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047259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4385.X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377593A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44,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744,A61P17/00

申请人:

甘国珺

发明人:

甘国珺

地址:

733100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世纪路1号

优先权:

CN201611084385A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代理人:

孙惠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5‑10份、甘草5‑8份、桑叶5‑10份、菊花5‑10份、荷花叶10‑20份、厚朴10‑20份、丹皮2‑8份、沙参5‑10份、白通草1‑5份。本发明中君药为山栀子,臣药为厚朴、丹皮,佐药为沙参、白通草,使药为菊花、桑叶、甘草、荷花叶。快速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恢复或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5-10份、甘草5-8份、桑叶5-10份、菊花5-10份、荷花叶10-20份、厚朴10-20份、丹皮2-8份、沙参5-10份、白通草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6份、甘草6份、桑叶6份、菊花6份、荷花叶15份、厚朴15份、丹皮6份、沙参6份、白通草4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特征越来越不明显,短时间了就会出现多种气候的更替,湿热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湿热病主要诱因包括以下几种:1、天气闷热,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患夏季湿热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胸闷、头晕、胃口不好、燥热、出汗很多或有汗不出等情况尤为多见。2、夏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但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不畅,就造成湿气积聚。若疏于调理,则容易导致湿热病。3、潮湿多雨,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外界的湿浊之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湿浊之气就会在体内积聚,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4、空调冷气,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叹”冷气,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却容易引致一系列的病症。另外,在空调环境中,人不出汗了,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因而引发病症。

因湿热病而引发病症包括湿疹、咳嗽感冒、腮腺炎、脚气、胃炎、小儿腹泻、噎隔、尿频、口疮、咽炎、盗汗等三十余种。同时现代化农业和仓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员可以摄取更多反季节蔬菜和水果,人们食谱选择面更广、饮食更加丰富,但进一步加剧了湿热病的扩散和诱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伍合理、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5-10份、甘草5-8份、桑叶5-10份、菊花5-10份、荷花叶10-20份、厚朴10-20份、丹皮2-8份、沙参5-10份、白通草1-5份。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6份、甘草6份、桑叶6份、菊花6份、荷花叶15份、厚朴15份、丹皮6份、沙参6份、白通草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湿疹,在中医中相当于“湿疮”,“湿疡”,如生于小腿者曰“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则称“四弯风”,生于阴囊即为“绣球风”,其名不下十余种。本病发病,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一是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 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淫侵肌肤而发;或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湿热蕴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本发明的山栀子——清热,泻火,凉血,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桑叶——疏散风热,平肝凉血,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荷花叶——清署利湿,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丹皮——清热凉血,沙参——清肺养阴,白通草——清热,利水。本发明中君药为山栀子,臣药为厚朴、丹皮,佐药为沙参、白通草,使药为菊花、桑叶、甘草、荷花叶。快速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恢复或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亚急性湿疹临床诊断难度巨大,一旦错过治疗时期,很容易造成皮肤不可逆损伤,通过本方可有效控制病情。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5-10份、甘草5-8份、桑叶5-10份、菊花5-10份、荷花叶10-20份、厚朴10-20份、丹皮2-8份、沙参5-10份、白通草1-5份。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6份、甘草6份、桑叶6份、菊花6份、荷花叶15份、厚朴15份、丹皮6份、沙参6份、白通草4份。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5份、甘草5份、桑叶5份、菊花5份、荷花叶10份、厚朴10份、丹皮2份、沙参5份、白通草1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10份、甘草8份、桑叶10份、菊花10份、荷花叶20份、厚朴20份、丹皮8份、沙参10份、白通草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山栀子6份、甘草6份、桑叶6份、菊花6份、荷花叶15份、厚朴15份、丹皮6份、沙参6份、白通草4份。

对比试验1

将上述实施例1-3的药物,制备成传统汤剂或水丸。将病患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使用实施例1-3组方治疗,经过长期实验汤剂每天一服,服用300-500 mL,十天左右痊愈;水丸每天两服,服用20-50份,十至二十天痊愈。上述三种实施例均对病症起到疗效。

对比试验2

为验证本发明的临床性和实用性,进行了120例病患实验,其中男女各半,选用实施例3的汤剂,服用7天。显效及治愈依据——1、治愈:上述病症完全消失。2、显效:上述病症好转或减轻。3、无效:上述病症完全没有好转或减轻。治愈105例、显效15例、无效0例。治愈率高达87.5%,治愈及显效率高达100%。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84385.X (22)申请日 2016.11.30 (71)申请人 甘国珺 地址 733100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世纪路1 号 (72)发明人 甘国珺 (74)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孙惠娜 (51)Int.Cl. A61K 36/744(2006.01) A61P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治 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

2、如下重量份原料 配制而成: 山栀子5-10份、 甘草5-8份、 桑叶5-10 份、 菊花5-10份、 荷花叶10-20份、 厚朴10-20份、 丹皮2-8份、 沙参5-10份、 白通草1-5份。 本发明中 君药为山栀子, 臣药为厚朴、 丹皮, 佐药为沙参、 白通草, 使药为菊花、 桑叶、 甘草、 荷花叶。 快速控 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恢 复或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 命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377593 A 2017.02.08 CN 106377593 A 1.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3、 山栀 子5-10份、 甘草5-8份、 桑叶5-10份、 菊花5-10份、 荷花叶10-20份、 厚朴10-20份、 丹皮2-8份、 沙参5-10份、 白通草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重量 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6份、 甘草6份、 桑叶6份、 菊花6份、 荷花叶15份、 厚朴15份、 丹皮6份、 沙参6份、 白通草4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77593 A 2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

