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定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05010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52504.9

申请日:

20050228

公开号:

CN1660009A

公开日:

2005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22

主分类号:

A61B5/022

申请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野佳彦,中西刚文,田中孝英,谷口实,井上智纪,中西浩也,泽野井幸哉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4-054362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龙鑫;潘培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血压计(100A)包括:设置于放置面上的主体部外壳(112);基本呈圆筒状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该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在非使用状态位于上述主体部外壳(112)上,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供被测者的臂插入的中空开口部(150)的袖带;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移动自如地连接于主体部外壳(112)上,以使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在袖带装戴于被测者上时比主体部外壳(112)更能够向被测者一侧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可形成具有下述优点的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可高精度地测定血压值,并且不会在测定中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可以非强制的自然的姿势进行测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放置面上的第1外壳(112)筒状的第2外壳(142),该第2外壳(142)在非使用状态位于上述第1外壳(112)上,在其内周面上设置具有供被测者的人体的一部分插入的中空开口部(150)的袖带;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上述第2外壳(142)移动自如地连接在上述第1外壳(112)上,以使上述第2外壳(142)在袖带装戴于被测者上时比上述第1外壳(112)更能够向被测者一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第2外壳(142)的倾斜程度的倾斜度检测部(1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报部(116),该通报部(116)判断通过上述倾斜度检测部(160)检测的第2外壳(142)的倾斜程度是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内,并将该判断结果通报给被测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128),该控制部(128)判断通过上述倾斜度检测部(160)检测的第2外壳(142)的倾斜程度是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内,当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在测定动作中就中断测定动作,而在测定动作前就以不转到该测定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度检测部(160)是检测上述第2外壳(142)相对水平面的倾角的检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度检测部(160)是检测上述第2外壳(142)相对第1外壳(112)的倾角的检测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度检测部(160)是检测上述第2外壳(142)相对第1外壳(112)的移动量的检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机构由旋转连接机构构成,该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自如地将上述第2外壳(142)轴支于上述第1外壳(112)上的旋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设置于上述第1外壳(112)的被测者侧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上述第2外壳(142)移动而必须施加在上述旋转轴上的转矩小于随测定时的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在上述旋转轴上产生的转矩。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抑制上述第2外壳(142)的急剧的旋转移动的阻尼器或摩擦弹簧(13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连接机构还包括偏置部(130),该偏置部(130)在非使用状态将上述第2外壳(142)朝向远离上述第1外壳(112)的方向偏置;固定部(117,143),该固定部(117,143)在非使用状态抵抗上述偏置部(130)的偏置,并将上述第2外壳(142)固定于上述第1外壳(11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机构由滑动连接机构构成,该滑动连接机构滑动移动自如地将上述第2外壳(142)枢轴支承于上述第1外壳(112)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测定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将袖带自动地卷绕在人体上 的袖带自动卷绕机构的血压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血压值的测定中,将具有用于压迫位于人体内部的动脉的人体 压迫用流体袋的袖带卷绕于人体的体表面上,然后通过使人体压迫用流体袋 膨胀、收缩检测在动脉内产生的动脉压脉波,据此进行血压值的测定。在这 里,袖带是指具有内腔的带状的构成物,并可卷绕于人体的一部分上的部件, 是指通过将气体、液体等流体注入到内腔中在上下肢的动脉压测定上使用的 部件。因此,袖带是表示包括人体压迫用流体袋和将该人体压迫用流体袋卷 绕于人体上用的卷绕机构的概念的术语。

在过去的血压测定装置(在下而也称为“血压计”)中,因为是通过被 测者等的手进行袖带向人体的卷绕作业,所以对每次测定而言袖带的卷绕强 度都会产生误差,其结果是,所测定的血压值也产生误差。由此近年来具有 可自动地将袖带卷绕于人体上的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正在普及。在装 载有该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中,由于一定的卷绕强度会在每次测定中 再现,故不仅能达到稳定的测定精度,而且具有不需要复杂的卷绕作业的优 点。

通常,在具有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中,在主体外壳的规定位置上 设置袖带用于将人体插入的中空开口部,在该中空开口部的内周面上设置用 于压迫和固定人体的袖带。另外,采用收纳于主体外壳内的自动袖带卷绕机 构将袖带卷绕于插入中空开口部内的上臂上进行血压值的测定。

