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0580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5306.8

申请日:

2010.04.07

公开号:

CN101844720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6B 5/28申请公布日:20100929|||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6B 5/2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快意电梯有限公司变更后: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66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谢坑村金龙工业区快意电梯有限公司变更后:52366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谢坑村金龙工业区|||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6B 5/2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变更后:快意电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66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谢坑村金龙工业区变更后:52366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谢坑村金龙工业区快意电梯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5/28申请日:20100407|||公开

IPC分类号:

B66B5/28; B66B5/00

主分类号:

B66B5/28

申请人:

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辛全忠; 邱礼冕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香芒西路1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彭长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底坑或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或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该电梯底坑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包括有传感器、安全开关和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器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利用该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从而实现了更小的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和顶层建筑高度;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获得电梯底坑和顶层足够的安全检修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缓冲器托板、两活动支架和两活动滑块,两活动支架的上端分别枢接式支撑于缓冲器托板的两侧,两活动支架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活动滑块上,该两活动滑块均螺合于一横向螺杆上,该横向螺杆由电机驱动旋转,两活动滑块随横向螺杆的旋转而被带动左右滑动,两活动支架被活动滑块带动着开合而促使缓冲器托板和缓冲器升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对该两活动滑块进一步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活动支架呈八字形结构。

5.
  一种电梯底坑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感器、安全开关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被设置于电梯底坑中轿厢的正下方,该传感器设置于电梯底坑内,当传感器感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底坑时,该安全开关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从而获得GB7588规定的当轿厢压实缓冲器时所需的底坑深度。

6.
  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轿厢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电梯底坑安全检修空间。

7.
  一种电梯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全开关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被设置于电梯对重装置的正下方,以及,于该轿厢顶设置有可被倾斜安装的轿厢顶护栏,当人进入娇顶时,该轿厢顶护栏被复位,安全开关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从而获得GB7588规定的当电梯对重装置压实缓冲器时所需的顶层高度。

8.
  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电梯对重装置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电梯轿厢顶安全检修空间。

