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451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5463.0

申请日:

2009.10.22

公开号:

CN102042708A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5B 1/00登记生效日:201602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黄得锋变更后权利人:漳州市爵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延安广场明苑4幢1511号变更后权利人:3639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安镇官山工业区海投(长泰)科创中心项目507单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1/00申请日:20091022|||公开

IPC分类号:

F25B1/00; F25B41/00

主分类号:

F25B1/00

申请人:

黄得锋

发明人:

黄得锋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延安广场明苑4幢15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它的步骤包括:压缩制冷剂成高压高温气态;实施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利用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液态或汽液混合状态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用制冷剂从液化或气液混合状态挥发或蒸发后生成的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作为经压缩而成的高压制冷剂的降温剂。本发明利用现有技术流失的热量完全运用于制冷,不仅有效节能而且显著提高制冷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 ; 2) 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 1) 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 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步骤 3) 利用步骤 2) 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加速步骤 1) 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控制步骤 1) 汽液混合制剂 形成的气流, 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
4: 一种依权利要求 1 所述多循环制冷方法所制的多循环制冷设备, 它是一流通制冷剂 的回路系统, 包括压缩设备和蒸发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缩设备的压缩输出端口连通一高压箱, 所述高压箱设有制冷部件 ; 压缩设备的 输出端口、 高压箱、 蒸发部件、 制冷部件、 压缩设备的输入端口依顺序连通成一回路系统。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以一个或多个特 征: 所述高压箱通过一个或一个以雾化部件密闭连通蒸发部件, 所述雾化部件伸入蒸发部 件; 所述高压箱、 制冷部件、 蒸发部件由内向外呈 “回” 状套置 ; 所述制冷部件紧密覆于高压箱外表面 ; 所述蒸发部件与制冷部件间设有隔热层 ; 所述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 ; 所述蒸发部件内设有流体加速装置。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体加速装置设于蒸 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 喷装置, 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喷进高压箱的制冷部件内。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 以上导管 A,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B, 每一导管 A 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 B 内。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管 B 由热的不良导 体制成或在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
10: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 以上导管 A,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B, 所述的蒸发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的 导管 C ; 所述导管 C 内至少套置一根导管 B, 所述导管 B 内至少套置一导管 A。

