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3854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25 CN 102038546 B *CN102038546B* (21)申请号 201010270753.6 (22)申请日 2010.08.31 A61B 17/92(2006.01) (73)专利权人 成都春江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沙横街 2 号 (72)发明人 何文仙 US 2008/0028900 A1,2008.02.07, 全文 . CN 201782783 U,2011.04.06, 权利要求 1. CN 2411086 Y,2000.12.20, 全文 . (。
2、54) 发明名称 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 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它由握柄、 固簧盘、 解 锁弹簧、 移动杆、 移动块、 斜叉、 锁定弹簧、 弹簧盒、 锁定块、 解锁腔、 替换头、 锁定孔、 操作杆和弹簧孔 构成。 操作杆的底端有一与操作杆同轴心的盲孔, 替换头的基座处于操作杆底端的盲孔中, 操作杆 的顶面上开有一纵向的弹簧孔, 弹簧孔的正下方 是开在操作杆侧壁上的解锁腔, 解锁腔是横截面 为矩形的条形空间, 固簧盘的下端是与固簧盘为 一整体且与固簧盘同轴心的移动杆, 移动杆的下 端穿过弹簧孔底部的圆孔后与解锁腔中的移动块 结合为一整体。
3、, 移动块的下端是与移动块为一整 体的斜叉。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毕亚琼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 由握柄、 固簧盘、 解锁弹簧、 移动杆、 移动块、 斜叉、 锁定弹簧、 弹簧盒、 锁定块、 解锁腔、 替换头、 锁定孔、 操作杆和弹簧孔构成, 其特征是 : 替换 头是由圆柱形的杆部和分别处于杆部两端且与杆部为一整体的改锥头和圆柱形的基座构 成, 替换头的基座的侧壁上有一所述锁定孔, 替。
4、换头的基座的上端有一环形斜面, 握柄和操 作杆均为同轴心的圆柱形, 操作杆处于握柄的下端且二者通过螺纹结合为一体, 操作杆的 底端有一与操作杆同轴心的盲孔, 替换头的基座处于操作杆底端的盲孔中且与盲孔成装配 动配合关系, 操作杆的顶面上开有一纵向的弹簧孔, 弹簧孔与操作杆不同轴心, 弹簧孔的正 下方是开在操作杆侧壁上的解锁腔, 解锁腔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条形空间, 解锁腔的外侧开 敞, 固簧盘处于弹簧孔内并与弹簧孔成动配合关系, 固簧盘的下端是与固簧盘为一整体且 与固簧盘同轴心的移动杆, 移动杆的下端穿过弹簧孔底部的圆孔后与解锁腔中的移动块结 合为一整体, 移动杆与弹簧孔底部的圆孔成动配合关系, 。
5、处于弹簧孔内的移动杆上套有解 锁弹簧, 移动块是处于解锁腔中且与解锁腔成动配合关系的立方体, 移动块的下端是与移 动块为一整体的斜叉, 斜叉的侧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尖端朝下, 斜叉的下端的中部有一空缺, 此空缺使斜叉的下端成为一个叉形体, 斜叉的侧面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对应的侧面与 移动块的内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在替换头的基座顶端与操作杆下端盲孔的顶端接触的情 况下, 锁定孔的水平位置所对应的操作杆底端盲孔的侧壁上开有一过孔, 解锁腔与底端盲 孔通过此过孔相通, 解锁腔的外边缘与锁定孔水平对应的位置有与操作杆为一整体的弹簧 盒, 弹簧盒是立方形的壳体, 弹簧盒的左端封闭, 右端与解锁腔相通, 。
