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作台.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0490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8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2046.9

申请日:

2009.11.02

公开号:

CN102049766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5H 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力普电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路18号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金通工业集中区登记生效日:201412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H 1/04申请日:20091102|||公开

IPC分类号:

B25H1/04

主分类号:

B25H1/04

申请人: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格雷厄姆·格哈德; 沃伦·布朗; 哈利·索默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支撑表面;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由于第二支撑单元可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包括 : 第一支撑单元, 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 ; 第二支撑单元, 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支撑表面 ; 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 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 其特征在于 : 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 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至少 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 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 个第一侧壁,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 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 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 二侧壁, 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 构, 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 第二支 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可转动,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 第二支撑单元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全 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 手。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该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该把手呈 U 形。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 其 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 单元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第二支撑单元及可枢转的连接 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一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 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

说明书


便携式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工作台。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作台通常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 支撑单元 具有支撑表面, 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被放置于该支撑表面上, 工作时, 就可以在该支撑表 面上通过动力工具来加工工件了。 但是, 这种工作台由于体积较大, 不易搬运, 也不易储存, 比较占用空间。
     中国专利申请 CN200710084025.4 号揭示了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台, 该工作台包括 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 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 元上, 这样以来, 当需要储存或搬运时, 将支撑腿组件折叠起来, 体积就会相对变小。但是, 运输过程中, 当需要放在小汽车的后备箱中时, 这样的体积还是显得有些大。
     美国专利申请 US2008/0149802A1 号揭示了一种体积较小的工作台, 该工作台包 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 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 单元上, 并且支撑单元分为两个部分, 这两部分支撑单元可相对折叠, 从而使得工作台可变 的更小。这种工作台象一个箱子一样, 其折叠后的厚度等于两部分支撑单元各自厚度的总 和。 所以, 折叠后使得工作台的总体厚度显得比较厚, 在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使得存放 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便携式工作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包括 : 第一支撑单元, 该第 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 ; 第二支撑单元, 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 支撑表面 ; 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 ; 第 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 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 平面内, 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在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中, 由于第二支撑单元可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 一收容空间内, 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 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
     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案还可是以下几种 :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 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至少 一个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 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 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 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
     优选的, 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 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 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 可转动,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 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 第一支撑单元枢转。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全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 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 本发明的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 该把手呈 U 形。
     优选的, 本发明的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 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 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一起可被完 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 1 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在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 2 为图 1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 3 为图 2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 4 为图 1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局部分解图。