说明书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尤其涉及通过挥发或蒸发制冷剂以实现降温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冷设备均采压缩制冷剂至高温高压的气态, 通过降温使其变化为高压液 态, 再通截流等方法使其生成汽液混合物, 利用室温使汽液混合制冷剂迅速挥发或蒸发而 实现制冷。
     上述过程有两处能量损失 :
     1. 高温高压的气态转低温高液态, 需进行大量散热 ;
     2. 截流过程, 高速制冷剂动能, 因摩擦力或管道的形变, 没能转成相应势能。
     另外, 还会因需流经大量 S 形管道, 使低动量的制冷剂未能达到最高能效的制冷 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低、 高环保的制冷方法及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 :
     它的步骤包括 :
     1) 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 ; 控制汽液混合制剂形成的气流, 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
     2) 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 1) 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 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 ;
     3) 利用步骤 2) 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加速步骤 1) 制冷剂的挥发或蒸 发。
     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
     它是一流通制冷剂的回路系统, 至少包括压缩设备和蒸发部件, 所述压缩设备的 压缩输出端口连通一高压箱, 所述高压箱设有制冷部件 ; 所述高压箱通过一个或一个以雾 化部件密闭连通蒸发部件, 所述雾化部件伸入蒸发部件 ; 所述制冷部件一端连通蒸发部件, 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通压缩设备的压缩输入端口。
     它还具有以下以一个或多个特征 :
     所述高压箱、 制冷部件、 蒸发部件由内向外呈 “回” 状套置 ;
     所述制冷部件紧密覆于高压箱外表面 ;
     所述蒸发部件与制冷部件间设有隔热层 ;
     所述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 ;
     所述蒸发部件内设有流体加速装置。
     所述流体加速装置设于蒸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
     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喷装置, 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喷进高压箱 的制冷部件内。
     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A,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B, 每 一导管 A 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 B 内 ; 所述导管 B 外表面设有隔热层。
     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A,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 B, 所 述的蒸发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导管 C ; 所述导管 C 内至少套置一根导管 B, 所述导管 B 内至少套置一导管 A。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发明利用现有技术流失的热量完全运用于制冷, 不仅有效节能而且显著提高制 冷效果。
     本发明利用压缩制冷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液态或汽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更快 蒸发或气化, 相对习用技术仅通过室温蒸发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回用蒸发后的制冷剂对经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 相对室 外空气可达更快捷的液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为实施例 1 的示意图 ; 图 2 为实施例 1 中所述高压箱在 AA 向的侧视图 ; 图 3 为实施例 2 的示意图 ; 图 4 为框架 1 局部放大截图 ; 图 5 为 BB 向剖视图 ; 图 6 为实施例 3 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 它包括 :
     1) 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 ; 控制汽液混合制剂形成的气流, 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
     2) 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 1) 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 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 ;
     3) 利用步骤 2) 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加速步骤 1) 制冷剂的挥发或蒸 发。
     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
     实施例 1 :
     如图 1 所示, 它包括压缩设备 1 和蒸发部件 2, 所述压缩设备 1 的压缩输出端口 11 连通一高压箱 3, 所述高压箱 3 设有制冷部件 4 ; 所述高压箱 3 通过若干雾化部件 31 密闭连 通蒸发部件 2, 所述雾化部件 31 伸入蒸发部件 2 ; 所述制冷部件 4 一端连通蒸发部件 2, 另 一端连通压缩设备 1 的压缩输入端口 12 ; 所述高压箱 3、 制冷部件 4、 蒸发部件 2 由内向外 呈 “回” 状套置。如图 2 所示, 所述的制冷部件 4 为设在高压箱 2 上的若干制冷槽 21 及覆于制冷槽 21 上的隔热层 22。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喷装置, 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 喷进高压箱的制冷部件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件也可独立并紧密覆于高压箱外表面 ;
     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 ; 所述蒸发部件内可设有流体加 速装置, 所述流体加速装置可设于蒸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间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 也可以是间接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部件 31 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实施例 2 :
     如图 3 所示, E 区为蒸发区, F 区为液化区 ;
     如图 4、 3 所示, 实施例 1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导管 B, 所述高压箱为一套置在导管 B 内的导管 A, 所述导管 B 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或在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 ; 所述蒸发部件为一 导管 C, 所述导管 C 的末端伸入导管 B 内并导管 A 连通。
     本实施中的导管 A 和管道 B 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改变, 均可以是一根或一根以 上, 且每一导管 A 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 B 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 A 和 C 的管内均设有有效容积棒 D。
     实施例 3 :
     如图 6 所示, 实施例 1 所述高压箱为一导管 A, 所述制冷部件为一导管 B, 所述的蒸 发部件为一导管 C ; 所述导管 C 内套置一根导管 B, 所述导管 B 内套置一导管 A ; 所述管道 A 的端末设有雾化喷嘴 A1, 雾化喷嘴 A1 伸入管道 C 内 ; 管道 C 设有一流体加速装置 C1, 流体 加速装置 C1 输出端通过一管道穿入管道 C 并密闭连通管道 B, 管道 B 的末端连通压缩设备 的输入端口。
     本实施中的导管 A、 管道 B 和管道 C 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改变, 均可以是一根或 一根以上, 管道 C 内可套置一根或多根管道 B, 管道 B 内可套置一根或多根管道 C。
     本实施例中为使流体均匀流动各管道内, 可使雾化喷嘴 A1 与流体加速装置 C1 正 设于整个系统的竖直中心线上且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 A 和 C 的管内均可设有有效容积棒 D
     工作原理 :
     如图 2 所示, 所述制剂以 CC12F2 为例, 雾化部件 31 以喷觜为例。
     1) 压缩设备 1 对导管 A 内的 CC12F2 加压, 并通过自然散热或第三方散热使箱内 CC12F2 在默认状态下为高压常温液体, 制冷时, 导管 A 通过雾化部件 31 将管内的高压液状 CC12F2 以雾态喷散在蒸发部件 2 的内壁上, 并常温下迅速挥发或蒸发带走蒸发部件 2 的热 量形成降温。
     2) 制冷过程中, 因压缩设备 1 的输入端口通过导管 B 连通蒸发部件 2, 而不断吸收 蒸发部件 2 挥发或蒸发后的气体, 不仅加快蒸发部件 2 内的雾化后的 CC12F2, 并使蒸发部 件 2 挥发或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状 CC12F2 进入导管 B 内, 流经导管 B 过程中, 低温低压气 状 CC12F2 直接接触导管 A 的外表面, 不断带走导管 A 及其内 CC12F2 的热量, 使 CC12F2 液 化。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2708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2708ACN102042708A21申请号200910205463022申请日20091022F25B1/00200601F25B41/0020060171申请人黄得锋地址363000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延安广场明苑4幢1511号72发明人黄得锋54发明名称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它的步骤包括压缩制冷剂成高压高温气态;实施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利用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液态或汽液混合状态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用制冷剂从液化或气液。