6、弹簧盒的纵向中心线 与操作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锁定块是由一立方体和立方体右端的楔形体结合而成, 立方 体和楔形体的顶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楔形体的侧面为斜边向下的直角梯形, 楔形体中部的 两个与楔形体下侧斜面垂直的侧向斜面将楔形体划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 右半段的厚度是 左半段厚度的一半, 锁定块的立方体部份处于弹簧盒内, 锁定块的左端与弹簧盒的左侧内 壁之间有锁定弹簧, 锁定块的楔形体的右端头插入替换头的基座侧壁的锁定孔中, 锁定块 楔形体的右半段处于斜叉下端中部的空缺中, 斜叉的直角三角形侧面的斜边所对应的两条 斜面与锁定块的所述侧向斜面正对且相互平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3。
7、8546 B 2 1/3 页 3 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手外科用的不同型号的改锥大都是各自装配有自己的操作杆, 这样的设计 虽然结构简单, 但由于改锥易损坏, 同时又与操作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完好的操 作杆也会因为改锥的损坏而成为废品, 这使手术器械的成本过高, 造成浪费。同时, 由于手 术前后医疗器械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操作杆进入消毒设备后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一方面增 加了消毒的成本, 同时也降低了消毒的效率。 0003 要避免上述问题, 就必须使改锥与其操作杆可分离,。
8、 但要做到二者之间既能方便 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卸、 更换, 又要使二者之间能够稳定、 牢固、 无松动地结合, 这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多年来一直渴望解决却又一直没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改锥替换头与操作杆之间方便 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卸、 更换, 又能使二者之间能够稳定、 牢固、 无松动地结合的斜滑式手 外科改锥操作杆。 0005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 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由握柄、 固簧盘、 解锁弹 簧、 移动杆、 移动块、 斜叉、 锁定弹簧、 弹簧盒、 锁定块、 解锁腔、 替换头、 锁定孔、 操作杆和弹 簧孔构成。 000。
9、6 替换头是由圆柱形的杆部和分别处于杆部两端且与杆部为一整体的改锥头和圆 柱形的基座构成。替换头的基座的侧壁上有一锁定孔。替换头基座的上端有一环形斜面。 握柄和操作杆均为同轴心的圆柱形, 操作杆处于握柄的下端且二者通过螺纹结合为一体。 操作杆的底端有一与操作杆同轴心的盲孔, 替换头的基座处于操作杆底端的盲孔中且与盲 孔成装配动配合关系。操作杆的顶面上开有一纵向的弹簧孔, 弹簧孔与操作杆不同轴心。 弹簧孔的正下方是开在操作杆侧壁上的解锁腔。解锁腔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条形空间, 解锁 腔的外侧开敞。固簧盘处于弹簧孔内并与弹簧孔成动配合关系, 固簧盘的下端是与固簧盘 为一整体且与固簧盘同轴心的移动杆, 。
10、移动杆的下端穿过弹簧孔底部的圆孔后与解锁腔中 的移动块结合为一整体。移动杆与弹簧孔底部的圆孔成动配合关系。处于弹簧孔内的移动 杆上套有解锁弹簧。移动块是处于解锁腔中且与解锁腔成动配合关系的立方体, 移动块的 下端是与移动块为一整体的斜叉, 斜叉的侧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尖端朝下。斜叉的下端的中 部有一空缺, 此空缺使斜叉的下端成为一个叉形体。斜叉的侧面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 对应的侧面与移动块的内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锁定孔在替换头的基座顶端与操作杆下端 盲孔的顶端接触的情况下, 锁定孔的水平位置所对应的操作杆底端盲孔的侧壁上开有一过 孔, 解锁腔与底端盲孔通过此过孔相通。解锁腔的外边缘与锁定孔水平。
