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车辆乘客的机动车辆座椅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设备以及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气囊模块集成到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中是众所周知的,气囊模块在车辆碰撞时展开气囊,气囊可以衰减车辆乘员在车辆结构上的冲击。然而,特别在侧面冲击的情形中,车辆乘员与冲击部位之间的距离短,从而经常不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表述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座椅设备以及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由此能够在车辆碰撞的情形中对车辆乘员的保护实现改进。
该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座椅设备、根据权利要求40的车辆座椅设备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4的方法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中表述了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
据此,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设备,包括
-车辆座椅;
-布置在车辆座椅上的至少一个可充气元件;
-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装置,该装置
-根据用信号通知机动车辆与物体碰撞或机动车辆即将与物体碰撞的控制信号对可充气元件充气,其中
-可充气元件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在所述可充气元件响应于控制信号而被充气时,可充气元件将动量施加在占据车辆座椅的车辆乘员上,该动量将车辆乘员从车辆与物体将要碰撞的碰撞部分移开。
本发明允许特别响应于预撞击信号、即在车辆与物体实际碰撞之前对可充气元件充气,并且由此将车辆乘员从碰撞部位移开。通过对可充气元件充气使得车辆乘员从其乘坐位置移出,从而离开车辆的碰撞部分(碰撞部位),由此在车辆乘员与碰撞部位之间实现附加距离。该附加距离提供了附加的吸收路径,由此减轻了对于车辆乘员的碰撞后果。特别地,在通过气囊使用该附加距离的情形中,气囊在实际发生碰撞时展开到产生的距离中并因此包括增加气囊保护效果的附加的有效厚度。另外,通过移开车辆乘员,因碰撞而引起的乘员与朝向车辆内部空间突出的车辆结构之间的相对速率能够被降低。
得以述及的是,当然,也能够在车辆座椅中存在若干可充气元件。在事故情况发生时,使最合适的可充气元件或若干合适的元件充气。合适的可充气元件是相对于车辆乘员如下布置的元件,该元件能够尽可能有效地、即尽可能快和远地将车辆乘员从撞击位置移开。由于正在充气的可充气元件的动量,使得乘员相对于车辆(并且相对于车辆座椅的局部部分)移动,然而车辆座椅本身并不移动。
能够特别由预撞击系统进行确定合适的元件。然而,可充气元件(或多个可充气元件)的充气不必在预撞击措施的框架中进行,而是还能够在车辆碰撞已经开始之后进行,例如以支撑车辆的其他保护机构(例如侧面气囊)。
在本发明的一种变型中,设置由可充气元件施加在车辆乘员上的动量基本上仅移动车辆乘员的部分身体,而并非移动乘员的整个身体。例如,仅能够移动车辆乘员的身体上部或仅车辆乘员身体上部的局部区域(例如胸部)。例如,车辆乘员基本上保持乘坐在车辆座椅的乘坐区域上,而将身体上部或身体上部的一部分从撞击部位移开,其中身体上部例如进行离开撞击部位的“倾斜运动”。
为了将动量从可充气元件转移到车辆乘员,可充气元件在其充气时能够例如改变车辆座椅的形状,其中由于座椅(或座椅的局部区域)的形状改变,将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上。
特别地,在车辆的碰撞部分(即车辆将要与物体碰撞或已经碰撞地部分)包含车辆最靠近车辆座椅的纵向侧面(“近侧侧面冲击”)的情形中,可充气元件能够朝向车辆的中央移动车辆乘员。相反,在碰撞部分包含面向最靠近车辆座椅的车辆纵向侧面的车辆纵向侧面(“远侧侧面冲击”)的情形中,可充气元件能够朝向最靠近车辆座椅的车辆纵向侧面移动车辆乘员。
