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64945.6 (22)申请日 2016.04.27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72)发明人 孙颖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45 代理人 李杰 (51)Int.Cl. A61B 17/22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 挡。
2、取出器, 设有手柄、 管柄、 编织管网和内芯, 所 述的编织管网为若干根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状 网且远端覆有膜状结构, 编织管网两端分别通过 固定组件固定在管柄远端和内芯上; 所述的编织 管网在管柄的带动下做伸缩运动, 其使用状态为 梭形、 远端为半梭形且近端为伞状、 或伞状。 本实 用新型的封堵物形状更加合理并可精确控制, 不 易变形, 更便于置入输尿管, 更好地实现完全封 堵, 并可适时调整形状以解决结石嵌顿等问题, 且其制作工艺是切实可行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8页 CN 205994544 U 2017.03.08 CN 205994544 U 1.一种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
3、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设有手柄、 管柄、 编织管网和内芯, 所述的编织管网为若干根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状网且远端覆有膜状结构, 编织管网两端分 别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管柄远端和内芯上; 所述的编织管网在管柄的带动下做伸缩运动, 所述的编织管网的使用状态为梭形、 远端为半梭形且近端为伞状、 或伞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丝为 斜形交叉编织; 或者近端一侧的金属丝为斜形交叉编织, 且其中的若干金属丝伸长至远端 一侧并且相邻金属丝相互缠绕, 最终其远端汇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丝。
4、的 根数是介于4200根之间的整数, 所述的编织管网可由等直径金属丝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直 径金属丝间隔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芯和管 柄之间套设有限位管, 所述的限位管的中段通过固定组件与编织管网近端以及管柄远端固 定在一起, 所述的限位管的远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柄设有 限位滑槽, 所述的限位滑槽内装配有推柄; 所述的内芯近端插入在手柄的安装管腔内, 且内 芯与手柄相固定; 所述的管柄套接于内芯的外部, 且管柄近端插入在手柄的安装管腔内并 与推柄相固定。 6.根据。
5、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柄设有 推柄推块, 所述的推柄推块下方设有滑动条, 在所述滑动条下方的两侧缘各设有一个弧形 的推柄限位部, 每个推柄限位部的下缘又分别设有推柄限位块; 所述的管柄近端设有限位 槽; 所述的推柄限位块嵌合于限位槽内, 所述的推柄限位部贴附于管柄的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柄近端 端面上设有限位盖; 所述的限位盖设有限位盖后盖, 所述的限位盖后盖内壁设有内芯固定 凹槽; 所述的内芯近端末端设有内芯固定球; 所述的内芯固定球和内芯固定凹槽相配合使 得内芯与手柄相固定。 8.根。
6、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盖内 壁设有限位盖安装齿, 所述的手柄近端设有限位盖安装孔, 所述的限位盖安装齿插入在限 位盖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膜状结构 覆盖范围至少为从编织管网远端至使用状态时的最大直径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芯远 端设有柔性末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芯为 一中空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特征在于, 工作状态时, 。
7、所 述编织管网的最大直径为大于等于5毫米, 小于等于30mm; 最大直径段的长度为大于0毫米, 小于等于10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94544 U 2 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 取出器。 背景技术 0002 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高达5-10, 可见于肾、 膀胱、 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 以 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 输尿管镜碎石术经过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碎石, 具有创伤小和碎石 确切的优点, 是目前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 目前输尿管镜碎石术也存在一 定不足。
