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003896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00170.4

申请日:

20040217

公开号:

CN1697625A

公开日:

2005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107,A61B5/00,A61B8/00

主分类号:

A61B5/107,A61B5/00,A61B8/0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近藤和也,内田真司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03991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包于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为了求出内脏脂肪量等进行皮下脂肪计测时,由于计测时的计测部位变形或计测者的计测方法差异,将导致计测结果的偏差,难以得到稳定的计测值。计测装置包括:对生物体表面1压着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计测从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对生物体表面1所加压力的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具有对生物体表面1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值、对该多种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的生物体表面加上的压力以及加上该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的数据库25;根据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及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测得的对生物体表面所加压力、利用数据库25算出对生物体表面1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7;以及根据算出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内脏脂肪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以及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计测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计测单元;以及具有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的值、对所述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各自的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以及所述压力施加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之间的关系信息的数据库,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所述数据库,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值、与对所述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各自的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所述规定压力值以上的压力的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信息的数据库,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以大于所述规定压力的值压着所述规定的面部并计测所述皮下脂肪厚度,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所述数据库,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谓具有与所述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是内脏脂肪的量,所述内脏脂肪运算单元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1算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数学式1)S=D×T+E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算出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D、E为规定的常数。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谓具有与所述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是内脏脂肪的量,所述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4算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数学式4)S=G×L-H×T+I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算出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L为所述腹围,G、H、I为规定的常数。 6、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规定压力值为10000Pa以上。 7、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为光学式皮下脂肪计测装置。 8、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为超声波计测装置。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具有:利用反射波计测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的超声波元件;在所述超声波元件与所述生物体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的圆形盖;以及充满所述空间的软体。 10、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计测所述腹围的腹围计测单元,所述腹围输入单元输入测得的所述腹围。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围计测单元具有:细绳;卷绕所述细绳的线轴;以及对所述线轴圈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围计测单元具有使所述细绳的张力保持为规定值的张力调节机构。 13、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固定于所述生物体表面的规定位置上的固定单元。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具有插入脐部的突起部。 15、一种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步骤;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步骤;以及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内脏脂肪运算步骤。 16、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来使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发挥作用:根据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以及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信息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17、一种记录媒体,装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测有关内脏脂肪的信息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 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作为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方法,历来已知有采用超声波的方法(例如参照 特许第2953909号公报)、采用近红外光的方法(例如参照特许第3035791号公 报)或采用测径器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10-314145号公报)。此外有内脏脂 肪面积与腰围直径相关性高的报告(例如参照松泽佑次等14人:“新的肥胖判 定与肥胖症的诊断基准”,肥胖研究,Vol.6,No.1,2000(委员会报告)日本肥 胖学会肥胖症诊断基准检讨委员会)。

又,特许第2953909号公报、特许第3035791号公报、以及松泽佑次等14 人的“新的肥胖判定与肥胖症的诊断基准”的文献的全部揭示,通过全部原样 地引用(参照),与这里形成一体。

但是,采用以往的超声波的方法或采用近红外光的方法,由于使超声波或 近红外光接触计测部位进行计测,使柔软的皮下脂肪变形。由于对该计测部位 的接触情况的偏差,存在被测的皮下脂肪厚度不稳定、计测再现性差那样的问 题。而且,由于皮下脂肪变形,故存在得到的皮下脂肪厚度与自然状态的对计 测部位不加力的情况所得的值不同的那种问题。另一方面,采用测径器的方法 中难以正确决定计测部位。此外,皮肤的拉伸方向或计测方法等,由于依计测 者而异,故存在有计测值偏差等问题。

另外,对于所谓与内脏脂肪面积有相关性的腰围直径而言,由于皮下脂肪 与内脏脂肪的比例因人(特别是男女之间)而异,故存在的问题是,皮下脂肪厚 内脏脂肪少的人与皮下脂肪薄、内脏脂肪多的人,他们的内脏脂肪面积虽存在 差别,可是腰围直径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腰围直径虽然是具有与内脏脂 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然而是未考虑皮下脂肪影响的信息量。又,在计测腰围 直径时,若使用卷尺,则由于测定者对卷尺的拉伸强度存在偏差,腰围直径测 定的再现性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计测再现性好的、通过对计测部 位不施加压力的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进行计测从而根据其皮下脂肪厚度正 确计测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 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计测不含由皮下脂肪影响的、具有与内脏脂 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 录媒体。

本发明的第1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备

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对生物体表面无压 力状态下的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以及

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本发明的第2发明是第1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具备

计测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计 测单元;以及

具有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的值、对所述多种皮 下脂肪厚度各自的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以及所述压力施加状态下的皮 下脂肪厚度之间的关系信息的数据库,

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 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所述数据库,算出 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