通常,可充气元件或多个可充气元件能够将车辆乘员带入对于车辆乘员而言有利的撞击位置中。由此,能够将车辆乘员例如从非正常乘坐位置(OOP状态)移动到相对于车辆座椅而言正常的乘坐位置中;即将车辆乘员从OOP乘坐姿势移回到“正常”乘坐位置中并从车辆的碰撞部分移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的修改中,车辆座椅包括中间部分以及侧向限制该中间部分的至少一个侧壁。可充气元件布置在侧壁中,从而通过对可充气元件充气,侧壁的形状改变,由此将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上。特别地,当然还能够在车辆座椅的一个或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存在若干可充气元件。
侧壁或多个侧壁还能够例如限制座靠的中间部分,从而可充气元件布置在车辆乘员的身体上部的区域中。然而,附加地或可替代地,能够设置车辆座椅的乘坐区域的中间部分由侧壁限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可充气元件,以便还能够将车辆乘员的身体下部区域从车辆的碰撞部分移开。
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装置还能够例如集成到车辆座椅中。特别地,以如下方式相对于可充气元件设计和布置用于充气的装置,即,在即将碰撞时快速地对可充气元件充气,从而在实际碰撞(即车辆接触物体)之前已经开始将车辆乘员移开。例如,所述移开能够在实际碰撞开始之前大约25ms至500ms发生。
另外,用于充气的装置能够设计和设置用于不根据示意碰撞的控制信号对可充气元件充气,从而使得车辆座椅适合于车辆乘员的体廓,即,以除了保护功能之外还实现附加的舒适功能。
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装置可以附加包括至少一个压力贮存器,该压力贮存器设计和设置用于以类似脉冲的方式向可充气元件输送气体。例如,压力贮存器能够集成到车辆座椅中或能够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并且能够通过填充有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或例如还填充有液化气体)的容器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另一修改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贮存器和至少一个压力储存器,该压力贮存器集成到车辆座椅中,用于对可充气元件(或多个可充气元件)充气,该压力储存器例如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以填充该压力贮存器。顺次地,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在车辆中央)的压力储存器例如能够连接到例如形式为压缩机的压力产生设备,并且能够由压力产生设备利用加压空气等填充。在另一变型中,通过压力产生设备直接填充(集成到座椅中的)局部压力贮存器。此外,也能够在车辆座椅外侧仅设置一个压力产生设备,可充气元件经由连接导管连接到该压力产生设备,即直接填充可充气元件,而无需在车辆座椅中具有中间的压力贮存器。
本发明的、据此设置用于填充可充气元件的(局部或中央)压力贮存器的变型特别适合于反复填充可充气元件。作为对于压力贮存器的替代,例如能够使用基于烟火式产生气体的气体发生器,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当然还能够采用其他种类的气体发生器、例如混合气体发生器或冷气体发生器。然而,通常通过气体发生器仅能够被填充可充气元件一次。
具有尽可能大的横截面的流道设置在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压力贮存器与可充气元件之间,从而允许在激活的情形中尽可能多的气体流动到可充气元件,并且由此尽可能快速地填充可充气元件。另外,能够在压力储存器与可充气元件之间布置快速切换阀门,该快速切换阀门响应于控制信号打开并接通流道。
