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039135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71395.7

申请日:

20130511

公开号:

CN103230570A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48,A61P13/12,A61P13/10,A61P1/16,A61K35/413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48,A61P13/12,A61P13/10,A61P1/16,A61K35/413

申请人: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发明人:

李涛

地址: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汤王大道2266号

优先权:

CN201310171395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金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胆粉0.5-1.5g、郁金5-20g、茵陈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韦5-15g、大黄3-10g,各原料利用粉碎机粉碎至100目的细粉,混合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郁、利湿通淋、疏肝利胆、化石排石等功效,适用于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炎的治疗,特别是对于肾结石患者有更好的疗效,并且该药物安全、高效,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胆粉0.5-1.5g、郁金5-20g、茵陈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韦5-15g、大黄3-1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配伍为:熊胆粉1g、郁金15g、茵陈30g、海金沙藤20g、石韦10g、大黄5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不添加任何药物制剂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为胶囊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结石病是一种多发病,根据结石受累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显示出不同的成分、形状、质地等,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均不同。比较常见的结石有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胆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胰导管结石等。结石病被认为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并发症多,且患病率逐年有上升趋势。

目前,在治疗结石的众多方法中,中医中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比较理想方法,尽管现有采用中药治疗结石的报道比较多,治疗上也各有特色,然而大多一种中草药组合物只适用于对某一种结石的治疗且治愈后容易复发,即使一种中草药组合物能够同时适用于几种不同结石的治疗,但是还未见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胆粉0.5-1.5g、郁金5-20g、茵陈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韦5-15g、大黄3-10g。

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配伍为:熊胆粉1g、郁金15g、茵陈30g、海金沙藤20g、石韦10g、大黄5g。

所述组合物中不添加有任何药物制剂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该口服制剂为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的胶囊剂相当于原料药的80-110g重量的药物,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通常患者服用1-3个疗程即可治愈,结石消失后巩固1个疗程,不易复发。

本发明中所使用原料组分及功效:熊胆粉清热解毒,溶石;郁金行气解郁;茵陈清热利湿;大黄清热泻火,能增加郁金、茵陈的利胆排石作用;石韦利水通淋;海金沙藤清热通淋,能增加石韦的化石排石作用。

本发明的纯中草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郁、利湿通淋、疏肝利胆、化石排石等功效,适用于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炎的治疗,特别是对于肾结石患者有更好的疗效,且该药物安全、高效,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动物试验效果:

选取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20-180g,按给药方式,随机将SD大鼠分成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大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180mg,中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135mg,小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90mg,每天两次给药,连续用药30天后,观察发现无一例中毒死亡,且每天的观察记录也显示SD大鼠的活动、饮食规律均比较正常,由此证明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制成的胶囊剂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临床试验效果:

1.  一般资料:

收治200例患者,结石类型都在该药物的治疗范围内,年龄在30-65岁,以男性居多,患者轻重不一,较轻者无任何感觉或偶尔出现腰痛,较重者是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多数都有久治不愈的经历,部分是术后或超声波碎石后的再生结石。

2.  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按实施例1所述的胶囊剂及其服用方法,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饮水,多运动,每天的饮水量在1000ml以上。

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正常。

好转: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变小。

无效: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和B超检查都无明显变化。

4.  治疗效果:

从治疗结果可以发现,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对结石的治疗显现出作用明显、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对肾结石的治疗作用尤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内容的详细阐释,但是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明白任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细节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熊胆粉1g、郁金15g、茵陈30g、海金沙藤20g、石韦10g、大黄5g。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100目的细粉,混合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重大约5g,一次8粒,一日2次,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熊胆粉0.5g、郁金10g、茵陈40g、海金沙藤30g、石韦15g、大黄3g。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100目的细粉,混合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重大约5g,一次10粒,一日2次,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3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熊胆粉1g、郁金20g、茵陈50g、海金沙藤25g、石韦5g、大黄10g。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100目的细粉,混合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重大约5g,一次11粒,一日2次,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熊胆粉1.5g、郁金5g、茵陈10g、海金沙藤10g、石韦15g、大黄5g。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100目的细粉,混合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重大约5g,一次5粒,一日2次,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

临床病例1:张某,男,37岁,亳州人,2年前出现腰部阵发性疼痛,B超检查发现双肾结石且伴有积水,左侧肾结石15mm×12mm,右侧肾结石12mm×10mm,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10天后,积水消失,疼痛症状基本消失,1个疗程后,结石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个疗程,至今未见复发。

临床病例2:高某,男,46岁,开封人,5年前因腰痛、排尿中伴有剧烈的疼痛而到医院就诊,B超检查确诊为膀胱结石,结石大小为6mm×6mm,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7天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2个疗程后,结石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个疗程,至今未见复发。