本发明的第3发明是第1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具备具有对生物 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值、与对所述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各自 的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所述规定压力值以上的压力的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 的关系信息的数据库,

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以大于所述规定压力的值压着 所述规定的面部并计测所述皮下脂肪厚度,

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所述 数据库,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

本发明的第4发明是第1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谓具有与所述 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是内脏脂肪的量,

所述内脏脂肪运算单元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1算出 所述内脏脂肪的量,

(数学式1)

S=D0×T0+E0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0为算出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 下的皮下脂肪厚度,D0、E0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5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备

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

计测由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 计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 元测得的对所述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数学式2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 脂肪运算单元,

(数学式2)

S=D×((T-Be-CF)/((A-1)e-CF+1))+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A、 B、C、D、E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6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备

以大于规定的压力值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3算出内脏 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数学式3)

S=D×T∞+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D、E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7发明是第1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谓具有与所述 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是内脏脂肪的量,

所述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

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4算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

(数学式4)

S=G0×L-H0×T0+I0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0为算出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 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L为所述腹围,G0、H0、I0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8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备

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

计测由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 计测单元;以及

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 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 数学式5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数学式5)

S=G×L-H×((T-Be-CF)/((A-1)e-CF+1))+I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L 为所述腹围,A、B、C、D、E、G、H、I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9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备

以大于规定的压力值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以及

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 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6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数学式6)

S=G×L-H×T∞+I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L为所述腹围,G、H、I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10发明是第3或第6发明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 述规定压力值为10000Pa以上。

本发明的第11发明是第1~9发明中任一项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述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为光学式皮下脂肪计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12发明是第1~9发明中任一项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述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为超声波计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13发明是第12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 单元具有:

利用反射波计测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的超声波元件;

在所述超声波元件与所述生物体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的圆形盖;以及 充满所述空间的软体。

本发明的第14发明是第7~9发明中任一项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具备 计测腹围的腹围计测单元,

所述腹围输入单元输入测得的所述腹围。

本发明的第15发明是第14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述腹围计测 单元具有:

细绳;

卷绕所述细绳的线轴;以及

对所述线轴圈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本发明的第16发明是第15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述腹围计测 单元具有使所述细绳的张力保持为规定值的张力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第17发明是第1~9发明中任一项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具有 将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固定于所述生物体表面的规定位置上的固定单元。

本发明的第18发明是第17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单元 具有插入脐部的突起部。

本发明的第19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中具备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 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步骤;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 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步骤;以及

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 内脏脂肪运算步骤。

本发明的第20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中具备

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步骤;

计测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计 测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步 骤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数学式2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 脏脂肪运算步骤,

(数学式2)

S=D×((T-Be-CF)/((A-1)e-CF+1))+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A、 B、C、D、E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21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中具备

以大于规定压力值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 下脂肪计测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3算出内脏 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步骤,

(数学式3)

S=D×T∞+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D、E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22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中具备

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步骤;

计测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的压触压力计 测步骤;以及

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 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 数学式5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步骤,

(数学式5)

S=G×L-H×((T-Be-CF)/((A-1)e-CF+1))+I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L 为所述腹围,A、B、C、D、E、G、H、I为规定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23发明是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其中具备

以大于规定压力值压着生物体表面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 下脂肪计测步骤;以及

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 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6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步骤,

(数学式6)

S=G×L-H×T∞+I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L为所述腹围,G、H、I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24发明是程序,用来使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发挥作用:

根据第1发明所述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 下脂肪厚度算出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 以及

根据算出的所述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本发明的第25发明是程序,用来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脏脂 肪计测装置的、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 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用数学式2算出内脏脂肪 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发挥作用,

(数学式2)

S=D×((T-Be-CF)/((A-1)e-CF+1))+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A、 B、C、D、E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26发明是程序,用来使计算机作为第6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 装置的、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3算出 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发挥作用,

(数学式3)

S=D×T∞+E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D、E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27发明是程序,用来使计算机作为第8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 装置的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 下脂肪厚度与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利 用数学式5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发挥作用,

(数学式5)

S=G×L-H×((T-Be-CF)/((A-1)e-CF+1))+I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F为所述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所述 生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L 为所述腹围,A、B、C、D、E、G、H、I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本发明的第28发明是程序,用来使计算机作为第9发明所述的内脏脂肪 计测装置的具有输入腹围的腹围输入单元、并根据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 的皮下脂肪厚度、利用数学式6算出内脏脂肪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发挥作 用,

(数学式6)

S=G×L-H×T∞+1

式中,S为所述内脏脂肪的量,T∞为所述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L为所述腹围,G、H、I为规定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29发明是记录媒体,其中装有第24~28发明中任一项的程序, 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对本发明的原理作简单说明。

