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002906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548849.9

申请日:

20121024

公开号:

CN202891870U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0

主分类号:

A61B1/00

申请人:

刘思德

发明人:

刘思德,韩泽龙,张玮,程旸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152栋602

优先权:

CN201220548849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宣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稳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本体,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所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弹簧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整体包裹于薄壳内。本实用新型可阻止胶囊内镜的头部、尾部翻转,实现自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稳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所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弹簧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整体包裹于薄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由与弹簧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膜,位于所述薄壳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开有安装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部穿过安装通孔,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该圆盘倒扣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壳体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该防水膜完全覆盖圆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自2001年胶囊内镜(或称胶囊内窥镜)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 小肠疾病的检查以来,胶囊内镜以其操作简单、方便、无痛、无创、安全等特点, 得到医生、患者的青睐。至2009年,已经有超过75万人接受了胶囊内镜检查。 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等病的诊断, 且近年由于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用于检查食管和结肠的胶囊内镜,胶囊内镜 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为消化科医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现有胶囊内镜系统由胶囊内镜、图像记录仪和诊断图文工作站三部分组成, 其中胶囊内镜由生物塑料壳体、LED光源、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 器、电池,射频模块等组成,胶囊内镜具有头部和尾部,光学镜头位于胶囊内镜 头部。胶囊经口吞服,在消化道中因肠道蠕动而被动运动,无自身动力支持,因 此,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方式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其很有可能在小肠内翻转, 即发生使胶囊内镜的头部和尾部调转的情况,难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前进方向,光 学镜头也很难拍摄到预期的图像,这给临床医生阅片增加困难,甚至可能增加漏 诊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胶囊自稳胶囊内镜,阻止胶囊内镜头部、尾 部翻转,实现自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 有弹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所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 镜本体的尾部,弹簧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 内镜本体整体包裹于薄壳内。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做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由与弹簧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 膜,位于所述薄壳内层。弹簧由薄膜包裹后,既可以防止弹簧卡压回盲瓣,也可 以增加弹簧与薄壳接触面积,防止压缩状态的弹簧顶穿薄壳,保护薄壳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开有安装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部穿过 安装通孔,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该圆盘倒扣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壳体内壁。圆盘 可堵住安装通孔,利于增强弹簧安装的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小肠液通过安装孔进 入胶囊内镜本体内。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该防水 膜完全覆盖圆盘,以进一步防止小肠液通过安装通孔进入胶囊内镜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胶囊内镜进入小肠后,薄壳崩解,弹簧可直接撑开薄膜 而释放,从而加长整体长度,胶囊内镜依靠小肠蠕动前进,且因其大于小肠内径 的长度而不会翻转,保持前进方向一致,从而使得所拍摄的图片更加连续、稳定, 为临床医生阅片提供有效帮助;

(2)本实用新型结构与普通胶囊内镜类似,且弹簧是以压缩状态包裹于薄 壳内,体积小,便于使用者服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稳胶囊内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弹簧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囊内镜本体;11、安装通孔;12、壳体;2、弹簧;21、圆盘; 3、薄壳;4、薄膜;5、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上述胶囊内镜自稳的方法的自稳胶囊内镜,包括胶 囊内镜本体1、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2和薄壳3,薄壳3 采用肠溶材料制成;弹簧2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1的尾部,弹簧2的一端插入胶 囊内镜本体1的尾部壳体,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1整体真空包裹于薄3 壳内。弹簧2的自然长度与胶囊内镜本体1的长度的总和为约6cm,大于小肠内 径。

其中,弹簧2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由与弹簧2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膜4, 薄膜4位于薄壳3内层,这样既可以防止弹簧卡压小肠内的回盲瓣,也可以增加 弹簧与薄壳3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保护薄壳3不被损坏。胶囊内镜本体1采用 现有常规胶囊内镜,包括壳体12及置于壳体12内的LED光源、光学镜头、图 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电池,射频模块等组成,胶囊内镜本体具有头部和尾部, 光学镜头位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头部。

