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343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4067.X

申请日:

2008.08.26

公开号:

CN101662870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B 41/24申请公布日:201003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41/24申请日:20080826|||公开

IPC分类号:

H05B41/24

主分类号:

H05B41/24

申请人: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萨文志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重庆北路三段88号3楼之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文 琦;钱惠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控制电路、切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与切换电路和保护电路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具有变压电路,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具有一控制电路、一切换电路以及一保护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切换电路和所述保护电路电性连接; 第二电路板,其具有一变压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 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发光单元,其与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具有一 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产生电源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接收该电源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产生至少一 个控制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根据该控制信号而导通或截止,并输出一 功率信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变压电路接收该功率 信号,并产生一驱动信号至该发光单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或设置于一第三电路板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承载体,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该承载体的一侧。
8: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具有一整流电路; 第二电路板,其具有一控制电路、一切换电路以及一变压电路, 三者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发光单元,其与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电路产生一电源 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接收该电源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产生至少 一个控制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根据该控制信号而导通或截止,以输出 一功率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变压电路接收所述 功率信号,并产生一驱动信号至该发光单元。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绝缘壳体,该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中。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或设置于一第三电路板上。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承载体,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该承载体的一侧。
15: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具有一整流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两者电性连接; 第二电路板,其具有一切换电路以及一变压电路,两者电性连接, 该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发光单元,其与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电路产生一电 源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接收该电源信号。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产生一控 制信号,所述切换电路根据该控制信号而导通或截止,并输出一功率 信号。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变压电路接收所述 功率信号,并产生一驱动信号至所述发光单元。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中。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或设置于一第三电路板上。
21: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承载体,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该承载体的一侧。
22: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具有一整流电路; 第二电路板,其具有一变压电路,该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 板电性连接;以及 发光单元,其与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绝缘壳体,该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中。

说明书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不同的照明装置已成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用品之一。不管是哪种照明装置,其都需要通过至少一个驱动电路板来提供驱动信号来驱动照明装置中的发光单元。其中,发光单元例如为冷阴极荧光灯管。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照明装置1包括一冷阴极荧光灯管11、一连接线12以及一驱动电路板13。冷阴极荧光灯管11经由电极端111、112电性连接耐高压且具有连接端子121的连接线12,再经由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而连结于驱动电路板13的连接端子131。

    因此,驱动电路板13所输出的驱动信号即可经由连接端子131、121以及连接线12而驱动冷阴极荧光灯管11。

    然而,当冷阴极荧光灯管11损坏,需要进行更换维修时,连接端子131、121间的驱动信号,易造成使用者触电的危险。并且,驱动电路板13的连接端子131与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之间,若更换时连接不完全,甚至经多次插拔更换可能造成接触不良时,还会引起跳火(arcing)或漏电等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易于维修更换,且能避免跳火或漏电等问题的照明装置,已逐渐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维修更换,且能避免跳火或漏电等问题的照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控制电路、切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与切换电路和保护电路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具有变压电路,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整流电路,第二电路板具有控制电路、切换电路以及变压电路,三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整流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具有切换电路以及变压电路,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整流电路,第二电路板具有变压电路,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承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的变压电路电性连接,而第二电路板再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因此,当发光单元损坏需维修或更换时,则可通过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分离,以对发光单元进行维修或更换。由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与发光单元间的驱动信号,以减少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维修或更换时,其插拔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由此,可避免直接更换发光单元时,因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之间未确实连接或多次插拔后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又因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间的驱动信号而造成的跳火或漏电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照明装置的信赖度。

    并且,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将不同的电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电路板上,由此,除了可提高维修时检测损坏电路的效率之外,更可避免因其中一个电路损坏而必须更换整个电路板的情况,以降低维修成本。另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可具有一保护电路,由此,当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间产生短路时,保护电路可关闭控制电路,来避免切换电路继续输出功率信号,而造成照明装置更大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方块图;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不同电路示意图;

    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不同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不同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又一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7A至图7C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之承载体的保持件与发光单元的不同接触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再一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方块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装置的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2a~2d、3、4:照明装置

