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38963.7 (22)申请日 2015.12.15 A61B 18/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西同德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30400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宝塔工业 园区西区 (72)发明人 王红伟 周文胜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代理人 黄新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57) 摘要 一种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包括针杆、 毛细管 及电极杆, 其特征在于, 针杆、 毛细管、 电极杆为分 体式结构, 三者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结合在一起 ; 针杆一端端部带有切削刃。
2、口, 毛细管套在针杆的 另一端, 并插入在电极杆端部 ; 毛细管和电极杆 外包覆有耐高温的绝缘层, 绝缘层前端和毛细管 前端齐平 , 后段向电极杆延伸包裹电极杆的部分 大于 18 毫米 ; 注塑层设在绝缘层上, 或绝缘层与 电极杆连接处上。本实用新型的单极微细解剖针 电极, 工作时只需极小电压, 电弧面积小, 电弧灼 伤的面积小、 皮肤灼伤少、 恢复快, 同时针杆所用 材质为高熔点高硬度, 有足够的折断韧性, 反复折 弯 90 度不会断裂, 并保证手术时的高温不会烧伤 刃口, 且不用担心针杆在手术中折断。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CN 205339115 U 2016.06.29 CN 205339115 U 1.一种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包括针杆 (1) 、 毛细管 (2) 及电极杆 (3) , 其特征在于: 针杆 (1) 、 毛细管 (2) 、 电极杆 (3) 为分体式结构, 三者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结合在一起; 针杆 (1) 一端端部带有切削刃口, 毛细管 (2) 套在针杆 (1) 的另一端, 并插入在电极杆 (3) 端部; 毛细 管 (2) 和电极杆 (3) 外包覆有绝缘层 (4) , 绝缘层 (4) 前端和毛细管 (2) 前端齐平,后段向电极 杆 (3) 延伸包裹电极杆 (3)。
4、 的部分大于18毫米; 注塑层 (5) 设在绝缘层 (4) 上, 或注塑层 (5) 设 在绝缘层 (4) 与电极杆 (3) 连接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削刃口的曲率半径 小于3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其特征在于: 针杆 (1) 尖部露出毛细管 小于4毫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9115 U 2 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外科手术用器械, 尤其是一种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解剖针电极 (电刀笔) 既可以电切又可以电凝。 目前普通不锈钢针。
5、的切削刃口大, 手术产生电弧时电机耐高温性能差, 易被烧损; 普通不锈钢针型电刀笔做到0.3mm时非常 软, 达不到手术要求的硬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切削刃口小、 能满足手术要求硬度的单极微细解 剖针电极。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包括针杆、 毛细管及电极杆, 其特征在于, 针 杆、 毛细管、 电极杆为分体式结构, 三者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结合在一起; 针杆一端端部带 有切削刃口, 所述切削刃口的曲率半径小于30微米, 毛细管套在针杆的另一端, 并插入在电 极杆端部; 毛细管和电极杆外包覆有耐高温的绝缘层, 绝缘层前端和毛细管前端齐平,后段 向。
6、电极杆延伸包裹电极杆的部分大于18毫米, 针杆尖部露出毛细管小于4毫米; 注塑层设在 绝缘层上, 或绝缘层与电极杆连接处上。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所述针杆直径为0.3mm, 工作时只需极小电 压, 电弧面积小, 电弧灼伤的面积小、 皮肤灼伤少、 恢复快, 同时针杆所用材质为高熔点高硬 度, 有足够的折断韧性, 反复折弯90度不会断裂, 并保证手术时的高温不会烧伤刃口, 且不 用担心针杆在手术中折断。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一种单极微细解剖针电极, 包括针杆1、 毛细管2。
7、及电极杆3, 其特征在于, 针杆1、 毛 细管2、 电极杆3为分体式结构, 三者通过压接或激光焊接结合在一起; 针杆1一端端部带有 切削刃口, 所述切削刃口的曲率半径小于30微米, 毛细管2套在针杆1的另一端, 并插入在电 极杆3端部; 毛细管2和电极杆3外包覆有耐高温的绝缘层4, 绝缘层4前端和毛细管2前端齐 平,后段向电极杆3延伸包裹电极杆3的部分大于18毫米, 针杆1尖部露出毛细管小于4毫米; 注塑层5设在绝缘层4上 (如图2) , 或绝缘层4与电极杆3连接处上 (如图1) 。 针杆1是采用高熔 点、 高硬度的材料 (如钨合金) , 毛细管2和电极杆3采用优质不锈钢。 0009 如图2, 绝缘层4可以分为内绝缘层41、 外绝缘层42, 外绝缘层42前端距离毛细管2 前端大于4mm, 后端超出内绝缘层41后端3mm。 说 明 书 1/1 页 3 CN 205339115 U 3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4 CN 205339115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