2、混合状态挥发或蒸发后生成的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作为经压缩而成的高压制冷剂的降温剂。本发明利用现有技术流失的热量完全运用于制冷,不仅有效节能而且显著提高制冷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042711A1/1页21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1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2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1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利用步骤2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步骤1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3如权利要。

3、求1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步骤1汽液混合制剂形成的气流,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4一种依权利要求1所述多循环制冷方法所制的多循环制冷设备,它是一流通制冷剂的回路系统,包括压缩设备和蒸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设备的压缩输出端口连通一高压箱,所述高压箱设有制冷部件;压缩设备的输出端口、高压箱、蒸发部件、制冷部件、压缩设备的输入端口依顺序连通成一回路系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以一个或多个特征所述高压箱通过一个或一个以雾化部件密闭连通蒸发部件,所述雾化部件伸入蒸发部件;所述高压箱、制冷部件、蒸发部件由内向外呈“回”状套置;所述制冷部件紧密覆于。

4、高压箱外表面;所述蒸发部件与制冷部件间设有隔热层;所述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所述蒸发部件内设有流体加速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加速装置设于蒸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喷装置,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喷进高压箱的制冷部件内。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A,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B,每一导管A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B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B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或在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1。

5、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A,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B,所述的蒸发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导管C;所述导管C内至少套置一根导管B,所述导管B内至少套置一导管A。权利要求书CN102042708ACN102042711A1/3页3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涉及通过挥发或蒸发制冷剂以实现降温的制冷系统。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制冷设备均采压缩制冷剂至高温高压的气态,通过降温使其变化为高压液态,再通截流等方法使其生成汽液混合物,利用室温使汽液混合制冷剂迅速挥发或蒸发而实。

6、现制冷。0003上述过程有两处能量损失00041高温高压的气态转低温高液态,需进行大量散热;00052截流过程,高速制冷剂动能,因摩擦力或管道的形变,没能转成相应势能。0006另外,还会因需流经大量S形管道,使低动量的制冷剂未能达到最高能效的制冷效果。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低、高环保的制冷方法及设备。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0009一种多循环制冷方法0010它的步骤包括00111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控制汽液混合制剂形成的气流,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00122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1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使之液化或。

7、生成气液混合状态;00133利用步骤2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步骤1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0014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0015它是一流通制冷剂的回路系统,至少包括压缩设备和蒸发部件,所述压缩设备的压缩输出端口连通一高压箱,所述高压箱设有制冷部件;所述高压箱通过一个或一个以雾化部件密闭连通蒸发部件,所述雾化部件伸入蒸发部件;所述制冷部件一端连通蒸发部件,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通压缩设备的压缩输入端口。0016它还具有以下以一个或多个特征0017所述高压箱、制冷部件、蒸发部件由内向外呈“回”状套置;0018所述制冷部件紧密覆于高压箱外表面;0019所述蒸发部件与制冷部件间设有隔热层;0020所述。

8、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0021所述蒸发部件内设有流体加速装置。说明书CN102042708ACN102042711A2/3页40022所述流体加速装置设于蒸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0023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喷装置,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喷进高压箱的制冷部件内。0024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A,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B,每一导管A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B内;所述导管B外表面设有隔热层。0025所述高压箱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A,所述制冷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导管B,所述的蒸发部件为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导管C;所述导管C内至少套置一根导管B,所述导管B内至少套置一导管A。00。

