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工作台。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作台通常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 支撑单元 具有支撑表面, 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被放置于该支撑表面上, 工作时, 就可以在该支撑表 面上通过动力工具来加工工件了。 但是, 这种工作台由于体积较大, 不易搬运, 也不易储存, 比较占用空间。
中国专利申请 CN200710084025.4 号揭示了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台, 该工作台包括 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 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 元上, 这样以来, 当需要储存或搬运时, 将支撑腿组件折叠起来, 体积就会相对变小。但是, 运输过程中, 当需要放在小汽车的后备箱中时, 这样的体积还是显得有些大。
美国专利申请 US2008/0149802A1 号揭示了一种体积较小的工作台, 该工作台包 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 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 单元上, 并且支撑单元分为两个部分, 这两部分支撑单元可相对折叠, 从而使得工作台可变 的更小。这种工作台象一个箱子一样, 其折叠后的厚度等于两部分支撑单元各自厚度的总 和。 所以, 折叠后使得工作台的总体厚度显得比较厚, 在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使得存放 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便携式工作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包括 : 第一支撑单元, 该第 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 ; 第二支撑单元, 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 支撑表面 ; 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 第 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 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 平面内, 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在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中, 由于第二支撑单元可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 一收容空间内, 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 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
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案还可是以下几种 :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 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至少 一个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 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 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 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
优选的, 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 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 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 可转动,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 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 第一支撑单元枢转。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全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 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 本发明的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该把手呈 U 形。
优选的, 本发明的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 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 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一起可被完 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 1 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在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 2 为图 1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 3 为图 2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 4 为图 1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局部分解图。
图 5 为图 3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过程中 的示意图。
图 6 为图 3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完全折叠好后的示意图。
图 7 为图 6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从侧向看的示意图。
图中 :
20. 便携式工作台 76. 第二较长侧壁 136. 扳手
24. 第一支撑单元 80. 支撑腿 140. 滑块
28. 第二支撑单元 84. 第一连接部 144. 上通孔
32. 支撑腿组件 88. 第二连接部 148. 下通孔
36. 第一支撑壁 92. 第一通孔 152. 销子
40. 第一支撑表面 96. 第二通孔 156. 锁紧螺栓
44. 第一侧壁 100. 螺栓 160. 套筒
45. 凹陷部 104. 螺母 164. 螺母
48. 第一较长侧壁 108. 第二连接部侧壁 168. 弹簧
52. 把手 112. 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72. 钢珠
56. 第一收容空间 116. 第一滑槽 176. 第二连接部垂直 壁
60. 第二支撑壁 120. 锁紧部 180. 盖子
64. 第二支撑表面 124. 释放部 h1. 第一侧壁高度
68. 第二侧壁 128. 第二上滑槽 h2. 第二侧壁高度
72. 凹陷部 132. 第二下滑槽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20 包括第一支撑单元 24、 第二支撑单元 28 和用于支 撑该第一支撑单元 24 和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支撑腿组件 32。