本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具有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它通过计测从生物体 表面向生物体内照射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光时的漫反射光,算出皮下脂肪厚 度,或通过计测超声波的反射波,算出皮下脂肪厚度。而且本发明的内脏脂肪 计测装置具有压触压力计测单元,计测将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压触到生物体表面 的压力。本发明的说明中,将该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压触到生物体表面的压力称 为压触压力。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压触 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图1的那种曲线。如图1所示,对在无压触压力的状态下的 多个不同的皮下脂肪厚度的每一个厚度有不同的曲线,该曲线由压触压力与该 时测出的皮下脂肪厚度唯一地决定。因此,预先得到这些曲线的数据,通过利 用该曲线的关系,能求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例如当测得的皮 下脂肪厚度为H1、测得该皮下脂肪厚度时的压触压力为P1时,由图1可唯一 地求出相对于H1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H2。本发明的内脏脂肪 计测装置具有的运算单元,使用具有该多个曲线信息的数据库,高精度地算出 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然后,根据如此算出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 的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运算单元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

另外,当压触压力大时,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压 力之间的关系便如图2所示。即,如果压触压力大于某个一定值,则所测的皮 下脂肪厚度如粗线所示为一定的稳定值。皮下脂肪厚度越厚,该压触压力的某 一定的值越大。因此,通过将大于皮下脂肪厚度非常厚的情况下的该压触压力 的一定值的压力值设定为规定值,则如果压触压力大于该规定值,就可与皮下 脂肪厚度无关,皮下脂肪计测单元就可计测稳定的粗线部分的皮下脂肪厚度的 值。而且,图2的曲线是由该稳定的粗线部分的皮下脂肪厚度唯一地决定。预 先得到图2的曲线数据,通过利用该曲线的关系,能根据稳定的粗线部分的皮 下脂肪厚度的值,求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例如图2中,当加 上规定值的压触压力P2的状态下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为H3时,通过利用该曲 线的关系,能唯一地求出与H3对应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H4。 在用上述的图1的关系时,必须要曲线上的全部数据,但用图2的关系时,只 要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值相对于用大于规定值的压触压力测 得的各皮下脂肪厚度相关就行。图2情况的本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所具有 的运算单元,使用具有以大于规定值的压触压力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跟其对 应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数据的数据库,高精度地算出无压触 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然后根据如此算出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 肪厚度,内脏脂肪运算单元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

这样,本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为利用按上述得到的、再现性好的无压 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值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导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 脂肪厚度的、本发明的第1原理的说明图。

图2为根据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导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 脂肪厚度的、本发明的第2原理的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的平面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用超声波元件观测的波形简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 肪厚度的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图。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压触压力的规定值决定用的、压触压力与 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5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决定用 的、内脏脂肪面积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的生物体躯干部的断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0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图。

标号说明

1生物体表面

2皮下脂肪计测单元

3LED

4第1光电二极管

5第2光电二极管

6压触压力计测单元

7运算单元

8超声波元件

9软体

10圆盖

11第1反射波

12第2反射波

13压触压力检测单元

14皮下脂肪

15内脏脂肪面积

16生物体

17腹围计测单元

18细绳

19线轴

20计数器

21突起

22固定部

23张力调整部

24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25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

26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

30皮肤

31肌肉

51、52、53、54、55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

配置在生物体表面1上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是光学式皮下脂肪计测装 置,内部配置中心波长660nm的LED3,离开45mm距离配置第1光电二极管4, 离开22.5mm距离配置第2光电二极管5。图4示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平面 图。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接触生物体表面1的部分的形状是如图4所示的两端 呈半圆形的椭圆形。该椭圆形的与生物体表面1接触的面是压着生物体表面1 上的本发明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面部,用LED3的发光波长范围的反射率 为0.2以下的材质做成,或用该材质涂覆。计测将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加到生 物体表面1的压触压力的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由测力传感器及其周边电路构 成。而且包括算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运算单元7。压力/脂肪 厚度关联数据25是对多个皮下脂肪厚度具有如图1所示的在皮下脂肪厚度计 测之际施加于生物体表面1的压触压力与那时计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的信 息的数据库。此外,包括根据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内脏脂肪 的量的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又,14为皮下脂肪,30为皮肤,31为肌肉。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动作,并说明皮下脂肪计 测方法的实施形态。

根据计测从LED3出射、在生物体内部反复散射、衰减、再次出现于生物 体表面的光时的第1光电二极管4中的受光量V1及第2光电二极管5中的受 光量V2,皮下脂肪厚度T可表达如数学式7,

(数学式7)

T=A×(V1/V2)+B

式中,A、B由LED3的波长和出射特性和光电二极管4、5的受光特性唯一 地决定。这里,LED3的波长只要是600~1000nm就可。

此外,对于皮下脂肪厚度厚的场合与薄的场合,用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 肪计测装置测得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成为图5的样子,可见存在 图1所示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曲线关系。

