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1507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04 CN 203315075 U *CN203315075U* (21)申请号 201320280592.8 (22)申请日 2013.05.22 A61B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文川 地址 200081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 1906 弄 21 号 (72)发明人 张文川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0125 代理人 刘代春 (54) 实用新型名称 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 定器, 包括检测针, 。
2、所述检测针设有多根, 检测针 由一根或两根构成一组而形成多个探针组, 多个 探针组周向布设于同一针盘上, 针盘与检测针固 定连接, 在由两根检测针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 探针组中的两检测针针尖距离不相等。 优选, 针盘 呈正多边形, 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一边上设置一 所述探针组 ; 针盘设有两个, 两个针盘轴向串接, 两个针盘上具有两根探测针的任意两探针组中的 两探测针的针尖距离不相等 ; 两针盘的相向面之 间形成有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和轴向扣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测定效率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15075 U CN 203315075 U *CN203315075U* 1/1 页 2 1. 一种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包括检测针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针 (1) 设有 多根, 检测针 (1) 由一根或两根构成一组而形成多个探针组, 多个探针组周向布设于同一针 盘 (2) 上, 针盘 (2) 与检测针 (1) 固定连接, 在由两根检测针 (1) 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探 针组中的两检测针 (1) 针尖距离不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周。
4、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具有两根探 测针 (1) 的探针组中, 两探测针 (1) 的轴线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盘 (2) 呈正多 边形, 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一边上设置一所述探针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盘 (2) 的两端 面中部设有手指捏持凹坑 (21)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盘 (2) 设有两个, 两个针盘 (2) 呈轴向串接, 两个针盘 (2) 上具有两根探测针 (1) 的任意两探针。
5、组 中的两探测针 (1) 针尖距离不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针盘 (2) 的相 向面之间形成有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 ; 两针盘 (2) 的相背端面中部分别设有手指捏持凹坑 (21) 。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针盘 (2) 的相 互转动的连接结构还沿轴向形成使两针盘 (2) 相互扣接的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15075 U 2 1/3 页 3 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定量测定工具, 特别是中一种用于测量病患神经末梢感 触的周围。
6、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背景技术 0002 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简称 ZWC, 是对病患肢体周围神经感知度的测量。其测量 方法是用一根或两根探测针轻触病患的拟测感知部位, 如脚掌前端等肢体末端, 继而通过 询问病患感知结果, 从而获得测定结果。 一根针用于确定可感知的部位, 两根针用于对其感 知敏感度的定量测量。 对于某一特定病患而言, 当两根针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 其感知结 果是一根针, 只有当两根针的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其才能正确感知到为两根针。 病患能 感知出是两根针的最小距离值就是感知度的定量测定结果。 两针的距离越小表明感知度越 高, 反之越低。 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 医生通常采。
7、用尼龙线代替探测针, 定量测定时, 医生手 捏其两根尼龙线, 将两根尼龙线的线尖清楚患者拟测部位, 逐渐增大两线间的距离, 在患者 能正确感知出为有两处的抵触感觉后, 通过卷尺或钢直尺测量尼龙线尖距离获得周围神经 感觉定量值。 目前, 在美国等国家出现了一种专用的定量检测工具, 其将两根平行的不锈钢 针固定在以手持柄上, 在每一工具上的两平行不锈钢针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 并将针距值 标记于手柄上, 通过多个检测工具对病患的周围神经感知度进行检测, 以两针距最小的工 具被感知出为两针时作为测量结构。但这种方式需要医生准备多个检测工具, 多个检测工 具凌乱地放置医生的口袋内, 其使用时需要进行挑选。
8、, 造成选择不便捷, 影响检测效率, 即 使多个检测工具通过一个工具盒放置, 其仍需逐个取放, 同样也会带来检测效率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测定 效率高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包括检测针, 所述检测针设有多根, 检测针由一根 或两根构成一组而形成多个探针组, 多个探针组周向布设于同一针盘上, 针盘与检测针固 定连接, 在由两根检测针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探针组中的两检测针针尖距离不相等。 0006 采用前述技。
