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044998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382250.4

申请日:

20180426

公开号:

CN108524312A

公开日:

2018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46,A61K8/64,A61K8/73,A61K8/06,A61Q19/00,A61Q19/08

主分类号:

A61K8/46,A61K8/64,A61K8/73,A61K8/06,A61Q19/00,A61Q19/08

申请人: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绘,蒋丽刚,杨盼盼,毕永贤,吕旭阳,李昊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A座D区16层

优先权:

CN20181038225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1.2~2.5%的玉米醇溶蛋白、0.3~0.6%的玉米糖原、0.02~0.12%的氯化钠、5.0~15.0%的乙醇、12.0~25.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13.5%的甲基吡咯烷酮、3.0~5.0%的萝卜硫素、3.0~8.0%的异壬酸异壬酯、2.0~5.0%的植物油、0.50%的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本发明所得的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具有刺激性小、透皮吸收好、载药量大、肤感良好,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1.2~2.5%的玉米醇溶蛋白、0.3~0.6%的玉米糖原、0.02~0.12%的氯化钠、5.0~15.0%的乙醇、12.0~25.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13.5%的甲基吡咯烷酮、3.0~5.0%的萝卜硫素、3.0~8.0%的异壬酸异壬酯、2.0~5.0%的植物油、0.50%的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2.权利要求1所述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2~2.5%玉米醇溶蛋白、0.3~0.6%玉米糖原、0.02~0.12%氯化钠、5.0~15.0%乙醇、12.0~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13.5%甲基吡咯烷酮、3.0~5.0%萝卜硫素、3.0~8.0%异壬酸异壬酯、2.0~5.0%植物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所述植物油为鳄梨油、亚麻籽油、白池花籽油、沙棘果油、油茶籽油、小麦胚芽油、翅果油、霍霍巴油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B、将所述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100~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投入所述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00~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所述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将所述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0~7.0;C、将所述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所述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植物油,得混合油相;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500~6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压力下均质5~10次,每次均质3~8min,得到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克林(Pickering)微乳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萝卜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Sulforaphane),又称“莱菔硫烷”,主要存在于萝卜、白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在化妆品行业中应用具有抗污染及抗氧化功效。萝卜硫素活性强,易受环境温度、光照及pH值的影响,在常温下易分解、变色、变味。目前相关文献中出现的提高萝卜硫素稳定性的研究,如专利CN201710077085.7中报道了一种萝卜硫素微乳速释滴丸的制备方法,专利CN201210023702.2报道了一种萝卜硫素的微胶囊包埋方法等,但大都是针对于医药行业进行的开发。在化妆品行业中,目前还没有报道有效的方法稳定萝卜硫素,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皮克林微乳是一种由纳米尺寸固体颗粒作为乳化剂来稳定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而制备的微乳液,使用固体颗粒代替传统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节约成本、刺激性低。传统皮克林乳液所使用的固体颗粒主要有硅藻土、蒙脱土和纳米聚合物颗粒等,固体颗粒之间紧密排列在一起,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从而抑制分散液滴间的聚集,增强了乳液的稳定性。但硅藻土、蒙脱土和纳米聚合物颗粒均是硬度较高,手感很涩的固体粉末,使用在化妆品中会劣化产品的使用感受。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平均分子量25~45kDa,平均粒径为100-350nm,其分子中包含疏水性残基和一些极性基团,是一种典型的两亲性聚合物,很适合作为皮克林乳液的固体稳定剂;玉米糖原(Glycogen)是一种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树枝状支链多糖,从玉米中直接提取,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kDa,平均粒径为30-80nm,具有两亲性,可以稳定皮克林乳液;且以上两种固体粉末肤感柔软细腻,使用感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具有刺激性小、透皮吸收好、载药量大、肤感良好,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1.2~2.5%的玉米醇溶蛋白、0.3~0.6%的玉米糖原、0.02~0.12%的氯化钠、5.0~15.0%的乙醇、12.0~25.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13.5%的甲基吡咯烷酮、3.0~5.0%的萝卜硫素、3.0~8.0%的异壬酸异壬酯、2.0~5.0%的植物油、0.50%的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2~2.5%玉米醇溶蛋白、0.3~0.6%玉米糖原、0.02~0.12%氯化钠、5.0~15.0%乙醇、12.0~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13.5%甲基吡咯烷酮、3.0~5.0%萝卜硫素、3.0~8.0%异壬酸异壬酯、2.0~5.0%植物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所述植物油为鳄梨油、亚麻籽油、白池花籽油、沙棘果油、油茶籽油、小麦胚芽油、翅果油、霍霍巴油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B、将所述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100~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投入所述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00~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所述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将所述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0~7.0;