作为装载上述的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例如,包括有JP特开平 10-314123号公报中公开的血压计,JP特开平10-314125号公报中公开的 血压计,和JP实开平2-135003号公报中公开的血压计等。在这些公报中 公开的血压计中存在下述的问题。

首先,在JP特开平10-314123号公报、JP特开平10-314125号公报 中公开的具有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中,具有用于插入臂的中空开口部 的人体插入部与内设袖带的卷绕机构的主体部成一体形成,由此,在测定时 存在被测者的测定姿势受到制约的问题。被测者的测定姿势根据被测者的体 型、设置血压计的桌子的高度、被测者所坐的椅子的高度等各种条件而相应 地变化。由此,在人体插入部的倾角和已插入的被测者臂的倾角不一致的场 合,在袖带与臂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均匀地压迫臂整体。由此,导致测定精 度变差。另外,被测者在测定中因受到不自然的测定姿势的约束而伴随有痛 苦。

另一方面,在JP实开平2-135003号公报中公开的具有自动袖带卷绕 机构的血压计中,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内部的袖带的卷绕机构通过板簧或多个 螺旋弹簧来支承,卷绕机构本身以摆动的方式构成,但是,具有设置于人体 插入部本身上的中空开口部与主体部成一体设置,因通过人体插入部的插入 口限制臂的插入角度,而存在测定时的被测者的测定姿势受到限制的问题。 于是,与上述专利JP特开平10-314123号文献和专利JP特开平10-314125 号文献中公开的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相比较,虽然测定姿势的自由度稍有提 高,但无法充分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另外,由于卷绕机构处于通过板簧、多 个螺旋弹簧来弹性地偏置的状态,故在这些弹簧以较大程度挠曲的场合,还 具有该弹力的荷载作用于袖带上并导致测定精度变差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计,人们知道有图27 所示的血压计。在图27所示的血压计100E中,将主体部110和人体插入部 140分离,通过设置于主体部110的后方端的旋转轴145,主体部110和人 体插入部14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连接。由此,在非使用状态,位于主体部110 上的人体插入部140伴随被测者300的臂的插入向后方(图中的箭头H方向) 歪倒,将人体插入部140的倾角调整到与测定姿势相对应的角度。由此,不 会把因测定姿势受到限制造成的痛苦施加给被测者,可以高精度地测定血压 值。

但是,上述的图27所示的血压计存在下述这样的新问题。象图27所示 的那样,在血压计100E中,由于在将袖带装戴于臂320上时人体插入部140 向后方歪倒(图中箭头H方向),故人体插入部140相对主体部110朝向与 被测者300侧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被测者300必须与该人体插入部140 的一致移动地采取前倾姿势。于是,象图27所示的那样,被测者为了将臂 320装戴于袖带上而必须朝向桌子210侧采取前倾的姿势,并要求在数十秒 的测定期间一直保持该状态。由此,在测定结束前的期间对被测者300造成 痛苦。

在图27所示的血压计100E中,为了在不变成前弯的脊背伸长的状态进 行测定,必须将血压计100E本身移动到桌子210的前方端,或拉动椅子220 使身体靠近桌子侧。因此不仅插入臂32状态的调整非常复杂,而且会对被 测者300造成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袖带卷绕机构的血压测定装置,其 可以高精度地测定血压值,在测定中,不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并以非强制的 自然姿势进行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置面上的第1外壳;基本呈 圆筒状的第2外壳,该第2外壳在非使用状态位于上述第1外壳上,并在其 内周面上设置具有供被测者人体的一部分插入的中空开口部的袖带;连接机 构,该连接机构将上述第2外壳移动自如地连接于上述第1外壳上,以使上 述第2外壳在袖带装戴于被测者上时比上述第1外壳更能够向被测者一侧移 动。

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最好,还包括检测上述第2外壳 的倾斜程度的倾斜度检测部。

