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止咳功能的中药煎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目前治疗咳嗽的药物疗效不够全面,作用机理单一,治标不治本,患者仍然饱受病痛之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10366.6)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膏,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麻黄30-40克,款冬花50-60克,百合50-60克,青果3-5克,莱菔子5-6克,蜂蜜60-70克,甘草3-6克,凤凰衣30个,鲜姜汁30克;先将凤凰衣微炒一下,再与麻黄、款冬花、百合、青果、莱菔子用水浸8-12个小时,然后按常规煎药方法加水文火煎煮2遍,过滤去渣,加入蜂蜜、鲜姜汁,浓缩成清膏550-650克即得。此发明的中药膏,宣肺止咳,顺气平喘,清利咽喉,平淡清灵,对治疗小儿咳嗽,时常发作,咽中气塞,咳甚喘急,先作咳而后喘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对于阴虚久咳、劳累及用嗓、吸烟过度等原因的致咳,疗效不明显。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47347.6)公开了一种止咳平喘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膏包括川贝母水提物、枇杷叶水提物、罗汉果水提物、苦杏仁乙醇提取物、水半夏乙醇提取物、川桐皮50wt%乙醇提取物、马兰草乙醇提取物、蔗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川贝母、枇杷叶、罗汉果,提取,分离,浓缩;(2)取苦杏仁、水半夏、马兰草,提取,分离,减压浓缩;(3)取川桐皮,粉碎,粉碎后用50wt%乙醇水溶液提取,分离,浓缩;(4)取川贝母水提物、枇杷叶水提物、罗汉果水提物、苦杏仁乙醇提取物、水半夏乙醇提取物、川桐皮50wt%乙醇提取物、马兰草乙醇提取物、蔗糖,搅拌至均匀,制备得到止咳平喘的中药膏。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因阴虚久咳、劳累及用嗓、吸烟过度等原因的导致的咳嗽。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具有补肺益肾、用于因阴虚久咳、劳累及用嗓、吸烟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咳嗽,且还可作为肺结核及肺癌化疗辅助用药中药煎膏。
因此,需要一种集治疗、根治、润肺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咳嗽的发病机制,集治疗、根治、滋补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煎膏剂,设计了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的川贝母、以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枇杷叶、以补肺肾,益精气的发酵虫草菌粉为主要原料,辅以具有疏风、清热的薄荷脑,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的蜂蜜治疗咳嗽、滋补润肺的一种煎膏剂。
所用中药的药理药性:
川贝母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经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
主治:燥热所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口干、痰少稠黏、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发酵虫草菌粉(Cs-4)
性味:灰色至淡黄色粉末;气微腥。
归经:归肺经 功效: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等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枇杷叶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薄荷脑
性味:味辛、性凉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
蜂蜜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
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中药之间协同作用:
利用川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发酵虫草菌粉补肺肾,益精气,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薄荷脑疏风、清热,蜂蜜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润肺止咳治疗的作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止咳功能的中药煎膏,包括以下成分:川贝母流浸膏1%-5%、枇杷叶提取液10%-25%、发酵虫草菌粉5%-15%、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05%-0.1%、蜂蜜55%-84%。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成分:川贝母流浸膏5%、枇杷叶提取液15%、发酵虫草菌粉10%、薄荷脑0.06%、蜂蜜70%。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具有止咳功能的中药煎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川贝母粉碎成粗粉后用溶媒进行渗漉,枇杷叶用净化水进行煎煮,发酵虫草菌粉粉碎成细粉,然后进行提取,提取后的药液浓缩后再加入相应的辅料,经灭菌制成相应的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川贝母流浸膏的制备方法是将川贝母用饮用水洗净,干燥后粉碎成粗粉,在溶媒中浸渍18小时后,用8倍量的溶媒剂量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保存备用,再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续漉液经低温浓缩至比重为1.15,浓缩温度为60℃,并入初漉液中,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枇杷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取枇杷叶切段,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15倍量,各煎煮2.5小时,合并煎液,用100目筛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浓缩温度为60℃,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媒选用水或pH3.5~4.5的70%酒精。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取方法为醇提或煎煮。
进一步地,所述的灭菌方法为脉动灭菌、钴-60灭菌、流通蒸汽灭菌、无菌操作法中的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根据咳嗽病因及该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和表现的症状,集治疗、根治、润肺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膏剂,该药物能补肺益肾,用于阴虚久咳、劳累及用嗓、吸烟过度等致咳,还可作为肺结核及肺癌化疗辅助用药,从根本上治疗咳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配方:主药 川贝母:15克 枇杷叶提取液:150克 发酵虫草菌粉:75克 蜂蜜:1260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75克
制法:取蜂蜜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36(80℃),过滤。取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煮沸使溶解,过滤,加入川贝母流浸膏及炼蜜,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最后加入粉碎好的虫草菌粉,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150克),进行脉动灭菌30分钟。
实施例2
配方:主药 川贝母:75克 枇杷叶提取液:375克 发酵虫草菌粉:225克 蜂蜜:82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30克
制法:将配方量的蜂蜜、川贝母流浸膏、枇杷叶提取液、发酵虫草菌粉、加热至60-75℃,搅拌均匀后,冷却,待温度保温至60-75度加入薄荷脑与杏仁香精用胶体磨进行研细、混匀。待温度降至25-30度,开始灌装,聚氯乙烯瓶用纯化水洗净,经过隧道烘箱后,用紫外线灭菌。灌装每瓶重250克,旋紧瓶盖,置脉动灭菌柜中,条件为(121度、0.11Mpa、30分钟)进行灭菌。灭完菌后,取出、干燥、即得。