     图 5 为图 3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过程中 的示意图。
     图 6 为图 3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完全折叠好后的示意图。
     图 7 为图 6 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从侧向看的示意图。
     图中 :
     20. 便携式工作台 76. 第二较长侧壁 136. 扳手
     24. 第一支撑单元 80. 支撑腿 140. 滑块
     28. 第二支撑单元 84. 第一连接部 144. 上通孔
     32. 支撑腿组件 88. 第二连接部 148. 下通孔
     36. 第一支撑壁 92. 第一通孔 152. 销子
     40. 第一支撑表面 96. 第二通孔 156. 锁紧螺栓
     44. 第一侧壁 100. 螺栓 160. 套筒
     45. 凹陷部 104. 螺母 164. 螺母
     48. 第一较长侧壁 108. 第二连接部侧壁 168. 弹簧
     52. 把手 112. 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72. 钢珠
     56. 第一收容空间 116. 第一滑槽 176. 第二连接部垂直 壁
     60. 第二支撑壁 120. 锁紧部 180. 盖子
     64. 第二支撑表面 124. 释放部 h1. 第一侧壁高度
     68. 第二侧壁 128. 第二上滑槽 h2. 第二侧壁高度
     72. 凹陷部 132. 第二下滑槽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一种便携式工作台 20 包括第一支撑单元 24、 第二支撑单元 28 和用于支 撑该第一支撑单元 24 和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支撑腿组件 32。
     进一步参照图 2, 第一支撑单元 24 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壁 36, 该第一支撑壁 36 为一 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 该第一支撑壁 36 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 40, 该第一支撑表面 40 为一个平面, 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支撑壁 36 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 且可以是 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该第一支撑壁 36 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 边缘 ( 未标示 )。其中, 分别从第一支撑壁 36 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 的设置有两个第一侧壁 44。两个第一侧壁 44 大致平行设置。第一侧壁 44 为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在此将该作为第一侧壁 44 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一侧壁 44 的高度 h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侧壁 44 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 而成, 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 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45, 凹陷部 45 可以是三角形, 设置凹陷部 45 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美观,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一支撑壁 36 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一较长侧 壁 4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较长侧壁 48 可以做成镂空状的, 这样就可以 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 20 的整体重量。
     在第一较长侧壁的中间部设有把手 52, 该把手 52 大致呈 U 形设置。该把手 52 的 U 形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较长侧壁 48 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把手 52 可以 是一体成形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把手 52 也可以是可拆卸 的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 例如通过铆钉等方式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 48 上。
     第一支撑壁 36、 两个第一侧壁 44 和第一较长侧壁 48 一起限定了第一收容空间 56。该第一收容空间 56 用于收容第二支撑单元 28,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 支撑单元 28 是完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单 元 28 也可以是部分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的。
     第二支撑单元 28 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壁 60, 该第二支撑壁 60 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该第二支撑壁 60 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 64, 该第二支撑表面 64 为一个平面, 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 64 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壁 60 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 且可以是 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上。
     该第二支撑壁 60 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 边缘 ( 未标示 )。其中, 分别从第二支撑壁 60 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 的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壁 68。两个第二侧壁 68 大致平行设置。第二侧壁 68 为较薄的长方形 板状结构, 在此将该作为第二侧壁 68 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二侧壁 68 的高度 h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侧壁 68 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而成, 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 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72, 凹陷部 72 可以是三角形, 设置凹陷部 72 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美观,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
     从第二支撑壁 60 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二较长侧 壁 7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较长侧壁 76 可以做成镂空状的, 这样就可以 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 20 的整体重量。
     支撑腿组件 32 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或第二支撑单元 28 中的至少一 个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继续参照图 1 和图 2, 支撑腿组件 32 一共包括四个支 撑腿 80, 其中有两个支撑腿 80 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该两个支撑腿 80 的安装位置分 别靠近两个第一侧壁 44 与第一较长侧壁 48 的连接处, 每个支撑腿 80 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 支撑单元 24 上。
     另外两个支撑腿 80 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上, 该两个支撑腿 80 的安装位置分别 靠近两个第二侧壁 68 与第二较长侧壁 76 的连接处, 每个支撑腿 80 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 撑单元 28 上。