特别地,第一流道能够存在于集成到车辆座椅中的局部压力贮存器与可充气元件之间,并且第二流道能够存在于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的中央压力储存器与局部压力贮存器之间。在本发明的变型中,将第二流道的流动横截面选择为小于第一流道的流动横截面。例如,能够存在部分地降低第二流道的流动横截面的结构,例如中央压力储存器与局部布置在车辆座椅中的压力贮存器之间的门。特别地,能够由此避免用于填充压力贮存器的压缩机过载。替代中央压力储存器,第二流道还能够将压力产生设备(例如压缩机)连接到局部压力贮存器。
在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修改中,设置有如下(例如形式为控制阀门的)装置,所述装置与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装置相互作用,并且通过所述装置可调节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填充速率。具体地,该调节装置能够允许连续调节。然而,还可通过该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和第二填充速率,其中第一填充速率的大小大于第二填充速率的大小(两级调节可能性)。这允许在已选择较大填充速率的情形中在事故情况中快速填充可充气元件,并且在选择较小填充速率的情形中,为了舒适的目的填充可充气元件。
替代两级调节可能性,当然通常能够存在多级调节可能性。调节装置包括例如其横截面可调节的控制阀门。在另一个示例中,设置具有不同横截面的至少两个阀门,其中通过两个阀门能够实现三种不同的填充速率(经由两个阀门之一或经由两个阀门同时填充)。
特别地,能够经由调节装置根据预期的碰撞严重性对填充速率(和/或填充压力)进行适应性改变。例如,能够采用预撞击传感器系统(例如雷达设备)的数据来估计预期的撞击严重性。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可充气元件被设计成可逆的,即在充气和排空之后,可充气元件采取其在充气之前采取的状态(其形状和位置)。为此目的,可充气元件能够由具有充分的固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从而可充气元件在充气和排空之后返回其初始形状。这种材料的示例是橡胶或者硅化(即利用硅树脂涂覆的)气囊织物。
另外,可充气元件能够包括设计成基本气密的腔室。为了产生这种气密的腔室,能够考虑传统的气囊织物、如例如通过硅化等密封的纺织尼龙。在这一点应指出的是,可充气元件应该不必仅包括单一腔室,而是可以包括必要时能够以不同的压力充气的若干可充气腔室,(并且不是所有腔室都必须设计成气密体的)。基本上,还能够使用具有未设计成气密的单一腔室的可充气元件。例如,能够采用用于气囊约束系统的普通气囊,其中可接受在接缝区域中出现泄露。
如以上已经解释的那样,车辆座椅设备可以包括集成到车辆座椅中的若干可充气元件。具体地,能够存在两个(或甚至两个以上的)可充气元件,所述可充气元件布置(例如其相互抵靠)成使得可充气元件能够分别将相同动量(或至少具有相同方向的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上。在充气时由可充气元件在车辆乘员上施加的动量被大致增加。例如,可充气元件能够由平面切片(例如其周边处相互连接的两个材料层)形成,并且能够布置成使得一个可充气元件基本上完全与另一个叠置。因此,在该变型中,可充气元件布置成使得其互相在上面堆叠。
此外,具体地,可充气元件的充气能够以适应性方式进行,即可充气元件能够适于车辆乘员的身体参数。为此目的,传感器能够集成到例如车辆座椅中,该传感器确定例如车辆乘员的身体重量或宽度。
进而,除了将可充气元件用作保护系统-或附加用作用于使车辆座椅的形状适合于车辆乘员的身体体廓的舒适元件-之外,本发明示意可充气元件的充气用于向车辆乘员产生身体可觉察的警告。在即将撞击或普通危险情况的情形中,能够使可充气元件,使得(稍微地)推压车辆乘员,从而使得乘员注意到危险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变型中,至少通过外罩部分地覆盖可充气元件,其中该外罩例如由车辆座椅的座罩形成。而且,车辆座椅设备能够包括用于在可充气元件的区域中在外罩上施加恢复力的装置(例如弹簧或弹性带),从而外罩具有在充气和再排空可充气元件之后返回其在可充气元件充气之前采取的状态的趋势。例如在可充气元件为了舒适的目的而激活的情形中或在可充气元件由于预撞击信号而充气的情形中,可充气元件的填充和排空因此能够可逆地进行,而撞击尚未发生。
特别地,外罩能够设计成在可充气元件的区域中是弹性的,从而外罩在可充气元件充气时膨胀,并且具有在再排空可充气元件之后返回其初始状态的趋势。例如,外罩由能够以可充气元件充气时外罩不受损坏的方式膨胀的弹性纺织织物形成。
