导管72第二腔74延伸的导丝12。导丝12 有助于导航穿过脉管系统,并且考虑到了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部件的 滑动。在一个例子中,内导管72的远端88为锥形并且与导丝12接触, 在导丝12和内导管72之间形成了动密封90。第二动密封90基本上封闭 了第二腔72,并且协助引导流体8朝着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穿 过流体储存部76。在一个例子中,外导管22的远端94为锥形并且与导丝 12接触,在导丝12和外导管22之间形成了第三动密封96。动密封90、 92、96协助在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内引导流体流动到每个孔站28的孔 30。也就是说,密封90、92、96配合流体储存部76来确保流体可靠地输 送到孔站28。
如图6A中所示,将内导管72定位在第一孔站28A。在第一孔站28A, 流体储存部76与多个孔站28的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 流体8沿腔74行进,穿过流体储存部76,并且通过流体储存部76穿过第 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将一股或多股第一流体射流86输送到血管 用于血栓的流体动力接合和去除。
图6B示出了先前在图5中示出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的截面。正 如图6B中所示,向远端移动内导管72,并且将流体储存部76定位在多个 孔站28的第二孔站28B。如图所示,第二孔站28B定位在相对于第一孔 站28A的远端。在第二孔站28B,外流体储存部76与第二孔站28B的一 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沿第二腔34输送灌注流体8,穿过流体储存部76, 并且穿过第二孔站28B的一个以上孔30(通过流体储存部76),将第二流 体射流64输送到血管用来与血栓流体动力接合。在图5、图6A、B中示 出的示例性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中,内导管72包括了可在外导管22 内,在每个孔站28之间移动的流体储存部76。轴向设置流体储存部76与 站28处的每个孔30对其(例如,使用参照标记物84)。不需要孔30的径 向对齐,因为(在至少一个例子中),流体储存部76形成了与每个孔站28 处的每个孔30连通的环绕内导管72的灌注流体环。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108的流程图。在步骤110,将 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送入本人体内。例如,在方法108中,要么使用图1-4 中所示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要么使用图5-6中所示的多站点流体动力 导管。在一个例子中,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包括了具有第一腔32的外 导管22。外导管22具有多个孔站28A-E,所述孔站28A-E沿部分的外导 管22定位。每个孔站28包括一个以上孔30,所述孔30自外导管外表面 52延伸到第一腔32。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也包括具有第二腔34的内导 管24,并且内导管24可在第一腔32内,在多个孔站28的每个孔站之间 移动(例如,至少第一和第二孔站28A、B)。
在步骤112,在外导管内,将内导管24(72)推进到第一孔站。例如, 如图3A中所示,在外导管22内,将内导管24推进到第一孔站28A。在 第一孔站28A,流体输送端口38与第一孔站28A的孔30流体连通。在一 个将内导管24(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的)推进到第一孔站28A的例子 中,包括定位内导管24的喷射部36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38,与第一 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连通。在另一个将如图5、6A、B中所示 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的内导管72推进到第一孔站28A的例子中,包 括定位内导管72的流体储存部76与第一孔站28A的一个以上孔30流体 连通。
在步骤114,在第一孔站,引导第一流体射流进入到血管。在一个例 子中,在第一流体孔站28A,引导如图3A中所示使用多站点流体动力导 管4的第一流体射流62,或者如图6A中所示使用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 的第一流体射流86,进入到血管。例如,第一流体孔站28A对应感兴趣 的第一位置(例如,对应血管内血栓的位置)。
在步骤116,在外导管22内,将内导管推进到第二孔站28B。例如, 如图3B中所示,在外导管22内,将内导管24推进到第二孔站28B。在 第二孔站28B,流体输送端口38与第二孔站28B的孔30流体连通。如本 文所描述的,一个以上凸出部被接收在一个以上槽内,这种设置将孔30 与流体输送端口38对齐,因此确保了灌注流体在每个孔站28的输出。在 一个例子中,使用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70,在第二孔站28B,流体储存部 76提供了环绕内导管72的外部并且相应沿外导管22的内部的流体池或流 体环。因此,如图6B中所示,流体储存部76与第二孔站28B的每个孔 30自动流体连通。
在方法108的一个例子中,在外导管22内,将内导管24推进到第二 孔站28B,包括操作电机,所述电机将内导管24在外导管22内推进一段 距离。在一个例子中,图1中所示的电机相对于外导管22推进内导管24 (72)。可选择地,如图2A中所示,电机推进内导管24的距离与第一孔 站28A和第二孔站28B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另一个例子中,与电机14连 接的控制器16,与和内导管以及外导管22、24(22、72)关联的编码器 配合,并且根据例如参照标记物84的参照标记物,推进内导管24(72)。 还是在另一个例子中,电机14的控制器16与沿内导管连接的移动传感器 连接,因此能够测量内导管24(72)的移动,并且当内导管24(72)移 动到与所需要的外导管22孔站28对应的位置,捕捉其动作。
