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047663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25366.9

申请日:

20161024

公开号:

CN106377628A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7,A61P17/00,A61P31/04

主分类号:

A61K36/87,A61P17/00,A61P31/04

申请人:

张小林

发明人:

张小林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院巷5号邮政小区二单元602室张建同转

优先权:

CN201610925366A

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彦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莽草、破骨风、黑皮青木香、汝兰、青檀香、鹅掌楸根、猫儿屎、合掌消、火焰子、定木香、麻蕡、合萌、赤车使者、毛野丁香叶、杠香藤、花斑叶、雀舌豆、荷青花、三角风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莽草5-15、破骨风5-15、黑皮青木香5-15、汝兰5-15、青檀香5-15、鹅掌楸根10-20、猫儿屎5-15、合掌消5-15、火焰子5-15、定木香5-15、麻蕡5-15、合萌5-15、赤车使者10-20、毛野丁香叶5-15、杠香藤10-20、花斑叶5-15、雀舌豆10-20、荷青花5-15、三角风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莽草8g、破骨风10g、黑皮青木香10g、汝兰10g、青檀香8g、鹅掌楸根15g、猫儿屎12g、合掌消10g、火焰子12g、定木香10g、麻蕡10g、合萌10g、赤车使者15g、毛野丁香叶10g、杠香藤15g、花斑叶10g、雀舌豆15g、荷青花8g、三角风10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青壮年多见; 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皮损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按痤疮治疗无效。皮损好发于胸背、上臂;典型皮损表现;皮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及圆形孢子;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

治疗原则: 内服系统抗真菌药。外用抗真菌制剂。用药原则: 皮损面积较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性抗真菌药(或中药康炎宁 喜乳膏),外可涂擦酮康唑乳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莽草、破骨风、黑皮青木香、汝兰、青檀香、鹅掌楸根、猫儿屎、合掌消、火焰子、定木香、麻蕡、合萌、赤车使者、毛野丁香叶、杠香藤、花斑叶、雀舌豆、荷青花、三角风组成。

单剂药量为莽草8 g、破骨风10 g、黑皮青木香10 g、汝兰10 g、青檀香8 g、鹅掌楸根15 g、猫儿屎12 g、合掌消10 g、火焰子12 g、定木香10 g、麻蕡10 g、合萌10 g、赤车使者15 g、毛野丁香叶10 g、杠香藤15 g、花斑叶10 g、雀舌豆15 g、荷青花8 g、三角风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莽草:祛风、消肿,主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破骨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腰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疮毒、痈疽;黑皮青木香: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痧症腹痛、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疔疮、湿疹、无名肿毒;汝兰: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痈疖疮毒;青檀香:去风、除湿、消肿,主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鹅掌楸根:驱风除湿、强筋壮骨;猫儿屎:清肺止咳、驱风除湿,主治肺痨咳嗽、风湿关节痛、阴痒、疝气;合掌消:清热、祛风湿、消肿解毒,主治急性胃肠炎、急性肝炎、风湿痛、偏头痛、便血、痈肿、湿疹;火焰子:止痛、解痉、麻醉、败毒、祛风湿、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劳伤、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痈肿疔毒;定木香:驱风散寒、除湿止痛;麻蕡:祛风、止痛、镇痉,主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合萌: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主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赤车使者:治痢疾、风湿痛、黄疸、水肿、无名肿毒、骨折;毛野丁香叶:祛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性关节痛;杠香藤:祛风,主治毒蛇咬伤、风湿痹痛、慢性溃疡;花斑叶:疏风解毒、消肿散瘀、接骨续筋,主治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骨折筋伤、跌打扭伤、风湿麻木;雀舌豆:舒筋活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筋骨疼痛;荷青花:祛风湿、舒筋活络、散瘀消肿、止痛止血,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劳伤、跌打损伤;三角风: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莽草8 g、破骨风10 g、黑皮青木香10 g、汝兰10 g、青檀香8 g、鹅掌楸根15 g、猫儿屎12 g、合掌消10 g、火焰子12 g、定木香10 g、麻蕡10 g、合萌10 g、赤车使者15 g、毛野丁香叶10 g、杠香藤15 g、花斑叶10 g、雀舌豆15 g、荷青花8 g、三角风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25366.9 (22)申请日 2016.10.24 (71)申请人 张小林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院 巷5号邮政小区二单元602室张建同转 (72)发明人 张小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王彦明 (51)Int.Cl. A61K 36/87(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3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57)摘要。

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 炎的中药, 是由中草药莽草、 破骨风、 黑皮青木 香、 汝兰、 青檀香、 鹅掌楸根、 猫儿屎、 合掌消、 火 焰子、 定木香、 麻蕡、 合萌、 赤车使者、 毛野丁香 叶、 杠香藤、 花斑叶、 雀舌豆、 荷青花、 三角风组 成。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377628 A 2017.02.08 CN 106377628 A 1.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中药组份为莽草5-15、 破骨风5- 15、 黑皮青木香5-15、 汝兰5-15、 青。

