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379551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5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3647.8

申请日:

2003.01.23

公开号:

CN1431157A

公开日:

2003.07.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7.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78

主分类号:

C02F1/78

申请人:

杨舜凯; 朱溪

发明人:

杨舜凯; 朱溪

地址: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深南路车工庙西世纪豪庭8A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皋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射水器、臭氧混合筒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筒体内所设过滤材料层厚度不低于120mm,过滤材料层包括:生物活性碳层、沸石层、载银活性碳层、石英沙层、活性碳纤维棉层;装置的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过滤器贮水腔内设有一可控制进水电磁阀的液位传感器。本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其对自来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完全达到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整个装置的进水控制是根据贮水腔内水位状态进行的,自动开启进水电磁阀和关闭进水电磁阀,不需人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臭氧发 生器(5)的臭氧混合筒(4)和设有多种材料过滤层的过滤器(6), 臭氧混合筒(4)的进水管端设有射水器(3),射水器(3)进水口 设有前置过滤器(1),臭氧混合筒(4)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6) 贮水腔(61)连接,其特征在于: 一、净化装置的前置过滤器(1)的出水口与射水器(3)间和臭 氧混合筒(4)与过滤器(6)贮水腔(61)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电磁 阀(2),过滤器(6)贮水腔(61)内设有一可控制电磁阀(2)的 液位传感器(21); 二、过滤器(6)的筒体(60)内所设过滤层(67)厚度不低于 120mm,过滤层(67)包括:厚度≥80mm生物活性碳层(676)、 厚度≥15mm沸石层(675)、厚度10mm载银活性碳层(674)、 厚度≥10mm石英沙层(673)、厚度≥5mm活性碳纤维棉层(672); 三、前置过滤器(1)输出管路上设有的排放口(18); 四、过滤器(6)之贮水腔(61)底部设有臭氧水排放口(6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贮水腔(61)顶部设有尾气处理器(66)和溢流管(6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 置,其特征在于:前置过滤器(1)为一种反冲式水质过滤器,由杯 座(11)、杯状外壳(12)和滤网杯(13)组成,杯状外壳(12)和 滤网杯(13)以相套方式扣置在杯座(11)上并固定,由此形成滤网 杯内腔(14)和一个由杯状外壳(12)与滤网杯(13)之间形成的环 形腔(15),杯座(11)上设有三通管道(111),其中一管道(1111) 与滤网杯内腔(14)相通,另二管道分别为出水口(1112)和反冲进 水口(1113);杯座(11)上还分别设有与环形腔(15)相通的进水 口和反冲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安装有三通阀(16),三通阀(16)另 一阀口通过连接管(17)与杯座(11)上的反冲进水口(1113)接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 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层(62)由厚度分别为:8mm的活性碳纤维 棉层(672)、15mm的石英砂层(673)、15mm载银活性碳层(674)、 20mm的沸石层(675)和100mm的生物活性碳层(676),以及设 置在各材料层间的隔板(671)自下而上叠置而成。

说明书


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臭氧水质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或污水已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进入家庭的自来水虽经过水厂多道工序的处理,但其内仍会残留一些杂质。众所周知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有资料报导,美国多年前做过精细的测试:查出水中有2221种物质,其中有机物达765种,而致癌物竟有109种。为提高水质,很多自来水生产厂在进行水质处理过程中普遍采用加氯处理,氯对水具有消毒作用,但会产生三卤甲烷等十几种致癌物质,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这种经氯处理过的水会影响人们饮用时的口感。由于上述原因,市场上有了很多结构各异的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但都因水质过滤前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没有分解,所以效果都不理想,将自来水先与臭氧混合后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既便于过滤,同时用臭氧可氧化水中含有的金属、并杀菌解毒,然后再经过滤器过滤后成为一种可直接饮用的水。但是,现有这类水质净化处理装置所采用的过滤器结构不合理,过滤器配用的过滤材料用量少,材料单一,如:有的过滤器中只设置了φ40×50mm的活性碳纤维棉,其作用只能过滤100公斤水,而且分子量5000以上的大量有害有机物根本过滤不了,对水中剩余地氯分子和臭氧也无能为力。其原因是:臭氧在水处理杀菌消毒过程中极易产生醛类和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这种处理不完全的水直接饮用同样会危害身体。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水质净化处理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寿命长,过滤净化效果好的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混合筒和设有多种材料过滤层的过滤器,臭氧混合筒的进水管端设有射水器,射水器进水口设有前置过滤器,臭氧混合筒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贮水腔连接,其特征在于:

    一、过滤器筒体内所设过滤材料层厚度不低于120mm,过滤材料层包括:厚度≥80mm生物活性碳层、厚度≥15mm沸石层、厚度≥10mm载银活性碳层、厚度≥10mm石英沙层、厚度≥5mm活性碳纤维棉层;

    二、净化装置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射水器间和臭氧混合筒与过滤器贮水腔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电磁阀,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过滤器贮水腔内设有一可控制进水电磁阀的液位传感器;

    三、前置过滤器输出管路上设有的排放口;

    四、过滤器之贮水腔底部设有臭氧水排放口。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过滤器贮水腔底部设有臭氧水排放管,顶部设有尾气处理器和溢流管。

    所述前置过滤器为一种反冲式水质过滤器,由杯座、杯状外壳和滤网杯,杯状外壳和滤网杯以相套方式扣置在杯座上并固定,由此形成滤网杯内腔和一个由杯状外壳与滤网杯之间形成的环形腔,杯座上设有三通管道,其中一管道与滤网杯内腔相通,另二管道分别为出水口和反冲进水口;杯座上还分别设有与环形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反冲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安装有三通阀,三通阀另一阀口通过连接管与杯座上的反冲进水口接通。