薄膜4位于薄壳3内,弹簧2紧密包裹于该薄膜4内,弹簧2采用聚癸二酸 甘油酯、聚乳酸或明胶材料制成。通过以下条件来选择或设置弹簧2:(1)生物 相容性好;(2)可降解(增加安全性,如潴留,可降解后排出);(3)对肠壁压 力适当,可以加入崩解剂调节其生物降解性能、弹性性能等物理性能。

选择或设置弹簧的弹性模量、最大形变量和尾端面积,满足弹簧对小肠肠壁 的最大压强Pmax小于小肠穿孔的临界压强Pnet,以防止释放后的弹簧顶穿小肠肠 壁,其中:

Pmax=σs×x/S    (1),

Pnet=t/R×σT    (2),

式(1)中,σs为弹簧的弹性模量,x为弹簧的最大形变量,S为弹簧的尾 端面积;该弹簧的尾端面积是指弹簧朝外的一端(即弹簧圆盘的另一端)盘制形 成的几何形状(本实施例为圆形)的面积。

式(2)中,t为小肠肠壁的厚度,R为小肠内壁的半径,σT为小肠肠壁的 弹性模量。

可通过在弹簧的材料中加入崩解剂来调节设置弹簧的各种物理性能。

薄膜4采用聚乳酸材料制成,聚乳酸为缓释的肠溶材料,可加入崩解剂调节 设置生物降解性能;如果本自稳胶囊内镜未潴留体内,则薄膜4可随胶囊内镜排 出体外;如果薄膜4潴留体内,则超过设置的时间(约36-48小时)后该薄膜4 开始降解。

本实用新型胶囊内镜本体1的尾部开有安装通孔11,弹簧2的一端部穿过 安装通孔11,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21,该圆盘21倒扣于胶囊内镜本体1的壳体 内壁,圆盘21保持紧密贴合内壁,可堵住安装通孔11,并在胶囊内镜本体1的 尾部壳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5,保证胶囊内镜本体1的防水性能。本实施例安装 弹簧2时,是先将弹簧2的端部插入未组装的胶囊内镜本体1的安装通孔11中, 然后盘制圆盘21,再组装胶囊内镜本体1。

本自稳胶囊内镜进入人体小肠后,如图3所示,薄壳3和薄膜4在十分钟内 将崩解,弹簧2撑开薄膜4而释放,弹簧2释放成自然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1 形成一整体在小肠蠕动下运动,伸长后的弹簧2使得本自稳胶囊内镜占据空间加 大,整体长度大于小肠内径,防止胶囊内镜本体1的头部、尾部调转即翻转,实 现自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 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 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稳胶囊内镜.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9187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24 CN 202891870 U *CN202891870U* (21)申请号 201220548849.9 (22)申请日 2012.10.24 A61B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思德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 北 1838 号 152 栋 602 (72)发明人 刘思德 韩泽龙 张玮 程旸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稳胶囊内。

2、镜, 包括 胶囊内镜本体, 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的生 物材料制成的弹簧、 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 ; 所 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 弹簧的一端 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 并以压缩状态与 胶囊内镜本体整体包裹于薄壳内。本实用新型可 阻止胶囊内镜的头部、 尾部翻转, 实现自稳。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91870 U CN 202891870 U *CN2028。

3、91870U* 1/1 页 2 1.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包括胶囊内镜本体,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 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 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 ; 所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 弹簧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 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整体包裹于薄壳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簧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 由与弹簧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膜, 位于所述薄壳内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开有 安装通孔, 所述弹簧的一端部穿过安装通孔, 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 该圆盘。

