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54914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594134.0

申请日:

20150807

公开号:

CN204971342U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6/04,A61B6/03

主分类号:

A61B6/04,A61B6/03

申请人: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芸,严煌,齐伟

地址:

201807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优先权:

CN201520594134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余毅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利用托架和托垫的组合同时满足了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在俯卧时,将托垫的底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便可将下巴倚靠在托垫的曲面中,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在仰卧时,将托垫的第一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的头后颈接触托垫的底面的边缘,头部顺着托垫的底面后仰,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承患者肩部的托架和用于支承患者头部的托垫,所述托垫设置于所述托架上,所述托垫包括用于在俯卧时支撑患者鄂部的第一曲面,以及在仰卧时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的第二曲面,以保证患者在俯卧或仰卧时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范围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托垫适配于所述条形凹槽中,所述托垫包括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底面共同组成所述第二曲面,当在仰卧时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时,所述第一面基本支撑所述颈部并且所述底面基本支撑所述后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设置,当用于在俯卧位支承患者时所述底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当用于在仰卧位支撑患者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底面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70°-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沿在水平面内与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两侧的两个凹槽侧面,所述两个凹槽侧面分别与所述托垫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接触设置,所述托垫能够在所述条形凹槽中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垫的底面和第二面的形状均与所述凹槽底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托垫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两个凹槽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凹槽侧面与凹槽底面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并构成“U”字形。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还具有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阶梯状支撑部。 13.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所述托架还具有托架底面,所述托架底面与所述床板接触设置,所述托架能够在所述床板上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底面的形状与所述床板的形状相匹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托垫设置于所述条形凹槽中,所述床板水平设置,所述托架中的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

背景技术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是现今临床影像检测主要的方式之一,由于CT是对人体区域逐个断层进行全角度扫描,医生可以得到有关病灶区域的详细影像信息。CT扫描方式分为冠状位扫描和横断面轴扫,针对眼、耳、鼻腔、鼻窦、咽、喉等颌面部的CT检查,冠状位扫描能更好的显示病变区域的详细影像信息,弥补横断面轴扫效果差的不足,确保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病因所在。

冠状位扫描要求病人俯卧或仰卧于床板上,扫描时,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均应保持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具体地,在俯卧时应保持下颚垂直于床板直至扫描结束,如图1所示;在仰卧时应保持下颚向上抬起,尽量与床板垂直,直至扫描结束,如图2所示。这两种位姿,患者在无任何托靠物时,都很难达到位姿要求,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该位姿直至扫描结束,期间患者很容易发生移动,造成扫描图像产生伪影,影响医生的诊断;而重复摆位和扫描,又增加了医疗成本和病人的辐射量,因此,一般会利用头托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

现有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一般包括俯卧位头托和仰卧位头托,在仰卧或俯卧时分别通过不同的头托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无法同时满足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有些病人需要同时扫描俯卧冠状位和仰卧冠状位,此时就需要医务人员对头托进行更换,并对病人进行重新摆位,造成不便。另外,现有的固定头托还有一个缺点是:操作复杂,医务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对患者进行固定,且患者体验舒适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以同时满足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包括用于支承患者肩部的托架和用于支承患者头部的托垫,所述托垫设置于所述托架上,所述托垫包括用于在俯卧时支撑患者鄂部的第一曲面,以及在仰卧时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的第二曲面,以保证患者在俯卧或仰卧时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角度范围为15°-20°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上沿水平方向或近似水平方向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托垫适配于所述条形凹槽中,所述托垫包括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底面共同组成所述第二曲面,当在仰卧时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时,所述第一面基本支撑所述颈部并且所述底面基本支撑所述后脑。

进一步的,所述托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设置,当用于在俯卧位支承患者时所述底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当用于在仰卧位支撑患者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

进一步的,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底面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70°-75°。

进一步的,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进一步的,所述托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及底面相连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沿在水平面内与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两侧的两个凹槽侧面,所述两个凹槽侧面分别与所述托垫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接触设置,所述托垫能够在所述条形凹槽中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垫的底面和第二面的形状均与所述凹槽底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托垫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两个凹槽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凹槽侧面与凹槽底面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并构成“U”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还具有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述支撑部为阶梯状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床板和上述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所述托架还具有托架底面,所述托架底面与所述床板接触设置,所述托架能够在所述床板上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底面的形状与所述床板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托垫设置于所述条形凹槽中,所述床板水平设置,所述托架中的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利用托架和托垫的组合同时满足了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在俯卧时,将托垫的底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便可将下巴倚靠在托垫的曲面中,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在仰卧时,将托垫的第一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的头后颈接触托垫的底面的边缘,头部顺着托垫的底面后仰,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另外,该固定头托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用户体验良好,适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只需自然倚靠该固定头托即可满足位姿固定需求,且不会产生异动,不影响图像扫描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冠状位扫描在俯卧位时所需的位姿固定要求;

图2为冠状位扫描在仰卧位时所需的位姿固定要求;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在俯卧位扫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在仰卧位扫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垫在仰卧位扫描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架的主视图。

