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40173.3 (22)申请日 2016.09.22 (71)申请人 陕西科技大学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72)发明人 沈文 史康洁 任华 丁丽 陈祖鲜 张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常娥 (51)Int.Cl. A61K 8/9789(2017.01) A61K 8/73(2006.01) A61K 8/19(2006.01) A61K 8/37(2006.01) A61K 8/49(2006.01)。
2、 A61K 8/67(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9/08(2006.01) A61Q 19/02(2006.01) A61Q 17/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及其制备方法, 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茯茶茶粉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炭 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维素 1-2、 羟苯乙酯0.3-0.5, 吐温80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 0.5-0.8, 维生素E 0.5-0.7, 余量为。
3、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 和为100。 本发明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以茯 茶为原料, 其所含有的丰富的茶多酚、 茶多糖具 有公认的抗氧化、 抗辐射作用; 茶皂素具有突出 的改善局部循环, 增加血流量作用; 茯茶特有的 金花菌、 茶黄素有明显的抗菌、 促进细胞再生作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6309233 A 2017.01.11 CN 106309233 A 1.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茯茶茶粉 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炭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 维素1-2、 羟苯乙酯0.。
4、3-0.5, 吐温80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 0.5-0.8, 维生素E 0.5-0.7, 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炭粉 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维素1-2、 羟苯乙酯0.3-0.5, 吐温80 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0.5-0.8, 维生素E 0.5-0.7, 余量为纯 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5、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取细粉备用; 步骤3, 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维生 素E, 在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溶液;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的纯 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纯 水的温度为30-5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09233 A 2 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控。
6、油型茶叶面膜泥, 本发明还涉 及该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面膜泥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改善面部皮肤功能的泥膏状日用化妆品, 相比传统面 膜, 面膜泥具有贴附性好, 使用方便, 保湿型强等特点。 0003 面部皮肤是人类皮肤中较为粗糙的部位, 且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中, 受到温湿度变 化、 光线、 空气颗粒碰撞等刺激, 面部皮肤较易出现老化, 为此, 面部保湿修复类日用产品不 断涌现, 市场上常见的面部护理类产品按机理可以分为防晒类、 保湿类、 抗氧化类、 抗皱类、 美白类等不同功能类型, 这些功能主要依靠不同的助剂来完成。 面部控油是面部保湿的一 种重要手段, 面部油脂分泌过度, 会造成。
7、皮肤水化量的减少, 皮肤增厚暗陈, 尤其在高气温 条件下更会造成皮肤出现油脂型皮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其具有良好的控油、 抗氧化、 促 进皮肤水化作用。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 组分组成: 茯茶茶粉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炭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 2-3、 甲乙基纤维素1-2、 羟苯乙酯0.3-0.5, 吐温80 1.2-1.5, 透明质酸 1-2, 维生素C 0.5-0.8, 维生素。
8、E 0.5-0.7, 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 之和为100。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具 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8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 炭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维素1-2、 羟苯乙酯0.3-0.5, 吐 温80 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 0.5-0.8, 维生素E 0.5-0.7, 余量 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9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9、 取细粉备用; 0010 步骤3, 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维生素E, 在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溶液; 0011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 的纯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0012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0013 步骤3中纯水的温度为30-50。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309233 A 3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以茯茶为原料, 其所含有的 丰富的茶多酚、 茶多糖具有公认的抗氧化、 抗辐射作用; 茶皂素具有突出的改。
10、善局部循环, 增加血流量作用; 茯茶特有的金花菌、 茶黄素有明显的抗菌、 促进细胞再生作用, 使用茯茶 作为原料制备面膜泥具有良好的控油、 美白、 抗氧化、 促进皮肤水化、 抗辐射、 促进面部新陈 代谢等作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与一般市售面膜泥的体外干燥时间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7 本发明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茯茶茶粉45- 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炭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维素 1-2、 羟苯乙酯0.3-0.5, 吐温80 1.。