11、对应的位置有与操 作杆为一整体的弹簧盒, 弹簧盒是立方形的壳体, 弹簧盒的左端封闭, 右端与解锁腔相通, 说 明 书 CN 102038546 B 3 2/3 页 4 弹簧盒的纵向中心线与操作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锁定块是由一立方体和立方体右端的楔 形体结合而成。立方体和楔形体的顶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楔形体的侧面为斜边向下的直角 梯形, 楔形体中部的两个与楔形体下侧斜面垂直的侧向斜面将楔形体划分为左半段和右半 段, 右半段的厚度是左半段厚度的一半。 锁定块的立方体部份处于弹簧盒内, 锁定块的左端 与弹簧盒的左侧内壁之间有锁定弹簧, 锁定块的楔形体的右端头插入替换头基座侧壁的锁 定孔中。锁定块楔。
12、形体的右半段处于斜叉下端中部的空缺中, 斜叉的直角三角形侧面的斜 边所对应的两条斜面与锁定块的所述侧向斜面正对且相互平行。 0007 需要将替换头从操作杆中取出时, 只需用拇指压住移动块并向下滑动, 在斜叉的 直角三角形侧面的斜边所对应的两条斜面对锁定块的所述侧向斜面的压力作用下, 锁定块 向左滑移, 锁定块的楔形体的右端头从锁定孔中抽出, 此时可轻易将替换头抽出。 需要将替 换头安装在操作杆中时, 只需先将替换头的基座插入操作杆底端的盲孔中, 由于锁定块的 楔形体的下侧面为斜面, 因此在替换头基座上端的斜向压力作用下, 锁定块向左滑移并使 替换头基座能够顺利通过锁定块右端头所在位置, 然后旋。
13、转替换头, 当锁定孔与锁定块的 楔形体的右端头正对时, 在锁定弹簧的推压下锁定块的右端重新插入锁定孔中。由于锁定 块的楔形体的顶面为水平面因此替换头的基座无法再向下移动, 替换头即被固定。 0008 采用上述方案, 能达到以下效果 : 0009 1. 由于本发明将改锥这些具有多种型号且易损坏的器械制作成可替换的构件并 与操作杆分离设置, 这样大大降低了手术器械的成本, 避免了浪费, 同时由于替换头可单独 集中进行消毒, 节省了消毒空间和运输成本。 0010 2.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锁定块的楔形体的右端头与替换头基座侧壁的锁定孔插合 的方式来固定替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杜绝了改。
14、锥与操作杆之间打滑 的情况发生, 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0011 3. 由于本发明在安装过程中, 锁定杆的楔形体的右端头能够自动回缩以使替换头 的基座顺利通过, 而在楔形体右端头与锁定孔对齐时, 楔形体右端头又能够自动插入锁定 孔, 同时, 仅需移动移动块就能解除楔形体右端头对替换头的锁定, 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 相比, 安装或拆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0012 4. 由于本发明的替换头结构简单, 其形状仅为简单的几何体, 易加工, 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图 1 的 A-A 剖面图 ; 0015 图 3 为斜叉的立体图 ; 0016 图。
15、 4 为锁定块的立体图。 0017 图中 : 1.握柄 2.固簧盘 3.解锁弹簧 4.移动杆 5.移动块 6.斜叉 7.锁定弹簧 8. 弹簧盒 9. 锁定块 10. 解锁腔 11. 替换头 12. 锁定孔 13. 操作杆 14. 弹簧孔 15. 过 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说 明 书 CN 102038546 B 4 3/3 页 5 0019 斜滑式手外科改锥操作杆由握柄1、 固簧盘2、 解锁弹簧3、 移动杆4、 移动块5、 斜叉 6、 锁定弹簧7、 弹簧盒8、 锁定块9、 解锁腔10、 替换头11、 锁定孔12、 操作杆13、 弹簧孔14和 。