在步骤118,在第二孔站,引导第二流体射流进入到血管。在一个例 子中,在第二流体孔站28B,引导第二流体射流64(如图3B中所示)或 者第二流体射流98(如图6B中所示)进入到血管。例如,第二流体孔站 28B对应感兴趣的第二位置(例如,对应血管内血栓的位置)。当用来与可 移动的内导管24(72)配合时,外导管22的多个孔站28在沿外导管22 不同的纵向位置提供多股流体射流。因此,随着外导管22静止在血栓沉 积内,内导管24(72)能够在腔32内移动,在血栓内的不同位置提供流 体射流,而不需要对外导管22进一步的导航或重新取向。
在方法108的一个例子中,引导包括了,经过一段时间将一定量的流 体注入到血管。例如,在多个孔站28的每个孔站28将一定量(例如,预 订的量)的流体输送到血管。在一个例子中,多个孔站30中的每一个孔 站的一个以上孔30所提供的一定量的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大约0.5立方厘 米(cc)到大约5cc。在另一个例子中,设置控制器16在每个孔站28持 续预订时间地供应预订量的灌注流体(例如,细胞溶解药物)。可选择地, 对控制器16进行编程,让内导管24(72)相对于外导管22移动,从而在 一个以上孔站28进行灌注。通过控制器16,操作者能够对需要的灌注量、 灌注速率、灌注顺序(例如,孔站28灌注的顺序)进行编程。控制器16, 根据编程方案,操作灌注输送泵10和电机14中的每一个,来控制每个孔 站28处的相应移动和灌注。
在一个例子中,在每个孔站28输送到血管的特定量的流体是以单股 流体射流的形式进行输送的。在另一个例子中,在每个孔站28输送到血 管的特定量的流体是以脉冲流体射流的形式(例如,经过一段时间依次的 多股脉冲流体射流)进行输送的。在该例子中,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每个 脉冲间隔开一个时间间隔。在一个例子中,若流体射流间隔开20分钟, 2cc以脉冲流体射流的形式输送到血管。
在一个例子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大约1m/s到大约30m/s的流速,来 设置通过多个孔站28一个以上孔30的针对血管的流体射流。在另一个例 子中,将针对血管的流体射流设置成具有包括但不限于大约10m/s到大约 20m/s的流速。还是在另一个例子中,将针对血管的流体射流设置成具有 包括但不限于大约15cc/s的流速。从多个孔站28的一个以上孔30输送的 流体射流的速度和流速,取决于流体源的流速和压力、流体输送端口28 尺寸和形状、流体储存部76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每个孔站28的一个以上孔 30。文中所描述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70,提供了用来在多个孔站28 提供加压流体(例如,流体射流),用来从血管去除血栓的导管系统。通 过沿多个孔站28提供直接的加压流体输送,和其他方法相比,所述流体 射流更加有效地穿透血块并且减少了手术时间。也就是说,每个孔站28 处的流体射流定位了流体输送,例如细胞溶解药物在沿血管的位置(例如 在血栓沉积纵向不同的位置)。有效地,将内导管24、72从孔站移动到孔 站28,从而在每个相应的孔站提供针对血栓的定位急性治疗。
在一个例子中,在将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送入到病人体内之前,方法 108包括将导丝送入到病人体内到达血管内的位置,所述导丝例如图3A 和3B中的导丝12。在一个例子中,在引导第一流体射流前,移走导丝, 所述导丝例如图3A和3B中的导丝12。例如,随着导丝12的移走,可以 实现加强的流体流动,因为内导管24(72)的腔34(74)是空的,从而 能够输送另外的灌注流体。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108。如图8所示的方法108 使用了如图1-4中所示的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用来治疗沿多个站(例 如,多个孔站28)的血块(例如,血栓124)。换句话说,沿血栓124的 长度,采用多个步骤治疗血栓124,在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例如,孔站 28),将流体射流输送进血管来定位治疗(可选择去除或穿透)血栓124。
如图8中所示,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定位在包括血栓124的血管120 的腔120内。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包括内导管24,所述内导管24定位 在外导管22的腔32内。为了简化,在图8中未示出导丝12。然而,正如 文中所讨论的,在血栓切除术的治疗过程中,导丝12可以出现也可以不 出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向血栓沉积124输送多股流体射流126A-E (统称为“流体射流126”)。正如上文所描述的,使内导管24前进(推进) 到每个血栓内的孔站,来对每个位置的血栓沉积提供引导定位的治疗。通 过在多个孔站28提供定位的输送,和其他方法相比,流体8更加有效地 治疗了整个沉积(例如,穿透、定位输送治疗例如细胞溶解药物、通过流 体动力接合去除血栓或者类似的),并且减少了手术时间。例如,操作者 能够将外导管22留在静态位置,并且当每个站28都需要时,逐步移动内 导管24(72)而不需要另外干扰外导管和治疗区域。另外,手术后操作者 可以将外导管22留在适当的位置,并且当需要治疗血栓沉积124时,另 一个技师(医生、护士等)可以推进或收回内导管24(72)。
如图8中所示,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4在时间(T)在第一孔站28A, 已经将流体8的第一流体射流126A输送到血管122(包括血栓124)。正 如文中所讨论的,要么通过单股流体射流126A,要么通过多股流体射流 126A(例如,定时的流体8脉冲),将一定量的流体8输送到血管122。 一旦在第一孔站28A将特定量的流体8输送到了血管,推进多站点流体动 力导管4到第二孔站28B。在第二孔站28B,在时间(Tn)在第二孔站28B 朝着血管122引导流体8的第二流体射流126B,在Tn中“n”为第一流 体射流126A被输送到血管122后的时间间隔。如图8中所示,使多站点 流体动力导管4前进到最远端的孔站28E,在最远端的孔站28E在时间 (Tn+3)最后一股流体射流126E被输送到血管122。
