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03966.3 (22)申请日 2016.12.05 (71)申请人 张广生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君召乡 龟坡寨30号 (72)发明人 张广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杨妙琴 (51)Int.Cl. A61K 36/19(2006.01) A61K 36/70(2006.01) A61K 36/315(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1/00(2006.01。
2、) A61P 29/00(2006.01) A61K 33/24(2006.01) A61K 33/28(2006.01) A61K 33/36(2006.01) 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 膏, 它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4味中药及鸡 蛋清配成, 其功能互补, 各显其功: 密陀僧有消肿 杀虫、 收敛防腐、 坠痰镇惊的功效; 青黛清热,凉 血, 解毒; 治温病热盛; 雄黄败毒抗癌、 祛痰镇惊、 杀虫疗疮、 消炎退肿功效; 轻粉外用杀虫, 攻毒, 敛疮; 鸡蛋清具有清热解毒作。
3、用。 以上诸药共用, 通过药膏外敷于胃疼痛处, 医治热型胃痛有特 效。 今年, 本发明医治6位热型胃痛患者, 通过药 膏外敷于胃疼痛处医治, 全都治愈。 本发明的创 新点在于简单易行、 药俭价廉、 用之得法, 其效立 应; 有治上不犯下, 治下不犯上; 治中则上下无犯 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389488 A 2017.02.15 CN 106389488 A 1.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陀僧3050份、 青黛3050份、 雄黄1525份、 轻粉1525份及2 4枚鸡蛋蛋清配成; 。
4、所述的药膏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首先将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烘干、 磨粉, 混匀; 步骤2) 将步骤1) 的药粉, 用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备用; 步骤3) 用时, 每次取药膏10克, 外敷于疼痛处, 用药贴固定; 每日更换1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膏是 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陀僧40份、 青黛40份、 雄黄20份、 轻粉20份 及3枚鸡蛋蛋清配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膏是 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
5、陀僧30份、 青黛30份、 雄黄15份、 轻粉15份 及2枚鸡蛋蛋清配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89488 A 2 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膏制作及治病研发领域, 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药膏贴治疾病, 在我国已有近千年历史。 在1840年前后,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先 生, 所著的 理瀹骈文 , 就提倡内病外治法, 使之成为专门学科。 其理论, 是以中医整体观 念和辨证施治为前提, 使用其药膏治疗疾病与内治法相同, 只不过是给药途径不同罢了。 诚 如吴师机所说:“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 外。
6、治之药, 亦即内治之药, 医理药理无二, 所异者法 耳” 。 药膏治病的范围很广, 表、 里与半表半里及一切脏腑之病, 皆可用药膏贴治, 与汤剂无 殊,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方剂选定, 本着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的原 则。 药膏贴敷部位, 一般来说, 病在外者贴敷患部, 病在内者贴敷要穴。 古代医家认为: 清上 焦, 贴心口 (膻中穴) 、 肺俞、 劳宫、 内关; 清中焦, 贴神阙; 清下焦, 贴涌泉、 劳宫; 温上焦, 贴丹 田、 关元; 补五脏、 泻六腑匀可取其肾俞; 欲求阳者, 贴关元、 气海。 正如吴师机云:“其脏腑 病, 则视其病在, 上贴心口、 中贴。
7、脐眼、 下贴丹田, 或贴心俞与心口对, 命门与脐眼对, 足心与 丹田应” ,“若病在经, 循其经而取之” 。 发明内容 0003 综上所述, 按照 “内病外治” 的理论,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 痛病的药膏。 用其药膏外用治病, 其科学创新点在于: 一是简单易行、 药俭价廉、 用之得法, 其效立应; 二是治上不犯下, 治下不犯上; 治中则上下无犯; 三是贴敷膏药治病不经过脾胃, 故不伤害脾胃, 避免五脏气血损伤及由此产生阴阳偏胜病变; 四是可给衰、 老、 弱吃不进药 者, 多一条治病途径。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所述的药膏是用密陀僧。
8、、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 重量份计: 密陀僧3050份、 青黛3050份、 雄黄1525份、 轻粉1525份及鸡蛋24枚配 成。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所述的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陀僧40份、 青黛40份、 雄黄20份、 轻粉20份及鸡蛋3枚配成。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所述的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及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陀僧30份、 青黛30份、 雄黄15份、 轻粉15份及鸡蛋2枚配成。 0007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首先将密陀僧、 青黛、。
9、 雄黄、 轻粉烘干、 磨粉, 混匀; 步骤2) 将步骤1) 的药粉, 用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备用; 步骤3) 用时, 每次取药膏10克, 外敷于疼痛处, 用药贴固定; 每日更换1次, 至痊愈为止。 0008 本发明的药理依据: 密陀僧: 性平, 味咸、 辛; 入肝、 脾经。 消肿杀虫, 收敛防腐, 坠痰镇惊。 治肿毒,溃疡。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389488 A 3 0009 青黛: 性寒, 味咸, 归肝、 肺、 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 解毒; 治温病热盛。 0010 雄黄: 性温, 味辛; 归肝、 大肠经。 有解毒杀虫, 燥湿, 消炎, 退肿功效。 0011 轻粉: 性寒。
10、, 味辛, 归大肠、 小肠经。 外用杀虫, 攻毒, 敛疮; 内服祛痰消积, 逐水通 便。 0012 白鸡蛋 性平, 味甘, 归脾, 肾, 胃, 大肠经; 防治动脉硬化, 鸡蛋清具有清热解毒作 用。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4味中药及鸡蛋清配成, 其功能互补, 各 显其功: 密陀僧有消肿杀虫、 收敛防腐、 坠痰镇惊的功效; 青黛清热,凉血, 解毒; 治温病热 盛; 雄黄败毒抗癌、 祛痰镇惊、 杀虫疗疮、 消炎退肿功效; 轻粉外用杀虫, 攻毒, 敛疮; 鸡蛋清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以上诸药共用, 通过外敷于胃疼痛处, 医治热型胃痛有特效。 0。
11、014 2. 今年, 本发明医治6位热型胃痛患者, 通过药膏外敷于胃疼痛处医治, 全都治 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该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4味中药及鸡 蛋, 按重量计密陀僧40g、 青黛40g、 雄黄20g、 轻粉20g及3枚鸡蛋蛋清配成。 0016 本实施例的配制工艺及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首先将密陀僧40g, 青黛40g, 雄黄20g, 轻粉20g烘干、 磨粉, 混匀; 步骤2) 将步骤1) 的药粉, 用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备用; 步骤3) 用时, 每次取药膏10克, 外敷于疼痛处, 用药贴固定; 每日更换1次, 至痊愈为止。 0017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热型胃痛病的药膏, 该药膏是用密陀僧、 青黛、 雄黄、 轻粉4味中药及2枚 鸡蛋按重量份计: 密陀僧30g, 青黛30g, 雄黄15g, 轻粉15g, 及2枚鸡蛋蛋清配成。 0018 本实施例的配制工艺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389488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