在一种修改中,车辆座椅包括至少部分地由座罩覆盖的座椅装饰物,并且可充气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座椅装饰物与座罩之间,即座罩的一部分形成外罩。
当然,对于可充气元件还能够考虑其他安装位置,例如安装在装饰物的内侧上(背离座罩)。可充气元件能够布置成使得其在充气状态中并不离开座罩。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充气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外套中延伸,该外套在可充气元件的非充气状态中至少沿着一部分跟随车辆座椅的轮廓、例如抵靠车辆座椅的外侧。在可充气元件充气时,所述部分从车辆座椅移开。
在一种变型中,该外套包括如下装置,经由该装置,外套的一部分以可充气元件充气时松开该外套的方式在充气之前可松开地连接到车辆座椅。该装置包括例如钩环紧固器或按钮紧固器的结构。此外,能够存在例如形式为弹性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在可充气元件展开和再排空之后将外套带回其初始位置。
应指出的是,控制信号不仅能够由预撞击传感器系统产生,而且,例如还能够使用ESC(电子稳定性控制)单元(“ESP单元”)的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可替代地,能够通过确定撞击已经实际发生的撞击传感器系统产生控制信号,从而不提前激活可充气元件,而是在撞击发生时激活可充气元件。
在预期撞击之前例如0-1000ms产生预撞击控制信号。特别地,可充气元件或多个可充气元件一起可以实现车辆乘员的具有0.1-1.5m/s速率的运动。能够例如利用5至500kPa之间的内部压力对可充气元件充气。应该理解,这些数值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当然示意了其他变型,例如可充气元件的更低或更高的内部压力。
进而,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该车辆座椅设备具有可充气元件以及用于衰减占据车辆座椅的车辆乘员在充气状态的可充气元件上的冲击的装置。在对已填充的可充气元件冲击期间,该装置允许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减小损伤车辆乘员的风险。特别地,相对于布置车辆座椅与车辆纵向侧面之间的侧面气囊,能够附加或可替代地存在这种可充气元件。
在一种变型中,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排气孔),气体能够经由该排气口从可充气元件流出。特别地,该排气口能够以(例如可切换的)阀门的形式实现,该阀门例如在可充气元件中达到可预定的内部压力时打开或者根据时间打开,并且能够保持打开或者能够在特定的时间长度之后关闭,从而在可充气元件中保持最小内部压力。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座椅,该机动车辆座椅具有布置在车辆座椅上的至少一个可充气元件;
-产生用信号通知机动车辆即将与物体碰撞的控制信号;
-根据控制信号对可充气元件充气,其中在可充气元件响应于控制信号充气时,可充气元件将动量施加在占据车辆座椅的车辆乘员上,该动量将车辆乘员从车辆将要与物体碰撞的碰撞部分移开。
例如,可充气元件能够根据控制信号仅部分地充气,这在特定撞击情况中可能是有利的。在该变型中,可充气元件例如没有以可充气元件尽可能远地推离车辆乘员的方式填充,而是以可充气元件将车辆乘员相对于车辆座椅(例如从非正常位置)带入中央位置的方式填充。特别地,这在车辆侧滑的情形中能够是有利的,因为在此,碰撞侧难以确定。例如能够使用ESC单元的信号作为控制信号。
在该方法的一种修改中,
-在第一时间点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第二时间点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其中
-可充气元件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使用第一填充速率填充,并且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使用不同于第一填充速率的第二填充速率填充。
