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冷却壁检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炉冷却壁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是一种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一般是采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为了对高炉生产时降温的需求,高炉炉壁内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若干矩形块状的冷却壁,冷却壁由铸铁铸成,冷却壁内设置有冷却水管道,冷却壁呈纵排布置且每一纵排冷却壁被纵向设置的冷却水管道贯穿,冷却水在水泵作用下从冷却水管道下端进入、上端流出,进而形成冷却水循环对高炉进行冷却。
这种高炉冷却系统,冷却效果比较好,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高炉工作环境恶劣,故冷却管道常常出现破裂漏水的情况,这样就造成炉矿顺行不好,影响生产。同时在出现漏水事故后,需停风检漏,待检查出漏水处后再对漏水处进行修补,而现有的检漏技术常常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判断,具有检漏时间过长,难以对漏水处进行精确定位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检漏并可精确定位漏水处的高炉冷却壁检漏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冷却壁检漏方法,其特点在于,将纵排设置的冷却壁沿纵向分为若干组,漏水时先判断出渗漏所在组,并将该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充满水后,使其上下两端与相邻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隔断,令该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上端直接与大气相通,在其下端用一水压表对水压进行检测,待水压表读数停止下降后,读出压力下降数据,根据公式:压力=高度×比重,即可计算出渗漏处所在水面至水压表高度,进而找到冷却壁具体渗漏位置。
更加具体地说,本方法可以是,先将纵排设置的冷却壁沿纵向分为若干组,每组冷却壁上下两端的冷却水管道上分别设置一个上开关阀和下开关阀,每组冷却壁下端与下开关阀之间的冷却水管道上再横向连通设置一个下旁通管,下旁通管中设置一个下旁通阀,下旁通管另一端端口处安装一个水压表;再在每组冷却壁上端与上开关阀之间的冷却水管道上横向连通设置一个上旁通管,上旁通管中设置一个上旁通阀,令上旁通管另一端端口直接与高炉外部大气相通;停风检漏时,先将该纵排冷却壁的冷却水管道内充满水,将各组冷却壁的上开关阀和下开关阀关闭,再将各组上旁通阀和下旁通阀打开,读数下降的水压表所在冷却壁组即为发生泄漏的冷却壁组,待读数下降的水压表读数停止下降后,读出水压表下降数值,根据公式:压力=高度×比重,即可计算出渗漏处所在水面至水压表高度,进而找到冷却壁具体渗漏位置。
作为优化,所述每组冷却壁包括11块冷却壁。如果每组冷却壁数量过低,则会增加整个冷却系统成本,同时会造成由人工初步判断是哪组冷却壁漏水时难以判断准确;如果数量过高,则会导致该组冷却壁单独供水时仍然由于水压较大而难以减缓破损处的漏水情况,同时会造成停风检漏的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每组冷却壁设置为11块,则同时兼顾了上述两方面的要求,使其即降低了冷却系统成本、可以准确地初步判断漏水处所在组;又使其在单独供水时可有效缓解漏水情况,停风检漏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法在停风检漏时,可以准确判定出真正漏水冷却壁所在组,避免人工判断的出错及分段检漏的麻烦,还可通过计算迅速判断出漏水处精确位置,大大缩短了检漏时间,提高了效率,不耽搁后续生产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具体实施时所采用的高炉冷却壁中单独一组冷却壁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1:一种高炉冷却壁检漏方法,将纵排设置的冷却壁沿纵向分为若干组,每组由11块冷却壁构成,漏水时先判断出渗漏所在组,并将该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充满水后,使其上下两端与相邻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隔断,令该冷却壁组的冷却水管道上端直接与大气相通,在其下端用一水压表对水压进行检测,待水压表读数停止下降后,读出压力下降数据,根据公式:压力=高度×比重,即可计算出渗漏处所在水面至水压表高度,进而找到冷却壁具体渗漏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2:先将纵排设置的冷却壁沿纵向分为若干组,每组冷却壁结构如图1所示,在每组冷却壁由11块冷却壁1构成,每组冷却壁上下两端的冷却水管道2上分别设置一个上开关阀3和下开关阀4,每组冷却壁下端与下开关阀4之间的冷却水管道2上再横向连通设置一个下旁通管5,下旁通管5中设置一个下旁通阀6,下旁通管5另一端端口处安装一个水压表7;再在每组冷却壁上端与上开关阀3之间的冷却水管道上横向连通设置一个上旁通管8,上旁通管8中设置一个上旁通阀9,令上旁通管8另一端端口10直接与高炉外部大气相通;停风检漏时,先将该纵排冷却壁的冷却水管道内充满水,将各组冷却壁的上开关阀3和下开关阀4关闭,再将各组上旁通阀9和下旁通阀6打开,读数下降的水压表7所在冷却壁组即为发生泄漏的冷却壁组,待读数下降的水压表读数停止下降后,读出水压表下降数值,根据公式:压力=高度×比重,即可计算出渗漏处所在水面至水压表高度,进而找到冷却壁具体渗漏位置。这样,依靠水压表读数是否下降的方式,可精确判断出渗漏的冷却壁组,本实施方式可适用于渗漏面积处恰好是两组冷却壁组邻接处,人工判断难以精确判断出漏水处所在冷却壁组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3:实施时,先将高炉冷却壁设置为如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矩形块状的冷却壁1,冷却壁1为铸铁制得,冷却壁1内设置有冷却水管道2,冷却壁1呈纵排布置且每一纵排冷却壁被纵向设置的冷却水管道2贯穿,其中,每一纵排冷却壁分为若干组,由11块冷却壁1构成一组,每组冷却壁1上下两端的冷却水管道2上设置有上开关阀3和下开关阀4;在每组冷却壁1下端与下开关阀4之间的冷却水管道2上还横向连通设置有下旁通管5,下旁通管5中设置有下旁通阀6,下旁通管5另一端端口处安装有水压表7;在每组冷却壁上端与上开关阀3之间的冷却水管道上还横向连通设置有上旁通管8,上旁通管8中设置有上旁通阀9,上旁通管8另一端端口10直接与高炉外部大气相通。停风检漏时,先靠人工经验判断出漏水所在冷却壁组,使各下旁通阀6、上旁通阀9处于关闭状态,各下开关阀4和上开关阀3均处于打开状态后,向该纵排冷却壁内充水至该漏水处冷却壁组充满后停止,此时将该组冷却壁的上开关阀3和下开关阀4关闭,再将该组上旁通阀9和下旁通阀6打开,待该组水压表读数停止下降后,读出水压表下降数值,根据公式:压力=高度×比重,即可计算出渗漏处所在水面至水压表高度,进而找到冷却壁具体渗漏位置。这样,依靠人工判断漏水所在冷却壁组,可以节省判断时间,减少操作程序,本实施方式可适用于渗漏面积处恰好处于某组冷却壁中间位置,人工判断可以准确判断出哪组冷却壁漏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