     参照图 3, 为支撑腿组件 32 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此时, 支撑腿 80 均被枢转的 处于图 3 中的折叠状态, 并且第二支撑单元 28 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 80 一 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 参照图 6)。这样一来, 当便携式工作台 20 需要 被运输或储存时, 会使得整体体积比较小。 进一步结合图 4,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在本发明 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枢转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上。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 动, 在第一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撑表面 40 位于同一平面内 ( 参照图 1), 在第 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 实施方式中, 当位于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全部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 ( 参照图 6)。并且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撑表面 40 平行且第二支撑表 面 64 到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距离 S 小于一个第一侧壁 44 的高度 h1 和一个第二侧壁 68 的 高度 h2 之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第二位置时, 第二支撑表面 64 和第一支 撑表面 40 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 64 到第一支撑表面 40 的距离 S 小于一个第一侧壁 44 的高 度 h1( 参照图 7)。
     在第一侧壁 44 上远离第一较长侧壁 48 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 84, 这样的第一连 接部 84 共有两个, 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侧壁 44 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连 接部 84 为金属件, 该第一连接部 84 通过铆钉等方式固定的连接于第一侧壁 44 的一端。
     在第二侧壁 68 上远离第二较长侧壁 76 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 88, 这样的第二连 接部 88 共有两个, 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壁 68 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连 接部 88 焊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第二连接部 88 也可以通 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例如可以通过铆钉连接等方式将第二连接部 88 连接于第二侧壁 68 的一端。
     第一连接部 84 上设有第一通孔 92, 第二连接部 88 上设有第二通孔 96。一枢转轴 穿过该第一通孔 92 和第二通孔 9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枢转轴为螺栓 100, 螺
     栓 100 穿过第一通孔 92 和第二通孔 96, 螺栓 100 带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母 104 安装于其上, 从而将第一连接部 84 和第二连接部 88 相连接, 并且使得第二连接部 88 相对第一连接部 84 绕该螺栓 100 枢转, 由于第二连接部 88 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第二侧壁 68 上, 第 一连接部 84 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的第一侧壁 44 上, 从而使得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 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绕上述螺栓 100 枢转。
     在第一支撑单元 24 的第一连接部 84 和第二支撑单元 28 的第二连接部 88 之间设 有锁紧机构, 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锁紧不可转动 ; 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释放,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枢转。
     第二连接部 88 为中空的长方体状, 其具有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和 一个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12, 前述的第二通孔 96 有两个, 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对应设置的第 二连接部侧壁 108 上, 螺栓 100 穿过这两个第二通孔 96。
     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 116, 该两个第一滑槽 116 对称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 84 的一侧, 第一滑槽 116 呈 L 形, 该 L 形第一滑槽 116 的一边为锁紧部 120, L 形第一滑槽 的另一边为释放部 124。 第一连接部 84 上的第一滑槽 116 之所以对称的设置两个是因为这 样一来第一连接部 84 就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件, 可以安装在两个第一侧壁 44 上的任何一个 上。 锁紧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上滑槽 128 和两个第二下滑槽 132。两个第二上滑 槽 128 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 88 的两个侧壁上, 两个第二下滑槽 132 分别对应的安 装于第二连接部 88 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上, 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上滑槽 128 的下 面。
     锁紧机构还包括扳手 136 和滑块 140, 滑块 140 收容于第二连接部收容腔 112 内, 滑块 140 上设有上通孔 144 和下通孔 148, 锁紧机构还包括销子 152, 该销子 152 的一端与 扳手 136 连接, 销子 152 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上滑槽 128 和滑块 140 的上通孔 144 进入并收 容于第一滑槽 116 内。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锁紧螺栓 156, 该锁紧螺栓 156 的一端与扳手 136 连接, 锁紧螺栓 156 上设有套筒 160, 该锁紧螺栓 156 和套筒 160 一起穿过第二下滑槽 132 和滑块 140 的下通孔 148, 锁紧螺栓 156 的另一端通过螺母 164 连接。
     锁紧机构还包括弹簧 168 和钢珠 172, 该弹簧 168 完全收容于滑块 140 内, 钢珠 172 部分的收容于滑块 140 内。第二连接部 88 还包括两个垂直于第二连接部侧壁 108 的第二 连接部垂直壁 176, 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 176 邻近并与第二侧壁 68 连接, 另一个第二 连接部垂直壁 176 远离第二侧壁 68。弹簧 168 朝向远离第二侧壁 68 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 176 的方向抵压钢珠, 远离第二侧壁 68 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定位孔 ( 未图示 ), 钢珠 172 可操作的分别置于两个定位孔中的一个中。
     第二连接部 88 的上侧设有一个盖子 180, 将第二连接部 88 盖起来。
     使用时, 如果销子 152 的一端在第一滑槽 116 的锁紧部 120 中, 此时该锁紧机构处 于锁紧状态, 钢珠 172 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 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 锁紧不可运动, 向下拨动扳手 136, 此时扳手 136 带动销子 152 和锁紧螺栓 156 一起运动, 同时销子 152 和锁紧螺栓 156 一起带动滑块 140 运动, 此时销子 152 沿着第一滑槽 116 和
     第二上滑槽 128 运动, 锁紧螺栓 156 沿着第二下滑槽 132 运动, 当销子 152 运动到第一滑槽 116 的释放部 124 时, 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钢珠 172 位于下面一个定位孔中, 第二 支撑单元 28 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释放, 第二支撑单元 28 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枢转。 反之, 如果想再要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就要向上拨动扳手 136, 使销子 152 运动到第一 滑槽 116 的锁紧部 120, 钢珠 172 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即可。
     使用时, 先将便携式工作台 20 完全打开使其处于如图 1 所示的状态, 此时就可以 在第一支撑表面 36 和 / 或第二支撑表面 40 上放置动力工具, 例如斜断锯等。或者也可以 作为一个单纯的工作台面使用。 工作完成后, 先转动支撑腿 80, 使其处于折叠状态 ( 参照图 3), 然后向下拨动扳手 136, 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 此时就可以相对第一支撑单元 24 转 动第二支撑单元 28。当然也可以是相对第二支撑单元 28 转动第一支撑单元 24。
     参照图 5, 为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转动过程中的示意图。参照图 6 为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转到底的示意图, 此时, 第二支撑单元 28 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56 内。这时, 便携式工作 20 就像一个箱子一样被存放和运输。
     折叠好后, 再将扳手 136 向上拨动, 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此时第二支撑单元 28 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 24 被锁紧不可运动, 这样会使得搬运过程比较安全。