具体地,第二填充速率大于第一填充速率,即,可充气元件首先以相对低的速率(或容积流量)填充,并且在稍后阶段中以较高的速率填充。这能够是合理的,因为预期撞击时间变得越接近,则预撞击单元的预测安全性就增加。因此,在预期撞击的比较早的探测阶段中,例如在撞击之前300ms,可充气元件能够已经以不刺激驾驶员的方式利用气体缓慢地填充。例如,(例如通过雷达)保持良好视野的区域中的危险情况能够在可能的撞击发生之前便被很早地提示,这能够用于可充气元件的预填充。
在较晚的时间点(例如在计算出的撞击时间点之前100ms等),在认为可能发生撞击和/或存在关于预期撞击严重性的精确信息的情形中,能够增加填充速率(例如增加到最大数值)。例如经由连续可控阀门或具有不同横截面的多个阀门,能够如上已经述及的那样实现不同的填充速率。
还可能在第二时间点变得明显的是,撞击将不会发生或具有较低的严重性,从而填充被中断或在较低的速率下继续进行。
在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该车辆座椅包括两个相对的可充气元件,其中仅使面向预期碰撞部位的可充气元件充气。在离碰撞部位更远的可充气元件处于充气状态的情形中,能够在另一元件充气时将其排空。因此,推离车辆乘员不会受到背离碰撞部位的一侧上的充气元件妨碍。
在一种变型中,该车辆座椅包括沿相同方向作用的多个可充气元件,其中根据控制信号使所有的这些可充气元件充气(保护性功能)。可替代地,(例如在为舒适目的采用可充气元件的情形中)仅使这些可充气元件中的一个或几个充气。可充气元件还能够布置成使得其在座椅装饰物与占据座椅的车辆乘员之间互相延伸。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基于实施例更加详细解释本发明。图中示出:
图1a至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可充气元件充气之后图1a至1c的车辆座椅设备;
图3示出用于对可充气元件充气的布置;
图4以示意性平面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设备;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设备的细节;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设备的细节;
图7示出图6的具有充气状态中的可充气元件的布置;
图8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按照根据本发明车辆座椅设备的变型的车辆座椅的靠背1的示意性横截面。图1b和1c分别示出靠背1的前视图或侧视图。
车辆座椅(未完全示出)由车辆乘员2(图1b和1c中未示出)占据,车辆乘员2以其背部靠在靠背1上。靠背1包括由侧壁12侧向限制的中间部分11,其中图1a中仅示出大约一半靠背1并且因此仅示出一个侧壁。从图1b能够推断出中间部分11在两侧上被侧壁12限制。侧壁12沿着车辆乘员2的侧面21延伸,从而乘员被侧壁12侧向支撑。
可充气元件3分别被集成到侧壁12中。可充气元件3分别包括能够以气体(例如加压空气)填充的可充气腔室31。通过对可充气元件3之一充气,能够改变侧壁12的形状,并且能够将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2上。根据用信号通知车辆即将发生碰撞的例如预撞击系统的控制信号,对可充气元件进行充气。相对于车辆乘员2如此设计和布置可充气元件3,使得可充气元件响应于控制信号充气时,通过可充气元件对乘员施加的动量将乘员的身体上部从初始位置移开。
在此,使两个可充气元件3中的可充气元件充气,该可充气元件将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上,该动量背离车辆的将要与物体碰撞的碰撞部分,即该动量(以身体上部)将车辆乘员从碰撞部分至少部分地移开。以此方式,例如在侧面撞击的情形中,与预期受撞击影响的车辆纵向侧面面对的侧壁的可充气元件能够被激活,从而将车辆乘员从车辆受影响的侧面移开。
图2中示出移开车辆乘员2,据此,车辆乘员2沿着方向C而从其初始位置(虚线)移到新位置(实线)中。在该示例中,车辆乘员的身体上部从撞击部位移开(倾斜),而车辆乘员以其身体下部大致保持其初始乘坐位置。然而,还能够提供的是,在车辆座椅的乘坐区域中布置至少一个附加的可充气元件,以便还利用其下部区域(骨盆区域)移动车辆乘员,从而完全移动车辆乘员。
可充气元件3布置在(朝向车辆乘员由座椅外罩5覆盖的)座椅装饰物4的内侧41上,从而可充气元件在充气之后还在侧壁12内侧延伸、即在车辆座椅内侧延伸。通过对可充气元件3充气来改变(尤其装饰物4的)侧壁的形状,由此将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2上。