说明书

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建筑要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保证电梯的长期安全正常运行,电梯经常或定期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在维修与保养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难免要进入电梯底坑中或轿厢顶上进行作业。因此,《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的要求,以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为达到此目的,业内传统的做法是在底坑中正对轿厢和电梯对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器,并于缓冲器下方设置有水坭墩,从而实现当轿厢压实缓冲器时,轿厢底有足够的安全检修空间;当对重装置压实缓冲器时,轿厢顶有足够的安全检修空间,进而实现对人体的安全保护功能。然而,此种传统之水坭墩式防护结构所存在的缺点是:底坑要求较深和顶层要求较高,建筑成本较高,尤其对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一些原有建筑高度空间有限,给电梯的安装带来困难。
目前,市面上已有出现一些较先进的电梯底坑检修保护系统和方法,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27819.7所公开的一种“增大电梯底坑检修安全空间的方法和电梯底坑维修检查保护系统”。在此项专利申请文献的技术方案中,其系设置有与轿厢缓冲器数量相应的维修保护装置,每一维修保护装置的主体为一柱体,柱体的一端具有一支撑面,柱体的另一端具有安装部,每一维修保护装置通过该安装部活动安装于轿厢缓冲器的支承面上,该维修保护装置系可移除地与轿厢缓冲器连动,于柱体上端形成有支撑面,该支撑面与轿厢缓冲器支承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为固定值,且该固定值满足:当轿厢完全压在该支撑面上时,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
然而,此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系统和方法虽然可解决前述传统之水坭墩式防护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起到节约建筑成本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分析归纳如下:
一、其维修保护装置的使用过于繁琐,具体而言,当维修人员进入底坑进行检修时,维修人员需要从限位支架上手动拆下维修保护装置,然后通过螺栓安装于轿厢缓冲器的支承面上;待检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又需要手动将维修保护装置从缓冲器上拆下,然后重新固定于限位支架上。如此给维修人员的作业增加了过多的工作量,延长作业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市场竞争。
二、保护的安全性不强,其维修保护装置需要工作人员事先进入底坑中手动安装后才能起作用,这样势必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即在工作人员进入底坑后到完全安装好维修保护装置之前的时间内,工作人员处在未保护状态。
三、未能提供降低建筑顶层空间的解决方法,降低建筑成本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或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作为低成本、浅底坑和矮顶层高建筑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或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其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性能稳定且更为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器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缓冲器托板、两活动支架和两活动滑块,两活动支架的上端分别枢接式支撑于缓冲器托板的两侧,两活动支架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活动滑块上,该两活动滑块均螺合于一横向螺杆上,该横向螺杆由电机驱动旋转,两活动滑块随横向螺杆的旋转而被带动左右滑动,两活动支架被活动滑块带动着开合而促使缓冲器托板和缓冲器升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该两活动滑块进一步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活动支架呈八字形结构。
一种电梯底坑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包括有传感器、安全开关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被设置于电梯底坑中轿厢的正下方,该传感器设置于电梯底坑内,当传感器感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底坑时,该安全开关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从而获得GB7588规定的当轿厢压实缓冲器时所需的底坑深度。
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要求的方法,利用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轿厢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电梯底坑安全检修空间。
一种电梯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包括有安全开关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被设置于电梯对重装置的正下方,以及,于该轿厢顶设置有可被倾斜安装的轿厢顶护栏,当人进入娇顶时,该轿厢顶护栏被复位,安全开关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从而获得GB7588规定的当电梯对重装置压实缓冲器时所需的顶层高度。
一种减少对电梯井道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利用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电梯对重装置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电梯轿厢顶安全检修空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归纳有如下几点:
1)、较大节省建筑成本,由于电梯缓冲器具有升降功能,因此在电梯正常运行时,该电梯缓冲装置处于收缩状态,当电梯处于检修状态时,该缓冲装置升高,从而获得足够的电梯底坑和轿顶安全检修空间,有效的降低了电梯井道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的要求,进而达到节省建筑成本的功效。尤其适用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使用。
2)、使用更方便,该电梯缓冲装置中的高度调节装置可自动启动,控制该缓冲器上升,使缓冲器自动提高到规定的安全高度。藉此,维修人员无需对电梯缓冲装置进行任何操作,可大大节省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减轻负担。
3)、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其系采用横向螺杆带动滑块移动来进行高度调节,然后利用滑块于横向螺杆上的自锁功能来提供支撑。此种结构具有极佳的支撑作用力,完全能承受轿厢或电梯对重装置的下落冲击力,同时螺纹式机械传统亦不易出现异常问题,而具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