9、2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0027本发明利用现有技术流失的热量完全运用于制冷,不仅有效节能而且显著提高制冷效果。0028本发明利用压缩制冷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液态或汽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更快蒸发或气化,相对习用技术仅通过室温蒸发具有更显著的效果。0029本发明通过回用蒸发后的制冷剂对经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相对室外空气可达更快捷的液化效果。附图说明0030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0031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高压箱在AA向的侧视图;0032图3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0033图4为框架1局部放大截图;0034图5为BB向剖视图;0035图6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一种多循。

10、环制冷方法,它包括00371使液态制冷剂或汽液混合制冷剂挥发或蒸发;控制汽液混合制剂形成的气流,使之集中分布于蒸发面上。00382压缩制气态制冷剂并利用步骤1挥发或蒸发的尾气对压缩后高压制冷剂实施降温使之液化或生成气液混合状态;00393利用步骤2压缩制冷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步骤1制冷剂的挥发或蒸发。0040一种多循环制冷设备0041实施例10042如图1所示,它包括压缩设备1和蒸发部件2,所述压缩设备1的压缩输出端口11连通一高压箱3,所述高压箱3设有制冷部件4;所述高压箱3通过若干雾化部件31密闭连通蒸发部件2,所述雾化部件31伸入蒸发部件2;所述制冷部件4一端连通蒸发部件2,另一端。

11、连通压缩设备1的压缩输入端口12;所述高压箱3、制冷部件4、蒸发部件2由内向外呈“回”状套置。说明书CN102042708ACN102042711A3/3页50043如图2所示,所述的制冷部件4为设在高压箱2上的若干制冷槽21及覆于制冷槽21上的隔热层22。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加速装置为一吸喷装置,使得蒸发部件内的流件能被吸收并喷进高压箱的制冷部件内。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件也可独立并紧密覆于高压箱外表面;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部件在流通面上有一处封闭;所述蒸发部件内可设有流体加速装置,所述流体加速装置可设于蒸发部件的封闭端面上。0047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间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

12、也可以是间接连通。004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部件31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0049实施例20050如图3所示,E区为蒸发区,F区为液化区;0051如图4、3所示,实施例1所述制冷部件为一导管B,所述高压箱为一套置在导管B内的导管A,所述导管B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或在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所述蒸发部件为一导管C,所述导管C的末端伸入导管B内并导管A连通。0052本实施中的导管A和管道B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改变,均可以是一根或一根以上,且每一导管A均套置在一相应导管B内。005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A和C的管内均设有有效容积棒D。0054实施例30055如图6所示,实施例1所述高压箱为一导管A,所述制。

13、冷部件为一导管B,所述的蒸发部件为一导管C;所述导管C内套置一根导管B,所述导管B内套置一导管A;所述管道A的端末设有雾化喷嘴A1,雾化喷嘴A1伸入管道C内;管道C设有一流体加速装置C1,流体加速装置C1输出端通过一管道穿入管道C并密闭连通管道B,管道B的末端连通压缩设备的输入端口。0056本实施中的导管A、管道B和管道C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改变,均可以是一根或一根以上,管道C内可套置一根或多根管道B,管道B内可套置一根或多根管道C。0057本实施例中为使流体均匀流动各管道内,可使雾化喷嘴A1与流体加速装置C1正设于整个系统的竖直中心线上且对称设置。005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A和C的管内均可设。

14、有有效容积棒D0059工作原理0060如图2所示,所述制剂以CC12F2为例,雾化部件31以喷觜为例。00611压缩设备1对导管A内的CC12F2加压,并通过自然散热或第三方散热使箱内CC12F2在默认状态下为高压常温液体,制冷时,导管A通过雾化部件31将管内的高压液状CC12F2以雾态喷散在蒸发部件2的内壁上,并常温下迅速挥发或蒸发带走蒸发部件2的热量形成降温。00622制冷过程中,因压缩设备1的输入端口通过导管B连通蒸发部件2,而不断吸收蒸发部件2挥发或蒸发后的气体,不仅加快蒸发部件2内的雾化后的CC12F2,并使蒸发部件2挥发或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状CC12F2进入导管B内,流经导管B过程中,低温低压气状CC12F2直接接触导管A的外表面,不断带走导管A及其内CC12F2的热量,使CC12F2液化。说明书CN102042708ACN102042711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42708ACN102042711A2/4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2708ACN102042711A3/4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42708ACN102042711A4/4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4270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