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最好还包括通报部,该通报部判 断通过上述倾斜度检测部检测的第2外壳的倾斜程度是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 内,并将该判断结果通报给被测者。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最好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判断通 过上述倾斜度检测部检测的上述第2外壳的倾斜程度是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 内,当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的场合,在测定动作中,就中断测定动作,而在 测定动作前,就以不转到该测定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倾斜度检测部最好是检测上述第 2外壳相对水平面的倾角检测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倾斜度检测部最好是检测上述第 2外壳相对第1外壳的倾角检测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倾斜度检测部最好是检测上述第 1外壳相对第2外壳的移动量检测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连接机构最好由旋转连接机构构 成,该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自如地将上述第2外壳枢轴支承于上述第1外 壳上的旋转轴。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旋转轴最好设置于上述第1外壳 的被测者侧的端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为了使第2外壳移动而必须施加于旋 转轴上的转矩最好小于伴随测定时的袖带的压力变化在上述旋转轴上产生 的转矩。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旋转连接机构最好包括抑制上述 第2外壳的急剧的旋转移动的阻尼器或摩擦弹簧。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旋转连接机构最好还包括:偏置 部,该偏置部将上述第2外壳朝向远离第1外壳的方向偏置;固定部,该固 定部在非使用状态抵抗上述偏置机构的偏置,并将上述第2外壳固定于上述 第1外壳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定装置中,上述连接机构最好由滑动连接机构构 成,该滑动连接机构滑动自如地将上述第2外壳支持于上述第1外壳上。

按照本发明,在测定中不会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可以非强制的自然的姿 势进行血压测定,可高精度和稳定地测定血压值。

通过对应附图理解的本发明下面的具体描述,就会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它的目的、特征、形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外观结构的从右斜上方观看到 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外观结构的从左斜上方观看到 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功能部件的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中表示人体插入部壳体位于主体部 外壳上的非使用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实施例1的血压计中表示尽可能地将人体插入部壳体朝 向被测者侧旋转移动的最大运动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图2所示的区域Ⅵ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解除固定/固定机构的局部 剖开的侧视图;

图8A~图8C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图7所示的区域VIII的放 大图,其为表示按照人体插入部可旋转移动的方式解除人体插入部相对主体 部的固定的解除固定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袖带的装戴步骤的示意图, 其为表示将臂插入人体插入部的中空开口部的状态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的装戴后的测定姿势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测定血压值时的测定姿 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功能部件的图;

图14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中表示人体插入部壳体定位于最 佳测定范围内的移动最小位置的右侧视图;

图1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中表示人体插入部壳体定位于最 佳测定范围内的移动最大位置的右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可旋转范围和最佳测定范围 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图17中的区域VIII的放大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2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等待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 合的显示实例;

图2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等待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之外,显 示对被测者的注意召换的警告显示的场合的显示实例;

图2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测定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 的显示实例;

图2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测定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之外,显 示对被测者的注意召换的警告显示的场合的显示实例;

图2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测定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 调出过去的测定结果而显示的场合的显示实例;

图2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结构实例的 图,其表示在测定时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位于最佳测定范围之外的场 合调出过去的测定结果而显示的场合的显示实例;

图23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血压计的非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23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血压计的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血压计时的测定姿势的示意图;

图25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血压计的非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25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血压计的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血压计时的测定姿势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采用过去的血压计时的测定姿势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血压计通过压迫被测者的上臂检测动脉压脉波来测定血压 值。本实施例的血压计包括自动袖带卷绕机构,通过该自动袖带卷绕机构将 袖带卷绕于上臂上。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的基本结构进行描述。

象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主要包括:主体部 110,该主体部110放置于桌子等的放置面上;人体插入部140,该人体插入 部140具有供被测者的人体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为上臂) 插入的中空开口部150。该主体部110被作为第1外壳的主体部外壳112覆 盖,人体插入部140被作为第2外壳的人体插入部外壳142覆盖。

在主体部110的顶面上设置操作部114,在该操作部114上设置有用于 接通电源的电源按钮、用于使测定动作开始的测定按钮和进行显示部的操作 的显示部操作按钮等各种按钮。另外,在主体部110的顶面的另一位置设置 有显示部116,该显示部116用于显示测定结果和操作指南等内容。在与操 作部114和显示部116邻接的主体部110的顶面的规定位置设置有肘放置部 119,该肘放置部119用于在被测者取测定姿势时放置肘(参照图9)。该肘 放置部119通过例如在主体部外壳112的顶面上设置凹部来构成。