临床病例3:任某,男,50岁,周口人,3年前出现突发性腹痛,经医院确诊为胆囊炎引起的急性胰腺炎,B超检查发现胆囊变大,囊壁增厚,且内有3mm×3mm大小的结石,病情得到控制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10天后,疼痛症状明显好转,1个疗程后,疼痛和胆囊炎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结石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个疗程,至今未见复发。

临床病例4:杨某,女,45岁,赣州人,3年前到医院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B超检查发现结石大小为5mm×3mm,住院治疗半个月,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时常会出现腹部胀痛,或放射性背痛,服用本发明施例4的药物7天后,疼痛症状略有好转,15天后,疼痛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结石基本消失,3个疗程后结石彻底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个疗程,至今未见复发。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05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8.07 CN 103230570 A *CN103230570A* (21)申请号 201310171395.7 (22)申请日 2013.05.11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13/12(2006.01) A61P 13/10(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K 35/413(2006.01) (71)申请人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 (南部新区) 汤王 大道 2266 号 (72)发。

2、明人 李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金凯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 物, 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 : 熊胆粉 0.5-1.5g、 郁金 5-20g、 茵陈 10-50g、 海金 沙藤10-30g、 石韦5-15g、 大黄3-10g, 各原料利用 粉碎机粉碎至 100 目的细粉, 混合后装入胶囊, 制 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郁、 利湿通淋、 疏肝利胆、 化石排石等功效, 适用于肾 结石、 膀胱结石、 胆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炎 的治疗, 特别是。

3、对于肾结石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并 且该药物安全、 高效, 疗程短, 见效快, 不复发。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0570 A CN 103230570 A *CN103230570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 配伍而成 : 熊胆粉 0.5-1.5g、 郁金 5-20g、 茵陈 10-50g、 海金沙藤 10-30g、 石韦 5-15g、 大黄 3-10g。 2.。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 配伍为 : 熊胆粉 1g、 郁金 15g、 茵陈 30g、 海金沙藤 20g、 石韦 10g、 大黄 5g。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中不 添加任何药物制剂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 口服制剂为胶囊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30570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石的中草。

5、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结石病是一种多发病, 根据结石受累于不同的组织器官, 其显示出不同的成分、 形 状、 质地等, 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均不同。 比较常见的结石有肾结石、 膀胱结石、 输尿管 结石、 胆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胰导管结石等。 结石病被认为是一种顽固性疾病, 病因比较复 杂, 并发症多, 且患病率逐年有上升趋势。 0003 目前, 在治疗结石的众多方法中, 中医中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比较理想方法, 尽管 现有采用中药治疗结石的报道比较多, 治疗上也各有特色, 然而大多一种中草药组合物只 适用于对某一种结石的治疗且治愈后容易复发, 即使一种中草药组合物能够同时适用于几 。

6、种不同结石的治疗, 但是还未见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 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该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 : 熊胆粉 0.5-1.5g、 郁金 5-20g、 茵陈 10-50g、 海金沙藤 10-30g、 石韦 5-15g、 大黄 3-10g。 0006 所述的治疗结石的中草药组合物, 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配伍为 : 熊胆粉 1g、 郁金 15g、 茵陈 30g、 海金沙藤 20g、 石韦 10g、 大黄 5g。

7、。 0007 所述组合物中不添加有任何药物制剂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 制剂, 该口服制剂为胶囊剂。 0008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服用方法 : 每天服用的胶囊剂相当于原料药的 80 110g 重 量的药物, 分早、 晚各服一次, 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一个月为一个疗 程, 通常患者服用 1 3 个疗程即可治愈, 结石消失后巩固 1 个疗程, 不易复发。 0009 本发明中所使用原料组分及功效 : 熊胆粉清热解毒, 溶石 ; 郁金行气解郁 ; 茵陈清 热利湿 ; 大黄清热泻火, 能增加郁金、 茵陈的利胆排石作用 ; 石韦利水通淋 ; 海金沙藤清热 通淋, 能增加石。

8、韦的化石排石作用。 0010 本发明的纯中草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郁、 利湿通淋、 疏肝利胆、 化石排石等功效, 适用于肾结石、 膀胱结石、 胆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炎的治疗, 特别是对于肾结石患者 有更好的疗效, 且该药物安全、 高效, 疗程短, 见效快, 不复发。 0011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动物试验效果 : 选取 SD 大鼠 3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20 180g, 按给药方式, 随机将 SD 大鼠分成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大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 180mg, 中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 135mg, 小剂量组每天每只的给药量为 90mg, 每天两次给药, 连续用药 30。

