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403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5829.8

申请日:

2014.08.07

公开号:

CN104127783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1408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P17/06; A61K35/37(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范恒银

发明人:

范恒银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山水间花园22栋二单元160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鬼箭羽1~7份。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疹散结、祛风止痒之功效。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对于牛皮癣的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鬼箭羽1~7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重量份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50份、款冬花45份、连钱草15份、鹅内金7份、辛夷花7份、垂盆草7份、暴马子皮7份、余甘子4份、草豆蔻4份、四叶参4份、代代花4份、鬼箭羽4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牛皮癣是一种顽固、病程长、易复发、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也称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原因多由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素体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致使肌肤营卫不合、气血不合,使气血微循环受阻,瘀于肌表而成。牛皮癣发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
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很多,西药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复发,且易产生毒副作用,使病情迁延不愈,以致加重;中药普遍治疗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鬼箭羽1~7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50份、款冬花45份、连钱草15份、鹅内金7份、辛夷花7份、垂盆草7份、暴马子皮7份、余甘子4份、草豆蔻4份、四叶参4份、代代花4份、鬼箭羽4份。 
上述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重量份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治疗方法:将本发明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疹散结、祛风止痒之功效。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对于牛皮癣的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鼠曲草120g、款冬花60g、连钱草10g、鹅内金12g、辛夷花2g、垂盆草12g、暴马子皮2g、余甘子7g、草豆蔻1g、四叶参7g、代代花1g、鬼箭羽7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实施例2:
称取鼠曲草180g、款冬花30g、连钱草20g、鹅内金2g、辛夷花12g、垂盆草2g、暴马子皮12g、余甘子1g、草豆蔻7g、四叶参1g、代代花7g、鬼箭羽1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实施例3:
称取鼠曲草150g、款冬花45g、连钱草15g、鹅内金7g、辛夷花7g、垂盆草7g、暴马子皮7g、余甘子4g、草豆蔻4g、四叶参4g、代代花4g、鬼箭羽4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对比实施例1:
称取鼠曲草150g、款冬花45g、连钱草15g、鹅内金7g、辛夷花7g、垂盆草7g、暴马子皮7g、余甘子4g、草豆蔻4g、四叶参4g、代代花4g、鬼箭羽4g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对比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
为了验证本发明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的治疗效果,进行如下临床试验:
一、 临床资料
选择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135例牛皮癣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70例,女性65例,年龄38至69岁,平均年龄54岁。主要症状: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则出现点状出血症状。排除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毛发红糠疹、副银屑病、慢性湿疹、头癣、盘状红斑狼疮、汗疱性湿疹、甲癣、连续性肢端皮炎等病。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5个试验组,每组27人,分别为对照组1、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和对照组2。其中,对照组1采用紫丹银屑胶囊(厂家: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354)治疗;治疗组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治疗;治疗组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治疗;治疗组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治疗;对照组2采用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治疗。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1: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
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将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1个月;临床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
对照组2:将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1个月;临床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红色丘疹及斑块、鳞状银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脓疱等皮损症状全部消失,患病部位功能恢复;
2.有效:红色丘疹、鳞状银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脓疱等皮损症状明显消退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
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
四、治疗结果
对照组1:治愈9例,占33.3%;有效11例,占40.7%;无效7例,占26%;总有效率74%;治疗过程的后期,有6例患者出现肠胃不适、轻度便秘的现象。
治疗组1:治愈13例,占48.1%;有效14例,占51.9%;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治疗组2:治愈14例,占51.9%;有效13例,占48.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治疗组3:治愈23例,占85.2%;有效4例,占14.8%;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对照组2:治愈10例,占37%;有效13例,占48.2%;无效4例;总有效率85.2%;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五、结论
1、临床实验表明,在一个月的治疗时间内,三个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总有效率达100%,并且,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其中实施例3的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见效最快、治愈率最高,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2、在1个月的治疗时间里,对比实施例1的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的总有效率、治愈率相比实施例3分别降低了14.8%、48.2%,这是由于实施例3与对比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中药材经过文火炒制30分钟后再放入煎药器具加水煎煮;而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材不经过文火炒制直接加水煎煮。可见相同的中药材优选配方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药物的药效有很大差异,这也是本发明人多年的实验与实践中意外发现的技术效果。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783A21申请号201410385829822申请日20140807A61K36/9062200601A61P17/06200601A61K35/3720060171申请人范恒银地址230088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山水间花园22栋二单元1607室72发明人范恒银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

2、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鬼箭羽17份。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疹散结、祛风止痒之功效。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对于牛皮癣的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83ACN104127783A1/1页21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