C、将所述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所述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植物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500~6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5~10次,每次均质3~8min,得到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经测试,本发明制备的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O/W型,pH值范围为5.80~6.80,旋转粘度范围1000~40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的载药量2.82~4.50wt%,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测定油滴的平均尺寸介于60~90nm,分散均匀,荧光显微镜来研究颗粒在油水界面处的吸附情况,观察可见本发明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油滴表面包覆了致密的纳米粒子颗粒膜,且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本发明中制备的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搭配使用较小分子量的玉米醇溶蛋白(平均分子量30kDa)及大分子量的玉米糖原(平均分子量1500kDa)作为皮克林复合乳化剂,以填充不同分子量乳化剂间的空隙,在油滴表面可形成紧密的吸附层,界面膜不易破裂,稳定性极好。

本发明中制备的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萝卜硫素的载药量高达2.82~4.50wt%,这是由于玉米糖原高分支结构引起的空间位阻可以降低活性分子的迁移率,树枝状结构允许活性分子颗粒在其表面吸附且保持稳定,因此可大大提高萝卜硫素的载药量。

以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所制备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参照样品A,进行对照试验,样品性质参数列于表1。

对照试验①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8%玉米醇溶蛋白、0.08%氯化钠、10.0%乙醇、20.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8.0%甲基吡咯烷酮、4.0%萝卜硫素、8.0%异壬酸异壬酯、3.5%沙棘果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7.0;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预先搅拌分散,然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沙棘果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6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8次,每次均质5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样品B。

对照试验②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0.60%玉米糖原、0.08%氯化钠、10.0%乙醇、20.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8.0%甲基吡咯烷酮、4.0%萝卜硫素、8.0%异壬酸异壬酯、3.5%沙棘果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其余步骤同对照试验①,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样品C。

表1 样品性质参数

样品A: 复合乳化剂: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

样品B: 单一乳化剂:玉米醇溶蛋白;

