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阀热驱动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无阀热驱动泵,属于一种无阀泵。无阀泵在疾病诊断、药物输送、燃料供给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背景技术
泵是流体输送的主要动力驱动装置,是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阀泵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输送、燃料供给和环境检测等方面。目前无阀泵主要是无阀压电泵,但是压电材料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无阀压电泵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无阀热驱动泵,该泵采用加热环按序列加热,依据顺序热膨胀力输送流体,泵体结构简单,能够制作成小型和微型无阀泵。
本发明的原理是:对排成一定序列的加热器按一定顺序加热,从而使管道中的流体在成一定顺序进行热膨胀,依次受热膨胀的流体在管道中形成一定的方向流动,从而使流体由一处流向另一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一泵体,在泵体外套装有线圈,每个线圈都有两个引线端子与电源及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泵体内部装有与线圈个数相等的加热环,加热环布置在与线圈位置相对应的内径上。
电源及控制器8包括交变电源和控制器两部分,控制器与电源的输出接口相连,交变电源的工作频率为50~1MHz,工作电压的范围为1~220V,交变电源给线圈供电,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接口的通断,实现对线圈序列的供电顺序和供电时间进行控制。所述的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DSP等芯片。
所述的泵体4内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
所述的线圈的个数为2~10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序列热膨胀作为驱动力,进而驱动流体在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其驱动原理如图3(a)所示,当对线圈一通高频脉冲电时,线圈一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加热环一上产生涡流,涡流在加热环一上产生热并直接传送到泵体腔体内的流体,流体受热膨胀分别向左右流动,如图3(b)所示当线圈一通电膨胀的流体运动到线圈二的位置时,对线圈二通高频脉冲电,对线圈二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加热环二上产生涡流,涡流在加热环二上产生热并直接传送到泵体腔体内的流体,如图3(c)所示,使泵体腔体内的流体继续向右依次流动。本发明结构中有三个线圈和三个加热环,其数目不限。
本发明在使用时,泵体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流体系统的相应的接口相连接,泵体上的线圈一、线圈二、线圈三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及控制器相连。通过电源及控制器控制线圈一、线圈二、线圈三高频电流的导通顺序和导通时间,从而控制加热环一、加热环二、加热环三的加热顺序和加热时间,进而使流体按由进水口向出水口的方向流动。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加热环直接对流体加热,热损耗小,效率高;2)采用加热环按序列加热,依据顺序热膨胀力输送流体,泵体结构简单,能够制作小型和微型无阀泵;3)无可动部件,减少了污染来源和机械故障;4)在泵送流体的同时,能够对流体进行预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整体外观视图
图2:本发明泵体的剖面视图
图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a)加热环实体结构图
图4(b)型芯实体结构图
图4(c)上模实体结构图
图4(d)下模实体结构图
图4(e)型芯、加热环组装图
图4(f)型芯、加热环、下模组装图
图4(g)型芯、加热环、下模、上模组装图
图4(h)型芯、加热环、下模、上模组装后全剖图
图4(i)注塑成的泵体
图4(j)线圈实体图
图4(k)线圈泵体组装图
图中:1、线圈一;2、线圈二;3、线圈三;4、泵体;5、接线端子1;6、接线端子2,7、导线,8、电源及控制器,9、加热环三,10、加热环二,11、加热环一,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左定位针,15、上模,16、型芯,17、下模,18、浇注口,19、右定位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采用序列热膨胀作为驱动力,进而驱动流体在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其结构见图1-4,本实施例包括泵体4、安装在泵体4上的线圈一1、线圈二2和线圈三3,每个线圈有两个引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7与电源及控制器8相连接。
泵体4内部装有加热环一11、加热环二10和加热环三9,加热环一11在与线圈-1相对应的内径内,加热环二10在与线圈二2相对应的内径内,加热环三9在与线圈三3相对应的内径内。
电源及控制器8包括交变电源和控制器两部分,控制器与电源的输出接口相连,交变电源的工作频率为50~1MHz,工作电压的范围为1~220V,交变电源给线圈供电,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接口的通断,实现对线圈序列的供电顺序和供电时间进行控制。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DSP等芯片,现对线圈一1、线圈二2和线圈三3的序列供电。
泵体4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分别与流体系统的进水口和流体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接。
本发明可以采用先机械加工,然后组装法制作,也可以采用先机械加工出加热环,然后注塑法制作,本实施例是先采用机械加工,然后注塑法,但不限于这种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均采用常规机加工、树脂粘接和注塑技术进行设计安装。
(a)如图4-(a)所示,采用较大电阻率的低碳钢加工出若干个加热环,该加热环可以用作加热环一11、加热环二10和加热环三9,本发明中表述三个加热环,但不限于三个;
(b)如图4-(b)所示,采用不锈钢(40Cr)加工出铸造型芯16;
(c)如图4-(c)所示,用精密雕刻机制作出上模15,并在上模15上制作浇注口18、左定位钉14和右定位钉19;
(d)如图4-(d)所示,用精密雕刻机制作出下模17;
(e)如图4-(e)所示,将加热环一11、加热环二10、加热环三9依次套装在铸造型芯16上;
(f)如图4-(f)所示,将已套装热环一11、加热环二10、加热环三9的铸造型芯安装在下模17上;
(g)如图4-(g)所示,将上模15,安装在下模17的上方;
(h)如图4-(h)所示,上模15安装在下模17的上方后,加热环二10被左定位针14和右定位针19夹持在中间,避免串动。
本实施例示意三个加热环,但不限于三个,其余加热环也有相应的定位机构。通过浇注口18浇注液化塑料;
(i)将浇注成形的泵体4从上模15和下模17中取出如图如图4-(i)所示;
(j)将电阻较小的铜导线缠绕成如图如图4-(j)所示的线圈一1,本实施例中示意三个线圈,但不限于三个。
(k)如图4-(g)所示,依次将线圈一1、线圈二2和线圈三3套装在泵体4上,然后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
(l)如图1所示,将泵体4上的线圈一1、线圈二2和线圈三3的引线端子分别通过导线7与电源及控制器8相连。
电源及控制器8包括交变脉冲电源和控制器两部分:交变脉冲电源可选的工作频率为50~1MHz,工作电压的范围为1~220V,能够给多路线圈供电;控制器采用单片机、DSP等芯片对各线圈通电控制,能够实现对线圈序列顺序供电控制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