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80100953.8
2008.09.11
CN101765500A
2010.06.30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01申请日:20080911|||公开
B41J2/01; B05C1/02; B05C11/10
B41J2/01
株式会社理光
市村实纪; 加藤泰久; 松本和悦; 泉川学; 片野泰男
日本国东京都
2007.09.14 JP 2007-238823; 2008.09.03 JP 2008-226487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杨暄;吕静姝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由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供应泡沫的外周表面且将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通过泡沫的积聚力从产生机构向涂布辊传送泡沫。
1.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被构造用来由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供应有泡沫的外周表面,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被构造成通过泡沫的积聚力将泡沫从所述产生机构传送到所述涂布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厚度限制机构,该厚度限制机构被构造用来限制所述涂布辊的外周表面上的泡沫的膜厚。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被构造用来限制供应有泡沫的所述涂布辊的外周表面上的区域。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机构包括构造成搅拌所述液体或者凝胶体的搅拌机构,并且泡沫向所述涂布辊的传送通过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状态和停止状态来控制。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机构包括多孔构件和构造成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多孔构件中的气体供应机构,并且泡沫向所述涂布辊的传送通过所述气体供应机构的气体供应状态和停止状态来控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加热所述记录介质的加热器。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构造成基于要被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图象质量而启动或者禁止通过所述涂布辊进行的泡沫涂布。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向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在所述涂布位置,所述涂布辊将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涂布辊和所述传送路径被布置为具有使得所述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除所述涂布辊下方以外的位置处的位置关系。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向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在所述涂布位置,所述涂布辊将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涂布辊和所述传送路径被布置为具有使得所述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涂布辊上方的位置处的位置关系。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向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在所述涂布位置,所述涂布辊将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涂布辊和所述传送路径被布置为具有使得所述涂布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涂布辊旁边的位置处的位置关系。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从所述涂布辊的涂布位置上方传送记录介质。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从所述涂布辊的涂布位置下方传送记录介质。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被构造成当所述涂布辊在记录介质上涂布泡沫时基于要被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图象质量来控制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速度。14. 一种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被构造用来由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供应有泡沫的外周表面,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所述涂布目标构件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被构造成通过泡沫的积聚力将泡沫从所述产生机构传送到所述涂布辊。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厚度限制机构,该厚度限制机构构造用来限制所述涂布辊的外周表面上的泡沫的膜厚。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用来限制供应有泡沫的所述涂布辊的外周表面上的区域。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机构包括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被构造成搅拌所述液体或者凝胶体,并且泡沫向所述涂布辊的传送通过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状态和停止状态来控制。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机构包括多孔构件和构造成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多孔构件中的气体供应机构,并且泡沫向所述涂布辊的传送通过所述气体供应机构的气体供应状态和停止状态来控制。