人体插入部140通过具有旋转轴的旋转连接机构旋转自如地与主体部 110连接。具体地说,主体部外壳112和人体插入部壳体142通过设置于位 于主体部110的被测者侧的靠近前方端的主体部外壳112内部的旋转轴人体 旋转自如地连接。

人体插入部140包括袖带,该袖带设置于基本呈圆筒状的人体插入部壳 体142的内周面上;袖带盖体148,该袖带盖体148按照覆盖袖带的方式装 戴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上。另外,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外周面的规定 位置设置有把手144,该把手144供被测者持握,以便使人体插入部140旋 转移动。另外,在该把手144的附近设置固定解除按钮146,该固定解除按 钮146用于使收纳于主体部110上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旋转移动。对于该 固定解除按钮146和与其联动的固定解除/固定机构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象图3所示的那样,设置在上述袖带中的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通过气 管154与人体压迫用空气系统120连接。另外,该人体压迫用空气系统120 的动作通过CPU128进行控制。

该人体压迫用空气系统120包括:气泵121、气阀122和压力传感器123。 气泵121用于对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施加压力,通过接收来自 CPU128的指令的空气泵驱动电路124来驱动,在测定时将压缩空气送入内 腔,以使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气阀122用 于保持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的压力,或减小该压力,其开闭状态通 过接收来自CPU128的指令的气阀驱动电路125来控制,在测定时通过气泵 121而实现处于高压状态的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的压力的保持和减 压,并且在测定结束后将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恢复到大气压。压力 传感器123用于检测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的压力,在测定时检测实 时变化的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的内腔的压力,将与该检测值相对应的信号 输出给放大器126。该放大器126对从压力传感器123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 后将其输出给A/D转换器127。该A/D转换器127对从放大器126输出的模 拟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将其输出给CPU128。

CPU128根据输入给设置于血压计100A的主体部110上的操作部114 的指令,进行人体压迫用空气系统120的控制,并且将测定结果输出给显示 部116和存储部129。另外,存储部129用于存储测定结果。

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在图3所示的功能部件中,除了人体压 迫用空气袋152和压力传感器123以外的全部的功能部件都设置于主体部 110中,并收纳于主体部外壳112的内部。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和压力传 感器123设置于人体插入部140中,并收纳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内部。 该人体压迫用空气袋152和气泵121与气阀122通过柔性气管连接,压力传 感器123和放大器126通过柔性信号线连接。这样,采用柔性的气管和信号 线将收纳于主体部外壳112的内部的组成部件和收纳于人体插入部壳体部 142的内部的组成部件连接,一边跟踪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旋转移动,一 边进行空气的注入和排出或信号的发送接收。

接着,参照图4~图6对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的人体插入部的旋转动作和 旋转连接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象上述那样,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具有下述的结构:主体部外壳112 和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可以分离,已分离的主体部外壳112和人体插入部壳 体142通过包括旋转轴的旋转连接机构连接。

象图4所示的那样,在非使用状态(收纳状态)的血压计100A的情况 下,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位于主体部外壳112上。预先倾斜地形成该主体部 外壳112的顶面,以使在血压计100A的主体部外壳112放置于桌子等水平 放置面上的场合使其相对水平面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地定位。该人体插入部壳 体142在中空开口部150的轴线与该倾斜的顶面相垂直的状态收纳于主体部 外壳112中。另外,设该非使用状态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对水平面的倾 角为R1。

象图5所示的那样,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由被测者旋转移动,在该旋 转移动受到限制的范围内的可旋转范围内位于使被测者旋转的最大运动状 态的场合,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变成向主体部外壳112的被测者一侧移动的 状态。在该状态,中空开口部150的轴线处于歪倒到稍稍超过与水平面相平 行的状态的程度的状态。另外,设该最大运动状态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 对水平面的倾角为R2。