样品C: 单一乳化剂:玉米糖原。

经对照试验可知,本发明利用纳米尺寸的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作为复合皮克林乳化剂,可以明显提高萝卜硫素在皮克林微乳液中的载药量,且大幅度提高了萝卜硫素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油滴平均尺寸为纳米级别,介于60~90nm,分散均匀,具有粒径小、易于渗透,透皮吸收率高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可以深层修复皮肤,应用在化妆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本发明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常温下粘度较低,流动性好,可直接应用于化妆品配方开发中,建议添加量2.0~5.0%,可于40℃以下直接添加入O/W型护肤品配方中搅拌均匀,带来抗炎、抗氧化功效的同时,提供丰富的丝滑柔软肤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复合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作为皮克林乳化剂,结合高压均质技术来制备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大大节省了乳化剂的用量,不仅节约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刺激性;2、制备的皮克林微乳油滴平均粒径为纳米级,介于60~90nm,有利于萝卜硫素的透皮吸收及渗透,达到深层修复皮肤的目的;3、萝卜硫素载药量高达2.82~4.50wt%,比传统包裹方法载药量提高了10倍左右,并且有效提高萝卜硫素的储存稳定性及使用性;4、产品肤感柔软丝滑,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性高,稳定性好,保质期内不分层不变色,制备工艺简单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8%玉米醇溶蛋白、0.6%玉米糖原、0.08%氯化钠、10.0%乙醇、20.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8.0%甲基吡咯烷酮、4.0%萝卜硫素、8.0%异壬酸异壬酯、3.5%沙棘果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7.0;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沙棘果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6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8次,每次均质5min,得到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本实施例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pH值6.80,旋转粘度28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载药量3.75wt%,油滴的平均尺寸为75nm,分散均匀,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实施例 2: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2%玉米醇溶蛋白、0.3%玉米糖原、0.02%氯化钠、5.0%乙醇、12.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0.5%甲基吡咯烷酮、3.0%萝卜硫素、6.0%异壬酸异壬酯、2.5%鳄梨油、2.5%白池花籽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1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0;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鳄梨油、白池花籽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5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10次,每次均质3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本实施例所得萝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5.80,旋转粘度10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载药量2.82wt%,油滴的平均尺寸为60nm,分散均匀,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实施例 3: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2.5%玉米醇溶蛋白、0.5%玉米糖原、0.12%氯化钠、15.0%乙醇、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2.5%甲基吡咯烷酮、5.0%萝卜硫素、3.0%异壬酸异壬酯、2.0%亚麻籽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5;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亚麻籽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6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6次,每次均质4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本实施例所得萝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6.20,旋转粘度40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载药量4.50wt%,油滴的平均尺寸为82nm,分散均匀,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实施例 4: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1.5%玉米醇溶蛋白、0.4%玉米糖原、0.06%氯化钠、8.0%乙醇、22.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8%甲基吡咯烷酮、3.2%萝卜硫素、7.0%异壬酸异壬酯、2.0%油茶籽油、2.0%小麦胚芽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12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32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3;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油茶籽油、小麦胚芽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5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5次,每次均质8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本实施例所得萝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5.95,旋转粘度22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载药量3.05wt%,油滴的平均尺寸为90nm,分散均匀,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实施例 5: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2.0%玉米醇溶蛋白、0.5%玉米糖原、0.10%氯化钠、12.0%乙醇、18.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3.5%甲基吡咯烷酮、4.5%萝卜硫素、4.0%异壬酸异壬酯、2.4%翅果油、2.4%霍霍巴油、0.50%苯氧乙醇、余量为蒸馏水;

B、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投入乳化锅,室温下以18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玉米糖原,室温下以4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氯化钠、苯氧乙醇,得到水相分散液,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8;

C、将萝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翅果油、霍霍巴油,得混合油相;

D、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以5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将步骤D中所得萝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室温下在1000bar(100MPa)压力下均质7次,每次均质6min,得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本实施例所得萝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6.60,旋转粘度3500cps(Brookfield粘度计,2#转子,转速6RPM),萝卜硫素载药量4.20wt%,油滴的平均尺寸为68nm,分散均匀,油滴之间无聚集,经5000rpm,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50℃、-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不变色。

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用玉米醇溶蛋白购于山东瑞丰糖业有限公司,粒径约为40~60nm,平均分子量约为30kDa;玉米糖原(CAS 9005-79-2)购于Mirexus公司,粒径约为60~80nm,平均分子量约为1500kDa;乙醇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质量分数92.0%;氯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均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纯度高于99%;苯氧乙醇(CAS 122-99-6)购于印度GALAXY公司;萝卜硫素 (CAS 142825-10-3)购于杭州林格贝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8%;甲基吡咯烷酮购于嘉法狮(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纯度高于99.8%;异壬酸异壬酯购于德国BASF公司;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购于日本信越有机硅;所用高压均质机购于上海鲤跃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型号M-110EH;所用乳化锅为购于德国伊喀拓公司的真空乳化锅,型号EKATO LM6,50L;所用pH计购于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型号Seven Compact;所用旋转粘度计购于美国BROOKFIELD公司,型号DV-II+ Pro;所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购自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型号为 Agilent 1260;所用离心机购于德国西格玛,型号sigma1-14。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萝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82250.4 (22)申请日 2018.04.26 (71)申请人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 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A座D区16层 (72)发明人 薛绘 蒋丽刚 杨盼盼 毕永贤 吕旭阳 李昊 (51)Int.Cl. A61K 8/46(2006.01) A61K 8/64(2006.01) A61K 8/73(2006.01) A61K 8/06(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