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其上记录头通过在记录介质上喷墨而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上涂布泡沫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 背景技术 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绘图机,和结合上述设备的两种或者更多种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可以具有记录头,该记录头被构造成通过在记录介质上喷墨而在被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记录介质可以由能够在其上承载图像的任何合适材料或者构件形成。记录介质的实例包括转印构件,记录纸,记录片(recording sheet)等。在本说明书中,“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指的是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任何合适方法,包括记录、打印、绘图、转印等。 在本说明书中,“图像形成设备”指的是能够通过在记录介质上喷墨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任何设备,其中记录介质可以是由诸如纸、纱、纤维、丝绢网或者织物、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和陶瓷的材料制成的。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图像形成”不但指的是形成具有意义的诸如字符和图表的图像,而且还指形成不具有意义(即,仅喷墨)的诸如图形的图像。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墨”不但指的是狭窄意义上的墨,而且还指可被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诸如DNA试样、抗蚀剂和图形材料的任何液体。 在喷墨型图像形成设备中,通过以墨滴(或者液滴)的形式喷射包括着色剂的墨获得图像形成。由于这个原因,容易产生诸如由墨滴形成的点变形为须形(wisker shape)的羽状物,和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不同颜色的相邻墨滴的颜色彼此互相混合从而使颜色边界不清楚的洇色(colorbleeding)。而且,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墨滴在图像形成之后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干燥。 为了在图像形成之后促进墨的干燥,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8-323977号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图像形成之前或者之后使用加热器来防止扩散的方法,以促进在图像形成之后的墨的干燥。 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2002-137378号提出了涂布预处理液,该预处理液与墨起化学反应并且促进防止从涂布辊(coat roller)到记录介质上的扩散。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2005-138502号提出了从喷墨头(ink-jet head)到记录介质上以薄雾形式喷射预处理液。 但是,当使用如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8-323977号所提出的加热器时,图像形成设备的功率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当利用如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2002-137378号和第2005-138502号所提出的涂布辊或者喷墨头而涂布预处理液时,预处理液可能不会均匀地涂布在记录介质上。另外,因为预处理液是液体形式,所以预处理液在记录介质上与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干燥。因此,记录介质可能卷曲或者收缩,从而增加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发生卡纸的可能性。此外,当如日本平开专利申请第2005-138502号所提出的喷墨头被用于涂布预处理液时,由于需要利用不容易引起喷墨头的喷嘴阻塞的预处理液和喷墨头的结合而增加图像形成设备的成本,并且这种结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和有用的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用来消除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且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均匀涂布液体或者凝胶体薄膜的设备,并且提高被涂布液体或者凝胶体的干燥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被构造成从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被供应泡沫的外周表面,并且被构造成将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被构造成通过泡沫的积聚力(accumulation force)从产生机构向涂布辊传送泡沫。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将液体或者凝胶体的薄膜均匀涂布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提高被涂布液体或者凝胶体的干燥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被构造成从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被供应泡沫的外周表面,并且被构造成将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涂布目标构件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被构造成通过泡沫的积聚力从产生机构向涂布辊传送泡沫。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将液体或者凝胶体的薄膜均匀涂布在涂布目标构件上,并且提高被涂布液体或者凝胶体的干燥特性。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进一步特性将从下文的具体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泡沫涂布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机构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打开和关闭机构的另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调节被涂布的泡沫的膜厚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设备中泡沫涂布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的搅拌机构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泡沫涂布设备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是概括显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部的方块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继续图10的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继续图10的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继续图13的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继续图13的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硬化剂涂布功能设置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硬化剂涂布功能设置处理的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液体端检测处理和液体供