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物导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食物导流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514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2.27 CN 202751415 U *CN202751415U* (21)申请号 201220273021.7 (22)申请日 2012.06.11 A61B 17/00(2006.01) A61F 2/04(2013.01) (73)专利权人 左玉星 地址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文 化路永盛城大厦 3001 室 (72)发明人 左玉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黄威 郭迎侠 (54) 实用新型名称 胃食物导流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胃食物导流器, 包括 : 膜释放球、 球释放线、 膜管、 第一支架以及从外到 内套设在一起的外壳、 内壳、 推送管和支架管, 内 壳、 推送管和支架管的一端均位于外壳内且延伸 到口腔外, 另一端均伸出外壳, 外壳的一端抵托膜 释放球, 推送管的一端和膜管的一端均与膜释放 球通过球释放线连接, 膜管呈折叠状位于外壳内, 第一支架与膜管的另一端连接且设置在支架管 上。 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结构简单, 制造 成本较低, 而且操作方便, 便于推广使用。而且病 人不需要进行手术便能达到胃转流手术的治疗效 果,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为病人节省了医疗 费用。 另外对于肥胖患者还具有一定的。
3、减肥效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2 页 2 1. 胃食物导流器, 用于人体内, 通过胃镜经过人体的口腔植入到人体的靠近胃幽门的 十二指肠和 / 或胃幽门上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食物导流器包括 : 膜释放球, 所述膜释放球上开设有一个经过球心的连接孔, 所述膜释放球靠近所述连 接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不经过球心且贯通的穿线孔 ; 外壳, 所述外壳为两端收缩管状, 所述外壳其中一端的收缩用。
4、于托住所述膜释放球 ; 内壳, 所述内壳为管状, 所述内壳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内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 外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收缩以连接至所述内壳的外壁上 ; 推送管, 所述推送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膜释放球的所述连接孔内, 所述内壳套于所述推 送管外, 所述推送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 膜管, 所述膜管套于内壳的外部且位于外壳内, 所述膜管呈灯笼状折叠, 所述膜管的一 端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 所述膜管的另一端向膜管的一端回折形成第一回折段, 然后再向 所述膜管的另一端折回, 形成第二回折段, 所述内壳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回折段和第二回 折段之间 ; 球释放线,。
5、 所述球释放线的一端通过活结将所述膜管的一端和所述推送管的一端分别 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在一起, 所述球释放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推送管内且延伸到所述口腔 外 ; 支架管, 所述支架管套设于所述推送管外, 所述支架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壳的内部, 所述支架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所述推送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架 管 ; 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膜管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内壳与所 述支架管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支架管上, 植入人体后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胃幽门口外的十二 指肠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 位于所述。
6、内壳与所述支架管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支架管上 ;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采 用多根耐酸线连接, 植入人体后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胃幽门上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管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 的一端在与所述膜释放球分离后形成绒毛状末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采 用记忆合金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标示胃 幽门内口的标志线。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管的另一端连接支架 固定套管, 所述支架固。