2、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 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组分: 1.22.5% 的玉米醇溶蛋白、 0.30.6%的玉米糖原、 0.02 0 .12%的氯化钠、 5 .015 .0%的乙醇、 12 .0 25.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4.813.5%的甲 基吡咯烷酮、 3.05.0%的萝 卜硫素、 3.08.0%的 异壬酸异壬酯、 2.05.0%的植物油、 0.50%的苯 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 分比。 本发明所得的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具有刺 激性小、 。

3、透皮吸收好、 载药量大、 肤感良好, 制备 工艺简单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8524312 A 2018.09.14 CN 108524312 A 1.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组分: 1.22.5%的玉米醇溶蛋白、 0.30.6%的玉米糖原、 0.020.12%的氯化钠、 5.015.0%的乙醇、 12.025.0%的环五聚 二甲基硅氧烷、 4.813.5%的甲基吡咯烷酮、 3.05.0%的萝 卜硫素、 3.08.0%的异壬酸异 壬酯、 2.05.0%的植物油、 0.50%的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2.权利要求1。

4、所述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22.5%玉米醇溶蛋白、 0.30.6%玉米糖原、 0.02 0.12%氯化钠、 5.015.0%乙醇、 12.0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4.813.5%甲基吡咯烷 酮、 3.05.0%萝 卜硫素、 3.08.0%异壬酸异壬酯、 2.05.0%植物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 为蒸馏水; 所述植物油为鳄梨油、 亚麻籽油、 白池花籽油、 沙棘果油、 油茶籽油、 小麦胚芽 油、 翅果油、 霍霍巴油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B、 将所述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10020。

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 溶解, 然后投入所述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00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 入所述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将所述水相分 散液的pH值调至6.07.0; C、 将所述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所述环五聚二甲基 硅氧烷、 异壬酸异壬酯、 植物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500650rpm 的转速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

6、bar压力 下均质510次, 每次均质38min, 得到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24312 A 2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皮克林 (Pickering) 微乳制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 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萝 卜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 Sulforaphane), 又称 “莱菔硫烷” , 主要存 在于萝 卜、 白菜、 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植物中, 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在化妆品行业中应用具有 抗污染及抗氧化功效。 萝 卜硫素活性强, 易受环境温度、。

7、 光照及pH值的影响, 在常温下易分 解 、 变 色 、 变 味 。 目 前 相关 文 献 中 出 现 的 提 高 萝卜硫 素 稳 定 性的 研 究 , 如 专 利 CN 201 71 0077 0 85 .7中 报道了一 种萝卜硫素微 乳速 释滴丸的 制备方法 , 专 利 CN201210023702.2报道了一种萝 卜硫素的微胶囊包埋方法等, 但大都是针对于医药行业进 行的开发。 在化妆品行业中, 目前还没有报道有效的方法稳定萝 卜硫素, 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0003 皮克林微乳是一种由纳米尺寸固体颗粒作为乳化剂来稳定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而制备的微乳液, 使用固体颗粒代替传统乳化剂的乳化作。

8、用, 节约成本、 刺激性低。 传统皮 克林乳液所使用的固体颗粒主要有硅藻土、 蒙脱土和纳米聚合物颗粒等, 固体颗粒之间紧 密排列在一起, 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 从而抑制分散液滴间的聚集, 增强了乳液的稳定性。 但硅藻土、 蒙脱土和纳米聚合物颗粒均是硬度较高, 手感很涩的固体粉末, 使用在化妆品中 会劣化产品的使用感受。 0004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平均分子量25 45kDa, 平均粒径为100-350nm, 其分子中包含疏水性残基和一些极性基团, 是一种典型的两 亲性聚合物, 很适合作为皮克林乳液的固体稳定剂; 玉米糖原 (Glycogen) 是一。