4、倒扣于胶囊内镜 本体的壳体内壁。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稳胶囊内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的壳 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 该防水膜完全覆盖圆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91870 U 1/3 页 3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0002 自 2001 年胶囊内镜 (或称胶囊内窥镜) 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小肠疾 病的检查以来, 胶囊内镜以其操作简单、 方便、 无痛、 无创、 安全等特点, 得到医生、 患者的青 睐。至 2009 年, 已经有超过 75 万人接受了胶囊内镜。

5、检查。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于不明原 因消化道出血、 克罗恩病、 小肠肿瘤等病的诊断, 且近年由于技术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用于 检查食管和结肠的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为消化科医生提供了 很大帮助。 0003 现有胶囊内镜系统由胶囊内镜、 图像记录仪和诊断图文工作站三部分组成, 其中 胶囊内镜由生物塑料壳体、 LED 光源、 光学镜头、 图像传感器、 图像处理器、 电池, 射频模块等 组成, 胶囊内镜具有头部和尾部, 光学镜头位于胶囊内镜头部。胶囊经口吞服, 在消化道中 因肠道蠕动而被动运动, 无自身动力支持, 因此, 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方式往往是不可预 知的, 其很有可。

6、能在小肠内翻转, 即发生使胶囊内镜的头部和尾部调转的情况, 难以保持始 终如一的前进方向, 光学镜头也很难拍摄到预期的图像, 这给临床医生阅片增加困难, 甚至 可能增加漏诊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胶囊自稳胶囊内镜, 阻止胶囊内镜头部、 尾部翻 转, 实现自稳。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6 一种自稳胶囊内镜, 包括胶囊内镜本体,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 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 由肠溶材料制成的薄壳 ; 所述弹簧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 弹簧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壳体, 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整体包。

7、裹于薄壳 内。 0007 在上述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可做如下改进 :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由与弹簧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膜, 位 于所述薄壳内层。 弹簧由薄膜包裹后, 既可以防止弹簧卡压回盲瓣, 也可以增加弹簧与薄壳 接触面积, 防止压缩状态的弹簧顶穿薄壳, 保护薄壳不被损坏。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开有安装通孔, 所述弹簧的一端部穿过安装 通孔, 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 该圆盘倒扣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壳体内壁。圆盘可堵住安装通 孔, 利于增强弹簧安装的稳定性的同时, 防止小肠液通过安装孔进入胶囊内镜本体内。 所述 胶囊内镜本体的尾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

8、, 该防水膜完全覆盖圆盘, 以进一步防止小 肠液通过安装通孔进入胶囊内镜本体内。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说 明 书 CN 202891870 U 2/3 页 4 0011 (1) 本实用新型的胶囊内镜进入小肠后, 薄壳崩解, 弹簧可直接撑开薄膜而释放, 从而加长整体长度, 胶囊内镜依靠小肠蠕动前进, 且因其大于小肠内径的长度而不会翻转, 保持前进方向一致, 从而使得所拍摄的图片更加连续、 稳定, 为临床医生阅片提供有效帮 助 ; 0012 (2) 本实用新型结构与普通胶囊内镜类似, 且弹簧是以压缩状态包裹于薄壳内, 体 积小, 便于使用者服用。 附图说明 。

9、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自稳胶囊内镜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图 1 中 A 处的放大图 ; 0015 图 3 为本发明弹簧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 1、 胶囊内镜本体 ; 11、 安装通孔 ; 12、 壳体 ; 2、 弹簧 ; 21、 圆盘 ; 3、 薄壳 ; 4、 薄 膜 ; 5、 防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2所示, 一种利用上述胶囊内镜自稳的方法的自稳胶囊内镜, 包括胶囊内 镜本体 1、 由可降解并具有弹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弹簧 2 和薄壳 3, 薄壳 3 采用肠溶材料制 成。