8、: 1.输尿管中、 上段结石及结石碎片容易被灌注水流或碎石工具的反冲力冲回肾内; 2.输尿管管腔内的残留结石碎屑缺乏快捷有效的方式取出。 0003 通过工具封阻输尿管结石上方是防止输尿管结石被反冲回肾脏的重要手段, 目前 临床上也有一些输尿管封堵器, 通常情况下此类结石阻截工具还兼具取出结石的功能。 然 而这些输尿管封堵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点。 0004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0920269281.5, 公告日2010.08.25, 公开了一种紧凑的体 腔封堵器, 包括一导丝、 一导管、 一可被轴向压缩的封堵物, 所述封堵物由两片以上的扁平 膜片构成, 所述膜片表面涂有亲水涂层使各。
9、膜片相互粘合呈扁平状, 在膜片轴向方向上设 有至少一个可以穿过导丝的管腔, 膜片的远端与导丝固定, 牵拉导丝近端, 展开的封堵物被 轴向压缩后在径向方向上形成呈周向分布的栓状封堵物。 该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相对于先 前单片膜构成的封堵器, 其封堵更充分, 可有效防止障碍物从封堵器的空隙中逃脱。 0005 然而, 上述封堵器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虽然膜片由两片以上的扁平膜片构成, 相比于单片膜封堵效果有所提高, 然而, 膜片原本是径向的, 压缩后形成周向分布的栓状封 堵物, 该栓状封堵物中势必仍存在空隙, 在取出结石的过程中, 仍然有结石逃脱的可能性; (2)膜片的远端与导丝固定, 然后在导丝。
10、牵拉下形成栓状封堵物, 如此形成的封堵物外周形 状不确定, 能否与输尿管形状较好契合以完全封堵, 其效果也是不确定的; (3)由膜片形成 的栓状封堵物外形不便于人为地精确控制, 取石过程中不能根据需要而适时调整, 或调整 后效果不佳; (4)膜片表面涂有亲水涂层使各膜片相互粘合呈扁平状, 因此可能在膜片未到 达结石上端时膜片之间的粘合就被破坏而分散开来, 可控性差, 放置过程中易导致结石移 位或者放置失败, 且在膜片表面涂亲水涂层使各膜片相互粘合的制作工艺本身要求较高。 0006 因此, 亟需一种封堵物形状更加合理和可控, 不易变形, 以便于完全封堵、 适时调 整和方便放置, 且制作工艺切实可。
11、行的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但是目前关于此类装置还 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 出器。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05994544 U 3 0009 一种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设有手柄、 管柄、 编织管网和内芯, 所述的编 织管网为若干根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管状网且远端覆有膜状结构, 编织管网两端分别通过固 定组件固定在管柄远端和内芯上; 所述的编织管网在管柄的带动下做伸缩运动, 所述的编 织管网的使用状态为梭形、 远端为半梭形且近端为伞状、 或。
12、伞状。 0010 所述的金属丝为斜形交叉编织; 或者近端一侧的金属丝为斜形交叉编织, 且其中 的若干金属丝伸长至远端一侧并且相邻金属丝相互缠绕, 最终其远端汇聚在一起。 0011 所述的金属丝的根数是介于4200根之间的整数, 所述的编织管网可由等直径金 属丝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直径金属丝间隔编织而成。 0012 所述的内芯和管柄之间套设有限位管, 所述的限位管的中段通过固定组件与编织 管网近端以及管柄远端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限位管的远端为自由端。 0013 所述的手柄设有限位滑槽, 所述的限位滑槽内装配有推柄; 所述的内芯近端插入 在手柄的安装管腔内, 且内芯与手柄相固定; 所述的管柄套接于内芯。
13、的外部, 且管柄近端插 入在手柄的安装管腔内并与推柄相固定。 0014 所述的推柄设有推柄推块, 所述的推柄推块下方设有滑动条, 在所述滑动条下方 的两侧缘各设有一个弧形的推柄限位部, 每个推柄限位部的下缘又分别设有推柄限位块; 所述的管柄近端设有限位槽; 所述的推柄限位块嵌合于限位槽内, 所述的推柄限位部贴附 于管柄的背侧。 0015 所述的手柄近端端面上设有限位盖; 所述的限位盖设有限位盖后盖, 所述的限位 盖后盖内壁设有内芯固定凹槽; 所述的内芯近端末端设有内芯固定球; 所述的内芯固定球 和内芯固定凹槽相配合使得内芯与手柄相固定。 0016 所述的限位盖内壁设有限位盖安装齿, 所述的手柄。