7、定套管上设置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推送管的推送管固定器 ; 所述内 壳的另一端连接支架释放套管, 所述支架释放套管上设置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支架管的支 架管固定器。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释放套管上开设有用 于向所述膜管与肠壁间注入生理盐水的膜外注水口 ; 所述支架固定套管上开设有用于向所 述膜管与所述推送管之间注入生理盐水的膜内注入口。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释放球的直径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51415 U 2 2/2 页 3 5mm-20mm。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
8、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管伸开后的长度为 20cm-300cm。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胃食物导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释放线用于与所述膜管 和推送管绑扎的一端留出一段, 该段上设置有非红色的标示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51415 U 3 1/6 页 4 胃食物导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器, 尤其涉及一种对胃内消化后的食物进行导流的导流 器。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紊乱、 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 自由基毒素、 精神因 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 脂 肪、 水和电解质。
9、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糖尿病分 1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 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 95%。 0003 近二十年来, 伴随全球性工业化、 都市化和生活现代化, 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升高。 糖尿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威胁人类的健康。 0004 T2DM 在内科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等综 合方案, 然而上述内科治疗不能使病人血糖完全恢复正常, 也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 现及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0005 目前, 国内外少数医院正在开展为治疗糖尿病和减肥而作胃转流手术(GBP)。 如图 1 所示, 为正常的。
10、食道、 胃及十二指肠的结构, 其中图 1 中箭头方向表示的食物流经方向, 即 食物由食道 1 进入胃 2 内, 在胃 2 内消化后经胃幽门 6 进入十二指肠 3。如图 2 所示, 胃转 流手术是在靠近胃幽门 6 处进行缝合, 同时在胃 2 与十二指肠 3 之间通过管道 4 进行连通。 给胃转流手术可以减小胃2的容积, 同时也改变了食物的部分流经方向, 也就是由胃2消化 后的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 0006 胃转流手术对 T2DM 有确切疗效, 但由于要实行手术, 因此对人体的创伤比较大, 而且糖尿病患者手术后伤口不容易愈合。同时还存在手术费用高, 造成患者经济上的负担 的问题。因此采用胃转流手术。
11、治疗糖尿病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对病人造成的 痛苦和创伤较小的胃食物导流器, 胃食物导流器能够替代胃转流手术, 而达到对糖尿病有 效的治疗效果。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胃食物导流器, 用于人 体内, 通过胃镜经过人体的口腔植入到人体的靠近胃幽门的十二指肠和 / 或胃幽门上部, 所述胃食物导流器包括 : 0009 膜释放球, 所述膜释放球上开设有一个经过球心的连接孔, 所述膜释放球靠近所 述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不经过球心且贯通的穿线孔 ; 0010 外壳, 所述。
12、外壳为两端收缩管状, 所述外壳其中一端的收缩用于托住所述膜释放 球 ; 0011 内壳, 所述内壳为管状, 所述内壳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内壳的另一端伸出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4 2/6 页 5 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收缩以连接至所述内壳的外壁上 ; 0012 推送管, 所述推送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膜释放球的所述连接孔内, 所述内壳套于所 述推送管外, 所述推送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 0013 膜管, 所述膜管套于内壳的外部且位于外壳内, 所述膜管呈灯笼状折叠, 所述膜管 的一端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 所述膜管的另一端向膜管的一端。