10、 ; 弹簧 2 安装于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尾部, 弹簧 2 的一端插入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尾部壳体, 并以压缩状态与胶囊内镜本体 1 整体真空包裹于薄 3 壳内。弹簧 2 的自然长度与胶囊内镜 本体 1 的长度的总和为约 6cm, 大于小肠内径。 0019 其中, 弹簧 2 外围还紧密包裹一层由与弹簧 2 相同生物材料制成的薄膜 4, 薄膜 4 位于薄壳3内层, 这样既可以防止弹簧卡压小肠内的回盲瓣, 也可以增加弹簧与薄壳3的接 触面积, 从而可以保护薄壳 3 不被损坏。胶囊内镜本体 1 采用现有常规胶囊内镜, 包括壳体 12 及置于壳体 12 内的 LED 光源、 光学镜头、 图像传感器、 。

11、图像处理器、 电池, 射频模块等组 成, 胶囊内镜本体具有头部和尾部, 光学镜头位于胶囊内镜本体的头部。 0020 薄膜4位于薄壳3内, 弹簧2紧密包裹于该薄膜4内, 弹簧2采用聚癸二酸甘油酯、 聚乳酸或明胶材料制成。通过以下条件来选择或设置弹簧 2 :(1) 生物相容性好 ;(2) 可降 解 (增加安全性, 如潴留, 可降解后排出) ;(3) 对肠壁压力适当, 可以加入崩解剂调节其生物 降解性能、 弹性性能等物理性能。 0021 选择或设置弹簧的弹性模量、 最大形变量和尾端面积, 满足弹簧对小肠肠壁的最 大压强 Pmax小于小肠穿孔的临界压强 Pnet, 以防止释放后的弹簧顶穿小肠肠壁, 其。

12、中 : 0022 Pmax=sx/S (1) , 0023 Pnet=t/RT (2) , 0024 式 (1) 中, s为弹簧的弹性模量, x 为弹簧的最大形变量, S 为弹簧的尾端面积 ; 该弹簧的尾端面积是指弹簧朝外的一端 (即弹簧圆盘的另一端) 盘制形成的几何形状 (本实 施例为圆形) 的面积。 0025 式 (2) 中, t 为小肠肠壁的厚度, R 为小肠内壁的半径, T为小肠肠壁的弹性模量。 0026 可通过在弹簧的材料中加入崩解剂来调节设置弹簧的各种物理性能。 说 明 书 CN 202891870 U 3/3 页 5 0027 薄膜 4 采用聚乳酸材料制成, 聚乳酸为缓释的肠溶材。

13、料, 可加入崩解剂调节设置 生物降解性能 ; 如果本自稳胶囊内镜未潴留体内, 则薄膜 4 可随胶囊内镜排出体外 ; 如果薄 膜 4 潴留体内, 则超过设置的时间 (约 36-48 小时) 后该薄膜 4 开始降解。 0028 本实用新型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尾部开有安装通孔 11, 弹簧 2 的一端部穿过安装通 孔 11, 并且该端部具有圆盘 21, 该圆盘 21 倒扣于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壳体内壁, 圆盘 21 保持 紧密贴合内壁, 可堵住安装通孔 11, 并在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尾部壳体内壁上设有防水膜 5, 保证胶囊内镜本体 1 的防水性能。本实施例安装弹簧 2 时, 是先将弹簧 2 的端部。

14、插入未组 装的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安装通孔 11 中, 然后盘制圆盘 21, 再组装胶囊内镜本体 1。 0029 本自稳胶囊内镜进入人体小肠后, 如图 3 所示, 薄壳 3 和薄膜 4 在十分钟内将崩 解, 弹簧2撑开薄膜4而释放, 弹簧2释放成自然状态, 与胶囊内镜本体1形成一整体在小肠 蠕动下运动, 伸长后的弹簧 2 使得本自稳胶囊内镜占据空间加大, 整体长度大于小肠内径, 防止胶囊内镜本体 1 的头部、 尾部调转即翻转, 实现自稳。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 利用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可 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 替换或变更,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891870 U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870 U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870 U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870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