14、近端设有限位盖安装孔, 所述 的限位盖安装齿插入在限位盖安装孔内。 0017 所述的膜状结构覆盖范围至少为从编织管网远端至使用状态时的最大直径处。 0018 所述的内芯远端设有柔性末端。 0019 所述的内芯为一中空管。 0020 工作状态时, 所述编织管网的最大直径为大于等于5毫米, 小于等于30mm; 最大直 径段的长度为大于0毫米, 小于等于10mm。 0021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22 1、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封堵物为附有膜状结构的编织 管网, 其形状可被控制为管状、 梭形、 远端为半梭形且近端为伞状、 或伞状, 在使用过程中, 其形状是可控地, 便于置。
15、入输尿管, 不会推动结石向肾脏逆行和造成输尿管壁损伤; 编织管 网本身不易形变, 膜状结构受到编织管网的良好支撑也不易发生形变, 可根据患者输尿管 直径适时调整编织管网的外周直径, 始终实现完全封堵并避免损伤输尿管壁; 对于结石嵌 顿等意外情况, 能及时解决。 0023 2、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设有限位管, 且限位盖、 推柄、 管 柄和内芯的结构设计都确保了编织管网的形状能够被人为地精确控制。 0024 3、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其结构紧凑, 各部件的设计对于 制备工艺要求不高, 是切实可行的, 能有效避免制备工艺对使用效果的影响。 说 明 书 2。
16、/7 页 4 CN 205994544 U 4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1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2是实施例1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3是实施例1的推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4A是实施例1的限位盖的主视图。 0029 附图4B是图4A的C-C剖视图。 0030 附图4C是实施例1的限位盖的右视图。 0031 附图5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装配图。 0032 附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3 附图7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4 附图8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
17、取出器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5 附图9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6 附图10是实施例2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11是实施例3的编织管网结构示意图。 0038 附图12是实施例4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9 附图13是实施例4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本申请发明人具备丰富的本领域研究经验, 能够意识到手术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出 现的细微缺陷, 并进一步有效解决,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
18、明。 0042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43 1.手柄, 11.限位盖, 111.限位盖后盖, 112.内芯固定凹槽, 113.限位盖安装齿, 12. 推柄安装孔, 13.限位滑槽, 14.安装管腔, 15.限位盖安装孔, 16.推柄, 161.推柄推块, 162. 滑动条, 163.推柄限位部, 164.推柄限位块 0044 2.管柄, 21.限位槽 0045 3.编织管网, 31.金属丝, 32.膜状结构, 33.固定组件, 34.限位管 0046 4.内芯, 41.内芯固定球, 42.柔性末端 0047 实施例1 0048 请参见图1, 图1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
19、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 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设有手柄1、 管柄2、 编织管网3和内芯4。 所述的手柄1近端端 面上设有限位盖11。 0049 请参见图2, 图2是实施例1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手柄1背侧设有推柄安装 孔12和限位滑槽13, 所述的推柄安装孔12位于限位滑槽13的近端且二者相贯连。 手柄1设有 近端和远端相贯通的安装管腔14。 手柄1近端背侧设有两个限位盖安装孔15, 所述的两个限 位盖安装孔15相对于限位滑槽13轴向方向对称。 0050 再请参见图1, 所述的手柄1的限位滑槽13内装配有推柄16。 具体请参见图3, 图3是 实施例1的推柄的结构示意图。。