    11:冷阴极荧光灯管

    111、112:电极端

    12:连接线

    121、131:连接端子

    13:驱动电路板

    21、31、41:第一电路板

    211、321、412:控制电路

    212、322、421:切换电路

    213:保护电路

    214、311、411:整流电路

    22、32、42:第二电路板

    221、323、422:变压电路

    23、23a、33、43:发光单元

    231:发光二极管

    232:荧光灯管

    24:第三电路板

    25:绝缘壳体

    251、261:连接件

    26:承载体

    262、262a~262c:保持件

    AC:交流电源信号

    C1、C2:连接器

    D:驱动信号

    DC:电源信号

    L:导线

    P:控制信号

    S:反射面

    Vcc:电压源

    W:功率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其中相同组件以相同符号表示。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的方块图。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例如可为室内照明装置或室外照明装置,室内照明装置例如台灯、日光灯、吸顶灯等,室外照明装置例如路灯、广告照明灯、交通号志等,其包括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以及发光单元23。

    第一电路板21具有控制电路211、切换电路212以及保护电路213,控制电路211与切换电路212和保护电路213电性连接。其中,切换电路212可具有双极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和/或场效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而保护电路213例如为一短路保护(Short Circuit Protection,SCP)电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1还具有整流电路214,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整流电路214例如可具有功率因子修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交流转直流(AC/DC)电源转换电路、半桥式整流电路和/或全桥式整流电路等。

    第二电路板22具有变压电路221,并与第一电路板21电性连接。

    发光单元23与第二电路板22的变压电路221电性连接。发光单元23可包括发光二极管或荧光灯管,其中,荧光灯管还包括热阴极荧光灯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及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另外,发光单元23还可具有镇流器(ballast,图中未显示),以使荧光灯管接收到地驱动信号更为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照明装置元2还可包括多个第二电路板22以及多个发光单元23,第一电路板21与各个第二电路板22电性连接,而各第二电路板22分别与一发光单元23电性连接。

    因此,整流电路214根据输入的交流电源信号AC而产生一电源信DC。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信号AC可为85V至300V而频率为42Hz至72Hz的交流电源,而电源信号DC约为400V的直流电源。切换电路212会接收电源信号DC,而控制电路211则根据电源信号DC产生至少一个控制信号P。切换电路212还根据控制电路211所产生的控制信号P而导通或截止,以输出一功率信号W至变压电路221。变压电路221接收功率信号W,并产生一驱动信号D至发光单元23,由此以使发光单元23发光。另外,如果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产生短路时,保护电路213则可关闭控制电路211,以避免切换电路212继续输出功率信号W。

    由此,当发光单元23需维修或更换时,则可通过将第二电路板22与第一电路板21分离,以对发光单元23进行维修或更换。因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221与发光单元23之间的驱动信号D,以减少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维修或更换时,其插拔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由此,可避免直接更换发光单元23时,发光单元23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未确实连接或多次插拔后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因发光单元23与第二电路板22间的驱动信号D而造成的跳火或漏电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照明装置2的信赖度。而且,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将不同电路分别设置不同电路板上,由此,除了可提高维修时检测损坏电路的效率外,更可避免因其中一电路损坏而必须更换整个电路板的情况,以降低维修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具有保护电路213,因此,当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产生短路时,保护电路213会关闭控制电路211,来避免切换电路212继续输出功率信号W,而造成照明装置2更大的损害。另外,保护电路213的电路的设计方式可参考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Vcc表示电压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保护电路213的电路设计方式非以本实施例为限,依照不同的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

    以下,请参照相关附图以说明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不同结构形式。

    请参照图4A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的结构形式示意图。在此,以包括发光二极管231为例说明发光单元23。发光二极管231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2上,而第二电路板22可通过连接器C1与第一电路板21电性连接。

    由此,当发光单元23需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第二电路板22与第一电路板21间的连接器C1分离,即可安全地对第二电路板22上的发光单元23进行维修,或直接更换另一设有发光单元的第二电路板。因此,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的维修更换效率可更有效地提升,并且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请参照图4B所示为本实施例之照明装置2a的另一结构形式示意图。在照明装置2a中,发光单元23所包括的发光二极管231设置于第三电路板24,而第三电路板24则可与第二电路板22焊接,或经由导线与第二电路板22连接,或经由一连接器与第二电路板22连接。在此,以第三电路板24经由导线L与第二电路板22连接为例作说明。