3、檀香5-15、 鹅掌楸根10-20、 猫儿屎5-15、 合掌消5-15、 火 焰子5-15、 定木香5-15、 麻蕡5-15、 合萌5-15、 赤车使者10-20、 毛野丁香叶5-15、 杠香藤10- 20、 花斑叶5-15、 雀舌豆10-20、 荷青花5-15、 三角风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各味药的 重量份配比为莽草8 g、 破骨风10 g、 黑皮青木香10 g、 汝兰10 g、 青檀香8 g、 鹅掌楸根15 g、 猫儿屎12 g、 合掌消10 g、 火焰子12 g、 定木香10 g、 麻蕡10 g、 合萌10 g、 赤车使者1。

4、5 g、 毛野丁香叶10 g、 杠香藤15 g、 花斑叶10 g、 雀舌豆15 g、 荷青花8 g、 三角风10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77628 A 2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 其皮损特 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青壮年多见; 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皮损表 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直径24mm, 按痤疮治疗无效。 皮损好发于胸背、 上 臂; 典型皮损表现;。

5、 皮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及圆形孢子; 皮损组织病理 (PAS染色) 毛 囊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 0003 治疗原则: 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外用抗真菌制剂。 用药原则: 皮损面积较局限者 以外用疗法为主; 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性抗真菌药 (或中药康炎宁 喜乳膏) , 外可涂擦酮康唑乳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糠秕孢子 菌性毛囊炎的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 发。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糠秕孢子 菌性毛囊炎。

6、的中药, 是由中草药莽草、 破骨风、 黑皮青木香、 汝兰、 青檀香、 鹅掌楸根、 猫儿 屎、 合掌消、 火焰子、 定木香、 麻蕡、 合萌、 赤车使者、 毛野丁香叶、 杠香藤、 花斑叶、 雀舌豆、 荷 青花、 三角风组成。 0006 单剂药量为莽草8 g、 破骨风10 g、 黑皮青木香10 g、 汝兰10 g、 青檀香8 g、 鹅掌楸 根15 g、 猫儿屎12 g、 合掌消10 g、 火焰子12 g、 定木香10 g、 麻蕡10 g、 合萌10 g、 赤车使者 15 g、 毛野丁香叶10 g、 杠香藤15 g、 花斑叶10 g、 雀舌豆15 g、 荷青花8 g、 三角风10g。 0007 配制及。

7、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0008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莽草: 祛风、 消肿, 主治头风、 痈肿、 皮肤麻痹、 瘰疬、 乳痈、 喉痹、 疝瘕、 癣疥、 秃疮、 风虫 牙痛; 破骨风: 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腰腿骨节疼痛、 跌打损伤、 疮毒、 痈疽; 黑皮青 木香: 祛风利湿、 解毒消肿, 主治痧症腹痛、 风湿关节痛、 半身不遂、 肾炎水肿、 尿路感染、 疔 疮、 湿疹、 无名肿毒; 汝兰: 祛风除湿、 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关节痛、 中暑、 痢疾、 痈疖疮毒; 青 檀香: 去风、 除湿、 消肿, 主治诸风麻痹、 痰湿流注、 脚膝瘙痒、 胃痛。

8、及发痧气痛; 鹅掌楸根: 驱 风除湿、 强筋壮骨; 猫儿屎: 清肺止咳、 驱风除湿, 主治肺痨咳嗽、 风湿关节痛、 阴痒、 疝气; 合 掌消: 清热、 祛风湿、 消肿解毒, 主治急性胃肠炎、 急性肝炎、 风湿痛、 偏头痛、 便血、 痈肿、 湿 疹; 火焰子: 止痛、 解痉、 麻醉、 败毒、 祛风湿、 活血散瘀, 主治跌打损伤、 劳伤、 风湿性关节炎、 无名肿毒、 痈肿疔毒; 定木香: 驱风散寒、 除湿止痛; 麻蕡: 祛风、 止痛、 镇痉, 主治痛风、 痹证、 癫狂、 失眠、 咳喘; 合萌: 清热、 去风、 利湿、 消肿、 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 黄疸、 痢疾、 胃炎、 腹 说 明 书 1/2 。

9、页 3 CN 106377628 A 3 胀、 淋病、 痈肿、 皮炎、 湿疹; 赤车使者: 治痢疾、 风湿痛、 黄疸、 水肿、 无名肿毒、 骨折; 毛野丁 香叶: 祛风除湿, 主治头痛、 风湿性关节痛; 杠香藤: 祛风, 主治毒蛇咬伤、 风湿痹痛、 慢性溃 疡; 花斑叶: 疏风解毒、 消肿散瘀、 接骨续筋, 主治荨麻疹、 湿疹、 过敏性皮炎、 骨折筋伤、 跌打 扭伤、 风湿麻木; 雀舌豆: 舒筋活络、 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 筋骨疼痛; 荷青花: 祛风湿、 舒筋 活络、 散瘀消肿、 止痛止血,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劳伤、 跌打损伤; 三角风: 祛风除湿、 通络、 止 血、 解毒, 主治风湿痹。

10、痛、 偏头痛、 风湿疮毒、 骨折。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中草药配比: 莽草8 g、 破骨风10 g、 黑皮青木香10 g、 汝兰10 g、 青檀香8 g、 鹅掌 楸根15 g、 猫儿屎12 g、 合掌消10 g、 火焰子12 g、 定木香10 g、 麻蕡10 g、 合萌10 g、 赤车使 者15 g、 毛野丁香叶10 g、 杠香藤15 g、 花斑叶10 g、 雀舌豆15 g、 荷青花8 g、 三角风10g。 0011 配制及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377628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