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日渐年轻化,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水平,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IDF统计,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15亿人,每11个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预测到2040年,全球将会有6.42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也将达到1.51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9200万,最小年龄仅为5岁。
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以高血糖和蛋白糖基化为其特征。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血糖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烦渴多饮,同时使血糖利用率降低,从而刺激饥饿中枢致使糖尿病患者多食易饥,还严重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使其分解增多而导致消瘦。血糖的代谢异常往往又引起血脂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症。这两种因素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而易形成血栓、动脉硬化,造成血管病变,引起多种严重的慢性系列并发症出现,流行病学证据强烈提示在血糖水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乳酸和丙酮酸,可引起糖尿病高渗状态(HHS),酮症酸中毒(DKA)和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三种可直接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并发症。20%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以DKA和HHS为第一表现。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Ⅱ型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导致的单一因素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与遗传、自身免疫、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机体内的糖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摄取和肝脏的糖异生。虽然进食是周期性的,但是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胰岛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胃肠分泌的小分子肽对胰岛组织的分泌活动的影响、肝脏在激素刺激下糖原合成和糖异生的调节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代谢相互平衡使血糖控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4~7mmol/L)。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病因为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液分泌过多(多尿)、口渴(烦渴)、常有饥饿感、体重减轻、视力减退和疲乏等,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Ⅱ型糖尿病病因为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症状可能与Ⅰ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状不明显。结果,可能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妊娠糖尿病为高血糖症,最早在妊娠期间发病或被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类似于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过产前筛查而不是报告症状后被诊断出来的。
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除了注射用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还有口服类降糖药如磺酰脲类、双胍类、格列酮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均有大大小小的毒副作用,若长期使用胰岛素又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病情更加不好控制。中医药降糖作用虽较温和,但是药效持久,相对副作用较小,而且在改善糖尿病诸多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0~15份、杜仲叶3~10份、山药3~10份、草果1~10份、肉桂3~6份、菊花根1~5份、肉蔻1~5份、白芷2~4份、芦根2~3份、葛根 2~3份、草寇2~3份、白术2~3份、桑叶1~3份、桂花1~3份、陈皮1~3 份、三七0.5~2份、良姜0.5~1份、小苏打0.1~2份和食碱0.1~2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优选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菊花根3 份、肉蔻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和食碱 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进一步优选还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中的至少一种:
芝麻1~5份、芒果干2~4份、大茴香2~4份、香叶2~3份、丁香1~3 份、小茴香1~3份、木瓜干1~3份、石斛0.5~1份、冬虫夏草0.1~1份、鱼腥草0.1~1份、黑胡椒0.1~1份、人参0.1~1份、白胡椒0.1~1份、花椒0.1~ 1份和干姜0.1~0.5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进一步优选还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中的至少一种:
芝麻3份、芒果干3份、大茴香3份、香叶2.5份、丁香1.5份、小茴香1.5 份、木瓜干1.5份、石斛0.8份、冬虫夏草0.5份、鱼腥草0.5份、黑胡椒0.3份、人参0.3份、白胡椒0.3份、花椒0.5份和干姜0.3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分别粉碎,过筛,与步骤 (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优选为喷雾干燥或者真空冷冻干燥;
步骤(1)中所述的粉碎优选为超微粉碎;
步骤(2)中所述的过筛优选为过400~800目筛;
步骤(2)中所述的过筛进一步优选为过500目筛;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千克降血糖产品含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2~20克;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产品优选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品;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品优选为菜肴、汤品、粥食和面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菜肴(例如:素菜或荤菜)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千克菜肴加入5~20克;