便携式工作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便携式工作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便携式工作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工作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工作台.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976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49766ACN102049766A21申请号200910212046922申请日20091102B25H1/0420060171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路18号72发明人格雷厄姆格哈德沃伦布朗哈利索默54发明名称便携式工作台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支撑表面;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

2、撑单元上;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由于第二支撑单元可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CN102049770A1/1页21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支撑表面;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

3、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

4、侧壁,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全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该把手呈U形。

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单元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一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权利要求书CN102049766ACN102049770A1/6页3便携式工作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工作台。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工作台通常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

6、撑腿组件,支撑单元具有支撑表面,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被放置于该支撑表面上,工作时,就可以在该支撑表面上通过动力工具来加工工件了。但是,这种工作台由于体积较大,不易搬运,也不易储存,比较占用空间。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0840254号揭示了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元上,这样以来,当需要储存或搬运时,将支撑腿组件折叠起来,体积就会相对变小。但是,运输过程中,当需要放在小汽车的后备箱中时,这样的体积还是显得有些大。0004美国专利申请US2008/0149802A1号揭示了一种体积较小的工作台,该工作。

7、台包括支撑单元和用于支撑该支撑单元的支撑腿组件。其中,支撑腿组件可折叠的安装于支撑单元上,并且支撑单元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支撑单元可相对折叠,从而使得工作台可变的更小。这种工作台象一个箱子一样,其折叠后的厚度等于两部分支撑单元各自厚度的总和。所以,折叠后使得工作台的总体厚度显得比较厚,在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使得存放比较困难。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便携式工作台。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台,包括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一收容空间;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第二支撑表面;支撑腿组件可移动的安装于第。

8、一支撑单元或第二支撑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支撑单元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上;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和第一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0007在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中,由于第二支撑单元可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便携式工作台折叠后体积更小,运输或者储存更方便。0008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案还可是以下几种0009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0010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第二支撑单。

9、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使得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绕所述枢转轴枢转。0011优选的,本发明的便携式工作台包括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说明书CN102049766ACN102049770A2/6页4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被释放并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0012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可操作的全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0013优选的,本发明的。

10、便携式工作台上设置有把手。0014优选的,本发明的把手设置于第一支撑单元上,该把手呈U形。0015优选的,本发明的支撑腿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其中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上。另外两个支撑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上。0016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单元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一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0017优选的,本发明的第一支撑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的面积。附图说明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9图1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在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0020图2为图1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立体图。0021图3为图2。

11、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0022图4为图1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局部分解图。0023图5为图3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当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第一支撑单元枢转过程中的示意图。0024图6为图3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完全折叠好后的示意图。0025图7为图6所揭示的便携式工作台的从侧向看的示意图。0026图中002720便携式工作台76第二较长侧壁136扳手002824第一支撑单元80支撑腿140滑块002928第二支撑单元84第一连接部144上通孔003032支撑腿组件88第二连接部148下通孔003136第一支撑壁92第一通孔152销子003240第一支撑表面96第二通孔156。

12、锁紧螺栓003344第一侧壁100螺栓160套筒003445凹陷部104螺母164螺母003548第一较长侧壁108第二连接部侧壁168弹簧003652把手112第二连接部收容腔172钢珠003756第一收容空间116第一滑槽176第二连接部垂直壁003860第二支撑壁120锁紧部180盖子003964第二支撑表面124释放部H1第一侧壁高度004068第二侧壁128第二上滑槽H2第二侧壁高度004172凹陷部132第二下滑槽说明书CN102049766ACN102049770A3/6页5具体实施方式0042参照图1,一种便携式工作台20包括第一支撑单元24、第二支撑单元28和用于支撑该第一支。