16、过孔 15 构成。 0020 替换头 11 是由圆柱形的杆部和分别处于杆部两端且与杆部为一整体的改锥头和 圆柱形的基座构成。替换头 11 的基座的侧壁上有一锁定孔 12。替换头 11 基座的上端有 一环形斜面。握柄 1 和操作杆 13 均为同轴心的圆柱形, 操作杆 13 处于握柄 1 的下端且二 者通过螺纹结合为一体。操作杆 13 的底端有一与操作杆 13 同轴心的盲孔, 替换头 11 的基 座处于操作杆 13 底端的盲孔中且与盲孔成装配动配合关系。操作杆 13 的顶面上开有一纵 向的弹簧孔 14, 弹簧孔 14 与操作杆 13 不同轴心。弹簧孔 14 的正下方是开在操作杆 13 侧 壁上的解。
17、锁腔 10。解锁腔 10 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条形空间, 解锁腔 10 的外侧开敞。固簧盘 2 处于弹簧孔 14 内并与弹簧孔 14 成动配合关系, 固簧盘 2 的下端是与固簧盘 2 为一整体 且与固簧盘 2 同轴心的移动杆 4, 移动杆 4 的下端穿过弹簧孔 14 底部的圆孔后与解锁腔 10 中的移动块 5 结合为一整体。移动杆 4 与弹簧孔 14 底部的圆孔成动配合关系。处于弹簧 孔 14 内的移动杆 4 上套有解锁弹簧 3。移动块 5 是处于解锁腔 10 中且与解锁腔 10 成动 配合关系的立方体, 移动块 5 的下端是与移动块 5 为一整体的斜叉 6, 斜叉 6 的侧面为直角 三角形且尖端。
18、朝下。斜叉 6 的下端的中部有一空缺, 此空缺使斜叉 6 的下端成为一个叉形 体。斜叉 6 的侧面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对应的侧面与移动块 5 的内侧面在同一竖直面 上。锁定孔 12 在替换头 1 的基座顶端与操作杆 13 下端盲孔的顶端接触的情况下, 锁定孔 12 的水平位置所对应的操作杆 13 底端盲孔的侧壁上开有一过孔 15, 解锁腔 10 与 13 底端 盲孔通过此过孔 15 相通。解锁腔 10 的外边缘与锁定孔 12 水平对应的位置有与操作杆 13 为一整体的弹簧盒 8, 弹簧盒 8 是立方形的壳体, 弹簧盒 8 的左端封闭, 右端与解锁腔 10 相 通, 弹簧盒 8 的纵向中心线与。
19、操作杆 13 的轴心线垂直相交。锁定块 9 是由一立方体和立方 体右端的楔形体结合而成。立方体和楔形体的顶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楔形体的侧面为斜边 向下的直角梯形, 楔形体中部的两个与楔形体下侧斜面垂直的侧向斜面将楔形体划分为左 半段和右半段, 右半段的厚度是左半段厚度的一半。锁定块 9 的立方体部份处于弹簧盒 8 内, 锁定块 9 的左端与弹簧盒 8 的左侧内壁之间有锁定弹簧 7, 锁定块 9 的楔形体的右端头 插入替换头 11 基座侧壁的锁定孔 12 中。锁定块 9 楔形体的右半段处于斜叉 6 下端中部的 空缺中, 斜叉 6 的直角三角形侧面的斜边所对应的两条斜面与锁定块 9 的所述侧向斜面。
20、正 对且相互平行。 0021 需要将替换头 11 从操作杆 13 中取出时, 只需用拇指压住移动块 5 并向下滑动, 在 斜叉6的直角三角形侧面的斜边所对应的两条斜面对锁定块9的所述侧向斜面的压力作用 下, 锁定块 9 向左滑移, 锁定块 9 的楔形体的右端头从锁定孔 12 中抽出, 此时可轻易将替换 头 11 抽出。需要将替换头 11 安装在操作杆 13 中时, 只需先将替换头 11 的基座插入操作 杆 13 底端的盲孔中, 由于锁定块 9 的楔形体的下侧面为斜面, 因此在替换头 11 基座上端的 斜向压力作用下, 锁定块 9 向左滑移并使替换头 11 基座能够顺利通过锁定块 9 右端头所在 位置, 然后旋转替换头 11, 当锁定孔 12 与锁定块 9 的楔形体的右端头正对时, 在锁定弹簧 7 的推压下锁定块 9 的右端重新插入锁定孔 12 中。由于锁定块 9 的楔形体的顶面为水平面 因此替换头 11 的基座无法再向下移动, 替换头 11 即被固定。 说 明 书 CN 102038546 B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8546 B 6 2/2 页 7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38546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