所述的素菜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千克素菜加入5~8克;
所述的荤菜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千克荤菜(例如:熟肉)加入10~20克;
所述的汤品(素汤或肉汤)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升汤品加入2~10克;
所述的素汤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升素汤加入 2~5克;
所述的肉汤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升肉汤加入 5~10克;
所述的粥食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升粥食加入 3~6克;
所述的粥食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进一步优选为每升粥食加入4~5克;
所述的面食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每千克面食加入 5~10克;
所述的面食中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用量进一步优选为每千克面食加入6~8克;
本发明的原理:
大麦青叶:富含200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能降低血糖,改善并预防糖尿病。
杜仲叶:味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等。
山药: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消渴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等。
草果:味辛,性温、无毒,入脾经、胃经;具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等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主治秘要》中指出:渗泄,止渴。
菊花根: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利小便,清热解毒等功效。
肉蔻: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等功效,主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等功效,主治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
芦根:味甘,性寒,归肺经、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草寇:味辛、涩,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等功效,主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等功效。
桂花: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具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
良姜:辛、热、归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等功效。
本发明将大麦青叶、杜仲叶、山药、菊花根、白芷、芦根、葛根、白术、桑叶、桂花、三七与具有药用价值的调味料草果、肉桂、肉蔻、草寇、陈皮和良姜进行科学配比,同时辅以小苏打和食碱,制得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其中,大麦青叶、杜仲叶、山药、草果、肉桂、肉蔻、白芷、草寇、白术、桂花、陈皮、良姜之间协同作用,可健脾补气、疏肝理气、滋阴益气;在此基础上,白芷、桂花和三七之间协同作用,可活血散瘀;菊花根、白芷、芦根、桑叶之间协同作用,可利湿化痰,清热除烦;山药、肉桂和葛根之间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止渴效果。本发明根据糖尿病阴虚燥热、血淤、脾虚肝郁、消渴心烦等病机,采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结合药用调味料,在保证调味的基础上,发挥各自药效,并产生协同作用,具有良好地降血糖、降血脂和降高血压的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遵循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诸药相和,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健脾、疏肝理气、利湿化痰,具有很好的止渴、降低血糖、降血脂和降高血压的功效,药食同源,价格低廉。
(2)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作用温和持久,相对副作用较小,而且在改善糖尿病诸多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
(3)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可直接用于炒菜、烧汤、煮粥等,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4)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连续食用1~10个月,每天用量不少于8克,最高不超过15克,可将空腹全血血糖降至6.1以下(正常值为3.9~6.1mmol/L),且停用后无需继续食用仍可保持血糖稳定。
(5)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不含人工添加剂和防腐剂,安全,绿色。
(6)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大麦青叶和山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组分,能帮助推迟排空胃内食物,控制饭后血糖升高,还能助消化、降血糖。
(7)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用于食物调味,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调味功能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菊花根3 份、肉蔻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和食碱 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2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0份、杜仲叶3份、山药10份、草果1份、肉桂6份、菊花根5 份、肉蔻1份、白芷2份、芦根2份、葛根3份、草寇2份、白术3份、桑叶1 份、桂花3份、陈皮1份、三七0.5份、良姜0.5份、小苏打0.1份和食碱2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3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5份、杜仲叶10份、山药3份、草果10份、肉桂3份、菊花根 1份、肉蔻5份、白芷4份、芦根3份、葛根2份、草寇3份、白术2份、桑叶 3份、桂花1份、陈皮3份、三七2份、良姜1份、小苏打2份和食碱0.