正如文中所讨论的,和其他方法相比,流体沿多个孔站28A-E的直接 加压输送,更加有效地穿透血栓124(因此更加有效地去除血栓),并且减 少了手术时间。因为流体8与全部血栓直接接合,并且在高压下(根据孔 站28的使用)流体8与血栓124相互作用(流体动力地或者化学地)的 时间量减少了,因此增加了血栓切除术技术的效率。因此,本发明减少了 手术时间,增加了针对血栓沉积的血栓切除术的效率,这些有益的效果得 益于多站点治疗。
各种注解及例子
这些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的每一个都能够单独实施,或者以任何替换或 者组合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以上其他的例子结合起来实施。
例1包括例如导管系统的发明。导管系统包括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 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包括,具有第一腔的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具有多 个孔站,所述孔站沿部分的外导管定位,其中每个孔站包括一个以上孔, 所述孔自外导管外表面延伸到第一腔。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也包括具 有第二腔的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在第一腔内可移动并且包括了至少一个喷 射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射部包括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所述流体输 送端口自内导管外表面延伸到第二腔,所述内导管在所述第一腔内在多个 孔站的第一孔站和第二孔站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孔站,所述喷射部的 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与所述多个孔站的所述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 体连通。在所述第二孔站,所述喷射部的一个以上流体输送端口与所述多 个孔站的第二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孔站定位在相对于第 一孔站的远端。所述第一孔站处的一个以上孔用来生成第一流体射流,而 所述第二孔站处的一个以上孔用来生成在第一流体射流远侧的第二流体 射流。
例2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的发明结合,在例1所述的导管系统中 可选择包括,所述多个孔站沿所述外导管的纵轴线对称地间隔开。
例3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或2的发明结合,在例1或2所述的导 管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多个孔站中的每一个的多个孔,沿外导管的周 面径向间隔开。
例4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3中的一个发明或者任意组合的发明 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二腔内的导丝,其中在所述导丝和所 述内导管的远端之间形成动密封,所述动密封封闭第二腔。
例5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4中的一个发明或者任意组合的发明 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内导管的远端为锥形,并 且用来接触导丝以形成动密封。
例6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5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系 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外导管和所述内导管彼此滑动连接。
例7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6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系 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外导管包括内表面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具有基本上 直的槽,所述槽自远端延伸到近端,而内导管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 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自远端延伸到近端,所述凸出部用来沿基本上直的 槽移动。
例8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7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系 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内导管的远端包括一个以上站参照标记物,其中所 述一个以上站参照标记物对应所述多个孔站中各自的孔站。
例9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8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 加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流体源用来生成第一流体射流和第二流体射流,所 述加压流体源与第二腔流体连通。
例10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9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 用来容纳所述流体的流体储存部,泵装置,所述泵装置用来从所述流体储 存部泵送一定量的所述流体注入到第二腔,在第二腔内生成加压流体源, 连接到所述内导管远端的电机,并且将所述内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 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可操作连接到所述泵装置和所述电机的控制单元,其 中所述控制单元操纵所述泵装置,选择性地泵送所述流体,并且其中所述 控制单元操纵所述电机,选择性地将所述内导管从所述第一孔站移动到所 述第二孔站。