1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 0.5- 0.8, 维生素E 0.5-0.7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18 本发明中使用茯茶茶粉作为主要原料, 可溶性淀粉作为填充剂, 活性炭粉作为油 脂吸附剂, 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黏合剂, 甲乙基纤维素作为辅助黏合剂, 羟苯乙酯作为防腐 剂, 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 透明质酸作为保湿剂, 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 维生素E作为抗 氧化剂与辅助乳化剂。 本品利用茶多酚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起到皮肤表面油脂剥离, 被活性炭与茶粉吸附的作用, 同时保持了茯茶本身的性能。 0019 在普通面部清洁后使用本品涂覆在面部或需涂覆的裸露的。
12、皮肤上30min后洗去或 擦去本面膜泥, 皮肤即可达到去油保湿的效果。 0020 上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的制备方法,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21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45-55、 可溶性淀粉10-13、 活性 炭粉3-5、 羟丙甲基纤维素2-3、 甲乙基纤维素1-2、 羟苯乙酯0.3-0.5, 吐 温80 1.2-1.5, 透明质酸1-2, 维生素C 0.5-0.8, 维生素E 0.5-0.7, 余量 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22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取细粉备用; 0023 步骤3, 。
13、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维生素E, 在30-50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溶液; 0024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 的纯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0025 选用30人一组共3组受试者在洁面后涂覆本品30min进行感官实验, 以获得舒适感 等满意率制表,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在受试人群中的有益效果。 0026 表1 3组受试者洁面后涂覆本品30min进行感官实验结果 0027 口服舒适感感官补水满意度方便程度 本品9591.690 一般市售面膜泥935690 说 明。
14、 书 2/4 页 4 CN 106309233 A 4 0028 面膜泥的体外保湿实验(干燥时间) 0029 称取0.2g面膜样品, 均匀涂抹于干净的载玻片(25.4mm76.2mm)上, 使面膜样品 平铺整个载玻片表面; 然后置于室温205下, 记录干燥时间。 0030 按照QB/T28722007面膜中关于膏(乳)状面膜的规定, 干燥时间能反映面膜的黏 着性, 是衡量面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面膜干燥时间过短, 有效成分不易被皮肤吸收, 且 容易对皮肤产生过强的拉力而导致不适; 干燥时间过长, 使用不方便, 皮肤失水较多, 且有 效成分的吸收效果也欠佳。 对面膜进行干燥时间测定。 0031。
15、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面膜泥的干燥时间无论是单组测试还 是平均值均大于一般市售样品, 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 0032 面膜泥的控油实验 0033 随机抽取10名志愿者额头从眉心部位分成两半, 其中一边用清水清洗后用测试样 品敷20min(测试组), 另一边额头只用清水清洗(对照组), 洗后用不掉屑的纸巾擦干, 在恒 温恒湿环境中休息30min, 休息过程中用记号笔在额头两侧眉弓部位各标记2个长度3cm 1cm的矩形区域, 用吸油纸在该区域内吸附5s中, 间隔半小时重复吸附一次, 计算平均增重 率。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34 表2本发明面膜泥控油实验结果 0035 。
16、组别30min1h1.5h2h 测试组0.00150.00080.00180.00090.00240.00120.00250.0011 平均增重率0.00150.00190.00240.0025 对照组0.00240.00080.00270.00110.00300.00110.00280.0009 平均增重率0.00240.00260.00300.0027 0036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过面膜泥的测试组皮肤出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在清洗过 后1小时内的出油量基本保持平稳, 这也说明了该面膜泥有有效的控油效果。 0037 实施例1 0038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45、 可溶。
17、性淀粉10、 活性炭粉3、 羟 丙甲基纤维素2、 甲乙基纤维素1、 羟苯乙酯0.3, 吐温80 1.2, 透明质酸1, 维生素 C 0.5, 维生素E 0.5, 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39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取细粉备用; 0040 步骤3, 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维生素E, 在30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溶液; 0041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 的纯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00。
18、42 实施例2 0043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55、 可溶性淀粉13、 活性炭粉5、 羟 丙甲基纤维素3、 甲乙基纤维素2、 羟苯乙酯0.5, 吐温80 1.5, 透明质酸2, 维生素 C 0.8, 维生素E 0.7, 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44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取细粉备用; 0045 步骤3, 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09233 A 5 维生素E, 在50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
19、溶液; 0046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 的纯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0047 实施例3 0048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 茯茶茶粉50、 可溶性淀粉11、 活性炭粉4、 羟 丙甲基纤维素1.35、 甲乙基纤维素1.5、 羟苯乙酯0.4, 吐温80 1.35, 透明质酸 1.5, 维生素C 0.65, 维生素E 0.6, 余量为纯水,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49 步骤2, 将茯茶茶粉、 可溶性淀粉、 活性炭粉混合均匀, 通过180目筛, 取细粉备用; 0050 步骤3, 将羟丙甲基纤维素、 甲乙基纤维素、 羟苯乙酯, 吐温80, 透明质酸, 维生素C, 维生素E, 在40部分纯水中溶解, 制备成浓溶液; 0051 步骤4, 将步骤3得到的浓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细粉中, 然后加入剩余 的纯水, 即得到吸附控油型茶叶面膜泥。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09233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630923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