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0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2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23A和23B用于说明在本发明被应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相对高的压力被施加在涂布辊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状态下,辊涂布表面和非定影树脂微粒接触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4A和24B用于说明在本发明被应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相对低的压力被施加在涂布辊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状态下,辊涂布表面和非定影树脂微粒接触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泡沫”指的是泡沫或者泡沫状态形式的液体或者凝胶体。由液体形成的泡沫有时称为泡沫液体,并且由凝胶体形成的泡沫有时称为泡沫凝胶体。大量气泡分布在“泡沫”内,其中每个气泡在其内包括诸如空气的气体且具有圆形。每个气泡是由气体周围的液体或者凝胶体的表面张力形成的。“泡沫”维持其大于零的预定时间的三维形状。为了维持三维形状,“泡沫”最好具有体积密度为等于或小于0.05g/cm3的气泡容量,分布在10μm至1mm范围内的气泡直径,和等于或小于100μm的平均气泡直径。气泡本身具有圆形,但是当多个气泡连接或者结合时,由于表面张力气泡呈多边形。另外,“凝胶体”指的是固化的半固体材料,在该固化的本固体材料中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者胶体溶液由于相互作用而损失独立移动性,并且颗粒彼此互相连接以形成网状或者蜂窝状结构。 现在参考附图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的各实施例的说明。 首先,参考附图1给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喷墨(或者墨滴)以在诸如纸的记录介质100上形成图像的记录头单元101,用于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带102,用于容纳记录介质100的供应盘103,和稍后将说明的泡沫涂布设备200。在记录介质100的传送方向上记录头单元101的上游侧,泡沫涂布设备200在作为涂布目标构件的记录介质100上涂布泡沫。 记录头单元101是由具有多个喷嘴的线型喷墨头形成的,该多个喷嘴用于喷墨且被布置在长度等于记录介质100的宽度的直线上。记录头单元101包括用于分别喷射对应于黄色(Y)、红紫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墨滴的记录头101y、101m、101c和101k。当然,能够在盒上安装记录头以形成串联型图像形成设备。 传送带102由环形带形成,该环形带被构造成在由传送辊121和张力辊122支撑的状态下旋转。例如,记录介质100可以通过静电吸力或者空气吸力或者由众所周知的传送装置或者机构被附着在传送带102上。 容纳在供应盘103中的记录介质100一次一个地被拾取辊(pickup roller)131分离和供给记录介质100,并且通过传送辊对132和另外的传送辊对(未显示)经由传送路径135被供应到传送带102上。被供应到传送带102的记录介质100被附着在传送带102上。 泡沫涂布设备200在由传送带102传送的记录介质100上涂布泡沫。涂布在记录介质100上的泡沫被干燥,并且图像通过从记录头单元101喷射每个颜色的墨滴而被形成在记录介质100上。记录介质100在图像形成之后被排出到排出盘104。 泡沫涂布设备200包括含有可被形成为泡沫状态(泡沫液体)的液体201的容器202,用于从容器202抽吸液体201的泵203,泡沫产生设备211,和涂布辊212。泡沫产生设备2"被设为产生装置,用于将由泵203经由供应通道204供应的液体201产生为具有预定气泡直径的气泡的泡沫210。涂布辊212被供应有来自泡沫产生设备211的泡沫210,并且具有支承和保持泡沫210的外周表面。涂布辊212将保持在其上的泡沫210涂布到记录介质100上。容器202被配备有用于维持液体201的温度在预定温度值的加热器(或者加热装置)202A。 另外,打开和关闭机构(或打开和关闭装置)213被设置成限制来自泡沫产生设备211的泡沫210向涂布辊212供应的涂布辊212上的区域。厚度限制构件(或者厚度限制装置)214被设置成限制保持在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上的泡沫210的膜厚(或涂布厚度)。清洁构件215被设置成在泡沫210被涂布在记录介质100上之后去除余留在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上的泡沫210。 可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201是被涂布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上的重整剂(reformingagent)或者改良剂(modifier)以重整或者改良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例如,为了使得墨的湿度能够快速渗透记录介质100和增加彩色成分的粘度,并且为了进一步增加干燥速度以防止扩散(诸如羽毛状和洇色)和透印,且提高生产效率(即,每个单位时间形成有图像且输出的记录介质的数量),液体210可被均匀预涂布在记录介质100上,该记录介质并不局限于纸。因此,液体210可以是适用于这些目的的定影剂或者硬化剂(setting agent)。 液体201的成分可以是纤维素(cellulose)(例如,氢丙基纤维素(hydropropycellulose))和诸如滑石粉的基底被添加于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至少两种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剂)的溶液。 更可取地,泡沫210具有体积密度在大约0.01g/cm3至大约0.1g/cm3的范围内的气泡容量。 通过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上涂布泡沫210,由于在泡沫210中包括大量气泡所以能够涂布极小量的液体。另外,泡沫210能够被均匀地涂布成薄膜,并且提高被涂布薄膜的干燥性能。因此,当墨被喷射到涂布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上的这种薄膜上时,可以形成令人满意的图像而没有扩散、透印、色调不一致性等。 打开和关闭机构213可以被构造成如图2所示的上下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泡沫产生设备211的供应开口221,或者被构造成如图3所示的水平(即,沿记录介质100的宽度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泡沫产生设备211的供应开口221。图2是显示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打开和关闭机构213的实例的立体图,并且图3是显示打开和关闭机构213的另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根据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的打开和关闭机构213,能够调节涂布辊212的圆周方向上的涂布区域,从而控制相对于记录介质100的传送方向上的涂布区域。另一方面,根据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的打开和关闭机构213,能够调节涂布辊212的圆周方向上的涂布区域,并且还能够调节涂布辊212的轴向方向上的涂布区域,从而控制相对于记录介质100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上的涂布区域。 