9、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 由于针盘上固设有多个探针组, 每一探针组由 一根或两根探测针组成, 在由两根检测针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探针组中的两检测针针 尖距离不相等。 因此, 只需通过转动针盘, 利用同一针盘上不同针尖距离的探针组对病患的 周围神经感觉进行定量测定, 不需更换测量工具, 选择探针组方便, 其测定效率高。单针形 式的探针组还方便用于确定病患的可感知部位 ; 当在针盘上示出两根探测针针尖距离时, 可方便地知晓病患可感知部位的周围神经感觉定量值, 进一步提高测定效率。且其结构简 单、 操作方便。在由两根探测针构成的探针组中, 将两根探测针的轴线设置为平行, 以便于 制造。当针盘采用塑料。
10、制造时, 可将探测针与针盘通过注塑形成一体的固定连接结构。通 说 明 书 CN 203315075 U 3 2/3 页 4 常探测针采用不锈钢制造, 以符合医疗器械相关要求。 0007 优选的, 所述针盘呈正六多边形、 正八边形、 正十边形等其他边数的正多边形, 在 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一边上设置一所述探针组。 便于在正多边形的边上加工用于探测针插接 式安装的安装孔。 0008 优选的, 所述针盘的端面中部设有手指捏持凹坑。以提高操作稳定性。 0009 优选的, 所述针盘设有两个, 两个针盘轴向串接, 两个针盘上具有两根探测针的任 意两探针组中的两探测针的针尖距离不相等。以拓宽探针组选择范围, 进。
11、一步提高测定效 率。 001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两针盘的相向面之间形成有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 ; 进一步提 高选择方便性, 提高测定效率。最好所述两针盘的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还沿轴向形成使两 针盘相互扣接的结构。以防止二者相互轴向滑脱, 且便于二者快速组合和拆卸。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测定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结构示意轴测图。 001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结构示意俯视图。 0015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结构示意仰视图。 。
12、0016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图 4 中的 AA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 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18 实施例 1 参见图 1, 一种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包括检测针 1, 所述检测针 1 设有多根, 检测针 1 由一根或两根构成一组而形成多个探针组, 多个探针组周向布设于同 一针盘 2 上, 针盘 2 与检测针 1 固定连接, 在由两根检测针 1 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探针 组中的两检测针 1 针尖距离不相等。 0019 在所述由两根检测针 1 形成的探针组中, 两检测针 1 轴线平形。 0020 所述。
13、针盘 2 呈正八多边形, 在所述正八边形的每一边上设置一所述探针组。 0021 所述针盘 2 的两端面中部设有手指捏持凹坑 21。 0022 在所述针盘 2 的两端面上对应每一探针组的相应位置设有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 双针针距值, 其单位为 mm, 单针处设置为 1。 0023 所述检测针 1 由不锈钢制成, 针盘 2 通过注塑形成, 在注塑过程中将检测针 1 与针 盘 2 通过注塑形成一体。 0024 实施例 2 参见图 2、 图 3、 图 4、 图 5, 一种周围神经感觉定量测定器, 包括检测针 1, 所述检测针1设有多根, 检测针1由一根或两根构成一组而形成多个探针组, 多个探针组 周向布。
14、设于同一针盘2上, 针盘2与检测针1固定连接, 在由两根检测针1形成的探针组中, 相邻两探针组中的两检测针 1 针尖距离不相等。 0025 所述针盘 2 设有两个, 两个针盘 2 呈轴向串接, 两个针盘 2 上具有两根探测针 1 的 说 明 书 CN 203315075 U 4 3/3 页 5 任意两探针组中的两探测针 1 的针尖距离不相等。 0026 在所述由两根检测针 1 形成的探针组中, 两检测针 1 轴线平形。 0027 在所述针盘 2 的两端面上对应每一探针组的相应位置设有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 双针针距值, 其单位为 mm, 单针处设置为 1。 0028 所述检测针 1 由不锈钢制成,。
15、 针盘 2 通过注塑形成, 在注塑过程中将检测针 1 与针 盘 2 通过注塑形成一体。 0029 所述两针盘 2 的相向面之间通过套接方式形成可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 ; 包括在任 一针盘2端面上设置一圆形沉孔22, 在另一针盘2端面上形成一与圆形沉孔22配合的环形 凸起 23 或凸台。 0030 所述两针盘 2 的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还沿轴向形成使两针盘 2 相互扣接的结, 包括在圆形沉孔 22 的孔口内壁上形成内收环 221, 在环形凸起 23 前部外周形成一外凸环 231, 内收环 221 与外凸环 231 形成轴向和径向交错。 0031 所述两针盘 2 的外端面中部均设有拿捏凹坑 21。 0。
16、032 所述两针盘 2 均呈正八多边形, 其边长相等。 0033 本实施例中, 制作针盘 2 采用具有一定弹性性能的塑料, 利用材料的弹性变形性 能实现两针盘 2 间无间隙转动连接和扣接。还可将内收环 221 与外凸环 231 设置成间断结 构, 利用间断结构之间的豁口实现装拆。 0034 在前述实施例中, 针盘 2 可以是正方形、 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等其他边数的正多边 形结构。 003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203315075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15075 U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15075 U 7 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15075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