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通过被测者的操作使人体插入部壳体142 在图4所示的非使用状态的位置与图5所示的最大运动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可 动范围内自由地旋转移动。即,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从非使用状态的位置在 角度(R1+R2)的范围内向被测者侧旋转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为了使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旋转移动而 必须施加于旋转轴上的转矩最好小于随着测定时的袖带的压力变化而在旋 转轴上产生的转矩。在这里所说的随着测定时的袖带的压力变化而在旋转轴 上产生的转矩是指在测定时由于袖带膨胀或收缩按压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并 与此相应通过该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作用于旋转轴上的转矩。因为通过这样 进行旋转轴的转矩调整不会限制随着测定时的袖带的压力变化而产生的人 体插入部壳体142的运动,所以可以提高袖带与人体的密着性,并且进行高 精度的血压测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旋转连接机构也可包括阻尼器或 摩擦弹簧。该阻尼器或摩擦弹簧是为抑制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急剧的旋转 移动而设置,该阻尼器或摩擦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或/ 和主体部外壳112的连接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因为在测定时可以抑制例 如被测者改变姿势的场合等急剧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旋转移动,所以可 防止因异常的压脉波检测引起的人为错误的发生。另外,在进行将袖带装戴 于人体上的装戴时,还能实现按照所需的角度调整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作 业的操作性的提高。

图6是表示上述旋转连接机构包括作为摩擦弹簧的螺旋弹簧场合的一个 实施例。另外,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螺旋弹簧的形状,示出去除了主体 部外壳的一部分的状态。

象图6所示的那样,旋转连接机构除了包括旋转轴以外,还包括螺旋弹 簧130,该螺旋弹簧130在非使用状态作为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朝向远离 主体部外壳112的方向偏置的偏置部。例如,螺旋弹簧130的一端固定于主 体部外壳112上,其另一端132固定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上。通过这样的 结构就可以借助螺旋弹簧130抑制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急剧的旋转移动。

下面参照图7~图9,对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的固定解除/固定机构的结构 和动作进行描述。

象图7所示的那样,在非使用状态,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预先定位在 主体部外壳112上,并固定于该主体部外壳112上。即,在非使用状态人体 插入部壳体142抵抗上述的偏置部的螺旋弹簧130的弹性偏置力,通过固定 部固定于主体部外壳112上。固定部由设置于后述的主体部外壳112内的钩 117和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钩状部143构成。

象图7和图8A所示的那样,在人体插入部外壳142的内部插有与固定 解除按钮146联动的固定解除杆147。固定解除杆147的前端147a一直达到 主体部外壳112,与设置于主体部外壳112上的钩117接触。钩117的前端 117a钩扣于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上的钩状部143上,钩117通过螺旋 弹簧118沿该钩扣不脱开的方向弹性地偏置。

象图8B所示的那样,将固定解除按钮146下压,使固定解除杆147沿 图中的箭头B方向移动,固定解除杆147的前端147a将设置于钩117的顶 端的锥状面下压,由此,钩117抵抗螺旋弹簧118的偏置力并沿图中箭头C 方向旋转。通过该钩117的旋转,象图8C所示的那样,将钩117的前端117a 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钩状部143的钩扣解除,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 对主体部外壳112的固定解除。由此,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可相对主体部外 壳112旋转移动。

在解除上述钩扣的状态,通过上述图6所示的螺旋弹簧130的偏置力将 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上推到图9所示的位置。即,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以旋 转轴为基点朝向被测者侧旋转移动,并向主体部外壳112的被测者一侧移动, 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自重与螺旋弹簧130的弹性偏置力平衡的位置,人 体插入部壳体142停止。另外人体可通过适当地改变螺旋弹簧130的弹性偏 置力和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自重,把伴随固定解除动作而运动的人体插入 部壳体142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所需的角度。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对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的袖带的装戴顺序和测定 动作进行描述。另外,这些图是假定在右臂测定血压值的场合,当然也可在 左臂测定血压值。