13、回折形成第一回折段, 然后 再向所述膜管的另一端折回, 形成第二回折段, 所述内壳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回折段和第 二回折段之间 ; 0014 球释放线, 所述球释放线的一端通过活结将所述膜管的一端和所述推送管的一端 分别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在一起, 所述球释放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推送管内且延伸到所述 口腔外 ; 0015 支架管, 所述支架管套设于所述推送管外, 所述支架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壳的内 部, 所述支架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壳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所述推送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 支架管 ; 0016 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膜管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内壳 与所述支架管之间并套设在。
14、所述支架管上, 植入人体后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胃幽门上部的 十二指肠内。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胃食物导流器还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内壳与所 述支架管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支架管上 ;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采用多根耐酸线连 接, 植入人体后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胃幽门上部。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膜管与所述膜释放球连接的一端在与所述膜释放球分离后形成绒 毛状末端。 0019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采用记忆合金制成。 0020 作为优选,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标示胃幽门内口的标志线。 0021 作为优选, 所述支架管的另一端连接支架固定套管, 所述支架固定套管上。
15、设置用 于固定或释放所述推送管的推送管固定器 ; 所述内壳的另一端连接支架释放套管, 所述支 架释放套管上设置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支架管的支架管固定器。 0022 作为优选, 所述支架释放套管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膜管与肠壁间注入生理盐水的 膜外注水口 ; 所述支架固定套管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膜管与所述推送管之间注入生理盐水 的膜内注入口。 0023 作为优选, 所述膜释放球的直径为 5mm-20mm。 0024 作为优选, 所述膜管伸开后的长度为 20cm-300cm。 0025 作为优选, 所述球释放线用于与所述膜管和推送管绑扎的一端留出一段, 该段上 设置有非红色的标示线。 0026 与现有技术。
16、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27 1、 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较低, 而且操作方便, 便于推 广使用。 0028 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病人不需要进行手术便能达到胃转流手术 的治疗效果,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为病人节省了医疗费用。 0029 3、 通过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植入的长短, 而进一步探索糖尿病的发病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5 3/6 页 6 机理, 为人类彻底治疗糖尿病提供依据。 0030 4、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患者, 不需要控制饮食, 从而提升了患者的 生活质量, 而且。
17、对于肥胖患者还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附图说明 0031 图 1 为人体的食道、 胃及十二指肠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2 为实施胃转流手术后的食道、 胃及十二指肠的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4 为放入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未展开状态) 的食道、 胃及十二指肠的结 构示意图 ; 0035 图 5 为放入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已展开状态) 的食道、 胃及十二指肠的结 构示意图 ; 0036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支架释放套管与支架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 图 ; 0037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18、的膜释放球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 0038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的膜释放球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标记说明 0040 1- 食道 2- 胃 0041 3- 十二指肠 4- 管道 0042 6- 胃幽门 0043 100- 胃食物导流器 101- 膜释放球 0044 102- 外壳 103- 内壳 0045 104- 推送管 105- 膜管 0046 106- 球释放线 107- 支架管 0047 108- 第一支架 109- 连接孔 0048 110- 穿线孔 111- 第一回折段 0049 112- 第二回折段 113- 第二支架 0050 114- 绒毛。