9、种由葡萄糖 缩合而成的树枝状支链多糖, 从玉米中直接提取, 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kDa, 平均粒径 为30-80nm, 具有两亲性, 可以稳定皮克林乳液; 且以上两种固体粉末肤感柔软细腻, 使用感 良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所得萝 卜 硫素皮克林微乳具有刺激性小、 透皮吸收好、 载药量大、 肤感良好, 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组分: 1.22.5%的玉米醇溶蛋白、 0.30.6%的玉米糖原、 0.020.12%。

10、的 氯化钠、 5.015.0%的乙醇、 12.025.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4.813.5%的甲基吡咯 烷酮、 3.05.0%的萝 卜硫素、 3.08.0%的异壬酸异壬酯、 2.05.0%的植物油、 0.50%的苯氧 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0007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22.5%玉米醇溶蛋白、 0.30.6%玉米糖原、 0.02 0.12%氯化钠、 5.015.0%乙醇、 12.0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4.813.5%甲基吡咯烷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8。

11、524312 A 3 酮、 3.05.0%萝 卜硫素、 3.08.0%异壬酸异壬酯、 2.05.0%植物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 为蒸馏水; 所述植物油为鳄梨油、 亚麻籽油、 白池花籽油、 沙棘果油、 油茶籽油、 小麦胚芽油、 翅果油、 霍霍巴油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B、 将所述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100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 溶解, 然后投入所述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00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 入所述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将所述水相分 散液的pH值调至6.07.0; C、 将所述。

12、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所述环五聚二甲基 硅氧烷、 异壬酸异壬酯、 植物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500650rpm 的转速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510次, 每次均质38min, 得到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08 经测试, 本发明制备的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O/W型, pH值范围为5.806.80, 旋 转粘度范围10004000cps (Brookfie。

13、ld粘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的载药量2.82 4.50wt%, 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测定油滴的平均尺寸介于6090nm, 分散均匀, 荧光显微镜 来研究颗粒在油水界面处的吸附情况, 观察可见本发明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油滴表 面包覆了致密的纳米粒子颗粒膜, 且油滴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 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 不变色。 0009 本发明中制备的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搭配使用较小分子量的玉米醇溶蛋白 (平 均分子量30kDa) 及大分子量的玉米糖原 (平均分子量1500kDa) 作为皮克林复合乳化剂, 以。

14、 填充不同分子量乳化剂间的空隙, 在油滴表面可形成紧密的吸附层, 界面膜不易破裂, 稳定 性极好。 0010 本发明中制备的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萝 卜硫素的载药量高达2.824.50wt%, 这 是由于玉米糖原高分支结构引起的空间位阻可以降低活性分子的迁移率, 树枝状结构允许 活性分子颗粒在其表面吸附且保持稳定, 因此可大大提高萝 卜硫素的载药量。 0011 以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所制备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为参照样品A, 进行对照试 验, 样品性质参数列于表1。 0012 对照试验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8%玉米醇溶蛋白、 0.08%氯化钠、 10.0%乙醇、 20.0%。

15、环五 聚二甲基硅氧烷、 8.0%甲基吡咯烷酮、 4.0%萝 卜硫素、 8.0%异壬酸异壬酯、 3.5%沙棘果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投 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氯化钠、 苯 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7.0;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预先搅拌分散, 然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 氧烷、 异壬酸异壬酯、 沙棘果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