20、 所述的推柄16设有推柄推块161, 所述的推柄推块161下方设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205994544 U 5 有滑动条162, 在所述滑动条162下方的两侧缘各设有一个弧形的推柄限位部163, 每个推柄 限位部163的下缘又分别设有推柄限位块164, 所述的推柄限位块164为圆柱状, 其高度方向 垂直于推柄推块161腹侧所在的平面。 0051 请参见图4A、 图4B、 图4C, 图4A是实施例1的限位盖的主视图, 图4B是图4A的C-C剖 视图, 图4C是实施例1的限位盖的右视图。 所述的限位盖11近端是封闭的, 设有限位盖后盖 111, 所述的限位盖后盖111内壁中央设有内。
21、芯固定凹槽112。 限位盖11背侧的内壁设有两个 限位盖安装齿113。 0052 请参见图5, 图5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装配图。 所述的管柄 2为中空管, 其近端设有环形的限位槽21(可参见图6,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所述的 内芯4近端末端设有内芯固定球41(可参见图6,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内芯4远端设 有柔性末端42, 所述的柔性末端42为钝头柔性结构。 0053 装配时, 所述的限位盖11的两个限位盖安装齿113分别插入在手柄1的两个限位盖 安装孔15内, 使得所述的限位盖后盖111封闭住手柄1的近端端面; 所述的内芯4近端插入在 手柄1的安装。
22、管腔14内, 且内芯固定球41装配于限位盖11的内芯固定凹槽112内, 使得内芯4 与手柄1相对固定; 所述的管柄2套接于内芯4的外部, 且管柄2近端插入在手柄1的安装管腔 14内; 所述的推柄16装配于推柄安装孔12内, 推柄16的推柄限位块164嵌合于管柄2的限位 槽21内, 使得管柄2与推柄16相对固定, 推柄限位部163贴附于管柄2的背侧, 滑动条162可在 限位滑槽13内移动, 进而当推柄16移动时可带动管柄2相对于内芯4滑动。 0054 所述的编织管网3为若干根金属丝31交叉编织而成的管状网, 编织管网3上覆有膜 状结构32。 编织管网3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组件33固定在管柄2远端和内。
23、芯4的柔性末端42上。 所述的内芯4和管柄2之间套设有限位管34, 具体地, 所述的限位管34中段通过固定组件33 与编织管网3近端末端以及管柄2远端末端固定在一起, 限位管34的远端为自由端; 所述的 内芯4与限位管34可相对滑动。 0055 基于以上结构, 通过推拉推柄16可控制管柄2与内芯4之间相对滑动, 从而带动编 织管网3做伸缩运动。 当向近端拉动推柄16时, 可将编织管网3拉成直径最小、 长度最长状 态, 该状态为器械预备使用状态; 当向远端推动推柄16时, 可将编织管网3推成器械的使用 状态, 第一种使用状态为梭形(参见图7, 图7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 第一种。
24、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继续向远端推动推柄16, 则所述的编织管网3形状变化为第二 种使用状态, 即远端为半梭形、 近端向远端方向沉陷形成伞状、 且存在径向最大尺寸的部位 为一段(参见图8, 图8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 图), 或者所述的编织管网3形状变化为第三种使用状态, 即伞状且存在径向最大尺寸的部 位仅为一个点(参见图9, 图9是实施例1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三种使用状态 示意图); 当推柄16向远端推动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限位管34与固定组件33相抵触使得推柄 16运动受到限制, 进而限制了编织管网3的形状。 0056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中。
25、, 规定器械手柄端为近端, 另一端为远端。 所述 “背侧” 为器 械使用状态时朝向正上方的一侧, 所述 “腹侧” 为器械使用状态时朝向正下方的一侧。 0057 所述的金属丝31的根数是介于4200根之间的整数, 编织管网3可由等直径金属 丝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直径金属丝间隔编织而成, 可以有多种编织形式。 所述的固定组件33 可为环形薄壁金属管, 可为细金属丝缠绕而成的管状物, 也可为粘结剂, 但不仅限于此, 只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205994544 U 6 要能固定相应组件即可。 所述的膜状结构32可以置于编织管网3外表面、 内表面或处于金属 丝31之间。 通过设置推柄16的运动。
26、范围, 如设置限位管34的长度或限位滑槽13的长度, 可以 将编织管网3塑成不同的形状。 所述的管柄2为中空薄壁管, 材料可为金属、 塑料、 高分子材 料、 聚合物等。 所述的内芯4除柔性末端42以外的部分可为刚性金属杆或中空金属管构造。 0058 所述的固定组件33、 限位管34与管柄2、 编织管网3、 内芯4之间的装配方式在制备 工艺上来说都具备极强的实际可操作性, 制备工艺的好坏不会对器械使用效果产生明显的 影响。 所述的编织管网3本身为若干根金属丝31编织而成的管状网, 通过推柄16可控制其形 状, 其优点在于: 第一方面, 便于器械的放置, 在放置过程中不会形变, 不易造成结石移位;。