4)、安全系数高,设置了电气和机械结构双重保护功能,当电梯不在底层端站平层位置且底层端站层门被打开,或传感器感测有人进入底坑时,自动启动快速高度调节装置,待维修人员进入底坑时,电梯缓冲装置已自动准备就位并使电梯进入检修状态。当传感器感测有人进入轿厢顶或轿顶护栏被立起时,自动启动快速高度调节装置,待维修人员进入轿厢顶时,电梯缓冲装置已自动准备就位并使电梯进入检修状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电梯缓冲装置的局部放大示图,图中的缓冲器处于升高状态;
图3是图2的另一工作状态示图,图中的缓冲器处于下降状态。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梯井道                45、横向螺杆
20、轿厢                    46、电机
30、电梯对重装置            47、滑动导向结构
40、电梯缓冲装置            50、传感器
41、缓冲器                  60、第一安全开关
42、缓冲器托板              70、轿厢顶护栏
43、活动支架                80、第二安全开关
44、活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设置于电梯井道10中升降的轿厢20,轿厢20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电梯对重装置30,电梯井道10的底坑中分别设置有两电梯缓冲装置40,且两电梯缓冲装置40分别位于轿厢20和电梯对重装置30的正下方,利用该两电梯缓冲装置40以在轿厢20或电梯对重装置30意外下落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保证底坑与轿厢顶有足够的检修空间,使事故中的人员损伤或设备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其中,该电梯缓冲装置40系包括缓冲器41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41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该缓冲器41系为一能承受较大冲击力的弹性元件,用以与电梯对重装置30或轿厢20底面直接接触碰撞;该高度调节装置用于控制缓冲器的升降。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缓冲器托板42、两活动支架43和两活动滑块44,该两活动支架43呈八字形结构,且两活动支架43的上端分别枢接式支撑于缓冲器托板42的两侧,两活动支架43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活动滑块44上,该两活动滑块44均则螺合于一横向螺杆45上,该横向螺杆45由电机46驱动旋转,两活动滑块44随横向螺杆45的旋转而被带动左右滑动,两活动支架43被活动滑块44带动着开合而促使缓冲器托板42和缓冲器41升降。以及,针对该两活动滑块44最好进一步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47,以保证高度调节装置的各部件在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然,该高度调节装置40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其还可采用其它类似装置或设备来实现缓冲器升降,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精神的限制。
此外,为提供电梯检修过程中进入电梯底坑中之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最好于电梯底坑内设置一传感器50和一第一安全开关60。当传感器50感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底坑,或者电梯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轿厢20不在底层端站且一层门打开时,电机46启动,带过横向螺杆45转动,在滑动导向结构47的限位作用下,使两活动滑块44被横向螺杆45带动着向靠近电机46一侧滑动,并通过两活动支架43将缓冲器托板42提升,从而带动缓冲器41提升。同时,该第一安全开关50动作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电梯进入检修模式,只能进行检修操作。当缓冲器41提升至规定的安全高度,使底坑空间满足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时,电机停止运转,两活动滑块44自锁固定,使缓冲器41上升停留在所需的安全高度位置,获得足够的电梯井道之底坑的安全检修空间。
当装于底坑的传感器50感应人离开底坑时且装于层门口侧的开关手动复位后,电机46启动,带动横向螺杆45转动,在滑动导向结构47的限位作用下,使两活动滑块44被横向螺杆45带动着向远离电机46的方向滑动,并通过两活动支架43将缓冲器托板42下降,从而带动缓冲器41下移而降低缓冲器41的高度。待下降到位后,第一安全开关50复位,电梯由检修状态转入正常运行状态,电机46停止运转,两活动滑块44自锁固定,使缓冲器41停留在所需的较低位置,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
以及,为提供电梯检修过程中进入电梯轿厢顶之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最好于该轿厢20顶设置有可被倾斜安装的轿厢顶护栏70和第二安全开关80。电梯正常运行状态下,轿厢顶护栏70倾斜安装,轿厢顶无可站人空间(轿厢顶不存在一块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且总面积不小于0.12m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当人进入轿厢顶之前,需复位轿厢顶护栏70,使第二安全开关80动作,电梯安全回路断开,只能进行检修操作。同时电梯缓冲装置40中的电机46启动,带动横向螺杆45转动,在滑动导向结构47的限位作用下,使两活动滑块44被横向螺杆45带动着向靠近电机46一侧滑动,并通过两活动支架44将缓冲器托板42提升,从而带动缓冲器41提升。当缓冲器41提升至电梯顶层空间满足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时,电机46停止运转,两活动滑块44自锁固定,使缓冲器41停留在所需的较高位置,获得足够的电梯轿厢顶安全检修空间。
当检修人员离开轿厢顶,装于轿厢顶的护栏70和第二安全开关80复位,电梯缓冲装置40中的电机46启动,带动横向螺杆45转动,在滑动导向结构47的限位作用下,使两活动滑块44被横向螺杆45带动着向远离电机46的方向滑动,并通过两活动支架43将缓冲器托板42下降,从而带动缓冲器41下移而降低缓冲器41的高度。待下降到位后,第二安全开关80复位,电梯由检修状态转入正常运行状态,电机46停止运转,两活动滑块自锁固定,使缓冲器停留在所需的较低位置,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系利用一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位于轿厢或电梯对重装置正下方之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使轿厢获得足够的升降活动空间;当需要检修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上升至规定安全高度,获得足够的底坑或轿厢顶安全检修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或顶层建筑要求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缓冲装置、电梯底坑或轿厢顶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及其减少对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或顶层建筑高度要求的方法,该电梯底坑安全检修保护系统包括有传感器、安全开关和电梯缓冲装置,该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器和一用于控制该缓冲器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利用该高度调节装置来控制缓冲器的升降,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该高度调节装置控制缓冲器下降,从而实现了更小的电梯井道底坑建筑深度和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