在图3至6中,

1:托架;11:阶梯平面;12:托架底面;2:托垫;21:第一面;22:第二面;23:第三面;24:第四面;25:第一曲面;26:底面;3:条形凹槽;31:凹槽底面;32:凹槽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利用托架和托垫的组合同时满足了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在俯卧时,将托垫的底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便可将下巴倚靠在托垫的第一曲面中,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在仰卧时,将托垫的第二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的头后颈接触托垫的底面的边缘,头部顺着托垫的底面后仰,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

请参考图1至6,图1为冠状位扫描在俯卧位时所需的位姿固定要求;图2为冠状位扫描在仰卧位时所需的位姿固定要求;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在俯卧位扫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在仰卧位扫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垫在仰卧位扫描时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架的主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包括用于支撑患者肩部的托架1和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托垫2,所述托架1上沿水平方向或近似水平方向(稍微偏离水平方向的方向)设有条形凹槽3,所述托垫2适配于所述条形凹槽3中,所述托垫2具有相对设置的用于在俯卧位时支撑患者鄂部的第一曲面25、底面26以及与所述第一曲面25及底面26相连的第一面21,第一面21和底面26共同构成用于在仰卧时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的第二曲面,以保证患者在俯卧或仰卧时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其中,当在仰卧位支撑患者后脑和颈部时,第一面基本支撑所述颈部并且底面基本支撑后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垫2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25及底面26相连的第二面22,所述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面,当用于在俯卧位支承患者时所述底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当用于在仰卧位支撑患者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凹槽底面接触。

所述第二面22与底面26之间的夹角为70°-75°,即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底面26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22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70°-7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利用托架1和托垫2的组合同时满足了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如图3所示,在俯卧时,将托垫2的底面26放置于条形凹槽3上,患者便可将下巴倚靠在托垫2的第一曲面25中,保证如图1所示的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如图4所示,在仰卧时,将托垫2的第二面22放置于条形凹槽3上,患者的后颈接触托垫2的第一面21与底面26相交处的棱,头部顺着托垫2的底面26后仰,此时,第一面21基本支撑所述颈部并且底面26基本支撑所述后脑。由于托垫2的第二面22与底面26之间的夹角为70°-75°,因此托垫2的底面26与上述棱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从而保证如图2所示的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另外,该固定头托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用户体验良好,适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只需自然倚靠该固定头托即可满足位姿固定需求,且不会产生异动,不影响图像扫描质量。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为20°-60°,即沿所述条形凹槽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一面21的交线和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面22的交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这样托垫2在俯卧位及仰卧位扫描时其重心均能够位于由第一面21、第二面22和底面26所组成的三角形面的内部,使其在俯卧位及仰卧位扫描时均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最优选地,所述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面21与底面26之间的夹角为70°,该角度的设置也使得托垫2的底面26与上述棱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固定为20°,从而保证的在竖直平面内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固定成20°角,此时冠状位扫描的效果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垫2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25及底面26相连的第三面23和第四面24,所述第三面23和第四面24沿在水平面内与所述条形凹槽3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条形凹槽3还具有位于所述凹槽底面31两侧的两个凹槽侧面32,所述两个凹槽侧面32分别与所述托垫2的第三面23和第四面24接触设置,所述托垫2能够在所述条形凹槽3中沿所述条形凹槽3的长度方向移动,使之与人体平稳接触,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时也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托垫2的底面26和第二面22的形状均与所述凹槽底面3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托垫2的第三面23和第四面24的形状分别与所述两个凹槽侧面32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托垫2在俯卧位及仰卧位位姿摆放时均能够沿条形凹槽3平滑移动。优选地,所述两个凹槽侧面32与凹槽底面31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所述凹槽底面31及凹槽侧面32能够组成一个大的“U”字形,以使托垫2能够更自由地沿条形凹槽3平滑移动。

继续参考图4,所述托架1还具有沿所述条形凹槽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阶梯平面11,所述两个阶梯平面11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3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阶梯平面11均为一段阶梯平面,所述一段阶梯平面包括一位置较低的平面和一位置较高的平面,所述一段阶梯平面中较低的平面与较高的平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患者在俯卧或仰卧在该固定头托上时,肩膀可依靠在所述较低的平面上,肩头顶住所述弧形过渡面,以进行人体的定位。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其包括床板(图中未示)和上述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所述头托中的托架1放置于水平设置的所述床板上,所述托架1中的条形凹槽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托架1还具有托架底面12,所述托架底面12与所述床板接触设置,所述床板呈弧形,所述托架底面12的形状与所述床板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托架1稳定设置于所述床板上,并能够在所述床板上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使之与人体平稳接触,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时也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及用于冠状位扫描的头托,其利用托架和托垫的组合同时满足了俯卧位和仰卧位位姿固定的需求。在俯卧时,将托垫的底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便可将下巴倚靠在托垫的曲面中,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在仰卧时,将托垫的第一面放置于条形凹槽上,患者的头后颈接触托垫的底面的边缘,头部顺着托垫的底面后仰,保证垂直于人体听眦线的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5-20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