由于将乘员从碰撞部位移开,在碰撞路径与车辆乘员之间产生了附加的吸收路径,该吸收路径减轻了对车辆乘员撞击的作用。此外,能够使用与碰撞期间附加展开的气囊(例如侧气囊)间隔的附加产生的距离,从而这样产生了附加的气囊有效厚度。如图1a和2中所示,除可充气元件3之外,在侧壁12中还布置有侧气囊模块6,该侧气囊模块6包括气囊,该气囊在碰撞发生时被充气并且在车辆乘员和车辆纵向侧面之间延伸。侧气囊模块6是常见的气囊模块,这种常见的气囊模块除了包括气囊外还包括用于对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
为了进行充气,可充气元件3连接到用于充气的装置(未示出),该用于充气的装置能够集成到车辆座椅中,即例如集成到靠背1中或者还能够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
此外,侧壁12分别包括支撑可充气元件3的支撑结构7。该支撑结构分别以部分75连接到座椅靠背1的框架8。进而,支撑结构7分别形成沿着可充气元件3背离车辆乘员2的一侧32(或背离靠背1的倚靠侧13)延伸的部分71。借助支撑部分71实现了充气期间朝向车辆乘员2而非远离乘员膨胀可充气元件3,从而将尽可能大的动量施加在车辆乘员上,并且在充气之后在车辆乘员和碰撞部位之间存在尽可能大的距离。
要指出的是,当然能够在侧壁中布置若干可充气元件。例如,能够布置具有不同方位的若干可充气元件,从而可充气元件将沿不同的方向在充气状态中延伸,由此,根据对应当充气的元件的选择,能够沿不同的方向移动车辆乘员。尤其是根据碰撞部位的位置,对哪个可充气元件或哪组元件应当充气进行选择。能够附加激活将车辆乘员从OOP带向“正常”乘坐位置的元件。
此外,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的车辆座椅不必以对称的方式设计,而是例如可以仅在一个侧壁中包括可充气元件或用于充气的装置。
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未示出)的可充气元件3充气(填充)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对可充气元件3充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局部压力贮存器9,该局部压力贮存器被集成到车辆座椅设备的车辆座椅中。压力贮存器9是能够以气体、尤其是加压空气、或液化气体填充的设计成基本上气密的容器,并且经由流道10与可充气元件3流体连通。
流道10包括大的横截面,并且能够响应于(例如来自预撞击传感器系统的)控制信号通过快速切换阀门111突然接通,从而气体能够以类似脉冲的方式从压力贮存器9排放到可充气元件中,并且因此可充气元件能够被突然填充。特别地,流道10和阀门111被设计成使得从压力贮存器9流动到可充气元件3中的气体流足够大,以在由预撞击系统探测到的碰撞实际发生之前对可充气元件充气。
为了填充局部压力储存器9,设置有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的中央压力储存器90,压力储存器90经由又一流道100与局部压力储存器9流体连通。中央压力储存器90由同样布置在车辆座椅外侧的压缩机95(产生压力设备)供给,压缩机95产生加压空气并且经由流道110将加压空气输送到中央压力储存器90中。中央压力储存器90还能够例如设计成供应若干局部压力储存器,这些局部压力储存器还能够例如布置在不同的车辆座椅中。通过虚线将图3中示出的局部(车辆座椅)和中央区域划分开。
图4的示意性图示从上方示出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乘坐区域14以及靠背1,该靠背具有中间部分11,中间部分11由两个相对的侧壁12限制。
在这两个侧壁12中每一个上分别布置有两个可充气元件3a、3b,经由所述可充气元件能够将动量施加在占据座椅的车辆乘员(未示出)上。可充气元件3a、3b布置在侧壁3面向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一侧上,从而所述可充气元件在侧壁3与车辆乘员之间相互延伸。右侧壁的可充气元件被充气,而左侧壁的可充气元件在非充气状态中。
可充气元件还能够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外罩5下面,即可充气元件位于座罩4与座椅芯例如装饰物之间。特别地,两个可充气元件3a、3b均能够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其在充气状态中还在外罩5下面延伸,即由外罩5覆盖。