实施例3
配方:主药 川贝母:37.5克 枇杷叶提取液:225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087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0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煮沸,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煮沸放冷的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采用无菌操作法,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150克)。
实施例4
配方:主药 川贝母:45克 枇杷叶提取液:180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12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至60-75℃,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250克),进行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实施例5
配方:主药 川贝母:45克 枇杷叶提取液:180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12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煮沸,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煮沸放冷的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采用无菌操作法,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150克)。
实施例6
配方:主药 川贝母:45克 枇杷叶提取液:180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12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至60-75℃,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250克),利用钴-60进行灭菌。
实施例7
配方:主药 川贝母:60克 枇杷叶提取液:240克 发酵虫草菌粉:225克 蜂蜜:97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克
制法:取蜂蜜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36(80℃),过滤。取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煮沸使溶解,过滤,加入川贝母流浸膏及炼蜜,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最后加入粉碎好的虫草菌粉,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150克),进行脉动灭菌30分钟。
实施例8
配方:主药 川贝母:60克 枇杷叶提取液:240克 发酵虫草菌粉:225克 蜂蜜:975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5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煮沸,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煮沸放冷的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采用无菌操作法,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250克)。
实施例9
配方:主药 川贝母:75克 枇杷叶提取液:225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050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9克
制法:将蜂蜜、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川贝母流浸膏加热煮沸,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煮沸放冷的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采用无菌操作法,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250克)。
实施例10
配方:主药 川贝母:75克 枇杷叶提取液:225克 发酵虫草菌粉:150克 蜂蜜:1050克 薄荷脑与杏仁香精0.9克
制法:取蜂蜜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36(80℃),过滤。取枇杷叶提取液、山梨酸钾煮沸使溶解,过滤,加入川贝母流浸膏及炼蜜,混匀,再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与杏仁香精混匀,最后加入粉碎好的虫草菌粉,保持药液温度在60-75℃过胶体磨(胶体磨设置成最细度),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药液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待温度降至25度-30度之间,开始灌装,制备成膏剂(每瓶重150克),进行脉动灭菌30分钟。
对比例1
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10366.6)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一种中药膏。
对比例2
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47347.6)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一种润肺止咳饮料。
对比例3
除无川贝母流浸膏外,其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对比例4
除无枇杷叶提取液外,其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对比例5
除无发酵虫草菌粉外,其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试验例1
临床实验分两部分:
(一)动物急慢性毒性实验:
1、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10中制得的中药煎膏。
试验动物:普通级NIH小鼠,体重18g±2g,雌雄各半。
方法与结果: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十组雌雄各半,分别喂食十份中药煎膏,份量为1g/10g体重,密切观察8小时并作记录,继续观察7天;7天中,小鼠无死亡,行为活泼,摄食量如常,毛色光亮无疏松污,无惊厥嗜唾,眼、口、鼻、耳及肛周无异常分泌物,无断尾烂趾。分别从三组中选择5只处死,肉眼所见:心、肝、肺、胃内及胸腺等重要脏器,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药物提取液均无急性毒性。
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10中制得的中药煎膏。
动物:普通级SD大鼠,体重200g±10g,雌雄各半。
方法与结果: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十组雌雄各半,分别喂食十份中药煎膏,份量为1g/10g体重,连续喂食40天,观察动物全身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处死后按操作规程检查各部位,并进行血液学、ALT、BUN及心、肝、脾、肺、肾、胃等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
经过长期喂食,大鼠均未出现毒性反应。生长发育良好。肉眼外观及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外周血象及血清ALT、BUN与对照组比较无病理性改变。病理报告心、肝、脾、肺、肾、胃等均未有意义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经病理证实,中药煎膏对动物无慢性毒性表现。
通过以上两个毒性实验,证明本发明按实施例1-10制得的中药煎膏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可以用来对临床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试验例2
本发明实施例服用效果调查:
将咳嗽患者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15组,每组10例,每日服用中药膏为10g,坚持服用半个月后,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如下: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煎膏能够起到显著的止咳补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