图4是用于说明调节被涂布的泡沫的膜厚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厚度限制构件214通过控制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和厚度限制构件214之间的距离而能够任意调节涂布膜厚。例如,通过对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和显示部分(未显示)进行预定操作,厚度限制构件214在相对于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的切线方向或者法线方向上被驱动机构或者驱动装置(未显示)移动,以调节涂布辊212和厚度限制构件214之间的距离。因此,泡沫的涂布膜厚能够通过上述操作被设为任意值。 下面,参考图5给出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泡沫产生设备211的实例的描述。图5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泡沫涂布设备200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泡沫产生设备211包括容纳由泵203从容器202供应的液体201的容器231,用于在容器231内搅拌液体201的搅拌机构(或者搅拌装置)210,和泡沫传送通道233,该泡沫传送通道233通过泡沫210的积聚力朝着涂布辊212传送和供应由搅拌机构232产生的泡沫210。搅拌机构232形成用于产生泡沫210的泡沫产生机构(或者泡沫产生装置)。 泡沫传送通道233在更靠近涂布辊212的端部上具有供应开口221。另一方面,泡沫传送通道233在围绕搅拌机构232的外周的泡沫入口222的端部上的第一狭缝223和第二狭缝224。 例如,搅拌机构232可以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图6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搅拌机构232的实例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搅拌机构232具有嵌入杆234的外围的刷235。当然,搅拌机构232可以具有像螺旋的结构。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泡沫产生设备211中,泡沫210是通过旋转搅拌机构232从液体201产生的。在搅拌机构232旋转(或者搅拌)的同时,泡沫210被供应到传送通道233中并且泡沫210被积聚在传送通道233内。因此,由于泡沫210在传送通道233内的积聚力,所以泡沫210被朝着供应开口221逐渐传送,此后泡沫210从如上所述的供应开口221被供应到涂布辊212上。积聚力是在增加泡沫210的体积的方向上作用的力,并且积聚力作用的方向并不局限于竖直方向。另外,当搅拌机构232的搅拌操作停止时,泡沫210在传送通道233内的积聚停止,从而停止从供应开口221供应泡沫210。 因此,泡沫210被泡沫210的积聚力传送且供应到涂布辊212,而不必使用特殊传送机构。结果,能够简化泡沫涂布设备200和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以下,参考图7给出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泡沫产生设备211的另一个实例的描述。图7是用于说明泡沫涂布设备200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7中,那些与图5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作为用于产生泡沫210的泡沫产生机构(或者泡沫产生装置)的泡沫产生设备211包括圆筒形多孔构件250和用于向多孔构件250供应气体的气体供应机构(或者气体供应装置)251。例如,气体供应机构251包括风扇和用于向多孔构件250供应空气的输送管。 根据具有图7所示的结构的泡沫产生设备211,通过向多孔构件250供应气体而产生泡沫210。在供应气体以产生泡沫210的同时,泡沫210在传送通道233内移动并且被供应到涂布辊212。当停止向多孔构件250供应气体时,泡沫210在传送通道233内的积聚停止,从而停止传送泡沫210。 另外,根据具有图7所示的结构的泡沫产生设备211,也能够通过由气体供应机构251供应的气体的压力传送泡沫210。换句话说,能够利用除了泡沫210的积聚力以外的传送力传送泡沫210,如稍后说明的那样。 以下,参考图8给出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泡沫产生设备211的另一个实例的描述。图8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200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8中,那些与图5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泡沫产生设备211中,供应通道部233A在更靠近涂布辊212的传送通道233的端部上的宽度(开口的横截面)比图5和图7所示的泡沫产生设备211的宽度窄(小)。因此,当与图5和图7所示的泡沫产生设备211相比时,图8所示的泡沫产生设备211能够以对应于记录介质100的宽度的量更均匀地涂布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 下面,参考图9给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部的说明。图9是概要显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部的方块图。 图9所示的控制部包括用于执行图像形成设备的系统控制的CPU 801,用于存储由CPU 801执行的信息和程序的ROM 802,用作为工作区的RAM 803,由用户(或者操作者)操作来进行各种设置等的操作和显示部804,用于检测记录介质尺寸、卡纸(jam)等的各种传感器805,各种电动机806,用于控制向各种电动机806的输入和来自各种传感器805的输出的输入和输出(I/O)控制部807,用于控制图像读取设备(或者扫描仪)808的读取控制部809,用于控制绘图部(或者打印机构部)810的打印控制部811,用于执行各种传真通讯控制、包括对控制电话线(未显示)的接口(I/F)的网络控制单元812的控制的通讯控制部813,和用于控制泡沫涂布设备200的泡沫涂布控制部814。 各种传感器805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条件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使被形成为泡沫210的液体200是否存在于容器201内的液体端传感器。各种传感器805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传送带102上的记录介质100的末端的传感器,用于检测预定量的液体201是否保留在容器202内的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预定量的液体201是否保留在容器231内的传感器。 以下,参考图10至12将给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处理的第一实例的说明。图10至12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第一实例的流程图。为了方便起见,假设用于在泡沫产生设备211中产生泡沫210的泡沫产生机构(或者泡沫产生装置)是由搅拌机构232形成的。 在图10中,当收到图像输出请求(步骤S1中的是)时,作出确定硬化剂涂布功能(涂布泡沫的功能)是否已被设为有效设置的决定(步骤S2)。如果硬化剂涂布功能已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2中的是),那么在泡沫产生设备211内的搅拌机构232被驱动和旋转以开始产生泡沫210(步骤S3)。另外,涂布辊212和传送带102被驱动,并且打开和关闭机构213在预定时间被打开,以向涂布辊212供应泡沫210(步骤S4)。