象图10所示的那样,在采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测定血压值的场合, 将血压计100A的主体部110放置于具有水平的放置面的桌子210上,被测 者300坐于椅子220上。接着,按下固定解除按钮146,使人体插入部140 沿图中的箭头A1方向移动,接着,通过左手持握设置于血压计100A的人 体插入部壳体142上的把手144调整人体插入部140的倾角,同时将右手插 入人体插入部140的中空开口部150中。将右手朝向中空开口部150内的里 侧并插入,由此,经由前臂310将右臂插入,直至设置于人体插入部140的 内部的袖带到达与臂320共面的位置。然后,轻轻地将插入中空开口部150 的右臂的肘弯曲,将该肘放置于主体部110的顶面上的肘放置部119,由此, 变成图11所示的测定姿势。

在这一系列的装戴动作中,人体插入部140的倾角与右臂的倾角一致地 变化。即,使插入中空开口部150中的右手和右臂与人体插入部140的中空 开口部150的内周面接触,由此,使人体插入部140跟踪右手的运动旋转。 例如在插入右手的阶段,最好使人体插入部140旋转至图10所示的最大运 动状态或接近该状态的位置,以使被测者的负担小,然后,在进一步插入右 手和右臂的阶段,最好象图11所示的那样,使人体插入部140跟踪右手和 右臂的运动沿图中的箭头A2方向旋转移动。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 通过调整使人体插入部140旋转而必须施加于旋转轴上的转矩,实现人体插 入部140相对右手和右臂的运动的跟踪。

在图10的测定姿势中,不会使被测者300的脊背处于拉伸的状态,也 不会处于造成过去问题的前弯的测定姿势。由此,将心脏330的高度和作为 测定部位的臂320的高度保持在基本相同的高度,可以高精度地测定血压值。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体插入部140相对主体部110向前方旋转移动,构成 为本实施例那样结构的血压计100A,因为通过在将臂320插入人体插入部 140中后重新拉动椅子,或将血压计100A拉向靠近自己的一侧,而不必修 正测定姿势,所以可构成为使用方便性非常良好的血压计。

象图12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A中,通过使人体压迫用 空气袋152膨胀、收缩来进行在位于臂320内的动脉内产生的动脉压脉波的 检测,由此进行血压值的测定。另外,因为在该测定中,人体插入部140也 相对上臂的动作跟踪地旋转,所以可以提高袖带相对人体的紧密密着性,并 可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由于采用以上描述的本实施例那样的血压计的结构,所以在测定中不会 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并且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以非强制的自然姿势 进行测定。从而可高精度并稳定地测定血压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血压计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相同,通过压迫被测者的上 臂检测动脉压脉波测定血压值,通过自动袖带卷绕机构自动进行袖带向臂的 卷绕。因此,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其 描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相同,人体插入部壳 体和主体部外壳通过包括旋转轴的旋转连接机构连接,人体插入部壳体相对 主体部外壳旋转自如地移动。其可活动的范围可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相 同地大范围确保,以便在被测者进行装戴袖带的装戴动作时容易插入臂。

但是,在这样构成的血压计的场合,也存在被测者取不适合血压测定的 测定姿势的情况下仍进行测定血压值的问题。越扩大该人体插入部壳体的活 动范围危险性就越大,并且存在因装戴袖带的臂的高度和心脏的高度有较大 偏差而使测定精度降低的担心。于是,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中,通过装载检 测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的倾斜度检测部来解决该问题。在这里,所谓 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是指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的情况,其是指相对 水平面的倾角和相对主体部外壳的倾角,或根据人体插入部壳体相对主体部 外壳的移动量而推导出的倾斜情况等。

象图13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B中,设置有倾斜度检测 部160,将通过该倾斜度检测部160检测的关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 程度的信息输出给CPU128。

为了实现装戴袖带的臂的高度和心脏的高度不产生大的偏差的测定姿 势而导出插入人体插入部140的中空开口部150的臂的倾角的最佳范围。由 于该上臂的倾角的最佳范围与测定时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相对 应,其结果是,可以确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最佳测定范围。

图14为表示人体插入部壳体位于可高精度地测定血压值的最佳测定范 围内的移动最小位置的状态的图。设该状态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对水平 面的倾角为R3。

图15为表示人体插入部壳体位于可高精度地测定血压值的最佳测定范 围内的移动最大位置的状态的图。设该状态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对水平 面的倾角为R4。