13、撑单元24和第二支撑单元28的支撑腿组件32。0043进一步参照图2,第一支撑单元24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壁36,该第一支撑壁36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该第一支撑壁36的上侧设有第一支撑表面40,该第一支撑表面40为一个平面,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004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壁36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且可以是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0045该第一支撑壁36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边缘未标示。其中,分别从第一支撑壁36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两个第一侧壁44。两个第一侧壁44大致平行设置。第一侧壁44为较薄的长方形板。

14、状结构,在此将该作为第一侧壁44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004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44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而成,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45,凹陷部45可以是三角形,设置凹陷部45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0047从第一支撑壁36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一较长侧壁4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较长侧壁48可以做成镂空状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20的整体重量。0048在第一较长侧壁的中间部设有把手52,该把手52大致呈U。

15、形设置。该把手52的U形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较长侧壁48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把手52可以是一体成形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把手52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例如通过铆钉等方式连接于第一较长侧壁48上。0049第一支撑壁36、两个第一侧壁44和第一较长侧壁48一起限定了第一收容空间56。该第一收容空间56用于收容第二支撑单元2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是完全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也可以是部分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的。0050第二支撑单元28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壁60,该第。

16、二支撑壁60为一个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该第二支撑壁60的上侧设有第二支撑表面64,该第二支撑表面64为一个平面,该平面大致呈长方形。005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表面40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撑表面64的面积。005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壁60可以是一个铝制薄板,且可以是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0053该第二支撑壁6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较长的侧边缘未标示。其中,分别从第二支撑壁6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较短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两个第二侧壁68。两个第二侧壁68大致平行设置。第二侧壁68为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此将该作为第二侧。

17、壁68的长方形板的宽度定义为第二侧壁68的高度H2。005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68可以是由两个较薄的金属板焊接说明书CN102049766ACN102049770A4/6页6而成,该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铁等。每个较薄的金属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72,凹陷部72可以是三角形,设置凹陷部72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强度。0055从第二支撑壁60的其中一个较长的侧边缘处向下延伸的设置有一个第二较长侧壁7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较长侧壁76可以做成镂空状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便携式工作台20的整体重量。0056支撑腿组件32可。

18、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或第二支撑单元28中的至少一个上。005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支撑腿组件32一共包括四个支撑腿80,其中有两个支撑腿80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该两个支撑腿80的安装位置分别靠近两个第一侧壁44与第一较长侧壁48的连接处,每个支撑腿80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0058另外两个支撑腿80安装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该两个支撑腿80的安装位置分别靠近两个第二侧壁68与第二较长侧壁76的连接处,每个支撑腿80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28上。0059参照图3,为支撑腿组件32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支撑腿80均被枢转的处于图3中的。

19、折叠状态,并且第二支撑单元28及可枢转的连接于其上的两个支撑腿80一起可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参照图6。这样一来,当便携式工作台20需要被运输或储存时,会使得整体体积比较小。0060进一步结合图4,第二支撑单元28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单元28可枢转的安装于第一支撑单元24上。0061第二支撑单元28可操作的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位于同一平面内参照图1,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28至少部分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位于第。

20、二位置时,第二支撑单元28可全部的被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参照图6。并且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64到第一支撑表面40的距离S小于一个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和一个第二侧壁68的高度H2之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表面64和第一支撑表面40平行且第二支撑表面64到第一支撑表面40的距离S小于一个第一侧壁44的高度H1参照图7。0062在第一侧壁44上远离第一较长侧壁48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84,这样的第一连接部84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侧壁44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84为金属件,该第一连接部84通。

21、过铆钉等方式固定的连接于第一侧壁44的一端。0063在第二侧壁68上远离第二较长侧壁7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88,这样的第二连接部88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壁68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88焊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88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例如可以通过铆钉连接等方式将第二连接部88连接于第二侧壁68的一端。0064第一连接部84上设有第一通孔92,第二连接部88上设有第二通孔96。一枢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92和第二通孔9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枢转轴为螺栓100,螺说明书CN102049766AC。