作出确定设置在传送辊121或者张紧辊(tension roller)122中且对记录介质100加热的加热器(未显示)是否已被设为有效设置的决定(步骤S5)。如果加热器已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S5中的是),那么控制加热器从而控制传送带102到预定温度(步骤S6)。基于检测传送带102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热器。 接下来,在图11中,打开和关闭机构213在预定时间被打开,并且从泡沫产生设备211向涂布辊212供应泡沫210(步骤S7)。记录介质100通过拾取辊131从供应部(或者供应盒)103向传送带102供应(步骤S8)。涂布辊212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涂布泡沫210(步骤S9),并且例如如果基于介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记录介质的末端已达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步骤S10中的是),通过记录头单元101开始打印操作(步骤S11)。如果泡沫210的涂布达到记录介质100端的大小(步骤12中的是),那么在泡沫产生设备211内的搅拌机构232的驱动被停止并且打开和关闭机构213被关闭(步骤S13)。 已结束打印的记录介质100被排出到排出盘104(步骤S14),并且重复进行从供应记录介质100开始的处理直到已经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步骤S15中的是)。如果已经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那么拾取辊131和传送辊13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16),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步骤S17中的是)传送带102、涂布辊212和加热器的操作的被停止(步骤S18)。 另一方面,如果在图10中硬化剂涂布功能还没有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S2中的否),那么处理前进到图12中所示的处理。在图12中,涂布辊212和传送带102被驱动(步骤S21),并且记录介质100通过拾取辊131从供应部103被供应到传送带102上(步骤S22)。对记录介质100进行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操作(步骤23),已结束打印的记录介质100被排出到排出盘104(步骤S24)。如果已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步骤S25中的是),那么拾取辊131和传送辊13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26),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传送带102和涂布辊21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27)。 因为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和传送带102之间的间隔在最大限度时小于或等于记录介质100的厚度和泡沫210的膜厚之和,所以为了不干扰传送带102上的记录介质100的传送,涂布辊212也被驱动旋转。 以下,参考图13至15给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处理的第二实例的说明。图13至15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打印处理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为了方便起见,假设用于在泡沫产生设备211中产生泡沫210的泡沫产生机构(或者泡沫产生装置)是由多孔构件250和气体供应机构251形成的。 在图13中,当收到图像输出请求(步骤S31中的是)时,作出确定硬化剂涂布功能(涂布泡沫的功能)是否已被设为有效设置的决定(步骤S32)。如果硬化剂涂布功能已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32中的是),那么在泡沫产生设备211内的气体供应机构251向多孔构件250供应气体以开始产生泡沫210(步骤S33)。另外,涂布辊212和传送带102被驱动,并且打开和关闭机构213在预定时间被打开,以向涂布辊2供应泡沫210(步骤S34)。作出确定设置在传送辊121或者张力辊122中且对记录介质100加热的加热器(未显示)是否已被设为有效设置的决定(步骤S35)。如果加热器已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S35中的是),那么控制加热器从而控制传送带102到预定温度(步骤S36)。基于检测传送带102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热器。 接着,在图14中,打开和关闭机构213在预定时间被打开,并且从泡沫产生设备211向涂布辊212供应泡沫210(步骤S37)。记录介质100通过拾取辊131从供应部(或者供应盒)103被供应到传送带102上(步骤S38)。涂布辊212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涂布泡沫210(步骤S39),并且如果例如基于介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记录介质的末端已达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步骤S40中的是),那么通过记录头单元101开始打印操作(步骤S41)。如果总计达记录介质100端大小的泡沫210的涂布结束(步骤42中的是),那么在泡沫产生设备211内的气体供应机构251向多孔构件250的气体供应被停止并且打开和关闭机构213被关闭(步骤S43)。 在其上已结束打印的记录介质100被排出到排出盘104(步骤S44),并且重复进行由供应记录介质100开始的处理直到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步骤S45)。如果已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那么拾取辊131和传送辊13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46),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步骤S47中的是)传送带102、涂布辊212和加热器的操作的被停止(步骤S48)。 另一方面,如果在图13中硬化剂涂布功能还没有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S22中的否),那么处理前进到图15中所示的处理。在图15中,涂布辊212和传送带102被驱动(步骤S51),并且记录介质100通过拾取辊131从供应部103被供应到传送带102上(步骤S52)。对记录介质100进行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操作(步骤53),然后在其上已结束打印的记录介质100被排出到排出盘104(步骤S54)。如果已打印了被请求数量的记录介质100(步骤S55中的是),那么拾取辊131和传送辊13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56),并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传送带102和涂布辊212的操作被停止(步骤S57)。 因为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和传送带102之间的间隔在最大限度时小于或等于记录介质100的厚度和泡沫210的膜厚之和,所以为了不干扰传送带102上的记录介质100的传送,涂布辊212也被驱动和旋转。 以下,参考图16给出设置硬化剂涂布功能的设置处理(在下文中称为硬化剂涂布功能的设置处理)的实例的说明。