16、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65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8524312 A 4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8次, 每次均质5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为样品B。 0013 对照试验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0.60%玉米糖原、 0.08%氯化钠、 10.0%乙醇、 20.0%环五聚 二甲基硅氧烷、 8.0%甲基吡咯烷酮、 4.0%萝 卜硫素、 8.0%异壬酸异壬酯、 3.5%沙棘果油、 0.50% 苯。

17、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其余步骤同对照试验,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为样品C。 0014 表1 样品性质参数 样品A: 复合乳化剂: 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 样品B: 单一乳化剂: 玉米醇溶蛋白; 样品C: 单一乳化剂: 玉米糖原。 0015 经对照试验可知, 本发明利用纳米尺寸的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作为复合皮克 林乳化剂, 可以明显提高萝 卜硫素在皮克林微乳液中的载药量, 且大幅度提高了萝 卜硫素的 稳定性。 0016 本发明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油滴平均尺寸为纳米级别, 介于6090nm, 分 散均匀, 具有粒径小、 易于渗透, 透皮吸收率高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可以深。

18、层修复皮肤, 应用在化妆品行业, 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0017 本发明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常温下粘度较低, 流动性好, 可直接应用于化 妆品配方开发中, 建议添加量2.05.0%, 可于40以下直接添加入O/W型护肤品配方中搅 拌均匀, 带来抗炎、 抗氧化功效的同时, 提供丰富的丝滑柔软肤感。 综上所述, 本发明利用复合玉米醇溶蛋白及玉米糖原作为皮克林乳化剂, 结合高压均 质技术来制备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大大节省了乳化剂的用量, 不 仅节约成本, 同时也大大降低刺激性; 2、 制备的皮克林微乳油滴平均粒径为纳米级, 介于60 90nm, 有利于萝 卜硫。

19、素的透皮吸收及渗透, 达到深层修复皮肤的目的; 3、 萝 卜硫素载药量高 达2.824.50wt%, 比传统包裹方法载药量提高了10倍左右, 并且有效提高萝 卜硫素的储存 稳定性及使用性; 4、 产品肤感柔软丝滑, 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性高, 稳定性好, 保质期内不分 层不变色, 制备工艺简单环保。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8524312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 实施例 1: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8%玉米醇溶蛋白、。

20、 0.6%玉米糖原、 0.08%氯化钠、 10.0% 乙醇、 20.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8.0%甲基吡咯烷酮、 4.0%萝 卜硫素、 8.0%异壬酸异壬酯、 3.5%沙棘果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 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入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7.0;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 壬酸异壬酯、 。

21、沙棘果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65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8次, 每次均质5min, 得到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20 本实施例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pH值6.80, 旋转粘度2800cps (Brookfield粘 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载药量3.75wt%, 油滴的平均尺寸为75nm, 分散均匀, 油滴 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22、 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 层, 不变色。 0021 实施例 2: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2%玉米醇溶蛋白、 0.3%玉米糖原、 0.02%氯化钠、 5.0% 乙醇、 12.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0.5%甲基吡咯烷酮、 3.0%萝 卜硫素、 6.0%异壬酸异壬酯、 2.5%鳄梨油、 2.5%白池花籽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1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 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

23、下以4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入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0;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 壬酸异壬酯、 鳄梨油、 白池花籽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50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10次, 每次均质3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

24、22 本实施例所得萝 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5.80, 旋转粘度1000cps (Brookfield 粘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载药量2.82wt%, 油滴的平均尺寸为60nm, 分散均匀, 油 滴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 层, 不变色。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8524312 A 6 0023 实施例 3: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2.5%玉米醇溶蛋白、 0.5%玉米糖原、 0.12%氯化钠。

25、、 15.0% 乙醇、 25.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2.5%甲基吡咯烷酮、 5.0%萝 卜硫素、 3.0%异壬酸异壬酯、 2.0%亚麻籽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2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 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5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入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5;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 壬酸异壬酯、 亚麻籽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

26、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60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6次, 每次均质4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24 本实施例所得萝 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6.20, 旋转粘度4000cps (Brookfield 粘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载药量4.50wt%, 油滴的平均尺寸为82nm, 分散均匀, 油 滴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