    由此,可将一部分对于发光二极管231的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三电路板24上,以降低第二电路板22的电路复杂度,进而降低整体成本。而当发光单元23需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同样地,只需将第二电路板22与第一电路板21分离,由此可有效地提高照明装置2a维修更换的效率,以及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请参照图5A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b的又一结构形式的示意图。照明装置2b还可包括一绝缘壳体25,而至少一部分第二电路板22设置于绝缘壳体25中,第一电路板21则可设置于另一壳体中或悬空。在本结构中,以第二电路板22完全设置于绝缘壳体25中,第一电路板21设置于另一壳体中为例作说明,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此外,绝缘壳体25还可具有连接器C1,以使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电性连接。当然,绝缘壳体25的表面还可具有反射面,该反射面例如利用白色涂料或反射层等,由此以提高发光单元23a的光线利用率。

    另外,在本结构中,以包括荧光灯管232为例说明发光单元23a。荧光灯管232包括热阴极荧光灯管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管,而荧光灯管例如可为U型荧光灯管、W型荧光灯管、C型荧光灯管或直线型荧光灯管。在此,以U型冷阴极荧光灯管为例作说明,然这不用以限制本发明,而U型冷阴极荧光灯管的总长度大于90厘米。

    荧光灯管232可与第二电路板22焊接(如图5A所示),或经由导线与第二电路板22连接,或经由连接器C2与第二电路板22连接(如图5B所示)。

    再请参照图5A所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电路板22除了可以驱动多个U型荧光灯管、或多个C型荧光灯管、或多个W型荧光灯管或多个直线型荧光灯管以外,其还可仅驱动一支U型荧光灯管、或一支C型荧光灯管、或一支W型荧光灯管或两支直线型荧光灯管。在本结构形式中,以第二电路板22驱动一支U型荧光灯管为例作说明,然而这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由此,由于绝缘壳体25包覆第二电路板22,因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221与荧光灯管232之间的驱动信号而受伤,以降低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而且,通过连接器C1来连接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则可使维修更换效率更有效地提升,并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请参照图6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c的又一结构形式示意图。照明装置2c还可包括承载体(carrier)26,并且照明装置2c具有多个第二电路板22、多个发光单元23a以及多个绝缘壳体25,各个第二电路板间还通过连接器C1来连接。第二电路板22、发光单元23a以及绝缘壳体25设置于承载体26的一侧,而第一电路板21则设置于承载体26的一侧边。

    承载体26的材料例如可为金属或合金,并具有反射面S,而其尺寸可为60厘米×60厘米或60厘米×120厘米。承载体26与绝缘壳体25的连接方式可通过连接件261、251以卡合、嵌合或勾扣等方式连接,在此,以承载体26与绝缘壳体25通过连接件261、251以卡合方式连接为例作说明,然而这并非限制性。

    另外,承载体26还可具有一保持件262。保持件262保持发光单元23a与承载体26的相对位置。请参照图7A所示,保持件262a可与荧光灯管232以点接触方式连接。请参照图7B所示,保持件262b还可与荧光灯管232以线接触方式连接,或请参照图7C所示,保持件262c可与荧光灯管232以面接触方式连接。综上所述,由于保持件262a~262c与荧光灯管232的接触面积小,由此能避免荧光灯管232因保持件而产生散热不良的问题。

    请再参照图6所示,由于承载体26可同时承载多个发光单元23a,由此可大幅地提高照明装置2c的照明亮度,并且由于承载体26可与各种环境连结,因此还可增加照明装置2c的应用范围。另外,通过承载体26的反射面S,发光单元23a的光线利用率更可更有效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结构形式中,荧光灯管232以U型荧光灯管为例作说明,然而这并非限制性。荧光灯管232还可为C型荧光灯管、W型荧光灯管或直线型荧光灯管。

    请参照图8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d的再一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在照明装置2d中,不同发光单元23a所包括的荧光灯管232可彼此相对180度设置。由此,可使各个发光单元23a更为紧密排列,以增加发光单元23a设置的数量,进而进一步提高照明装置2d的照明亮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结构形式中,荧光灯管232以U型荧光灯管为例作说明,然而这并非限制性。荧光灯管232还可为C型荧光灯管、W型荧光灯管或直线型荧光灯管。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的方块图。照明装置3与第一实施例照明装置2的差异在于:照明装置3的第一电路板31仅具有整流电路311,而第二电路板32则具有控制电路321、切换电路322以及变压电路323,三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32同样与第一电路板31电性连接,而发光单元33与变压电路323电性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多个第二电路板32和多个发光单元33为例作说明,然而这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因此,整流电路311根据输入的交流电源信号AC而产生电源信号DC,而切换电路322接收电源信号DC,控制电路321则根据电源信号DC产生至少一个控制信号P。切换电路322根据控制电路321所产生的控制信号P而导通或截止,以输出功率信号W。变压电路323接收功率信号W,并产生驱动信号D至发光单元33,由此以使发光单元33发光。