图5涉及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的又一变型。如在前面的图中那样,靠背1包括由侧壁12侧向限制的中间部分11,图5中仅示出其中的一个侧壁。此外,靠背1包括形式为装饰物4的材料芯,该材料芯连续形成中间部分11以及侧壁12的芯。另外,在侧壁12的内侧存在托架元件122,以便稳定侧壁。装饰物由座椅外罩5覆盖。
在侧壁12中,在装饰物4和外罩5之间布置两个可充气元件3a、3b,使得这两个可充气元件彼此部分叠置,其中外罩5在可充气元件3a、3b的区域中形成用于所述可充气元件的外罩。可充气元件3a、3b分别利用侧壁12的区域121中面向占据车辆座椅的车辆乘员的一部分延伸,但沿着装饰物4偏移布置。
可充气元件3a、3b分别以枢转方式利用端部34a、34b经由带33紧固到形式为枢转点190的紧固部分,从而在充气时可充气元件均围绕枢转点190、即大致在圆形路径上朝要保护的车辆乘员移动。由于可充气元件3a、3b偏移地布置,所以如在车辆向前方向上观察那样,更加靠近要保护的车辆乘员的可充气元件3b位于内部可充气元件3a前面的局部区域内,并且特别是在车辆乘员的胸部区域上施加动量。
此外,车辆座椅包括用于在外罩5上施加恢复力的装置,该装置形式为布置在侧壁12中的弹簧85。弹簧85连接到外罩5的端部部分51,使得一方面在可充气元件3a、3b(或其中之一)展开时,弹簧85允许外罩5膨胀,从而外罩5不会由正在展开的可充气元件3a、3b破坏。另一方面,弹簧85在(由可充气元件3a、3b撑大的)外罩5上施加恢复力,使得外罩5在可充气元件3a、3b再次排空之后返回该外罩的初始位置,即该外罩然后基本上抵靠材料芯4。
图6涉及本发明的又一变型,其中座椅结构的设计类似于图5的设计。然而在此,可充气元件3a、3b封装在分离的、袋状的外套55a,55b中,所述外套连接到外罩5或与外罩5一体地形成。面向占据座椅的车辆乘员(未示出)的外部可充气元件3b的外套55b的端部551经由形式为磁体连接件57的紧固装置可松开(且可再锁定)地紧固到侧壁12。应该理解,能够使用其他种类的紧固装置、例如钩环紧固器。在另一变型中,外套55a、55b并不包括用于紧固到车辆座椅的装置,而是设计成使得所述外套至少部分跟随车辆座椅的形状而不连接到车辆座椅。
如图5中所示,可充气元件经由其端部34a、34b和带33可枢转地紧固到枢转点190。在对可充气元件3a、3b充气时,端部551从外部外套55b分离,使得元件3a、3b围绕枢转点190移动,但是与图5的变型相比,所述元件能够更加自由地展开。例如,可充气元件能够采用更大的容积并且能够更加靠近要保护的车辆乘员延伸。
在图6的示例中,外部外套55b由两个部件形成,这两个部件利用接缝552连接在端部551处。应理解,外套55a、55b还能够以一件式设计。进而,还能够设置共用的外套来替代分离的外套55a、55b,该共用的外套共同封装两个可充气元件3a、3b。
图7示出在对可充气元件3a、3b充气之后图6的布置。外部外套55b的最初紧固到侧壁12的端部551已松开,由此可充气元件3a、3b能够自由展开并向要保护的车辆乘员(未示出)移动。外套55a、55b能够设计成使得当可充气元件3a、3b排空时,外套55a、55b返回到对可充气元件3a、3b充气之前所述外套占据的初始位置,使得(具有构件57a、57b的)连接件57再次锁合。
图8示意性示出穿过车辆乘员2占据的车辆座椅的剖面。该座椅包括在相对侧上邻接车辆乘员2的侧壁12。在这两个侧壁中更加靠近车辆纵向侧面150的一个侧壁上布置有以充气状态示出的两个可充气元件3a、3b。
如图5至7中所示,可充气元件3a、3b偏移地布置,其中所述可充气元件部分叠置,可充气元件3b布置成更加靠近车辆乘员2且局部区域处于(内部)可充气元件3a的前面。
附图标记列表
1 靠背
11 中间部分
12 侧壁
121 区域
122 托架
13 倚靠侧
14 乘坐区域
2 车辆乘员
21 侧面
3、3a、3b 可充气元件
31 腔室
32 侧面
33 带
34a、34b 端部
4 衬垫
5 座椅外罩
51 端部部分
55a、55b 外套
551 端部部分
552 接缝
57 磁体连接件
6 侧气囊模块
7 支撑结构
71 部分
8 框架
85 弹簧
9 局部压力贮存器
90 中央压力储存器
95 压缩机
10、100、110 流道
111 阀门
150 车辆纵向侧面
190 枢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