象图16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B中,人体插入部壳体 142可在由图中的倾角R1和R2规定的活动范围内自由地旋转。另一方面, 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角的最佳测定范围,是在从图示的倾角R3到R4 的范围内。该最佳测定范围包括在可动范围内,最好相对水平面的倾角是在 15°~45°的范围内。

可以考虑采用各种传感器作为检测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是否在该最佳测 定范围内的倾斜度检测部。例如,可以考虑采用角度传感器等作为直接检 测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对水平面的倾角、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相对主体部 外壳112的倾角的检测部。另外,可以考虑采用以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 为代表的测距传感器,采用编码器方式的光电传感器等作为根据人体插入部 壳体142的移动量间接地测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角的检测部。另外, 也可采用各种开关来检测倾斜程度,还可采用接触开关、旋转开关和使用了 可变电阻的开关等,根据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移动量间接地检测人体插入 部壳体142的倾角。

下面作为一个实例,就采用接触开关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 的检测方法进行描述。

象图17和图18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B中,在作为人 体插入部壳体142和主体部外壳112的连接部的旋转部的端部,装戴有随着 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旋转而转动的旋转板134。在该旋转板134的表面上 设置有高度与其它的部位135不同的突状部136。在该旋转板134的附近设 置作为倾斜度检测部的接触开关162,该接触开关162的开关杆164与设有 上述的旋转板134的突状部136的一侧的主面接触。

设置于旋转板134上的突状部136按照沿圆周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幅度 的方式形成,并按照具有与规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最佳测定范围的角度 相同的角度幅度的方式形成。与旋转板134上的设置突状部136的一侧的主 面接触的开关杆164在与突状部136接触的状态,使接触开关162处于接通 状态,在与未设置突状部136的其它部位135接触的状态,使接触开关162 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形成以上的结构,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位于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 合,接触开关162处于接通状态,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处于最佳测定范围 之外的场合,接触开关162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检测该接触开关的接通/断开 状态,可判断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是否在最佳测定范围内。该判断结果,例 如,可用于将测定姿势是否有问题的情况通报给被测者的通报系统。下面对 实现该通报系统的控制流程的一个实例进行描述。

象图19所示的那样,在步骤S0中,通过启动电源按钮,将血压计100B 转到测定等待状态。在该测定等待状态进行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 的检测(步骤S1)。在步骤S1中,将已检测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 程度输出给CPU128,在步骤S2中,判断是否在最佳测定范围。在该人体插 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就转移到步骤S3的测 定等待状态。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不在最佳测定范围的场合,就在步骤S4 进行向被测者的注意呼叫。关于注意呼叫的方法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在步骤S3中,转移到测定等待状态的血压计100B通过被测者的加压按 钮的启动操作(步骤S5),再次转移到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的检 测步骤(步骤S6)。在此期间进行袖带的膨胀和收缩动作,并行地进行压力 传感器的动脉压脉波的检测。在步骤S7中,判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 斜程度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就转移到步骤S8,测定结束。在步骤S7 中,在判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不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就 转移到步骤S9,进行针对被测者的注意呼叫或强制结束测定动作。

作为对被测者的注意呼叫,可采用在显示部使警告显示或导出蜂鸣器的 警报声音,或点亮设置于血压计的主体部、人体插入部中的LED,或使血压 计本身产生振动等各种方式。下面给出通过使显示警告在采用液晶显示的显 示部上显示进行对被测者的注意呼叫的方式构成的显示部的一个结构实例。

象图20A所示的那样,在测定等待状态显示部116显示人体压迫用空气 袋内的压力值、被测者姓名和时间。在该状态,在判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 不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就象图20B所示的那样,在显示部116的规定 位置显示警告标志。

象图21A所示的那样,在测定动作中,显示部116显示人体压迫用空气 袋内的压力值、被测者姓名和时间。在该状态,在判定人体插入部壳体142 不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象图21B所示的那样,在显示部116的规定位 置显示警告标志。

象图22A所示的那样,在读出过去的测定数据的场合,显示部116显示 已测定的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被测者姓名、心跳数和时间。在采取过 去的数据时,在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倾斜程度不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 就象图22B所示的那样,在显示部116的规定位置,与警告标志加在一起显 示。