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是对多个皮下脂肪厚度具有有关该压触压力与 用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的信息的数据库。

首先,生成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对于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多个皮 下脂肪厚度的各个厚度,进行也包含无压触压力状态的多个压触压力的皮下脂 肪厚度的测定、以及该皮下脂肪厚度测定时的压触压力的计测,取得这些数据。 这些数据取得之际,不一定用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进行全部测定, 计测值也可以用与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有相关性的其他内脏脂肪 计测装置或皮下脂肪厚度计测装置来测定。然后,将得到的用多个压触压力测 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值与该皮下脂肪厚度测定时的压触压力的值,换算成本实 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中的测定值,与多个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 肪厚度的值相关联,生成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

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利用上述生成的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 据25,进行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以下说明该皮下脂肪厚度计测的动作及方法。

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被发送至运算单元7,同时, 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计测在测定该皮下脂肪厚度时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对生 物体表面1施加的压触压力,并将该压触压力的值发送至运算单元7。运算单 元7利用上述生成的压力/脂肪厚度关系数据25,根据测得的压触压力与测到 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压触压力为0时的皮下脂肪厚度,即无压触压力状态下 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值。

接着,运算单元7算出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被发送至内脏 脂肪运算单元51。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根据该送来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 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

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利用以下的数学式1算出内脏脂肪的量。

(数学式1)

S=D0×T0+E0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T0为算出的、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 下脂肪厚度,D0、E0为规定的常数。

即,数学式1表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T0越大、内脏脂肪的 量S也越大的这种相关性。

又,规定的常数D0、E0通过以下的方法预先求得。

即,对于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多个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算出内脏脂肪的 量。内脏脂肪量的算出,例如用生物体的X射线CT的断层图像求出其白色部 分的面积,并将其作为内脏脂肪的量即可。这些数据取得之际不一定用本实施 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进行全部测定,计测值也可以用与本实施形态1的 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有相关性的其他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测定。这样一来得到无压 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内脏脂肪量的值的多组数据。对这样得到的多 组的值进行回归分析,决定数学式1中所用的规定常数D0及E0。

这样,本实施形态1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由于能正确计测无压触压力状态 下的皮下脂肪厚度,因此能正确地计测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相 关性的信息。

实施形态2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

本实施形态2是把实施形态1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作为装入超声波元件 8及其周边电路的超声波计测装置的形态,其他的构成与实施形态1相同。

超声波元件8与生物体表面1之间的密封的空间用软体9充填,软体由牢 固的圆形盖10所包覆。软件9是使超声波延迟的超声波延迟线,由硅橡胶或 树脂构成,或者用柔软透明的薄膜包住胶体或水而成。此外,该圆形盖10与 生物体表面1接触的形状是与图4所示的实施形态1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相 同的、两端为半圆形的椭圆形。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动作。

超声波元件8出射的脉冲波在各生物体组织的界面发生反射,用超声波元 件8观测的波形如图7所示。该波形中依次排列皮肤30的反射波即第1反射 波11、皮下脂肪14与肌肉31的界面的反射波即第2反射波12。这2个反射 波的时间差t乘以超声波的速度v的值的一半即为皮下脂肪厚度。

这里,软体9不仅能提高生物体表面1与超声波元件8的耦合性,而且可 减小生物体内部的多路反射以及超声波的旁瓣的影响。而且由于受到超声波元 件8、圆形盖10、生物体表面1包围,故即使压触压力改变,软体9的形状也 不改变。因此,观测到的第1反射波11的位置稳定而不管压触压力如何,相 对于皮下脂肪的厚度变化仅改变第2反射波12的位置。反之,在不固定软体9 的形状时,相对于皮下脂肪厚度变化,第1反射波11与第2反射12都改变。 因此,与不固定软体9的形状时相比,可进行稳定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

图8示出本实施形态2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 压力计测单元6测得的压触压力的关系。与实施形态1时相同,可见具有图1 所示的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曲线关系。

与实施形态1相同,首先生成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的数据库。对于 多个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进行也包含无压触压力状态 的多个压触压力的皮下脂肪厚度的测定、以及该皮下脂肪厚度测定时的压触压 力的计测,取得这些数据。然后,把得到的用多个压触压力测得的皮下脂肪厚 度的值与该皮下脂肪厚度测定时的压触压力的值,与多个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 皮下脂肪厚度的值相关联,生成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这里,与实施形 态1相同,这些数据取得时不一定使用本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在 使用以本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以外的其他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计测的 测定值时,根据换算成本实施形态2的内脂肪计测装置中的测定值的值,生成 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