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4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菊花根3 份、肉蔻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食碱 1份、芝麻3份、芒果干3份、大茴香3份、香叶2.5份、丁香1.5份、小茴香 1.5份、木瓜干1.5份、石斛0.8份、冬虫夏草0.5份、鱼腥草0.5份、黑胡椒0.3 份、人参0.3份、白胡椒0.3份、花椒0.5份和干姜0.3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5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0份、杜仲叶3份、山药10份、草果1份、肉桂6份、菊花根5 份、肉蔻1份、白芷2份、芦根2份、葛根3份、草寇2份、白术3份、桑叶1 份、桂花3份、陈皮1份、三七0.5份、良姜0.5份、小苏打0.1份、食碱2份、芝麻1份、芒果干2份、大茴香2份、香叶3份、丁香3份、小茴香3份、木瓜干3份、石斛1份、冬虫夏草0.1份、鱼腥草0.1份、黑胡椒1份、人参1份、白胡椒0.1份、花椒1份和干姜0.5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6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5份、杜仲叶10份、山药3份、草果10份、肉桂3份、菊花根 1份、肉蔻5份、白芷4份、芦根3份、葛根2份、草寇3份、白术2份、桑叶 3份、桂花1份、陈皮3份、三七2份、良姜1份、小苏打2份、食碱0.1份、芝麻5份、芒果干4份、大茴香4份、香叶2份、丁香1份、小茴香1份、木瓜干1份、石斛0.5份、冬虫夏草1份、鱼腥草1份、黑胡椒0.1份、人参0.1 份、白胡椒1份、花椒0.1份和干姜0.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7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菊花根3 份、肉蔻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食碱 1份、芝麻3份、大茴香3份、香叶2.5份、丁香1.5份、小茴香1.5份、冬虫夏草0.5份、鱼腥草0.5份、人参0.3份、白胡椒0.3份、花椒0.5份和干姜0.3 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实施例8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菊花根3 份、肉蔻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食碱 1份、芒果干3份、香叶2.5份、丁香1.5份、小茴香1.5份、木瓜干1.5份、石斛0.8份、冬虫夏草0.5份、鱼腥草0.5份、黑胡椒0.3份、白胡椒0.3份、花椒 0.5份和干姜0.3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对比实施例1(缺大麦青叶、草果、肉蔻)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杜仲叶8份、山药8份、肉桂4份、菊花根3份、白芷3份、芦根2.5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 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和食碱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 5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对比实施例2(缺菊花根、白芷、芦根)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山药8份、草果5份、肉桂4份、肉蔻3份、葛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 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和食碱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对比实施例3(缺山药、肉桂和葛根)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大麦青叶12份、杜仲叶8份、草果5份、菊花根3份、肉蔻3份、白芷3 份、芦根2.5份、草寇2.5份、白术2份、桑叶2份、桂花2份、陈皮1.5份、三七1份、良姜0.8份、小苏打1份和食碱1份;
所述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麦青叶切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大麦青叶粉;
(2)将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的剩余组分采用超微粉碎机分别超微粉碎,过500目筛,与步骤(1)制得的大麦青叶粉混合均匀,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
效果实施例
收治门诊患者450例,其中男性236人,女性214人,平均年龄55岁,随机均分为九组,每组50人:第1~6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6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第7~9组分别服用对比实施例1~3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具体使用方法为:取10克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煮粥,分三次服用。服用10个月,检测空腹血糖指标;连续服用12个月后停用30天,再次检测空腹血糖指标。
结果见表1,其中,患者服用实施例1~6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10个月后血糖恢复正常,且在连续服用12个月后血糖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反弹,患者服用对比实施例1~3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10个月后血糖有所降低,但是效果不理想,且在连续服用12个月后血糖含量有较大的反弹,尤其是对比实施例1。
表1患者服用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前后血糖含量
应用实施例1
张某,男,55岁,常年血糖在11~16mmol/L,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煮粥食用,每天10克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食用2个月血糖稳定13mmol/L以内,食用6个月血糖恢复至7mmol/L,食用10 个月血糖恢复至6.1mmol/L,口渴症状消失,血糖明显降低。
应用实施例2
李某,女,60岁,常年血糖在12~14mmol/L,采用实施例4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煮粥、炒菜食用,每天8克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食用3个月血糖稳定10mmol/L以内,食用6个月血糖恢复至6.1mmol/L 以下,口渴症状消失,血糖回复正常。
应用实施例3
王某,女,35岁,常年血糖在10~13mmol/L,采用实施例5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煲汤、炒菜食用,每天8克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食用2个月血糖稳定10mmol/L以内,食用6个月血糖恢复至6.1mmol/L 以下,口渴症状消失,血糖回复正常。
应用实施例4
林某,男,25岁,常年血糖在10~13mmol/L,采用实施例6制得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煲汤食用,每天10克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用添加剂,食用2个月血糖稳定10mmol/L以内,食用6个月血糖恢复至6.1mmol/L以下,口渴症状消失,血糖回复正常。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