象上面描述的那样,判断人体插入部壳体的倾斜程度是否在人体插入部 壳体的活动范围内的预定的规定范围内,将其结果通报给被测者,或使测定 强制结束,或以不转移到测定动作的方式对血压计进行控制,由此,可将是 否高精度地采取测定结果的情况通知给被测者,或中止高精度测定血压值的 条件未准备好的状态下的测定。结果可防止因大范围地确保人体插入部壳体 的活动范围所造成的弊病的发生,可实现高精度地进行自然姿势的血压测定 的最初的目的。

(实施例3)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血压计的结构和采用该血压计时的测定姿势进 行描述。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10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 采用同一标号,其描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象图23A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C中,主体部外壳112 和人体插入部壳体142通过滑动连接机构可移动自如地连接。更具体地说, 例如,滑动连接机构由突条部149和导向槽构成,该突条部149以规定的曲 率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底端,该导向槽以规定的曲率设置于该主体 部外壳112的顶端,通过该突条部149和导向槽的卡合,人体插入部壳体142 可移动自如地连接于主体部外壳112。

当进行将袖带装戴于上臂上的装戴时,象图23B所示的那样,人体插入 部壳体142相对主体部外壳112朝向被测者侧(图中的箭头E方向)移动。 此时,由于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C中以规定的曲率设置有突条部149和 导向槽,所以人体插入部壳体142随着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移动而发生倾 斜。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实现图24所示的测定姿势,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 相同的效果。结果在测定中不会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并且在任何的条件下都 能以非强制的自然的姿势进行测定。从而可高精度和稳定地测定血压值。

(实施例4)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血压计的结构和采用该血压计时的测定姿势进 行描述。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10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采用 同一标号,其说明在这里不再重复。

象图25A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00D中,主体部外壳112 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通过滑动连接机构和旋转连接机构移动自如和旋转自 如地连接。更具体地说,例如,滑动连接机构由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 的底端的突条部149与设置于主体部外壳112的顶端的导向槽构成,通过该 突条部149和导向槽的卡合,使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移动自如地连接于主体 部外壳112上。另外,例如,旋转连接机构由设置于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的 后方端的旋转轴145与主体部外壳112的导向槽构成,通过该旋转轴145和 导向槽的卡合,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旋转自如地连接于主体部外壳112上。

在进行将袖带装戴于上臂上的装戴时,象图25B所示的那样,使人体插 入部壳体142相对主体部外壳112朝向被测者侧(图中的箭头F方向)移动, 将臂插入人体插入部140的中空开口部150。在插入该臂的状态,人体插入 部壳体142与该臂的运动一致地跟踪旋转移动(图中的箭头G方向),实现 图25B所示的测定姿势。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其结果是,可以 在测定中不对被测者造成痛苦并在任何的条件下都以非强制的自然的姿势 进行测定。从而可高精度和稳定地测定血压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3或4的血压计中,也与上述实施例2的血压计相 同地设置倾斜度检测部,由此可在倾斜程度不在最佳测定范围内的场合通报 该内容,并不进行血压测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或4的血压计中,也设置阻尼器或摩擦弹簧、螺 旋弹簧等,该螺旋弹簧以使人体插入部壳体在对固定解除按钮进行操作的场 合能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方式构成,由此,可构成操作性优良的血压计。

还有,在上述的实施例1~4中,给出了压迫上臂并测定血压值的上臂 式血压计的实例,对其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当然还可用于手腕式的血 压计。另外,并不限于血压计,也可用于脉波检测装置等。

如上所述,此次公开的上述各实施例全部是例举性的,不是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确定,还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 和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方案。

虽然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其仅仅为例 举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只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血压测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血压测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血压测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压测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压测定装置.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血压计(100A)包括:设置于放置面上的主体部外壳(112);基本呈圆筒状的人体插入部壳体(142),该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在非使用状态位于上述主体部外壳(112)上,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供被测者的臂插入的中空开口部(150)的袖带;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人体插入部壳体(142)移动自如地连接于主体部外壳(112)上,以使人体插入部壳体(142)在袖带装戴于被测者上时比主体部外壳(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