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防潮的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滑、防潮的包.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00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001A21申请号201410358322322申请日20140726A45C3/00200601A45C13/0020060171申请人江阴市佳艺礼品有限公司地址214444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临港新城西石桥苍山村72发明人朱留平54发明名称防滑、防潮的包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它包括包体(1),包体(1)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4),包体底面(4)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3),多条珠串(3)相互平行,包体(1)包括竹炭纤维面料(11),竹炭纤维面料(11)上覆有一层无纺布(12),竹炭纤维面料(1。
2、1)和无纺布(12)之间的设置有较厚的第一面料块(13)和较薄的第二面料块(14)。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包体底面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且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因此包放置在光滑桌面上不易滑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而中间面料块厚,边缘面料块薄的设置,使得包既具有层次感,实用性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001ACN104127001A1/1页21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的上部设置有包带(2),。
3、包体(1)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4),包体底面(4)为一个矩形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底面(4)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3),多条珠串(3)相互平行,所述包体(1)包括竹炭纤维面料(11),所述竹炭纤维面料(11)上覆有一层无纺布(12),所述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之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面料块(13),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之间的边缘部位设置有若干第二面料块(14),所述第一面料块(13)的直径小于第二面料块(14)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块(13)和第二面料块(14)的两面均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竹炭纤维面料。
4、(11)和无纺布(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块(13)厚度为05MM1MM,第二面料块(14)厚度为02MM05MM。权利要求书CN104127001A1/2页3防滑、防潮的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包,一般指装东西的袋子,包装等,普通的包体底部表面光滑,当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容易滑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同时,现有的包没有透气性,包里经常存在异味,当天气潮湿时,包不透气容易产生细菌,严重时会发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滑、防潮的包。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
5、的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包带,所述包体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包体底面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所述包体包括竹炭纤维面料,所述竹炭纤维面料上覆有一层无纺布,所述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之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面料块,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之间的边缘部位设置有若干第二面料块,所述第一面料块的直径小于第二面料块的直径。0005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第一面料块和第二面料块的两面均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上。0006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第一面料块厚度为05MM1MM,第二面料块厚度为02MM05MM。00。
6、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其包体底面上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因此包放置在光滑桌面上不易滑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本发明采用的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因此有有效去除包里的异味,当天气潮湿时,也不容易产生细菌,而中间面料块厚,边缘面料块薄的设置,使得包既具有层次感,实用性强。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图1的仰视图。0010图3为本发明的包体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包体1,竹碳纤维面料11,无纺布12,第一面料块13,说明书CN104127001A2/2页4第二面料块14,包带2,。
7、珠串3,包体底面4。具体实施方式0012参见图13,本发明一种防滑、防潮的包,它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的上部设置有包带2,所述包体1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4,包体底面4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4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3,多条珠串3相互平行,所述包体1包括竹炭纤维面料11,所述竹炭纤维面料11上覆有一层无纺布12,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所述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之间设有若干第一面料块13和若干第二面料块14,所述第一面料块13的直径小于第二面料块14的直径,所述第一面料块13和第二面料块14的两面均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上,所述第一面料块13厚度为05MM1MM,优选的,为06MM09MM,第一面料块13设置在竹炭纤维面料1和无纺布2之间的中间部位;第二面料块14厚度为02MM05MM,优选的,为03MM04MM,第二面料块14设置在竹炭纤维面料11和无纺布12之间的边缘部位。说明书CN104127001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7001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70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