22、N102049770A5/6页7栓100穿过第一通孔92和第二通孔96,螺栓100带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母104安装于其上,从而将第一连接部84和第二连接部88相连接,并且使得第二连接部88相对第一连接部84绕该螺栓100枢转,由于第二连接部88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单元28的第二侧壁68上,第一连接部84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单元24的第一侧壁44上,从而使得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绕上述螺栓100枢转。0065在第一支撑单元24的第一连接部84和第二支撑单元28的第二连接部88之间设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

23、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转动;当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被释放,第二支撑单元28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枢转。0066第二连接部88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其具有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108和一个第二连接部收容腔112,前述的第二通孔96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侧壁108上,螺栓100穿过这两个第二通孔96。0067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116,该两个第一滑槽116对称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84的一侧,第一滑槽116呈L形,该L形第一滑槽116的一边为锁紧部120,L形第一滑槽的另一边为释放部124。第一连接部84上的第一滑槽116之所以对称的。

24、设置两个是因为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84就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件,可以安装在两个第一侧壁44上的任何一个上。0068锁紧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上滑槽128和两个第二下滑槽132。两个第二上滑槽128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88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第二下滑槽132分别对应的安装于第二连接部88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侧壁108上,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上滑槽128的下面。0069锁紧机构还包括扳手136和滑块140,滑块140收容于第二连接部收容腔112内,滑块140上设有上通孔144和下通孔148,锁紧机构还包括销子152,该销子152的一端与扳手136连接,销子15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上滑槽128和滑块140的上。

25、通孔144进入并收容于第一滑槽116内。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锁紧螺栓156,该锁紧螺栓156的一端与扳手136连接,锁紧螺栓156上设有套筒160,该锁紧螺栓156和套筒160一起穿过第二下滑槽132和滑块140的下通孔148,锁紧螺栓156的另一端通过螺母164连接。0070锁紧机构还包括弹簧168和钢珠172,该弹簧168完全收容于滑块140内,钢珠172部分的收容于滑块140内。第二连接部88还包括两个垂直于第二连接部侧壁108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邻近并与第二侧壁68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部垂直壁176远离第二侧壁68。弹簧168朝向远离第二侧壁68的第二。

26、连接部垂直壁176的方向抵压钢珠,远离第二侧壁68的第二连接部垂直壁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定位孔未图示,钢珠172可操作的分别置于两个定位孔中的一个中。0071第二连接部88的上侧设有一个盖子180,将第二连接部88盖起来。0072使用时,如果销子152的一端在第一滑槽116的锁紧部120中,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钢珠172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运动,向下拨动扳手136,此时扳手136带动销子152和锁紧螺栓156一起运动,同时销子152和锁紧螺栓156一起带动滑块140运动,此时销子152沿着第一滑槽116和说明书CN102049766AC。

27、N102049770A6/6页8第二上滑槽128运动,锁紧螺栓156沿着第二下滑槽132运动,当销子152运动到第一滑槽116的释放部124时,此时该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钢珠172位于下面一个定位孔中,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被释放,第二支撑单元28可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枢转。反之,如果想再要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就要向上拨动扳手136,使销子152运动到第一滑槽116的锁紧部120,钢珠172位于上面一个定位孔中即可。0073使用时,先将便携式工作台20完全打开使其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就可以在第一支撑表面36和/或第二支撑表面40上放置动力工具,例如斜断锯等。或者也可以作。

28、为一个单纯的工作台面使用。工作完成后,先转动支撑腿80,使其处于折叠状态参照图3,然后向下拨动扳手136,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此时就可以相对第一支撑单元24转动第二支撑单元28。当然也可以是相对第二支撑单元28转动第一支撑单元24。0074参照图5,为第二支撑单元28被转动过程中的示意图。参照图6为第二支撑单元28被转到底的示意图,此时,第二支撑单元28被完全的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56内。这时,便携式工作20就像一个箱子一样被存放和运输。0075折叠好后,再将扳手136向上拨动,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第二支撑单元28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4被锁紧不可运动,这样会使得搬运过程比较安全。说明书CN102049766ACN102049770A1/7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2/7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3/7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4/7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5/7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6/7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CN102049770A7/7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4976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