3、、鬼箭羽17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重量份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50份、款冬花45份、连钱草15份、鹅内金7份、辛夷花7份、垂盆草7份、暴马子皮7份、余甘子4份、草豆蔻4份、四叶参4份、代代花4份、鬼箭羽4份。权利要求书CN104127783A1/3页3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背景技。

4、术0002牛皮癣是一种顽固、病程长、易复发、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也称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原因多由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素体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致使肌肤营卫不合、气血不合,使气血微循环受阻,瘀于肌表而成。牛皮癣发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0003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很多,。

5、西药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复发,且易产生毒副作用,使病情迁延不愈,以致加重;中药普遍治疗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显著。发明内容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20180份、款冬花3060份、连钱草1020份、鹅内金212份、辛夷花212份、垂盆草212份、暴马子皮212份、余甘子17份、草豆蔻17份、四叶参17份、代代花17份、鬼箭羽17份。0005优选地,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鼠曲草150份、款冬花45份。

6、、连钱草15份、鹅内金7份、辛夷花7份、垂盆草7份、暴马子皮7份、余甘子4份、草豆蔻4份、四叶参4份、代代花4份、鬼箭羽4份。0006上述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重量份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0007治疗方法将本发明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000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疹散结、祛风止痒之功效。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对于牛皮癣的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7、。000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0实施例1称取鼠曲草120G、款冬花60G、连钱草10G、鹅内金12G、辛夷花2G、垂盆草12G、暴马子皮2G、余甘子7G、草豆蔻1G、四叶参7G、代代花1G、鬼箭羽7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说明书CN104127783A2/3页4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0011实施例2称取鼠曲草180G、款冬花30G、连钱草20G、鹅内金2G、辛夷花12G、垂盆草2G、暴马子皮12G、余甘子1G、草豆蔻7G、四叶参1G、代代花7。

8、G、鬼箭羽1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0012实施例3称取鼠曲草150G、款冬花45G、连钱草15G、鹅内金7G、辛夷花7G、垂盆草7G、暴马子皮7G、余甘子4G、草豆蔻4G、四叶参4G、代代花4G、鬼箭羽4G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30分钟;然后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0013对比实施例1称取鼠曲草150G、款冬花45G、连钱草15G、鹅内金7G、辛夷花7G。

9、、垂盆草7G、暴马子皮7G、余甘子4G、草豆蔻4G、四叶参4G、代代花4G、鬼箭羽4G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2000G的纯净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时,冷却后过滤除去药渣,所得药液即为对比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0014为了验证本发明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的治疗效果,进行如下临床试验一、临床资料选择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135例牛皮癣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70例,女性65例,年龄38至69岁,平均年龄54岁。主要症状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

10、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则出现点状出血症状。排除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毛发红糠疹、副银屑病、慢性湿疹、头癣、盘状红斑狼疮、汗疱性湿疹、甲癣、连续性肢端皮炎等病。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5个试验组,每组27人,分别为对照组1、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和对照组2。其中,对照组1采用紫丹银屑胶囊(厂家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354)治疗;治疗组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治疗;治疗组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治疗;治疗组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治疗;对照组2采用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治疗。0015二、治疗方法对照组1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连。

11、续服用1个月。0016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将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1个月;临床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0017对照组2将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涂于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1个月;临床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0018三、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红色丘疹及斑块、鳞状银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脓疱等皮损症状全部消失,患病部位功能恢复;说明书CN104127783A3/3页52有效红色丘疹、鳞状银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脓疱等皮损症状明显消退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0019四、治疗结果对照组1治愈9例,占333;有效1。

12、1例,占407;无效7例,占26;总有效率74;治疗过程的后期,有6例患者出现肠胃不适、轻度便秘的现象。0020治疗组1治愈13例,占481;有效14例,占519;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0021治疗组2治愈14例,占519;有效13例,占48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0022治疗组3治愈23例,占852;有效4例,占148;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0023对照组2治愈10例,占37;有效13例,占482;无效4例;总有效率852;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0024五、结论1、。

13、临床实验表明,在一个月的治疗时间内,三个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总有效率达100,并且,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其中实施例3的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见效最快、治愈率最高,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00252、在1个月的治疗时间里,对比实施例1的外用中药对于牛皮癣的总有效率、治愈率相比实施例3分别降低了148、482,这是由于实施例3与对比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中药材经过文火炒制30分钟后再放入煎药器具加水煎煮;而对比实施例1的中药材不经过文火炒制直接加水煎煮。可见相同的中药材优选配方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药物的药效有很大差异,这也是本发明人多年的实验与实践中意外发现的技术效果。说明书CN10412778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