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35676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477079.8

申请日:

20130801

公开号:

CN203400173U

公开日:

2014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2,A61B17/56

主分类号:

A61B17/02,A61B17/56

申请人:

王锡胜

发明人:

王锡胜,张晓园

地址:

264306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人和路4号

优先权:

CN20132047707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其包括圆环形器体,其特征是:所述器体上设有克氏针孔和自动锁,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一端设有克氏针孔,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推拉杆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使用时先于小关节对应的骨骼上各穿入一枚克氏针,使两克氏针平行。然后将两克氏针分别引入所述器体上设有的克氏针孔和推拉杆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内,然后牵拉推拉杆另一端设有的拉环,使两枚克氏针相互分开,从而牵开关节间隙,并以推拉杆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阶随时锁住牵开状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其包括圆环形器体,其特征是:所述器体上设有克氏针孔和自动锁,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一端设有克氏针孔,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推拉杆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足踝部或手部小关节进行融合或者进行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时,常常需要 对关节进行牵开,显露关节间隙,以便于对直视关节面进行操作。目前,小关节牵开的常用 方法分为两类。一类为助手徒手牵开法,需要1-2名助手进行对抗牵引,此类方法关节间隙 牵开效果不佳,容易发生助手疲劳,影响手术者操作;另一类为采用锥板牵开器进行牵开, 锥板牵开器需要插入关节间隙内进行牵开,临床应用发现,牵开后影响术者对关节面的观察 及操作,且会占用手术野,影响手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对手术野影响小的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其包括圆 环形器体,其特征是:所述器体上设有克氏针孔和自动锁,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一 端设有克氏针孔,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推拉杆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使用时先于小 关节对应的骨骼上各穿入一枚克氏针,使两克氏针平行。然后将两克氏针分别引入所述器体 上设有的克氏针孔和推拉杆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内,然后牵拉推拉杆另一端设有的拉环,使 两枚克氏针相互分开,从而牵开关节间隙,并以推拉杆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阶随时锁住 牵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牵开效果稳定,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器体,2.克氏针孔,3.自动锁,4推拉杆,5克氏针孔,6.拉环,7.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其包括圆环形器体1,其特征是:所述器体1上 设有克氏针孔2和自动锁3,自动锁3内设有推拉杆4,推拉杆4一端设有克氏针孔5,推拉 杆4另一端设有拉环6,推拉杆4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7。使用时先于小关节对应的骨骼 上各穿入一枚克氏针,使两克氏针平行。然后将两克氏针分别引入所述器体1上设有的克氏 针孔2和推拉杆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5内,然后牵拉推拉杆4另一端设有的拉环6,使两枚 克氏针相互分开,从而牵开关节间隙,并以推拉杆4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阶7随时锁住 牵开状态。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01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22 CN 203400173 U (21)申请号 201320477079.8 (22)申请日 2013.08.01 A61B 17/02(2006.01) A61B 17/56(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锡胜 地址 264306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 人和路 4 号 (72)发明人 王锡胜 张晓园 (54) 实用新型名称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57) 摘要 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其包括圆环形器 体, 其特征是 : 所述器体上设有克氏针孔和自动 锁, 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 推拉杆一端设。

2、有克氏针 孔, 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 推拉杆上设有若干道 圆锥形台阶。使用时先于小关节对应的骨骼上各 穿入一枚克氏针, 使两克氏针平行。 然后将两克氏 针分别引入所述器体上设有的克氏针孔和推拉杆 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内, 然后牵拉推拉杆另一端 设有的拉环, 使两枚克氏针相互分开, 从而牵开关 节间隙, 并以推拉杆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阶 随时锁住牵开状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0173 U CN 203400。

3、173 U 1/1 页 2 1. 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其包括圆环形器体, 其特征是 : 所述器体上设有克氏针 孔和自动锁, 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 推拉杆一端设有克氏针孔, 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 推 拉杆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00173 U 2 1/2 页 3 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地讲是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 足踝部或手部小关节进行融合或者进行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时, 常 常需要对关节进行牵开, 显露关节间隙, 以便于对直视关节面进行操作。目前, 小关节牵开 的常。

4、用方法分为两类。一类为助手徒手牵开法, 需要 1-2 名助手进行对抗牵引, 此类方法关 节间隙牵开效果不佳, 容易发生助手疲劳, 影响手术者操作 ; 另一类为采用锥板牵开器进行 牵开, 锥板牵开器需要插入关节间隙内进行牵开, 临床应用发现, 牵开后影响术者对关节面 的观察及操作, 且会占用手术野, 影响手术操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 使用方便、 对手术野影响小的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其 包括圆环形器体, 其特征是 : 所述器体上设有克。

5、氏针孔和自动锁, 自动锁内设有推拉杆, 推 拉杆一端设有克氏针孔, 推拉杆另一端设有拉环, 推拉杆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 使用时 先于小关节对应的骨骼上各穿入一枚克氏针, 使两克氏针平行。然后将两克氏针分别引入 所述器体上设有的克氏针孔和推拉杆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内, 然后牵拉推拉杆另一端设有 的拉环, 使两枚克氏针相互分开, 从而牵开关节间隙, 并以推拉杆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 阶随时锁住牵开状态。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牵开效果稳定, 手术野清晰, 便于手术操作, 减少手术 时间。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 附 1 图 1 是本实用。

6、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 1 中 1. 器体, 2. 克氏针孔, 3. 自动锁, 4 推拉杆, 5 克氏针孔, 6. 拉环, 7. 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在图 1 中, 一种骨科用小关节牵拉器, 其包括圆环形器体 1, 其特征是 : 所述器体 1 上设有克氏针孔 2 和自动锁 3, 自动锁 3 内设有推拉杆 4, 推拉杆 4 一端设有克氏针孔 5, 推 拉杆 4 另一端设有拉环 6, 推拉杆 4 上设有若干道圆锥形台阶 7。使用时先于小关节对应的 骨骼上各穿入一枚克氏针, 使两克氏针平行。然后将两克氏针分别引入所述器体 1 上设有 的克氏针孔 2 和推拉杆一端设有的克氏针孔 5 内, 然后牵拉推拉杆 4 另一端设有的拉环 6, 使两枚克氏针相互分开, 从而牵开关节间隙, 并以推拉杆4上设有的若干道圆锥形台阶7随 说 明 书 CN 203400173 U 3 2/2 页 4 时锁住牵开状态。 说 明 书 CN 203400173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0173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