19、状末端 115- 支架固定套管 0051 117- 支架释放套管 118- 支架管固定器 0052 119- 膜外注水口 120- 膜内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0054 如图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用于人体内, 通过胃镜经过人体的口腔 植入到人体的靠近胃幽门 6 的十二指肠 3 和 / 或胃幽门 6 上部, 所述胃食物导流器 100 包 括 : 膜释放球 101、 外壳 102、 内壳 103、 推送管 104、 膜管 105、 球释放线 106、 支架管 107 和第 一支架 1。
20、08。 0055 如图 3、 图 7 和图 8 所示, 膜释放球 101 上开设有一个经过球心的连接孔 109, 膜释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6 4/6 页 7 放球101靠近连接孔109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不经过球心且贯通的穿线孔110, 连接孔109与 两个穿线孔 110 相互贯通。外壳 102 为两端收缩的管状, 外壳 102 其中一端收缩用于托住 膜释放球 101, 但外壳 102 与膜释放球 101 不连接。内壳 103 为管状, 内壳 103 的一端位于 外壳 102 内, 内壳 103 的另一端伸出外壳 102 外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外壳 102 的另一端收缩 以。
21、便连接至内壳 103 的外壁上, 也就是外壳 102 的一端为自由端, 外壳 102 的另一端却与内 壳 103 固定连接在一起, 从而使外壳 102 能随内壳 103 一起移动。 0056 继续结合图 3, 推送管 104 的一端伸入膜释放球 101 的连接孔 109 内, 当推动推送 管 104 时, 推送管 104 可推动膜释放球 101 一起运动, 内壳 103 套于推送管 104 外, 推送管 104 的另一端伸出内壳 103 且位于所述口腔外。膜管 105 套于内壳 103 的外部且位于外壳 102 内, 膜管 105 呈灯笼状折叠, 膜管 105 的另一端向膜管 105 的一端回。
22、折形成第一回折段 111, 然后再向膜管 105 的另一端折回, 形成第二回折段 112, 内壳 103 的一端位于第一回折 段 111 和第二回折段 112 之间, 并且膜管 105 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球释放线 106 的一端 用于将膜管105的一端和推送管104的一端分别与膜释放球101连接在一起, 球释放线106 的另一端位于推送管 104 内且延伸到所述口腔外。球释放线 106 将膜管 105、 推送管 104 以及膜释放球 101 三者连接在一起的方法采用医用常用的活结打结方式, 也就是膜管 105、 推送管 104 以及膜释放球 101 三者用球释放线 106 采用活结方式绑扎,。
23、 当从球释放线 106 的另一端拉动时, 活结就能打开, 从而使膜管 105、 推送管 104 以及膜释放球 101 三者分开, 膜释放球 101 被释放。用于绑扎的球释放线 106 的绑扎端留出一段, 该段的长度一般可为 5mm-20mm, 该段上设置有标示线, 例如涂上颜色交替的彩条。 (不能是红色, 交替的颜色例如 黄和蓝交替等) , 检查标示线的长短判断膜释放球 101 是否释放成功。 0057 继续结合图 3, 支架管 107 套设于推送管 104 外, 支架管 107 的一端位于内壳 103 的内部, 支架管 107 的另一端伸出内壳 103 且位于所述口腔外, 推送管 104 的。
24、另一端伸出支 架管 107。第一支架 108 与膜管 105 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支架 108 位于内壳 103 与支架管 107 之间并设置在支架管 107 上, 植入人体后的第一支架 108 位于胃幽门口外的十二指肠 3 内。 0058 通过上面的描述并结合图 3 可知, 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结构是包括 套设在一起的四个管, 即从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02、 内壳103、 支架管107和推送管104, 内壳 103、 支架管 107 和推送管 104 的一端均位于外壳 102 内, 而另一端均伸出外壳 102, 并且位 于所述口腔外的部分推送管 104 最长, 支架管 107 。
25、次之, 而内壳 103 最短。外壳 102 相对于 内壳 103、 支架管 107 和推送管 104 而言是短而粗的。 0059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 胃食物导流器 100 还包括第二支架 113, 第二支架 113 位于内壳 103 与支架管 107 之间并设置在支架管 107 上, 第一支架 108 与第二支架 113 采用多根耐酸线连接, 一般采用 3-4 根耐酸线即可, 所述的耐酸线可以采用钛合金丝线。植 入人体后第一支架 108 位于胃幽门口外的十二指肠 3 内, 植入人体后的第二支架 113 位于 胃幽门上部, 第一支架 108 和第二支架 113 将展开后的膜管 105 。
26、固定, 防止脱落。 0060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膜管 105 与膜释放球 101 连接的一端在与膜释 放球 101 分离后形成绒毛状末端 114, 绒毛状末端可以减轻对肠道内壁的物理刺激。 0061 作为本实施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 第一支架108和第二支架113均为自展式支架, 且均采用记忆合金制成。当第一支架 108 和第二支架 113 植入人体需要的部位后, 会快速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7 5/6 页 8 自展开并恢复到记忆尺寸。 0062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 外壳 102 上设置有用于标示胃幽门内口的标 志线 (标志线可以是蓝色和黄色的)。
27、 , 以便将外壳 102 放入到正确的位置, 从而使第一支架 108 和第二支架 113 植入到需要植入的位置, 而不致于发生偏差。 0063 作为本实施例的再进一步的优选, 如图 3, 支架管 107 的另一端连接支架固定套管 115, 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把持。支架固定套管 115 上设置用于固定或释放推送管 104 的推送 管固定器, 在本实施例中, 推送管固定器为套设在推送管 104 上的塑料螺帽, 当向支架固定 套管 115 的方向旋入推送管固定器时, 推送管 104 便被固定, 而不能向人体内推送 ; 若向支 架固定套管 115 的反方向旋出推送管固定器时, 推送管 104 便被释放,。