图16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这种硬化剂涂布功能的设置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例中,如果足够在记录介质100上形成相对低图象质量的图像,那么就通过不用使用硬化剂来降低运行费用。允许在记录介质100上形成的图像具有相对低的图象质量的低质量模式被从操作和显示部804,或者从通过由主机(例如,个人计算机)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预定操作的主机中选择。如果选择了低质量模式(步骤S61中的是),那么硬化剂涂布功能被设为无效设置(步骤S62)从而使硬化剂涂布功能无效。 接下来,参考图17给出硬化剂涂布功能的设置处理的另一个实例的说明。图17是用于说明这种硬化剂涂布功能的设置处理的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例中,用于对传送带102上的记录介质100加热的加热器被设置在传送辊121和张力辊122的至少一个中。当相对高图象质量的图像将要被形成在记录介质上时,加热器被用于加速记录介质100上的硬化剂和墨的干燥。请求在记录介质100上形成的图像具有相对高图象质量的高质量模式被从操作和显示部804,或者从通过由主机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预定操作的主机中选择。如果选择了高质量模式(步骤S71中的是),那么硬化剂涂布功能被设为有效设置(步骤S72)从而启动硬化剂涂布功能。 接下来,参考图18给出相对于形成为泡沫210且容纳在容器202和231中的液体201的液体端检测处理和液体供应处理的说明。图18是用于说明控制部的液体端检测处理和液体供应处理的流程图。 各种传感器805之中的一个传感器(未显示)检测在容器202内是否保留预定量的液体201(步骤S81)。如果保留在容器202内的液体201少于预定量(步骤S81中的否),那么在操作和显示部804上进行显示以表示液体201的剩余量是不足的并且液体201需要被供应(步骤S82)。如果液体201被供应并且液体201在容器202内的剩余量是预定量或者更多(步骤S81中的是),那么停止在操作和显示部84上的这种显示。 各种传感器805之中的另一个传感器(未显示)检测在容器231内是否保留预定量的液体201(步骤S83)。如果保留在容器231内的液体201少于预定量(步骤S83中的否),那么泵203被驱动以从容器202向容器231供应液体201。如果液体201在容器231内的剩余量是预定量或者更多(步骤S83中的是),那么泵203的驱动被停止从而停止向容器231供应液体201。 接下来,参考附图19给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说明。图1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在图19中,那些与图1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图19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涂布辊212被布置在传送带102的下方。记录介质100从张紧辊122的下面被供应,并且在记录介质100被附着在传送带102的下部的状态下被传送。涂布辊212在传送带102上的记录介质100上涂布泡沫210,并且传送方向通过传送带102的上部上的传送辊121改变180度。于是记录头101在记录介质100上形成图像,且此后记录介质100被排出到排出盘104(未显示)。 换句话说,涂布辊212和通过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带102形成的传送路径被布置成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的上方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在图1中,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的下方。 因为向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供应的泡沫(硬化剂)210由于其泡沫特性而具有强的粘附性,所以即使当逆着重力从涂布辊212的下面供应泡沫210而不像第一实施例中从涂布辊212的侧面供应泡沫210那样时,泡沫210也可被确定地保持在涂布辊212的外周表面上。因此,泡沫210相对于记录介质100被稳定地供应到涂布位置上。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从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图19中的[L31+L32+L33]。由于这个原因,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能够缩小传送带102在带循环方向上水平跨距并且使传送带102的长度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距离[L31+L32+L33]被设为这样的距离: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处的墨渗透深度范围内的湿度能够降低到不会引起图象质量恶化(扩散)的水平,并且如有必要的话,考虑泡沫210的干燥速度。 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从通过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21。但是,如果由于泡沫210需要在打印位置处被干燥而只是增加距离L21,那么传送带102的长度变长并且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增加,使得难于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 另一方面,因为在图1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上方,所以如果在第二实施例中从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等于在第一实施例中从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那么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减小传送带102的长度。 因此,通过设置涂布辊212和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路径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除了涂布辊212下方外的位置处而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在第二实施例中,涂布辊212和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路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被设为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上方。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产生泡沫210的泡沫产生机构(或者泡沫产生装置)并不局限于通过泡沫210的积聚力供应泡沫210的第一实施例的泡沫产生机构。例如,螺旋状的结构可被用于通过搅拌液体201而产生具有预定气泡直径的气泡的泡沫(泡沫硬化剂)210。 接下来,参考附图20给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说明。图20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在图20中,那些与图1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图20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涂布辊212被布置在传送带102上方。传送辊217被布置成面对涂布辊212。