进一步参照图 2, 第一支撑单元 24 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壁 36, 该第一支撑壁 36 为一 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 该第一支撑壁 36 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 40, 该第一支撑表面 40 为一个平面, 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支撑壁 36 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 且可以是 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该第一支撑壁 36 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 边缘 ( 未标示 )。其中, 分别从第一支撑壁 36 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 的设置有两个第一侧壁 44。两个第一侧壁 44 大致平行设置。第一侧壁 44 为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在此将该作为第一侧壁 44 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一侧壁 44 的高度 h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侧壁 44 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 而成, 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 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45, 凹陷部 45 可以是三角形, 设置凹陷部 45 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美观,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一支撑壁 36 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一较长侧 壁 4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较长侧壁 48 可以做成镂空状的, 这样就可以 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 20 的整体重量。
在第一较长侧壁的中间部设有把手 52, 该把手 52 大致呈 U 形设置。该把手 52 的 U 形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较长侧壁 48 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把手 52 可以 是一体成形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把手 52 也可以是可拆卸 的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 例如通过铆钉等方式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
第一支撑壁 36、 两个第一侧壁 44 和第一较长侧壁 48 一起限定了第一收容空间 56。该第一收容空间 56 用于收容第二支撑单元 28,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 支撑单元 28 是完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单 元 28 也可以是部分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的。
第二支撑单元 28 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壁 60, 该第二支撑壁 60 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该第二支撑壁 60 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 64, 该第二支撑表面 64 为一个平面, 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 64 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壁 60 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 且可以是 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上。
该第二支撑壁 60 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 边缘 ( 未标示 )。其中, 分别从第二支撑壁 60 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 的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壁 68。两个第二侧壁 68 大致平行设置。第二侧壁 68 为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在此将该作为第二侧壁 68 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二侧壁 68 的高度 h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侧壁 68 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而成, 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 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72, 凹陷部 72 可以是三角形, 设置凹陷部 72 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美观,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二支撑壁 60 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二较长侧 壁 7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较长侧壁 76 可以做成镂空状的, 这样就可以 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 20 的整体重量。
支撑腿组件 32 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或第二支撑单元 28 中的至少一 个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继续参照图 1 和图 2, 支撑腿组件 32 一共包括四个支 撑腿 80, 其中有两个支撑腿 80 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该两个支撑腿 80 的安装位置分 别靠近两个第一侧壁 44 与第一较长侧壁 48 的连接处, 每个支撑腿 80 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 支撑单元 24 上。
另外两个支撑腿 80 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上, 该两个支撑腿 80 的安装位置分别 靠近两个第二侧壁 68 与第二较长侧壁 76 的连接处, 每个支撑腿 80 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 撑单元 28 上。
参照图 3, 为支撑腿组件 32 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此时, 支撑腿 80 均被枢转的 处于图 3 中的折叠状态, 并且第二支撑单元 28 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 80 一 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 参照图 6)。这样一来, 当便携式工作台 20 需要 被运输或储存时, 会使得整体体积比较小。 进一步结合图 4,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在本发明 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枢转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 动, 在第一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撑表面 40 位于同一平面内 ( 参照图 1), 在第 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 实施方式中, 当位于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全部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 参照图 6)。并且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撑表面 40 平行且第二支撑表 面 64 到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距离 S 小于一个第一侧壁 44 的高度 h1 和一个第二侧壁 68 的 高度 h2 之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 撑表面 40 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 64 到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距离 S 小于一个第一侧壁 44 的高 度 h1( 参照图 7)。
在第一侧壁 44 上远离第一较长侧壁 48 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 84, 这样的第一连 接部 84 共有两个, 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侧壁 44 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连 接部 84 为金属件, 该第一连接部 84 通过铆钉等方式固定的连接于第一侧壁 44 的一端。