    同样地,当发光单元33需维修或更换时,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可通过将第二电路板32与第一电路板31分离,以对发光单元33进行维修或更换。由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323与发光单元33之间的驱动信号D,以减少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另外,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维修或更换时,其插拔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电路板31与第二电路板32之间,由此,同样可避免直接更换发光单元33时,因发光单元33与第二电路板32之间未确实连接或多次插拔后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又因发光单元33与第二电路板32间的驱动信号D而造成的跳火或漏电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照明装置3的信赖度。

    另外,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将不同电路分别设置于不同电路板上,由此,除了可提高维修时检测损坏电路的效率外,更可避免因其中一电路损坏而必须更换整个电路板的情况,以降低维修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还可利用如图4A、图4B、图5A至图5B、图6、图7A至图7C及图8的结构,由于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详述的结构特征及功效,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4的方块图。照明装置4与第一实施例照明装置2的差异在于:照明装置4的第一电路板41具有整流电路411和控制电路412,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42具有切换电路421和变压电路422,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42与第一电路板41电性连接,而发光单元43同样与变压电路422电性连接。

    因此,整流电路411根据输入的交流电源信号AC而产生电源信号DC,控制电路412则根据电源信号DC产生至少一个控制信号P。而切换电路421接收电源信号DC,并根据控制电路412所产生的控制信号P而导通或截止,以输出功率信号W。变压电路422接收功率信号W,并产生驱动信号D至发光单元43,由此以使发光单元43发光。

    同样地,当发光单元43需维修或更换时,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4可通过将第二电路板42与第一电路板41分离,以对发光单元43进行维修或更换。由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422与发光单元43之间的驱动信号D,以减少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另外,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4维修或更换时,其插拔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电路板41与第二电路板42之间,由此,同样可避免直接更换发光单元43时,因发光单元43与第二电路板42之间未确实连接或多次插拔后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又因发光单元43与第二电路板42间的驱动信号D而造成的跳火或漏电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照明装置4的信赖度。

    另外,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4将不同的电路分别设置于不同电路板上,由此,除了可提高维修时检测损坏电路的效率之外,更可避免因其中一电路损坏而必须更换整个电路板的情况,以降低维修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4还可利用如图4A、图4B、图5A至图5B、图6、图7A至图7C及图8的结构,由于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详述的结构特征及功效,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的电压值是为便于说明而举例,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而做实际变更,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的变压电路电性连接,而第二电路板再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因此,当发光单元损坏需维修或更换时,则可通过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分离,以对发光单元进行维修或更换。由此,可避免使用者碰触到变压电路与发光单元间的驱动信号,以减少使用者维修或更换时的触电危险性。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维修或更换时,其插拔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由此,可避免直接更换发光单元时,因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间未确实连接或多次插拔后造成线路接触不良,又因发光单元与第二电路板间的驱动信号而造成的跳火或漏电等问题,从而可提高照明装置的信赖度。

    并且,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将不同的电路分别设置不同电路板上,由此,除了可提高维修时检测损坏电路的效率之外,更可避免因其中一电路损坏而必须更换整个电路板的情况,以降低维修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可具有一保护电路,由此,当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间产生短路时,保护电路可关闭控制电路,来避免切换电路继续输出功率信号,而造成照明装置更大的损害。

    另外,就结构而言,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可利用一连接器,由此除可提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维修更换效率外,还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此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还可将第二电路板包覆于一绝缘壳体中,以进一步提高照明装置使用安全性。或者,照明装置还包括一承载体,由此,除了可增加照明装置的应用范围之外,还可通过承载体的反射面来提高光线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并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照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照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照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装置.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发光单元。第一电路板具有控制电路、切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与切换电路和保护电路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具有变压电路,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单元与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