27、 第二方面, 膜状结构32在编织管网3的支撑下, 在拖移过程中不会因水流灌注、 结石碰触而 发生形变, 不易遗漏结石和发生结石嵌顿; 第三方面, 编织管网3的形状始终为管状、 梭形、 远端为半梭形而近端为伞状、 或伞状, 使用状态下外周始终为圆形, 与输尿管形状能很好地 契合, 实现完全封堵; 其中, 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编织管网3存在径向最大尺寸的部位为一段, 封堵效果更好; 所述的编织管网3呈现第二种使用状态还是第三种使用状态由金属丝31的 根数、 长度和推送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总之其形状是可控的, 且保证其径向最大尺寸为5- 30mm以内以与输尿管壁紧密贴合即可, 使用状态下编织管网3最大直。
28、径段的长度优选为大 于0毫米, 小于等于10mm; 第四方面, 当发生意外情况如结石嵌顿时, 可及时调节编织管网3 外周直径以快速解决问题, 防止对输尿管壁造成损伤, 如封堵不全或编织管网3外周直径过 大时, 也可适时调整。 所述的膜状结构32覆盖范围至少为从编织管网3远端至使用状态时的 最大直径处, 即覆膜范围至少覆盖编织管网3的上半段, 以此保证当器械在输尿管内处于使 用状态时, 在向输尿管内注水时, 水遇到编织管网3上面的膜状结构32后, 由于阻力作用而 向输尿管下方流动, 即膜状结构32的作用是改变水流的方向, 使得水流可以裹挟着结石碎 屑向膀胱内排出, 且膜状结构32在编织管网3的支。
29、撑下, 其形状也是可控和不易形变的, 并 与输尿管壁相贴合, 进而实现完全封堵和一次性取石, 不会遗漏碎石。 所述的内芯4的柔性 末端42可提高器械插入输尿管内时的通过性能, 并降低附带损伤几率。 0059 所述的限位盖11和限位盖安装孔15的结构设计保证了二者可稳定固定。 所述的内 芯固定凹槽112和内芯固定球41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手柄1和内芯4可稳定固定。 所述的推柄 16的推柄限位部163、 推柄限位块164和管柄2的背侧以及限位槽21相配合, 其结构简单, 并 能确保管柄2和推柄16稳定固定。 所述的限位管34可限定编织管网3的形状, 且将编织管网3 近端末端和管柄2远端末端固定于限位管。
30、34的中段位置, 所述 “中段” 是指限位管34除去近 端末端和远端末端的区段, 优选为限位管34中间1/3的区段, 如此在推送的过程中可保证限 位管34保持平移, 避免出现细微的偏向。 以上结构设计均使得本实用新型器械的结构紧凑, 并进一步确保了编织管网3的形状可被人为地精确控制。 0060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输尿管镜碎石术 时, 先行置入内窥镜, 找到结石, 若为嵌顿性结石, 可先引入激光光纤将结石部分破碎至可 通过本实用新型器械为宜, 若为非嵌顿性结石, 可即引入本实用新型器械; 先拆开本实用新 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出厂包装, 手持手柄1。
31、, 向近端拉动推柄16, 将编织管 网3拉成直径最小、 长度最长状态即器械预备使用状态; 将内芯4的柔性末端42插入到内窥 镜工作通道中, 在内窥镜直视引导下, 使得器械绕过结石并到达结石上方, 然后向远端推动 推柄16将编织管网3推成器械的使用状态; 若结石碎块直径适宜从输尿管内排除至膀胱内,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205994544 U 7 则可通过内窥镜工作通道向输尿管内注水, 并向近端拖动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 阻挡取出器, 灌注水流不断冲击编织管网3内的膜状结构32, 结石碎块被截流并向下回冲, 此时水流裹挟着结石碎块, 最终被拖移至膀胱内; 若结石碎块尺寸较大, 。
32、还需进一步引入激 光进行破碎, 则可依次将手柄上的限位盖11和推柄16拆解下来, 以实现手柄1本体与内芯4 和管柄2相分离, 由助手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器械在体内的位置不发生移动, 术者将输尿管 镜撤出体外后再依次将内芯4与管柄2插入手柄, 装上推柄16, 最后装上限位盖11, 器械组装 好以后, 推动手柄1上的推柄16至编织网管3处于封堵状态, 再行置入输尿管镜, 引入光纤进 行碎石操作, 待结石完全破碎后, 撤出激光光纤, 重复上述注水与向下拖移封堵器械的操 作, 直至结石被完全冲出至膀胱内。 操作过程中, 如发生结石嵌顿的意外情况, 可及时调节 推柄16以调节编织管网3形状而缓解问题, 并。
33、可根据患者输尿管周径而适时调整编织管网3 的外周直径以实现严密贴合且不对输尿管壁造成损伤。 0061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形状可被人为地精确控制, 易于置入 输尿管, 不会推动结石向肾脏逆行和造成输尿管壁损伤, 且能适时调整形状以完全封堵输 尿管, 有效防止结石及结石碎片被灌注水流冲回肾内, 不易发生结石嵌顿的情况, 拖移取石 过程不易变形和摩擦输尿管壁, 能一次性取出全部结石, 达到高效排石的目的。 0062 本实用新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不仅可用于输尿管结石的封堵和移 除, 还可应用于其他体腔的封堵和异物移除,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应用: 用于肾结石的封堵及 移除, 。