4、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 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短时间 了就会出现多种气候的更替, 湿热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湿热病主要诱因包括以下几种: 1、 天气闷热, 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患夏季湿热的病人明显增多, 其中, 胸闷、 头晕、 胃口不 好、 燥热、 出汗很多或有汗不出等情况尤为多见。 2、 夏秋人体代谢旺盛, 能量消耗较大, 但由 于天气闷热, 排汗不畅, 就造成湿气积聚。 若疏于调理, 则容易导致湿热病。 3、 潮湿多雨, 特 别是夏至后, 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 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 外界的湿浊之气就会乘虚而 入。 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 湿浊之气就会在体内积聚, 特别是。

5、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 4、 空 调冷气, 室外温度升高时, 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 “叹” 冷气, 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 却容 易引致一系列的病症。 另外, 在空调环境中, 人不出汗了, 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 浊留在体内, 因而引发病症。 0003 因湿热病而引发病症包括湿疹、 咳嗽感冒、 腮腺炎、 脚气、 胃炎、 小儿腹泻、 噎隔、 尿 频、 口疮、 咽炎、 盗汗等三十余种。 同时现代化农业和仓储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员可以摄 取更多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人们食谱选择面更广、 饮食更加丰富, 但进一步加剧了湿热病的 扩散和诱发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6、配伍合理、 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 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5-10份、 甘草 5-8份、 桑叶5-10份、 菊花5-10份、 荷花叶10-20份、 厚朴10-20份、 丹皮2-8份、 沙参5-10份、 白 通草1-5份。 0006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6份、 甘草6份、 桑叶6份、 菊花6份、 荷花叶15 份、 厚朴15份、 丹皮6份、 沙参6份、 白通草4份。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湿疹, 在中医中相当于 “湿疮” ,“湿疡” , 如生于小腿者曰 “。

7、臁疮” , 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则 称 “四弯风” , 生于阴囊即为 “绣球风” , 其名不下十余种。 本病发病, 大体有三个原因, 一是禀 赋不耐, 风、 湿、 热客于肌肤所致、 一是因为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 鱼腥动风之品, 或嗜酒伤 及脾胃, 脾失健运, 湿热内生, 复感风湿热邪, 内外合邪, 两相搏结, 淫侵肌肤而发;或素体虚 弱, 脾为湿困, 肌肤失养, 或湿热蕴久, 耗伤阴血, 血虚风燥, 肌肤失养所致。 0008 本发明的山栀子清热, 泻火, 凉血, 甘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桑叶疏 散风热, 平肝凉血, 菊花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 荷花叶清署利湿, 厚朴行气消 说 明 书 1/2。

8、 页 3 CN 106377593 A 3 积, 燥湿除满, 降逆平喘, 丹皮清热凉血, 沙参清肺养阴, 白通草清热, 利水。 本 发明中君药为山栀子, 臣药为厚朴、 丹皮, 佐药为沙参、 白通草, 使药为菊花、 桑叶、 甘草、 荷 花叶。 快速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恢复或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亚急性湿疹临床诊断难度巨大, 一旦错过治疗时期, 很容易造成 皮肤不可逆损伤, 通过本方可有效控制病情。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5-10份、 甘草5-8份、 桑叶5-10份、 菊花5-。

9、10份、 荷花叶10-20份、 厚朴10-20份、 丹皮2-8份、 沙参5-10 份、 白通草1-5份。 0010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6份、 甘草6份、 桑叶6份、 菊花6份、 荷花叶15 份、 厚朴15份、 丹皮6份、 沙参6份、 白通草4份。 001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5份、 甘草5 份、 桑叶5份、 菊花5份、 荷花叶10份、 厚朴10份、 丹皮2份、 沙参5份、 白通草1份。 0012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10份、 甘草8 份、 桑叶10份、 菊花10。

10、份、 荷花叶20份、 厚朴20份、 丹皮8份、 沙参10份、 白通草5份。 0013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按如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 山栀子6份、 甘草6 份、 桑叶6份、 菊花6份、 荷花叶15份、 厚朴15份、 丹皮6份、 沙参6份、 白通草4份。 0014 对比试验1 将上述实施例1-3的药物, 制备成传统汤剂或水丸。 将病患分为三组, 每组10人, 分别使 用实施例1-3组方治疗, 经过长期实验汤剂每天一服, 服用300-500 mL, 十天左右痊愈; 水丸 每天两服, 服用20-50份, 十至二十天痊愈。 上述三种实施例均对病症起到疗效。 0015 对比试验2 为验证本发明的临床性和实用性, 进行了120例病患实验, 其中男女各半, 选用实施例3 的汤剂, 服用7天。 显效及治愈依据1、 治愈: 上述病症完全消失。 2、 显效: 上述病症好转 或减轻。 3、 无效: 上述病症完全没有好转或减轻。 治愈105例、 显效15例、 无效0例。 治愈率高 达87.5%, 治愈及显效率高达100%。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377593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