例11包括例如导管系统的发明。所述导管系统包括多站点流体动力 导管。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包括具有第一腔的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具 有多个孔站,所述孔站沿部分的外导管定位,其中每个孔站包括一个以上 孔,所述孔自外导管外表面延伸到第一腔。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包括 具有第二腔的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在第一腔内可移动并且包括了流体储存 部,所述流体储存部与所述第二腔流体连通。所述内导管在所述第一腔内 在所述多个孔站的第一孔站和第二孔站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孔 站,所述流体储存部与所述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在所述第二 孔站,所述流体储存部与所述第二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 孔站在所述第一孔站的远侧。当被供应加压流体时,所述第一孔站处的流 体储存部生成穿过所述一个以上孔的第一流体射流,而当被供应在所述第 一流体射流远侧的加压流体时,所述第二孔站处的流体储存部生成穿过所 述一个以上孔的第二流体射流。
例12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1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在这些导管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内导管包括界定 了所述流体储存部的近端密封台肩和远端密封台肩。
例13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2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在这些导管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近端密封台肩和 远端密封台肩接触外导管内表面,并且在所述内导管和所述外导管之间形 成了动密封,所述动密封封闭所述流体储存部。
例14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3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在这些导管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近端密封台肩和 所述远端密封台肩截面的第一直径,大于沿定位在所述近端密封台肩近侧 的所述内导管部分截面的第二直径。
例15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4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 导丝,所述导丝定位在第二腔内并且穿过所述外导管的远端延伸,其中在 所述远端密封台肩和所述导丝之间形成动密封,所述动密封封闭所述第一 腔。
例16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5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外导管的远端为锥形,并且用来接触所述导丝以 形成动密封。
例17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6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 加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流体源用来生成第一流体射流和第二流体射流,所 述加压流体源与所述流体储存部流体连通。
例18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7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可选择包括, 容纳所述流体的流体储存部,泵,所述泵从所述流体储存部将一定量的所 述流体输送到所述流体储存部以生成加压流体源,以及连接到所述内导管 远端的电机,并且将所述内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 及可操作连接到所述泵和所述电机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操纵所 述泵,选择性地泵送所述流体,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操纵所述电机,选 择性地将所述内导管从所述第一孔站移动到所述第二孔站。
例19包括例如一种方法的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将多站点流体动力导 管送入到病人体内。所述多站点流体动力导管包括具有第一腔的外导管, 所述外导管具有多个孔站,所述孔站沿部分的外导管定位,其中每个孔站 包括一个以上孔,所述孔自外导管外表面延伸到第一腔。所述多站点流体 动力导管也包括具有第二腔的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在所述第一腔内在所述 多个孔站的第一孔站和第二孔站之间可移动。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内导管 前进到所述外导管内的第一孔站处,其中在所述第一孔站处,所述第二腔 与所述多个孔站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孔站 处,引导第一流体射流进入到所述血管。所述方法也包括使所述内导管前 进到所述外导管内的第二孔站处,其中在所述第二孔站处,所述第二腔与 所述多个孔站第二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孔站在所述第一孔 站的远侧,并且在所述第二孔站处,引导第二流体射流进入到所述血管。