本实施形态2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利用上述生成的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 据25,进行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与实施形态1的情况相同,根据皮下脂肪计 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测得的压触压力,利用压 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运算单元7能算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 度。

接着,将运算单元7算出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发送到内脏 脂肪运算单元51。内脏脂肪运算元51根据送来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 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由于与 实施形态1相同,故详细说明从略。

又,本实施形态2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是假设用1个超声波元件8进行 皮下脂肪厚度计测,但也可以有多个超声波元件8,或者把超声波元件8对生 物体表面1作平行扫描,根据得到的断层图像测定皮下脂肪厚度。

实施形态3

图9示出本实发明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有关与实施形 态1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之处。

与实施形态1的构造不同之点有二: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变成压触压力检 测单元13,以及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变成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 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是一种弹簧与开关组成的构造,在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 施加于生物体表面1的压触压力大于规定值10000Pa时,开关为ON。所谓该压 触压力的规定值是本发明的规定压力值,是与皮下脂肪厚度无关、能得到稳定 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值的压触压力的值。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中如图2 所示对多个皮下脂肪厚度具有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压触压力的状态下测得的皮 下脂肪厚度、与对该皮下脂肪厚度在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 信息的数据库。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动作,并说明皮下脂肪计 测方法的实施形态。

首先,把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压触到生物体表面1上。图10示出测得的 压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这时可见当压触压力约达6000Pa以上时, 皮下脂肪厚度的收缩停止,皮下脂肪的厚度稳定。由此可见具有图2所示的压 触压力与皮下脂肪厚度的曲线关系。

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是对多个皮下脂肪厚度具有当压触压力10000Pa 以上时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对该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在 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信息的数据库。

首先,生成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进行压触压力10000Pa时的多个皮 下脂肪厚度的测定、与对该多个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在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 皮下脂肪厚度的测定,取得这些数据。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测 定也可用本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以外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测定。然 后,把对测定的各皮下脂肪厚度在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值与 用本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在10000Pa的压触压力时测定的多个皮下 脂肪厚度相关联,生成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的数据库。

本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利用上述生成的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 26进行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以下说明该皮下脂肪厚度计测的动作及方法。

当压触压力达10000Pa以上时,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的开关为ON,皮下 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数据从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输出到运算单 元7。运算单元7利用上述生成的稳定脂肪厚度关数据26,根据皮下脂肪计测 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数据,算出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图 10的情况中,在规定值即压触压力10000Pa的状态下,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 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为15mm,作为与该皮下脂肪厚度15mm对应的无压触压力状 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由运算单元7算出为35mm。

接着,运算单元7算出的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被发送到内脏 脂肪运算单元51。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根据发送来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 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又,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1 与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相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

其次说明压触压力的规定值。

图11示出用只是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形状与本实施形态3不同的内脏 脂肪计测装置计测时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压力的关系,示出3种不同的皮下 脂肪厚度。即使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形状有异,皮下脂肪厚度与压触压力的 关系也为与本实施形态3相同的曲线关系。

在人体中最厚的皮下脂肪的腹部,男性几乎100%、女性也约95%,其皮下 脂肪厚度为50mm以下。因此可以说,根据图11的用×绘出的曲线,用大于 10000Pa的压触压力可对几乎所有人进行皮下脂肪厚度稳定、再现性好的计测。 由此将压触压力的规定值设定为10000Pa。

又,与实施形态2相同,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也可用超声波元件。

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是作为具备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作了说 明,但即使不具备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也无妨。在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不具备 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时,通过把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使劲压触到生物体表面1 上,使得超过压触压力的规定值,再用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计测皮下脂肪厚度, 则即使不具备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也能完成稳定的皮下脂肪厚度的计测。

利用本实施形态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够减轻由测定中的压触压力的 偏差引起的测定误差,可作稳定的计测,提高测定的再现性。

另外,压触压力计测单元可不用高价的测力传感器及周边电路,用弹簧与 开关的简单构成可进行同等程度以上的测定。

实施形态4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

实施形态4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实施形态1中的图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 置有如下的不同点。即实施形态4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图3的内脏脂肪计测 装置不同,不具备压力/脂肪关联数据25。另外,以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取代 运算单元7。此外与实施形态的图3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是相同的。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

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被发送到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52,同时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计测在测定该皮下脂肪厚度时的皮下脂肪计测单 元2对生物体表面1施加的压触压力,并将该压触压力的值发送到内脏脂肪运 算单元52。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根据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与压力计测单元6测得的压触压力的值,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 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利用以下的数学式2 算出内脏脂肪的量S。

(数学式2)

S=D×((T-Be-CF)/((A-1)e-CF+1))+E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F为压触压力计测单元测得的对生物体表面施 加的压力,T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A、B、C、D、E为规 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随压触压力F而变动。即是说, 如加大压触压力F,则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减小,如减小压触压力F,则测 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增大。数学式2是校正因压触压力F的偏差引起的皮下脂 肪厚度T的偏差、从而求得正确的内脏脂肪量S的公式。