在第二侧壁 68 上远离第二较长侧壁 76 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 88, 这样的第二连 接部 88 共有两个, 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壁 68 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连 接部 88 焊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第二连接部 88 也可以通 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例如可以通过铆钉连接等方式将第二连接部 88 连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第一连接部 84 上设有第一通孔 92, 第二连接部 88 上设有第二通孔 96。一枢转轴 穿过该第一通孔 92 和第二通孔 9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枢转轴为螺栓 100, 螺
栓 100 穿过第一通孔 92 和第二通孔 96, 螺栓 100 带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母 104 安装于其上, 从而将第一连接部 84 和第二连接部 88 相连接, 并且使得第二连接部 88 相对第一连接部 84 绕该螺栓 100 枢转, 由于第二连接部 88 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第二侧壁 68 上, 第 一连接部 84 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的第一侧壁 44 上, 从而使得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 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绕上述螺栓 100 枢转。
在第一支撑单元 24 的第一连接部 84 和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第二连接部 88 之间设 有锁紧机构, 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锁紧不可转动 ;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释放,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枢转。
第二连接部 88 为中空的长方体状, 其具有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和 一个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12, 前述的第二通孔 96 有两个, 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对应设置的第 二连接部侧壁 108 上, 螺栓 100 穿过这两个第二通孔 96。
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 116, 该两个第一滑槽 116 对称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 84 的一侧, 第一滑槽 116 呈 L 形, 该 L 形第一滑槽 116 的一边为锁紧部 120, L 形第一滑槽 的另一边为释放部 124。 第一连接部 84 上的第一滑槽 116 之所以对称的设置两个是因为这 样一来第一连接部 84 就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件, 可以安装在两个第一侧壁 44 上的任何一个 上。 锁紧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上滑槽 128 和两个第二下滑槽 132。两个第二上滑 槽 128 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 88 的两个侧壁上, 两个第二下滑槽 132 分别对应的安 装于第二连接部 88 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上, 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上滑槽 128 的下 面。
锁紧机构还包括扳手 136 和滑块 140, 滑块 140 收容于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12 内, 滑块 140 上设有上通孔 144 和下通孔 148, 锁紧机构还包括销子 152, 该销子 152 的一端与 扳手 136 连接, 销子 152 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上滑槽 128 和滑块 140 的上通孔 144 进入并收 容于第一滑槽 116 内。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锁紧螺栓 156, 该锁紧螺栓 156 的一端与扳手 136 连接, 锁紧螺栓 156 上设有套筒 160, 该锁紧螺栓 156 和套筒 160 一起穿过第二下滑槽 132 和滑块 140 的下通孔 148, 锁紧螺栓 156 的另一端通过螺母 164 连接。
锁紧机构还包括弹簧 168 和钢珠 172, 该弹簧 168 完全收容于滑块 140 内, 钢珠 172 部分的收容于滑块 140 内。第二连接部 88 还包括两个垂直于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的第二 连接部垂直壁 176, 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 176 邻近并与第二侧壁 68 连接, 另一个第二 连接部垂直壁 176 远离第二侧壁 68。弹簧 168 朝向远离第二侧壁 68 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 176 的方向抵压钢珠, 远离第二侧壁 68 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定位孔 ( 未图示 ), 钢珠 172 可操作的分别置于两个定位孔中的一个中。
第二连接部 88 的上侧设有一个盖子 180, 将第二连接部 88 盖起来。
使用时, 如果销子 152 的一端在第一滑槽 116 的锁紧部 120 中, 此时该锁紧机构处 于锁紧状态, 钢珠 172 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 锁紧不可运动, 向下拨动扳手 136, 此时扳手 136 带动销子 152 和锁紧螺栓 156 一起运动, 同时销子 152 和锁紧螺栓 156 一起带动滑块 140 运动, 此时销子 152 沿着第一滑槽 116 和
第二上滑槽 128 运动, 锁紧螺栓 156 沿着第二下滑槽 132 运动, 当销子 152 运动到第一滑槽 116 的释放部 124 时, 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钢珠 172 位于下面一个定位孔中, 第二 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释放,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枢转。 反之, 如果想再要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就要向上拨动扳手 136, 使销子 152 运动到第一 滑槽 116 的锁紧部 120, 钢珠 172 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即可。
使用时, 先将便携式工作台 20 完全打开使其处于如图 1 所示的状态, 此时就可以 在第一支撑表面 36 和 / 或第二支撑表面 40 上放置动力工具, 例如斜断锯等。或者也可以 作为一个单纯的工作台面使用。 工作完成后, 先转动支撑腿 80, 使其处于折叠状态 ( 参照图 3), 然后向下拨动扳手 136, 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此时就可以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转 动第二支撑单元 28。当然也可以是相对第二支撑单元 28 转动第一支撑单元 24。
参照图 5, 为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转动过程中的示意图。参照图 6 为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转到底的示意图, 此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这时, 便携式工作 20 就像一个箱子一样被存放和运输。
折叠好后, 再将扳手 136 向上拨动, 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此时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锁紧不可运动, 这样会使得搬运过程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