34、血管血栓的封堵和移除, 血管穿刺孔封堵止血, 体腔异物的封堵和移除如气管、 肠道 中异物的处理。 0063 实施例2 0064 本实施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与实施例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 挡取出器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0, 图10是实施例2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 内芯4为一均质中空管, 即从内芯4远端开始至内芯4近端的内芯固定球41, 其中央设有贯通 的腔体。 该方案在使用时需配合另外的导丝作为引导器械, 导丝可从内芯固定球41一侧插 入, 至内芯4远端露出导丝为宜。 0065 实施例3 0066 本实施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与实施例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
35、石阻 挡取出器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1, 图11是实施例3的编织管网结构示意图): 所 述的编织管网3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为长梭形结构, 即中央区段为一圆柱体, 该圆柱体的外 周直径是最大的。 该种形状的编织管网3具有较长的直径最大区段, 可以更好地与输尿管壁 紧密贴合, 取得更好的碎石截留和防止结石嵌顿效果。 0067 实施例4 0068 请参见图12和13, 图12是实施例4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一种使用 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 实施例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与实施例1所述的编丝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基。
36、 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编织管网3近端一侧的金属丝31为斜形交叉编织, 且其中的 若干金属丝31伸长至远端一侧并且相邻金属丝31相互缠绕, 最终其远端汇聚在一起, 即所 述的编织管网3其金属丝31由近端的斜形交叉编织过渡至远端的由两根以上金属丝31相互 缠绕支撑的形态。 所述的膜状结构32覆于编织管网3的远端一侧。 使用状态下, 当推动手柄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205994544 U 8 时, 整个编织管网3可呈梭形即第一种使用状态, 所述的编织管网3的近端一侧也可被进一 步推入远端一侧的内部, 呈现远端为半梭形、 近端为伞状的形态。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远 端一侧的。
37、编织管网3由于其金属丝31是相互缠绕的, 因此具备更强的撑开力, 从而更利于在 输尿管内保持封堵的形状, 达到更好的封堵效果。 006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 这些改进和补充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205994544 U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10 CN 205994544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11 CN 205994544 U 11 图4A 图4B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12 CN 205994544 U 12 图4C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3 CN 205994544 U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4 CN 205994544 U 14 图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5 CN 205994544 U 15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6 CN 205994544 U 16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7 CN 205994544 U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