这里,说明数学式2。

现假设,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 为T∞,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为T0,压触压力为任意值时皮下脂 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为T,压触压力为F,则它们之间有关系:

T=(T0-T∞)e-CF+T∞

式中C为规定的常数。例如,考虑压触压力10000Pa的情况,取C使满足 e-10000C=10-3的值即可,但不限于此,如果在压触压力10000Pa时e-10000C为可 以忽略的那样小的值,那末C也可以是满足e-10000C=10-3的值以外的值。

该式表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随着压触压力的增加而 呈指数函数地减小。而且表示在压触压力达规定值以上时,皮下脂肪厚度实质 上与T∞一致。

T0可用规定的常数A、B表示如下式。

T0=AT∞+B

式中,A、B为与皮下脂肪计测单元的形状有关的常数。在使用本实施形态 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场合,设皮下脂肪厚度的单位为mm时,A等于1.4, B等于0.5。将此式代入T、T0、T∞之间的关系式时,得到下式。

T=(T0-T∞)e-CF+T∞

=((A-1)T∞+B)e-CF+T∞

=T∞((A-1)e-CF+1)+Be-CF

从而求出T∞为

T∞=(T-Be-CF)/((A-1)e-CF+1)

将此式代入后述的数学式3,从而得到数学式2。

这样,本实施形态4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正确地校正因压触压力偏差而 引起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偏差,从而正确地计测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 肪量相关性的信息。

实施形态5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

实施形态5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实施形态2中的图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 置有如下的不同点。即实施形态5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图3的内脏脂肪计测 装置不同,不具备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另外,以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 取代运算单元7。此外与实施形态2的图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是相同的。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

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计测皮下脂肪厚度,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计测压 触压力。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根据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 厚度与压力计测单元6测得的压触压力的值,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 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又,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2与实施形态1的相同。

这样,本实施形态5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实施形态4同样能正确地校正 因压触压力偏差而引起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偏差,从而正确地计测具有与内脏脂 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

实施形态6

图14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

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实施形态3中的图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 置有如下的不同点。即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与图9的内脏脂肪计测 装置不同,不具备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6。另外,以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3 取代运算单元7。此外与实施形态3的图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是相同的。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

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被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 52。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如实施形态3中说明的, 是在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得到与皮下脂肪的厚度无 关的稳定的计测值。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3根据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在测得的压触压力为 规定值以上时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算出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 相关性的信息量。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3利用以下的数学式3算出内脏脂 肪的量S。

(数学式3)

S=D×T∞+E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T∞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 D、E为规定的常数。

即,数学式3表示在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越 大、内脏脂肪的量S也越大的这种相关性。

又,规定的常数D、E用以下方法预先求得。

即,对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多个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算出内脏脂肪的 量。内脏脂肪的量的算出,例如用生物体的X射线CT的断层图像求出其白色 部分的面积,并将其作为内脏脂肪的量即可。这些数据取得之际不一定必须用 本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进行全部测定,计测值也可以用与本实施形 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有相关性的其他内脏脂肪计测装置测定。这样一来, 得到压触压力为规定值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与内脏脂肪量的值的多组数据。 对如此得到的多组的值进行回归分析,决定数学式3中所用的规定常数D及E。

这样,本实施形态6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正确计测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 上时的皮下脂肪厚度,因此能正确地计测具有与内脏脂肪的量等的内脏脂肪量 相关性的信息。

实施形态7

用图15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内脏脂肪计测方法,图15是将生物体的 躯干部作为大致圆形时的腹围部分的断面图。即使相同腹围,在左图的皮下脂 肪14薄的场合与右图的皮下脂肪14厚的场合,内部所含的内脏脂肪面积15 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这里,有必要校正皮下脂肪14相对于腹围的偏差。为此,由于必须要不 对生物体表面加力的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因此使用实施形态1至3中任一 种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对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测定。

又,用卷尺等计测腹围L,根据腹围L及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 度To,由于生物体脐部附近的断面大致为圆形,故可按数学式8求出除去皮下 脂肪厚度的腹围L’。

(数学式8)

L’=L-2×π×To

利用该方法,能得到抑制了因皮下脂肪厚度的不同而引起偏差的、成为精 度好的内脏脂肪量的指标的、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即除去皮下脂 肪厚度的腹围L’。

又设内脏脂肪的量为S时,利用除去上述皮下脂肪厚度的腹围L’,可表示 如下。

S=AL’+B

式中,A和B为规定的常数。

将数学式8代入此式中,内脏脂肪量S可表示为:

