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耦合连接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3311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3311ACN102053311A21申请号200910308867222申请日20091027G02B6/38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林奕村54发明名称光纤耦合连接器57摘要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部分露出该外壳的耦合件,以及一个部分收容于该外壳内的弹性件。该耦合件包括一个主体以及与该主体一体相连的一个定位部。该弹性件为一个V形弹片,该定位部呈扁。
2、平状且伸入该弹性件内并与该弹性件均匀接触,该弹性件向该定位部施加弹力以保持该光纤耦合连接器连接时的耦合件接触的稳定性。该光纤耦合连接器采用扁平状的定位部以及V形弹性件的设计,由于该定位部的末端与该该弹片均匀接触,因此所述耦合件在歪斜时具备自复位的能力,从而可以避免现有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在连接时容易出现的耦合件歪斜的现象,能够改善耦合件接触的稳定性,以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53318A1/1页2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耦合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
3、所述耦合件弹性抵接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包括一个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一体相连的一个定位部,所述弹性件为一个V形弹片,所述定位部呈扁平状且伸入所述弹性件内并与所述弹性件均匀接触,所述弹性件向所述定位部施加弹力以保持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连接时的耦合件接触的稳定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中空的方形结构且包括一个第一端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供光纤穿过的至少一个光纤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耦合件一端穿过的一个开口,所述主体靠近所。
4、述开口设置,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还包括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的挡壁,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挡壁的至少两个挡块,所述挡块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挡壁的内侧面。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一个弯折端以及两个自由端,所述弯折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自由端伸向所述第二端,并将所述定位部夹设于其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设有用于固定光纤的至少一个固定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内固定设置有用。
5、于会聚光线的一个自聚焦透镜。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的多个插接柱。权利要求书CN102053311ACN102053318A1/2页3光纤耦合连接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背景技术0002光纤耦合连接器用于实现光纤之间的对接,现有光纤耦合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耦合件,所述耦合件一端连接多条光纤,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多条光纤的传输透镜。所述两个光纤耦合连接器在相互对接时,各自的耦合件相互接触,以实现光线传输的继续。为增加耦合件之间的接触的稳定性,需要光纤耦合连接器。
6、的耦合件相对所述外壳具有一定的弹性。0003现有的光纤耦合连接器为在耦合件的连接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一螺旋弹簧,使所述螺旋弹簧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外壳及所述耦合件,以实现所述耦合件相对于所述外壳所需的弹性。然而,使用上述螺旋弹簧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容易因为在连接时由于使用者施力不均匀而造成所述耦合件相对于所述外壳产生倾斜,从而使两个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对位产生偏差,造成光线传输偏位,降低光纤传输的效率。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光纤传输效率的光纤耦合连接器。0005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耦合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耦合件弹。
7、性抵接的弹性件。所述耦合件包括一个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一体相连的一个定位部。所述弹性件为一个V形弹片,所述定位部呈扁平状且伸入所述弹性件内并与所述弹性件均匀接触,所述弹性件向所述定位部施加弹力以保持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连接时的耦合件接触的稳定性。0006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采用扁平状的定位部以及V形弹性件,由于所述定位部的末端与所述所述弹性件均匀接触,因此所述耦合件在歪斜时具备自复位的能力,从而可以避免光纤耦合连接器在连接时容易出现的耦合件歪斜的现象,能够改善耦合件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光纤耦合连接器的结构图。0008图2是图1的光纤耦合连接器沿IIII的。
8、剖视图。0009图3是图1的光纤耦合连接器沿IIIIII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0011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光纤耦合连接器100的结构图,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包括一个外壳10,一个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的耦合件20,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说明书CN102053311ACN102053318A2/2页4壳10内且与所述耦合件20弹性抵接的弹性件30。001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外壳10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端11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12。所述外壳10第一端11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光纤通孔111,所述光纤通孔111用于光。
9、纤图未示穿过。所述第二端12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耦合件20一端穿过的一个开口121。所述外壳10的第二端12还至少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开口121相对两侧的挡壁122。0013所述耦合件20包括一个主体21以及一与所述主体21一体相连的定位部22,所述耦合件20的主体21靠近所述开口121设置,所述定位部22位于所述主体21远离所述开口121的一端。所述主体21靠近所述开口12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插接柱211,所述多个插接柱121用于与另一配套的连接器图未示插接,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以及连接的精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柱121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插接柱121分别位于所述主体21靠近开口121的一端端面。
10、上的两侧。所述主体21远离所述开口12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固定孔212,所述穿过所述光纤通孔111的光纤的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孔212内。所述每一固定孔212靠近所述开口121的一端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会聚光线的一个自聚焦透镜23,所述自聚焦透镜23作为光纤传输信号的中继。所述主体21的侧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挡壁122的至少两个挡块213,所述挡块213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挡壁122的内侧面,所述挡壁122与所述挡块213互相配合,以使所述耦合件20保持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定位部22为一扁平片状结构且靠近所述外壳10第一端11的末端的端面平行于所述主体21靠近所述外壳10第二端12的端面。该定位部22。
11、用于使防止所述主体21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倾斜。001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30为一呈V形弯折的弹片。所述弹性件100包括一个弯折端31以及两个自由端32,所述弯折端31固定于所述外壳10第一端1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自由端32伸向所述外壳10的第二端12,所述弹性件30弯折的两部分均具有平坦的表面。所述耦合件20的定位部22伸向所述弯折端设置于所述两个自由端32之间。所述弹性件30向所述定位部22施以一定的弹力,可以保持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100连接时的耦合件20接触的稳定性,由于所述耦合件20的定位部22为一扁平片状结构且靠近所述外壳10第一端11的末端的端面平行于所述主体21靠近所述。
12、外壳10第二端12的端面,且所述弹性件30弯折的两部分均具有平坦的表面,所述定位部22靠近所述外壳10第一端11的末端可以均匀的与所述弹性件相接触。0015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100采用扁平状的定位部22以及V形弹性件30的设计,由于所述定位部22的末端与所述所述弹性件30均匀接触,因此所述耦合件20在歪斜时具备自复位的能力,从而可以避免现有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在连接时容易出现的耦合件20歪斜的现象,能够改善耦合件20接触的稳定性,以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0016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53311ACN102053318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1ACN102053318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