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目前临床上治疗痛经,基本上是用西药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长期疗效差、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而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普遍存在见效慢,制作成本高的缺点,疗效都不甚理想,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生产成本低的治疗痛经的中药丸。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三棱15-25份、莪术15-25份、全归10-20份、醋白芍8-12份、川芎8-12份、熟地15-25份、地龙5-15份、土元5-15份、杜仲15-25份、大云15-25份、红花5-15份、干姜5-15份、桃仁10-20份,甘草5-1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三棱18-22份、莪术17-20份、全归15-18份、醋白芍10-11份、川芎9份、熟地18-23份、地龙7-14份、土元9-12份、杜仲24-20份、大云20-25份、红花12-14份、干姜8-13份、桃仁15份,甘草8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的制作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S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称取的各原料进行混合,于50~6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研磨并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S3: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炼制过的蜂蜜,揉搓,调匀,获得固态混合药团,将所述固态混合药团通过制丸机制成蜜丸,即为治疗痛经的中药丸。
优选地,所述蜜丸规格为3克/粒。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的使用方法,一次3粒,一天2次,2周为一个疗程,经期可不停药,用药时忌食生、冷、辣,且糖尿病患者忌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用药安全,疗效稳定可靠,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达98.4%,是治疗痛经的有效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是治疗痛经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操作,由于不涉及发明点,故不对其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的原料组分分析:
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莪术,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块根称“绿丝郁金”,有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
全归,适用于经常使用电脑、月经不调、畏寒怕冷、身体淤血。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效。
熟地,补血滋阴,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高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
地龙,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平喘、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
土元,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杜仲,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大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阳痿,遗精,小便淋漓,声哑失音,便秘,虚寒泄泻,症瘕。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之功效。
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基于上述组分的功效,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三棱15-25份、莪术15-25份、全归10-20份、醋白芍8-12份、川芎8-12份、熟地15-25份、地龙5-15份、土元5-15份、杜仲15-25份、大云15-25份、红花5-15份、干姜5-15份、桃仁10-20份,甘草5-15份。
同时,基于同一种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的制作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将称取的各原料进行混合,于50~6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研磨并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S3: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炼制过的蜂蜜,揉搓,调匀,获得固态混合药团,将所述固态混合药团通过制丸机制成蜜丸,即为治疗痛经的中药丸。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疗效稳定可靠,治疗效果好。具体使用方法为:口服治疗,一次3粒,一天2次,2周为一个疗程,经期可不停药,用药时需要注意的是,忌食生、冷、辣,且糖尿病患者忌用此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其原料组分如下:三棱18克、莪术20克、全归15克、醋白芍10克、川芎9克、熟地18克、地龙14克、土元12克、杜仲20克、大云23克、红花14克、干姜8克、桃仁15克,甘草8克。
该中药丸的制作过程为:按照上述重量克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将称取的各原料进行混合,于60℃烘干至含水率小于5%,研磨并过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向混合粉末中加入炼制过的蜂蜜,揉搓,调匀,获得固态混合药团,将固态混合药团通过制丸机制成蜜丸,即完成该药物的制作。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其原料组分如下:三棱22克、莪术17克、全归18克、醋白芍11克、川芎9克、熟地23克、地龙7克、土元9克、杜仲24克、大云25克、红花12克、干姜13克、桃仁15克,甘草8克。
该中药丸的制作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阐述。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其原料组分如下:三棱15克、莪术15克、全归10克、醋白芍8克、川芎8克、熟地15克、地龙5克、土元5克、杜仲15克、大云15克、红花5克、干姜5克、桃仁10克,甘草5克。
该中药丸的制作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S2中,烘干温度为55℃。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丸,其原料组分如下:三棱25克、莪术25克、全归20克、醋白芍12克、川芎12克、熟地25克、地龙15克、土元15克、杜仲25克、大云25克、红花15克、干姜15克、桃仁20克,甘草15克。
该中药丸的制作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S2中,烘干温度为50℃。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丸的治疗效果,以下以实施例1-2所提供的中药丸为例,提供几个典型病例,以进一步说明该中药丸的疗效:
1、王红,26岁
患者病情主诉:一直为痛经所困扰,每次月经来的前两天总是腹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解决痛经曾要求医生给其切除子宫,因患者未婚育,医生拒绝为其行术。
药物治疗: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来月经前14天服用,一天2次,每次3粒,连续服用14天,用药时忌食生、冷、辣。
治疗结果:下次来月经时,症状消失,以后来月经,未再出现过痛经。
2、李丽,36岁
患者病情主诉:至18岁起一直为痛经所困扰,每次月经来总是下腹及腰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经多方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一直未治愈。
药物治疗: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来月经前2周服用,一天2次,每次3粒,连续服用2周。
治疗结果:下次来月经时,症状消失,以后来月经,未再出现过痛经。
3、张芳芳,30岁
患者病情主诉:至生完孩子后一直为痛经所困扰,每次月经来总是腹部、腿疼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经多方治疗效果稍有改善,但一直未治愈。
药物治疗: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来月经前2周服用,一天2次,每次3粒,连续服用2周。
治疗结果:下次来月经时,症状消失,以后来月经,未再出现过痛经。
4、章雷,20岁
患者病情主诉:一直为痛经所困扰,每次月经来的前两天总是腹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
药物治疗: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来月经前2周服用,一天2次,每次3粒,连续服用2周。
治疗结果:下次来月经时,症状消失,以后来月经,未再出现过痛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