    本发明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设计原理是:一、严格按照过滤材料与被处理水体积比为1∶1300设计过滤器的过滤层。二、设置前置过滤器对水进行预处理;三、由贮水腔内的水位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自动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

    本发明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其对自来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完全达到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同时可使本装置能为使用者提供粗过滤后的自来水、杀菌解毒用水和直饮水。直饮水达到无毒、副作用;弱碱性;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小分子,便于消化吸收的饮用水标准;粗过滤后的自来水可用于洗涤用水;而杀菌解毒用臭氧水则可用于果蔬品或餐用具的洗涤。能满足现代家庭健康用生活水的各种需要。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整个装置的进水控制是根据贮水腔内水位状态进行的,自动开启进水电磁阀和关闭进水电磁阀,不需人为操作,大大方便了使用,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本发明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

    图1是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前置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前置过滤器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由前置过滤器1、电磁阀2、射水器3、臭氧混合筒4、臭氧发生器5、过滤器6组成。前置过滤器1设有与自来水管连接的连接口7,前置过滤器1的出水口与射水器3间和臭氧混合筒4与过滤器6贮水腔61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电磁阀2,射水器3出水口31接入臭氧混合筒4,所述臭氧发生器5为臭氧混合筒4提供臭氧,臭氧混合筒4的底部设有的出水管41经电磁阀2接入过滤器6之贮水腔61,过滤器6之净水腔62底部设有直饮水出水管63,过滤器之贮水腔61底部设有臭氧水排出管64,贮水腔61顶部设有溢流管65和尾气处理器66。前置过滤器1输出管路上设有的排放口18。

    所述的过滤器6由筒体60和设置在筒体60内的过滤层67组成(见图2),筒体60内腔被设置在其内中部的过滤层67分隔成贮水腔61和净水腔62,筒体60上部设有为贮水腔61供水的进水管,筒体60的下部设有可将净水腔62内纯净水输出的出水管;所述过滤层67由厚度分别为:8mm的活性碳纤维棉层672、15mmR的石英砂层673、15mm载银活性碳层674、20mm的沸石层675和100mm的生物活性碳层676,以及设置在各材料层间的隔板671自下而上叠置而成;贮水腔61内设有一用于进水管端电磁阀2电源控制的液位传感器21。

    所述前置过滤器1由杯座11,杯状外壳12和滤网杯13组成(见图3和图4),杯状外壳12和滤网杯13以相套方式扣置在杯座11上并固定,由此形成滤网杯内腔14和一个由杯状外壳12与滤网杯13之间形成一供水流入的环形腔15。所述的杯座11内设有一个三通管道111、二个直角管道112、113,三通管道111的一管道口1111与滤网杯内腔14相通,另二管道口分别为出水口1112和反冲进水口1113;直角管道112的一端管道口与环形腔15相通,另一端管道口为进水口;直角管道113的一端管道口与环形腔15相通,另一端管道口为反冲出水口;杯座进水口设有一三通阀16,三通阀16的另一阀口通过连通管17与杯座11上的反冲进水口1113连接。这种前置过滤器1以改变进入过滤器水流管道,使滤网杯13的内外侧表面交替对进入过滤器的水过滤,即当滤网杯13环形腔15侧表面布满杂质时,便改变杯座11上的流水管道,使自来水由反冲进水口1113进入滤网杯内腔14,在水压作用下,滤网杯内腔14中的水将通过滤网杯13进入环形腔15,然后从杯座11上的反冲出水口1132流出。反冲过滤过程可对滤网杯13外侧表面粘有的杂质进行冲刷,以清除滤网杯13外侧表面的杂质。反之,则可将滤网杯13内侧表面粘有的杂质清除。当然改变过滤器流向对自来水进行反冲过滤时,反冲出水口会短暂地排出多杂质水,应予以空放。

    本发明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自来水管与前置过滤器1连接,其进水与否由设置在前置过滤器1出口端的电磁阀2决定,臭氧混合筒4是否向过滤器6的贮水腔61供水,亦由设置其连接管路上的电磁阀2决定,当过滤器6之贮水腔61内的液位传感器21随水位下降到设计点位时,导通电磁阀2开启,由射水器3向臭氧混合筒4以喷射方式供水,进入臭氧混合筒4后的水即与其内的臭氧混合,臭氧可以杀死水中细菌,分解水中如农药、化肥、激素等有机污染物和部分重金属,同时臭氧还可以打碎大的水分子团成为小分子,以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与此同时由臭氧混合筒4底部的出水管经电磁阀2向过滤器6顶部的贮水腔61输入臭氧水,臭氧水由臭氧混合筒4底部的出水管引入过滤器6顶部的贮水腔61,进入贮水腔61的臭氧水依靠其自重渗入底部的过滤层64进行过滤,臭氧水经过生物活性碳层、沸石层、载银活性碳层、石英沙层和活性碳纤维层过滤后,将水中臭氧分解的有机物、氧化重金属、杀死的细菌和自来水中的余氯及剩余臭氧过滤吸附掉,使之成为可以直接饮用的水。设置在前置过滤器1输出管路上的排水口18可用作一般洗涤用水。贮水腔61底部的臭氧水排出管64可以将臭氧水排出用作消毒、杀菌洗涤。

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家用自控式臭氧水质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射水器、臭氧混合筒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筒体内所设过滤材料层厚度不低于120mm,过滤材料层包括:生物活性碳层、沸石层、载银活性碳层、石英沙层、活性碳纤维棉层;装置的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过滤器贮水腔内设有一可控制进水电磁阀的液位传感器。本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其对自来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完全达到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