S=A(L-2π×To)+B

=AL-2π×A×To+B

这里,如设A为Go,2π×Ax为Ho,B为Io,则得到求内脏脂肪的量S的数 学式4。

(数学式4)

S=Go×L-Ho×To+Io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To为算出的、对生物体表面无压力状态下的皮 下脂肪厚度,L为腹围,Go、Ho、Io为规定的常数。

从而,能用数学式4求得内脏脂肪的量S。又,数学式4中对规定的常数 Go、Ho、Io,也可通过事先求出多组S、L、To的值,并进行回归分析来决定。

又,如图15所示,由于在整个腹围中皮下脂肪厚度不均匀,故为了求出 除去皮下脂肪厚度的腹围L’,也可以用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的皮下脂肪厚 度T∞。设用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的皮下脂肪厚度T∞并除去皮下脂肪厚度 的腹围为L”,则L”可表示如下式。

L”=L-2π×T∞

将此式代入表示内脏脂肪的量的式S=AL”+B中,内脏脂肪的量可表示如下。

S=A(L-2π×T∞)+B

=AL-2π×A×T∞+B

这里,如设A为G,2π×Ax为H,B为I,则得到求内脏脂肪的量S的数学 式6。

(数学式6)

S=G×L-H×T∞+I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T∞为压触压力在规定值以上时皮下脂肪计测单 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L为腹围,G、H、I为规定的常数。

通过用数学式6,可根据压触压力在规定值以上时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 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正确求出内脏脂肪的量。又,数学式6中对规定的常数 G、H、I,也可通过事先求出多组S、L、T∞的值并进行回归分析来决定。

这里,当设压触压力在规定值以上时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 度为T∞,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为To,压触压力为任意值时皮下 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为T,压触压力为F时,它们之间存在如下 关系。

T=(To-T∞)e-CF+T∞

式中C为规定的常数。例如,考虑压触压力10000Pa的情况,取C使满足 e-10000C=10-3的值即可,但不限于此,如果在压触压力10000Pa时e-10000C为可 以忽略的那样小的值,那未C也可以是满足e-10000C=10-3的值以外的值。

该式表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随着压触压力的增加而 呈指数函数地减小。而且表示在压触压力达规定值以上时,皮下脂肪厚度实质 上与T∞一致。

T0可用规定的常数A、B表示如下式。

T0=AT∞+B

式中,A、B为与皮下脂肪计测单元的形状有关的常数。在使用本实施形态 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的场合,设皮下脂肪厚度的单位为mm时,A等于1.4, B等于0.5。将此式代入T、T0、T∞之间的关系式时,得到下式。

T=(T0-T∞)e-CF+T∞

=((A-1)T∞+B)e-CF+T∞

=T∞((A-1)e-CF+1)+Be-CF

从而求得T∞为

T∞=(T-Be-CF)/((A-1)e-CF+1)

将此式代入数学式6,从而得到数学式5。

(数学式5)

S=G×L-H×((T-Be-CF)/((A-1)e-CF+1))+I

式中,S为内脏脂肪的量,F为压触压力计测单元计测的对生物体表面施 加的压力,T为皮下脂肪计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L为腹围,A、B、C、 D、E、G、H、I为规定的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

通过用数学式5,即使压触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也能校正由皮下脂肪计 测单元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T因压触压力F而引起的变动,因此能正确算出内 脏脂肪的量。

又,以往的报告(参照松泽佑次等14人:“新的肥胖判定与肥胖症的诊断 基准”,肥胖研究,Vol.6,No.1,2000(委员会报告)日本肥胖学会肥胖症诊 断基准检讨委员会)中,作为具有与内脏脂肪面积相关性的信息量采用腰围直 径,但本发明中采用比腰围直径测定再现性更高的、脐部的外围即腹围。

实施形态8

图16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省略与实施形 态1至3相同的部分,仅说明不同之点。

与实施形态1至3的构造的不同之点是具备计测生物体16的腹围的腹围 计测单元17,而且具备内脏脂肪运算单元24。腹围计测单元17包括细绳18、 卷绕细绳18的线轴19、对线轴19转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20、以及固定部22。 固定部22具有压触脐孔的突起21,突起21就规定了生物体表面的内脏脂肪计 测装置的位置。此外,腹围计测单元17具有将细绳18绕生物体16一圈再固 定的部位。线轴19上还有以规定的张力拉紧细绳18的张力调整部23,用于减 小在细绳18绕生物体16一圈时因太松或拉得过紧细绳18嵌入生物体16而引 起的腹围的测定误差。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8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动作。

计数器20通过对细绳18从卷绕于线轴19的状态至绕生物体16一圈固定 于腹围计测单元17为止的线轴19转过的圈数进行计数来计测腹围L。这里也 可不是对线轴19的圈数进行计数,而是通过对细绳18上标注每单位长度的记 号进行计数来计测腹围L。