引导构件218将从涂布辊212和传送带217之间馈送的记录介质100引导到传送带102上。 涂布辊212和通过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带102形成的传送路径被布置成涂布位置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的旁边(一侧上)的位置关系。传送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从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上方传送记录介质100。 在第三实施例中,从通过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图20中的[L41+L42],并且该距离短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从通过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距离[L41+L42]被设为这样的距离: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处的墨渗透深度范围内的湿度能够被降低到不会引起图象质量恶化(扩散)的水平,并且如有必要的话,考虑泡沫210的干燥速度。 因此,通过设置涂布辊212和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路径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上方的位置处,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 接着,将参考附图21给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说明。图2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重要部分的示意图。在图21中,那些与图1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图2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涂布辊212被布置在传送带102的右侧的下方。传送辊217被布置成面对涂布辊212。引导构件218将在涂布辊212和传送带217之间进纸的记录介质100导向传送带102上。 涂布辊212和通过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带102形成的传送路径被布置成涂布位置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的旁边(一侧上)的位置关系。传送路径在竖直方向上从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下方传送记录介质100。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从通过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图21中的[L51+L521],并且该距离短于从通过涂布辊212的泡沫210的涂布位置到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头单元101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距离[L51+L52]被设为这样的距离: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处的墨渗透深度范围内的湿度能够被降低到不会引起图象质量恶化(扩散)的水平,并且如有必要的话,考虑泡沫210的干燥速度。 因此,通过设置涂布辊212和向涂布辊212的涂布位置传送记录介质100的传送路径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涂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涂布辊212下方的位置处,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 如果当在记录介质100上涂布泡沫(泡沫硬化剂)210时用户通过主机的打印机驱动器来指定打印模式,那么与这种打印模式相关的信息经由通讯控制单元812和通讯控制部813被供应到CPU801,并且此后在ROM802内被管理。打印模式可以指定要使用的记录介质100的种类或者类型、打印速度、图象质量等。通过参考表示打印模式和打印的线性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能够控制I/O控制部807、各种电动机806、打印控制部811和绘图部810,使得记录介质100的线性速度,即记录介质100的传送速度,适于获得在记录介质100的表面处的墨渗透深度范围内的湿度被降低到不会引起图像质量恶化(扩散)的水平的图像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泡沫传送通道233通过泡沫210的积聚力朝着涂布辊212传送供应产生的泡沫210。但是,可以通过泡沫210的积聚力和另外的传送力朝着涂布辊传送供应泡沫210,如在下文中参考图22所说明的那样。 图22是显示泡沫涂布设备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22中,那些与图5中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号指定,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22所示,在泡沫产生设备211中,在箭头方向上旋转的螺杆构件226被设置为提供除了泡沫210的积聚力外的传送力的装置。该螺杆构件226被布置在多孔构件250上方,即在泡沫产生机构的下游侧上。通过旋转该螺杆构件226,能够在泡沫传送通道233内朝着下游侧更平稳地传送泡沫210。为了方便期间,泡沫传送通道233内的泡沫210没有在图22中显示,但是如上所述,泡沫210还通过泡沫210本身的积聚力被传送。 如果螺杆构件226要被设置在图8所示的泡沫产生设备211中,那么螺杆构件226可以被设置在图8中的搅拌机构232上方,即,在泡沫产生机构的下游侧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泡沫涂布设备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之前在记录介质上涂布泡沫。但是,泡沫涂布设备可沿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被布置在记录头单元的下游侧,以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之后在记录介质上涂布泡沫。另外,尽管上述实施例由可被形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产生泡沫,还能够由可被形成为泡沫状态的凝胶体(泡沫凝胶体)产生泡沫。换句话说,本发明可同样应用于从凝胶体产生泡沫的产生设备,涂布这种泡沫的涂布设备,和使用这种涂布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例如,在记录介质上涂布泡沫的涂布设备也可以被应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当作为(泡沫)定影剂的泡沫被涂布在包括色粉等的树脂微粒已经被附着在其上的记录介质上时,能够将树脂微粒快速定影在记录介质上而不打乱树脂微粒。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定影方法、定影单元、图像形成方法和使用树脂微粒的定影液(剂)的图像形成设备,从而能够使极小量的定影液被涂布在记录介质上达到在记录介质上检测不到油墨残渣的程度。 