例20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19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引导包括了,经过一段时间将一定量的流体注入到所述 血管。
例21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20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所述第一流体射流为脉冲流体射流。
例22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21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使所述内导管前进到所述外导管内的第二孔站处包括 操作电机,所述电机使得内导管在所述外导管内前进一段预定的距离,所 述预定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孔站和所述第二孔站之间的距离。
例23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22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使得所述内导管前进到所述第一位置包括,定位所述内 导管的喷射部的一个以上流体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 体连通。
例24包括,或者可选择与例1到23中的发明结合起来,在这些导管 系统中可选择包括使得所述内导管前进到所述第一位置包括,定位所述内 导管的流体储存部,与所述第一孔站的一个以上孔流体连通。
上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了对附图的引用,这些附图成为了具体实施 方式的一部分。通过示出,附图展示了本发明能够实施的具体实施例。这 些实施例也被称为“例子”。这些例子包括除所示出或所描述以外的元件。 然而,本发明也考虑了仅仅提供所示出或者所描述元件的例子。此外,本 发明也考虑了对这些示出或者描述的元件进行任意组合或替换的例子(这 些元件的一个以上方面),要么与特定的例子(这些元件的一个以上方面) 有关,要么与文中示出或描述的其他例子(这些元件的一个以上方面)有 关。
对于本文与任何通过引用并入的文件之间所出现的不一致的情况,采 用本文的用法。
在本文中,术语“a”和“an”的用法,和通常专利文件中的用法一样, 包括了大于等于一的情况,独立于“至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任何 其他的例子或用法。本文中,术语“或”非排他,例如“A或B”包括了 “包括A不包括B”、“包括B不包括A”以及“既包括A也包括B”,除 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术语“including”和“inwhich”用作简易英语,分 别与术语“comprising”和“wherein”相同。同样的,在下面的权利要求 中,属于“包括”和“具有”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包括除了权利要求中 列在这种术语后元件以外的元件的系统、装置、物品、组成、配方或者过 程也认为落入了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术 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仅用作标记,不打算对它们的标的强 加数字要求。
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例子,至少部分是机器或计算机实施的。一些例 子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机器可读介质,这些介质使用指令编码,所述 指令操纵配置电子装置来执行上面例子中所描述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实施 能够包括代码,例如微代码、汇编语言代码、高级语言代码或者类似的。 这种代码包括执行各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码能够形成部分计算机 程序产品。进一步地,在一个例子中,代码能够可接触地储存在一个以上 可擦除的、非暂时的,或者不可擦除的可接触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在 执行过程中或在其他时间内。这些可接触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但 不限于硬盘、可移动磁盘、可移动光盘(例如,光盘和数字视频磁盘)、 盒式磁带、存储卡或棒、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只读存储器(ROMs) 以及类似的。
上文的描述打算作为说明而不作为限制。例如上文所描述的例子(该 系统的一个以上方面)可以相互结合起来使用。也能够使用其他的例子, 例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了上文的描述后。遵守37C.F.R.§1.72(b) 提供了摘要,让读者可以快速确定本技术发明的属性。可以理解,所提交 的摘要不能用来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或意思。同样的,在上文 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各种特征集合起来以简化本发明。这应当解释成对 于所有权利要求来说,未主张权利的公开的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更确切 的说,与特定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相比,发明的特征可以更少。因此, 下面的权利要求可以并入到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或实施例,每个权利要 求可以作为单独的实施例独立实施,并且可以考虑这些实施例能够以各种 组合或替换相互结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参照后附权利要求书,以及 与这些权利要求等效的保护范围一起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