生物体脐部附近的断面大致为圆形,因此根据所测得的腹围L及无压触压 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厚度T,能用实施形态7说明的数学式8求出除去皮下脂 肪厚度的腹围L’。利用本方法,内脏脂肪运算单元24算出除去皮下脂肪厚度 的腹围L’。这样一来,能求出校正了各人的皮下脂肪厚度偏差的、成为精度高 的内脏脂肪指标的信息量即除去皮下脂肪厚度的腹围L’。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24根据测得的腹围L及无压触压力状态下的皮下脂肪 厚度T,用实施形态7说明的数学式4求出内脏脂肪的量。

这样,实施形态8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正确求出除去皮下脂肪厚度的腹 围L’和内脏脂肪的量。

又,本实施形态8中假定用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及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 据25,但也可以将它们作为是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及稳定脂肪厚度关联数据 26。

又,内脏脂肪运算单元24也可以是将运算单元7作为同一个单元的构成。

实施形态9

图17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构成。省略与实施形 态8相同的部分,仅说明不同之点。

与实施形态8构造的不同之点是具备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4,而不具备运算 单元7和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此外与实施形态8相同。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

实施形态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腹围计测单元17与实施形态8同样计 测腹围L。

然后把腹围计测单元17测得的腹围L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4。又, 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计测压触压力,并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4。皮下脂肪 计测单元2计测皮下脂肪厚度,并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4。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4以压触压力为F、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 肪厚度为T、以腹围为L,利用实施形态7中说明的数学式5求出内脏脂肪的 量S。

此外,由于与实施形态8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这样,实施形态9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正确求出除去皮下脂肪厚度的腹 围L’和内脏脂肪的量。

实施形态10

图18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0的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内脏脂肪 计测装置的构成。省略与实施形态8相同的部分,说明其不同之点。

与实施形态8构造的不同之点是具备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5,不具备运算单 元7及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并以压触压力检测单元13代替压触压力计 测单元6。与实施形态8相同。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

实施形态10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腹围计测单元17与实施形态8同样计 测腹围L。然后把腹围计测单元17测得的腹围L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5。

实施形态10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与实施形态3同 样计测皮下脂肪厚度。即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在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压触压 力状态下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然后皮下脂肪厚度计测单元2把测得的皮下脂肪 厚度发送至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5。

内脏脂肪运算单元55以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压触压力的状态下皮下脂肪计 测单元2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为T∞、腹围为L,利用实施形态7中说明的数 学式6求出内脏脂肪的量S。

此外与实施形态8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这样一来,实施形态10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能正确求出除去皮下脂肪厚 度的腹围L’和内脏脂肪的量。

又,各实施形态中假设是将压力/脂肪厚度关联数据25或稳定脂肪厚度关 联数据26与运算单元7分开设置而构成,但也可以是将这些数据库包含于运 算单元7中而构成。

又,也可根据各实施形态中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和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得到 的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量与身高、体重,计算体脂肪率。

又,也可通过另外设置的通信手段将得到的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量传 送到外部设备。

又,本发明的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实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内脏脂肪计测装 置和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运算单元或内脏脂肪运算单元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 功能的程序,是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程序。

又,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是装有用于使计算机实行上述的本发明的内脏脂 肪计测装置和内脏脂肪计测装置的运算单元或内脏脂肪运算单元的功能的程 序或数据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记录媒体,是利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且与计算 机协同利用读得的所述程序或所述数据库的记录媒体。

又,本发明的程序的一种利用形态可以是记录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 体上的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形态。

又,作为记录媒体,包含ROM等,作为传输媒体,包含因特网等的传输媒 体、光、电波、声波等。

又,上述的本发明的计算机不限于CPU等纯粹的硬件,也可包含固件、OS 或周边设备。

又,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构成即可以软件实现,也可以硬件实现。

工业上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计测再现性好的、能计测对计测部位不加压力状态下 的皮下脂肪厚度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及内脏脂肪计测方法。

又,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可提供不含皮下脂肪产生的影响的、能计测 具有与内脏脂肪量相关性的信息量的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及内脏脂肪计测方法。

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脏脂肪计测装置、内脏脂肪计测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为了求出内脏脂肪量等进行皮下脂肪计测时,由于计测时的计测部位变形或计测者的计测方法差异,将导致计测结果的偏差,难以得到稳定的计测值。计测装置包括:对生物体表面1压着规定的面部并计测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计测从皮下脂肪计测单元2对生物体表面1所加压力的压触压力计测单元6;具有对生物体表面1无压力状态下的多种皮下脂肪厚度值、对该多种皮下脂肪厚度的各厚度的生物体表面加上的压力以及加上该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