接下来,参考图23A、23B、24A和24B给出应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说明,图23A、23B、24A和24B是显示使辊涂布表面和非定影树脂微粒在辊涂布机构(或者辊涂布装置)处接触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3A和23B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被应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相对高的压力被施加在涂布辊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状态下,辊涂布表面和非定影树脂微粒接触的部分的放大的示意图。图24A和24B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被应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相对低的压力被施加在涂布辊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状态下,辊涂布表面和非定影树脂微粒接触的部分的放大的示意图。在每个图23A、23B、24A和24B中,假设涂布辊1011在由箭头所表示的方向R上旋转,并记录介质1010在由箭头所表示的方向M上移动(或者被传送)。 在涂布辊1011和记录介质1010之间的接触表面处被施加的压力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如图23A所示,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单层(或者单一层)结构。为了方便起见,假设图23A、23B、24A和24B中的气泡直径都是相同的。因此,能够使图23A中的在记录介质1010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的膜厚比图23B中的薄。但是,如图23A所示,因为气泡1013形成单层结构,所以由于表面张力从而气泡1013本身容易附着到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并且泡沫定影液1012没有均匀涂布在记录介质101上的树脂微粒(非定影色粉)1015上。因此,树脂微粒1015附着到气泡1013上并且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产生色粉偏移。 另一方面,如果如图23B所示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多层结构,那么能够使气泡1013嵌入具有波动的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的表面中。因此,泡沫定影液1012更容易在气泡1013的层之间分离。结果,能够将泡沫定影液1012均匀涂布在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上,并且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不可能产生色粉偏移。 因此,当在涂布辊1011和记录介质1010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被施加压力相对高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便不会由树脂微粒(非定影色粉)1015在涂布辊1011上产生色粉偏移。更具体地,通过预先测定产生的气泡1013的平均大小(气泡直径),和控制在涂布辊1011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的膜厚为对应于多层气泡1013的厚度,以确定地使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多层结构,来防止色粉偏移。 另一方面,在涂布辊1011和记录介质1010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被施加压力相对低的情况下,如图24A所示,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单层结构。由于这个原因,气泡1013容易附着到具有波动的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的表面。因此,气泡1013层与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分离,并且泡沫定影液1012被涂布在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上。 如果如图24B所示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多层结构,那么气泡1013之间的结合是强的,并且气泡1013易于保留在涂布辊1011上。此外,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易于附着到气泡1013,并且在涂布辊1011的涂布表面上产生色粉偏移。 因此,当在涂布辊1011和记录介质1010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被施加的压力相对低时,通过预先测定产生的气泡1013的平均大小(气泡直径),并且控制涂布辊1011上的泡沫定影液1012的膜厚为对应于单层气泡1013的厚度,能够防止色粉偏移,从而确定地使泡沫定影液1012具有由气泡1013构成的单层结构。换句话说,结合图23A和23B在上述高压力情况下会出现色粉偏移。另外,为了防止涂布辊1011上的树脂微粒(未定影的色粉)1015的色粉偏移,最好是控制泡沫定影液1012的膜厚在不会引起气泡1013的流动的范围,那是因为如果在涂布辊1011上的气泡1013层太厚的话,那么气泡1013的流动发生在涂布辊1011和记录介质1010之间的接触部分。 通过取决于包括在泡沫定影液中气泡的大小和在涂布辊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被施加压力控制泡沫定影液的膜厚,能够防止在诸如涂布辊的接触和涂布机构(或者接触和涂布装置)上的色粉偏移,和防止图像失真,并且能够通过涂布极小量的泡沫定影液而进行定影。 因此,能够通过溶解或者膨胀树脂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而使用软化剂来软化树脂微粒,并且能够利用接触和涂布机构在树脂微粒上涂布定影液而将树脂微粒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当将定影液施加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树脂微粒上时,定影液具有包括气泡的泡沫状态。此外,通过取决于泡沫定影液的膜厚来控制在诸如涂布辊的接触和涂布机构与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被施加的压力,能够防止涂布辊上的色粉偏移和防止图像失真。通过在记录介质上的树脂微粒上涂布极小量的定影液而能够进行定影。而且,本发明在树脂微粒为电子照相技术所使用的色粉微粒时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取决于树脂微粒(或者色粉微粒)的膜厚控制泡沫定影液的膜厚,能够防止定影辊上的色粉偏移和图像失真。 本申请要求2007年9月14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38823和2008年9月3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226487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种种变化和修改。
《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设备和用于在涂布目标构件上涂布泡沫的设备.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产生机构,该产生机构由可以成为泡沫状态的液体或者凝胶体产生泡沫;涂布辊,该涂布辊具有供应泡沫的外周表面且将外周表面上的泡沫涂布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通过泡沫的积聚力从产生机构向涂布辊传送泡沫。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