27、分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 层, 不变色。 0025 实施例 4: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1.5%玉米醇溶蛋白、 0.4%玉米糖原、 0.06%氯化钠、 8.0% 乙醇、 22.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4.8%甲基吡咯烷酮、 3.2%萝 卜硫素、 7.0%异壬酸异壬酯、 2.0%油茶籽油、 2.0%小麦胚芽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12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 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320rpm速度搅拌至。

28、完全溶解, 最后加入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3;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 壬酸异壬酯、 油茶籽油、 小麦胚芽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55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5次, 每次均质8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26 本实施例所得萝 卜硫。

29、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5.95, 旋转粘度2200cps (Brookfield 粘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载药量3.05wt%, 油滴的平均尺寸为90nm, 分散均匀, 油 滴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30min离心测试稳定不分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 层, 不变色。 0027 实施例 5: 一种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 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 2.0%玉米醇溶蛋白、 0.5%玉米糖原、 0.10%氯化钠、 12.0%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8524312 A 7 乙醇、 1。

30、8.0%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3.5%甲基吡咯烷酮、 4.5%萝 卜硫素、 4.0%异壬酸异壬酯、 2.4%翅果油、 2.4%霍霍巴油、 0.50%苯氧乙醇、 余量为蒸馏水; B、 将玉米醇溶蛋白和乙醇, 投入乳化锅, 室温下以18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接着 投入称量好的蒸馏水、 玉米糖原, 室温下以400rpm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 最后加入氯化钠、 苯氧乙醇, 得到水相分散液, 利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将水相分散液的pH值调至6.8; C、 将萝 卜硫素与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油相锅, 搅拌分散后加入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 壬酸异壬酯、 翅果油、 霍霍巴油, 得混合油相; D、 将。

31、步骤C中所得混合油相与步骤B所得水相分散液于乳化锅中混合, 以500rpm的转速 搅拌30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 E、 将步骤D中所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预混溶液投入高压均质机中, 室温下在1000bar (100MPa)压力下均质7次, 每次均质6min, 得萝 卜硫素皮克林微乳液。 0028 本实施例所得萝 卜硫素Pickering微乳液pH值6.60, 旋转粘度3500cps (Brookfield 粘度计, 2#转子, 转速6RPM) , 萝 卜硫素载药量4.20wt%, 油滴的平均尺寸为68nm, 分散均匀, 油 滴之间无聚集, 经5000rpm, 30min离心测试稳定。

32、不分层, 50、 -10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 层, 不变色。 0029 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用玉米醇溶蛋白购于山东瑞丰糖业有限公司, 粒径约为40 60nm, 平均分子量约为30kDa; 玉米糖原 (CAS 9005-79-2) 购于Mirexus公司, 粒径约为60 80nm, 平均分子量约为1500kDa; 乙醇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纯, 质 量分数92.0%; 氯化钠、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均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度高于99%; 苯氧乙醇 (CAS 122-99-6) 购于印度GALAXY公司; 萝 卜硫素 (CAS 142825-10- 3)购于。

33、杭州林格贝科技有限公司, 含量98%; 甲基吡咯烷酮购于嘉法狮 (上海) 贸易有限公 司, 纯度高于99.8%; 异壬酸异壬酯购于德国BASF公司;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购于日本信越 有机硅; 所用高压均质机购于上海鲤跃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型号M-110EH; 所用乳化锅 为购于德国伊喀拓公司的真空乳化锅, 型号EKATO LM6, 50L; 所用pH计购于梅特勒-托利多 (METTLER TOLEDO) 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型号Seven Compact; 所用旋转粘度计购于美 国BROOKFIELD公司, 型号DV-II+ Pro; 所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购自安捷伦科技 (中国) 有 限公司, 型号为 Agilent 1260; 所用离心机购于德国西格玛, 型号sigma1-14。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852431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