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2140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2140ACN102052140A21申请号200910309413722申请日20091107F01P7/16200601B63J2/0020060171申请人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地址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大连路2号72发明人苗延模王争明谷展鹏74专利代理机构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代理人于涛54发明名称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发动机、节温器、换热器以及取暖器,其中发动机与节温器相连接,节温器与换热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换热器。
2、的出水口与取暖器的入水管相连接,换热器的入水口与取暖器的出水管相连接,本发明有效的利用了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并达到了在给发动机冷却的同时,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充分的利用的目的,避免了传统外循环中海水大幅度升温,然后被排放到海洋中造成生态破坏的缺点,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节能环保等显著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52147A1/1页21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发动机、节温器、换热器以及取暖器,其中发动机与节温器相连接,节温器与换热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取暖器的入水管相连接,换热器的入。
3、水口与取暖器的出水管相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052140ACN102052147A1/2页3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就必须使其保持正常温度,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地方法有两种水冷式和风冷式,其中水冷式又分为开式冷却和闭式循环冷却两种方式,闭式循环冷却,就是利用机体内循环的冷却水或防冻液等冷却介质,不断地通过热量交换器,从而不停的将发动机体内的热量带走,来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0003渔船发动机一般都是中高速机器,特别。
4、是大型的捕捞渔船、冷藏船以及小型客船,它们所使用的发动机功率大、转速高、工作时间长,因此需要不断地对发动机机体进行循环冷却,现有船用发动机往往采用水冷双循环方式,即发动机内部采用淡水循环,然后通过热量交换器用海水给淡水循环进行冷却,在此过程中海水泵不间断的工作,换热后的海水直接排出,不重复循环,这就造成了随之排出的能量无法进行利用,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海水的水温较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急需一种工作效果高、结构合理且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装置。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的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0005本发明。
5、采用的技术措施是0006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发动机、节温器、换热器以及取暖器,其中发动机与节温器相连接,节温器与换热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取暖器的入水管相连接,换热器的入水口与取暖器的出水管相连接。0007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介质如水不断地通过换热器来达到对发动机降温的目的,节温器来感应发动机机体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节温器的临界温度时,节温器开启开关,液体介质进入换热器,并经过换热器的出水口进入取暖器,进行取暖,而液体介质进入取暖器后又自取暖器出水管进入换热器的入水口,从而完成整个冷却循环,有效的利用了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并达到了在给发动机冷却的同时,对这部分。
6、能量进行充分的利用的目的,避免了传统外循环中海水大幅度升温,然后被排放到海洋中造成生态破坏的缺点,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节能环保等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0008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9附图标记发动机1、节温器2、换热器3、取暖器4。说明书CN102052140ACN102052147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一种闭式发动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发动机1、节温器2、换热器3以及取暖器4,其中发动机1与节温器2相连接,节温器2与换热器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换热器3的出水口与取暖器4的入水管相连接,换热器3的入水口与取暖器4的出水管相连接,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介质如水不断地通过换热器3来达到对发动机1降温的目的,节温器2来感应发动机1机体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节温器2的临界温度时,节温器2开启开关,液体介质进入换热器3,并经过换热器3的出水口进入取暖器4,进行取暖,而液体介质进入取暖器4后又自取暖器4出水管进入换热器3的入水口,从而完成整个冷却循环,有效的利用了发动机1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并达到了在给发动机1冷却的同时,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充分的利用的目的,避免了传统外循环中海水大幅度升温,然后被排放到海洋中造成生态破坏的缺点,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节能环保等显著的优点。说明书CN102052140ACN102052147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0521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