9、 天后, 观察发现无 说 明 书 CN 103230570 A 3 2/3 页 4 一例中毒死亡, 且每天的观察记录也显示 SD 大鼠的活动、 饮食规律均比较正常, 由此证明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制成的胶囊剂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0012 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临床试验效果 : 1. 一般资料 : 收治 200 例患者, 结石类型都在该药物的治疗范围内, 年龄在 30 65 岁, 以男性居多, 患者轻重不一, 较轻者无任何感觉或偶尔出现腰痛, 较重者是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 囊炎。患者多数都有久治不愈的经历, 部分是术后或超声波碎石后的再生结石。 0013 2. 治疗方法 : 服用本发明的中。

10、草药组合物, 按实施例 1 所述的胶囊剂及其服用方法, 患者在治疗期 间多饮水, 多运动, 每天的饮水量在 1000ml 以上。 0014 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 : 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消失, B 超检查正常。 0015 好转 : 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消失, B 超检查结石变小。 0016 无效 : 结石伴有的症状体征和 B 超检查都无明显变化。 0017 4. 治疗效果 : 从治疗结果可以发现,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对结石的治疗显现出作用明显、 见效快、 疗程短、 治愈率高等特点, 尤其是对肾结石的治疗作用尤为明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内容的详细阐释, 但。

11、是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 实施例所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明白任何基于本发明实质精神的细节变化 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 1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 : 熊胆粉 1g、 郁金 15g、 茵陈 30g、 海金沙藤 20g、 石韦 10g、 大黄 5g。 0021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 100 目的细粉, 混合后装入胶囊, 说 明 书 CN 103230570 A 4 3/3 页 5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重大约 5g, 一次 8 粒, 一日 2 次, 分早、 晚各服一次, 在饭前或饭后服 用, 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一个月为一。

12、个疗程。 0022 实施例 2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 : 熊胆粉 0.5g、 郁金 10g、 茵陈 40g、 海金沙藤 30g、 石韦 15g、 大 黄 3g。 0023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 100 目的细粉, 混合后装入胶囊,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重大约 5g, 一次 10 粒, 一日 2 次, 分早、 晚各服一次, 在饭前或饭后服 用, 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4 实施例 3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 : 熊胆粉 1g、 郁金 20g、 茵陈 50g、 海金沙藤 25g、 石韦 5g、 大黄 10g。 0025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

13、料粉碎至 100 目的细粉, 混合后装入胶囊,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重大约 5g, 一次 11 粒, 一日 2 次, 分早、 晚各服一次, 在饭前或饭后服 用, 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6 实施例 4 各中草药原料组成如下 : 熊胆粉 1.5g、 郁金 5g、 茵陈 10g、 海金沙藤 10g、 石韦 15g、 大黄 5g。 0027 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利用粉碎机将各原料粉碎至 100 目的细粉, 混合后装入胶囊,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重大约 5g, 一次 5 粒, 一日 2 次, 分早、 晚各服一次, 在饭前或饭后服 用, 以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4、。 0028 典型病例 临床病例 1 : 张某, 男, 37 岁, 亳州人, 2 年前出现腰部阵发性疼痛, B 超检查发现双肾结 石且伴有积水, 左侧肾结石15mm12mm, 右侧肾结石12mm10mm,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 物10天后, 积水消失, 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1个疗程后, 结石消失, 为巩固疗效, 继续服用1个 疗程, 至今未见复发。 0029 临床病例 2 : 高某, 男, 46 岁, 开封人, 5 年前因腰痛、 排尿中伴有剧烈的疼痛而到医 院就诊, B 超检查确诊为膀胱结石, 结石大小为 6mm6mm,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 7 天 后, 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2 个。

15、疗程后, 结石消失, 为巩固疗效, 继续服用 1 个疗程, 至今未见复 发。 0030 临床病例 3 : 任某, 男, 50 岁, 周口人, 3 年前出现突发性腹痛, 经医院确诊为胆囊炎 引起的急性胰腺炎, B 超检查发现胆囊变大, 囊壁增厚, 且内有 3mm3mm 大小的结石, 病情 得到控制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3 的药物 10 天后, 疼痛症状明显好转, 1 个疗程后, 疼痛和胆 囊炎症状消失, 2 个疗程后, 结石消失, 为巩固疗效, 继续服用 1 个疗程, 至今未见复发。 0031 临床病例 4 : 杨某, 女, 45 岁, 赣州人, 3 年前到医院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 B 超检查 发现结石大小为 5mm3mm, 住院治疗半个月,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但时常会出现腹部胀痛, 或放射性背痛, 服用本发明施例 4 的药物 7 天后, 疼痛症状略有好转, 15 天后, 疼痛明显好 转, 2 个疗程后, 结石基本消失, 3 个疗程后结石彻底消失, 为巩固疗效, 继续服用 1 个疗程, 至今未见复发。 说 明 书 CN 10323057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