28、 而能被推拉。如图 3 和图 6 所示, 内壳 103 的另一端连接支架释放套管 117, 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把持。支架释放 套管117上设置用于固定或释放支架管107的支架管固定器118。 在本实施例中, 支架管固 定器 118 为套设在支架管 107 上的塑料螺帽, 当向支架释放套管 117 的方向旋入支架管固 定器 118 时, 支架管 107 便被固定, 而不能推拉 ; 若向支架释放套管 117 的反方向旋出支架 管固定器 118 时, 支架管 107 便被释放, 而能被推拉。推送管固定器可以采用与支架管固定 器 118 相同的结构。 0064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的优选, 支架释放套。
29、管 117 上开设有用于向膜管 105 与 肠壁间注入生理盐水的膜外注水口 119, 通过膜外注水口 119 注入的生理盐水能润滑肠道 内壁便于膜管 105 的展开。支架固定套管 115 上开设有用于向膜管 105 与推送管 104 之间 注入生理盐水的膜内注入口120, 通过膜内注入口120注入的生理盐水也有助于膜管105的 展开。 0065 本实施例中的膜释放球 101 的直径为 5mm-20mm 之间。膜管 105 伸开后的长度为 20cm-300cm。 0066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使用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 0067 1、 首先患者先做钡餐照影检查肠道是否有狭窄等。
30、病变 ; 0068 2、 通过胃镜观察十二指肠和胃幽门是否有病变, 测量十二指肠直径, 为选择不同 型号的胃食物导流器 100 提供依据 (根据糖尿病的病情和体重选择不同的膜管长度的导流 器, 膜管的长度可以是 20cm-300cm, 第一支架的直径可以是 15mm-40mm) , 如果没有病变可 以植入胃食物导流器 100, 由胃镜活检钳通道插入 1.5m-5m 长的导丝, 导丝的另一端留于口 腔外 ; 0069 3、 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中间具有贯通的直径 1mm 的通孔, 也就是推送管 104 的内 径为 1mm, 胃食物导流器 100 沿所述导丝尾部经所述口腔食道到达胃部, 再插入。
31、胃镜, 在所 述胃镜观察下将胃食物导流器 100 插入胃幽门 6 处, 以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外壳 102 上标 示的蓝色或绿色为胃幽门内口标志线为准, 至此, 外壳 102全部位于胃幽门6及靠近胃幽门 的十二指肠 3 内, 而内壳 103 的另一端、 支架管 107 的另一端和推送管 104 的另一端以及支 架固定套管115、 推送管固定器、 支架释放套管117和支架管固定器118均位于所述口腔外, 且不能做相对于所述口腔内口垫的移动 ; 0070 4、 旋松推送管固定器, 沿导丝推动推送管 104, 推送管 104 推动膜释放球 101 并带 动膜管 105 一起向十二指肠 3 内移动。
32、, 但外壳 102、 内壳 103、 支架管 107、 第一支架 108、 第 二支架 113 保持不动, 同时通过口外观察球释放线 106 应跟随膜释放球 101 一起进入, 在推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8 6/6 页 9 送后期感觉有阻力时可以由膜外注水口 119 注入生理盐水润滑肠壁, 当到达推送管 104 标 志线 (推送管104露于口腔外的部分标示有标志线, 已方便了解推送管104推送入人体的长 度) 后停止 ; 至此, 胃食物导流器 100 安放成功 ; 0071 5、 拉出球释放线 106, 使膜释放球 101、 推送管 104 以及膜管 105 三者分离, 。
33、观察球 释放线 106 最后末端带标示线 5mm-30mm(可以为黄色和蓝色相间) 部分是否完整, 如不完 整说明球释放线 106 拽断, 膜释放球 101 可能未与膜管 105 分离, 需撤出胃食物导流器 100 更换新的, 如完整说明膜释放球 101 已脱落, 胃食物导流管展开成功, 此时第一支架 108 位 于靠近胃幽门 6 的十二指肠 3 处, 第二支架 113 位于胃幽门 6 上部 ; 0072 6、 于膜内注水口 120 注入生理盐水 300ml, 继续持续注水 (推送管 104 拉出的前 600mm) 的同时缓缓拉出推送管 104 和所述导丝, 至此, 胃食物导流管 100 释放。
34、成功 ; 0073 7、 握住支架固定套管 115 保持不动, 解除支架管固定器 118, 缓缓回拉支架释放套 管 117 至支架固定套管 115 处, 在所述胃镜下可见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外壳 102 缓缓退出 胃幽门 6 而进入胃 2 内, 然后缓缓拉动支架固定套管 115 将所述支架管 107 拉出, 通过所述 胃镜检查第一支架 108 和第二支架 113 是否全部展开, 如全部展开完全, 至此, 胃食物导流 器 100 植入成功 ; 0074 8、 撤出所述胃镜, 再撤出胃食物导流器 100 的外壳 102, 膜释放球 101 会随粪便自 然排出, 至此胃食物导流器 100 植入手。
35、术全部完成, 在 x 光下记录膜管 105 的长度, 为以后 复查提供依据。 0075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内, 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 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751415 U 9 1/5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51415 U 10 2/5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51415 U 11 3/5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51415 U 12 4/5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51415 U 13 5/5 页 14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51415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