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颅钻头.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0023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7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64268.5

申请日:

20120418

公开号:

CN202589602U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16

主分类号:

A61B17/16

申请人:

王凤吉

发明人:

王凤吉

地址: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永内东街中里七号楼一门501号

优先权:

CN20122016426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桂玲;杜国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颅钻头,包括一个与驱动器连接的连接轴、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一个主转头和一个副钻头,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设置有主动离合齿,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在主钻头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贡献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主转头与转动轴合分顺畅,特别是当主钻头与转动轴分离后副钻头立刻停止转动,即便连接轴由动力带动还在转动,由于加入了护套和轴承结构保证了副钻头不会转动,解决了由于惯性停转的钻头破坏脑膜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开颅钻头,包括一个与驱动器连接的连接轴、一个主钻头和一个副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颅钻还包括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设置有主动离合齿,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有一个由转动轴通过设置凸台托住的转动套,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转动轴托住转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承靠在护套底面上,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主钻头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副钻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套入限位凸台,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副钻头套住主钻头,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钻头、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在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主钻头侧壁横销卡入副钻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一字凸起,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是0.7毫米至0.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2mm至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是直槽、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开颅钻头,该开颅钻头利用相套的主副钻头不但实现当主钻头钻透头盖骨后迅速停转,同时副钻头防止了医生由于冲力误将主钻头窜入大脑。

技术背景

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通常要使用钻具在坚硬的颅骨上进行钻孔,由于颅骨内紧贴的是脑膜,要求钻头即能透颅骨但又不伤害脑膜,以往的钻颅都是依靠医师的手感和经验,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事故,因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为了改进这种状况人们研制了许多种钻头,公告号是CN20099127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脱、防裂的开颅钻头”,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开颅钻头,很好的解决了当钻头钻透颅骨后立刻停转的问题,但还是要医师小心用力,一旦用力大一点虽然钻头停转了,还是会存在由于惯性停转的钻头破坏脑膜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颅钻头技术方案,该开颅钻头利用相套的主副钻头不但实现当主钻头钻透头盖骨后迅速停转,同时副钻头防止了医生由于冲力误将主钻头窜入大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开颅钻头,包括一个与驱动器连接的连接轴、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一个主钻头和一个副钻头,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设置有主动离合齿,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有一个由转动轴通过设置凸台托住的转动套,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转动轴托住转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承靠在护套底面上,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主钻头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副钻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套入限位凸台,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副钻头套住主钻头,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在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主钻头侧壁横销卡入副钻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一字凸起,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是0.7毫米至0.8毫米。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2mm至2.5mm。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是直槽、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贡献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主转头与转动轴合分顺畅,特别是当主钻头与转动轴分离后副钻头立刻停止转动,即便连接轴由动力带动还在转动,由于加入了护套和轴承结构保证了副钻头不会转动,解决了由于惯性停转的钻头破坏脑膜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开颅钻,参见图1和图2,所述开颅钻包括一个与驱动器(例如手枪钻)连接的连接轴1、一个一端带有底面2-1的护套2、一个主钻头3和一个副钻头4,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5连接,穿入时与护套底面是紧配合,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5-1设置有主动离合齿5-2,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有一个由转动轴通过设置凸台5-3托住的转动套6,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7,转动轴托住转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承靠在护套底面上,转动套与护套的间隙是0.2mm,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6-1,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4-1,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纹4-2,所述主钻头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副钻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3-1,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套入限位凸台3-2,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3-3;副钻头套住主钻头,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在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8,在主钻头侧壁横销卡入副钻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其中,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是直槽、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压下主钻头时,由于复位弹簧的收缩主钻头的被动离合齿与转动轴主动离合齿相啮合,同时主钻头的横销插入了副钻头的凹槽,因此,当动力带动转动轴转动时,主钻头和副钻头同时转动,又由于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所以副钻头带动转动套在护套中转动。

当主钻头钻透头骨时,由于主钻头头部失去了阻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主钻头的被动离合齿与转动轴的主动离合齿脱离,主钻头停止转动的同时副钻头也停止了转动;由于副钻头短于主钻头,因此,此时的副钻头并未钻透头骨,所以受到副钻头的阻力虽然主钻头钻透了头骨,也不会由于医师的用力惯性使主钻头进一步下探碰坏脑组织,并且如果此时的动力依然驱动转动轴转动,由于护套在轴承的作用下与转动套的摩擦力小,因此即使转动轴还在转也不会带动副钻头转动。

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一字凸起,并且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是0.7毫米至0.8毫米,或者是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为了保证主副钻头最佳的配合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2mm至2.5mm。 

一种开颅钻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开颅钻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开颅钻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开颅钻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开颅钻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8960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2 CN 202589602 U *CN202589602U* (21)申请号 201220164268.5 (22)申请日 2012.04.18 A61B 17/16(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凤吉 地址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永内东街中里七 号楼一门 501 号 (72)发明人 王凤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桂玲 杜国庆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开颅钻头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颅钻头, 包括一个与 驱动器连接的连接。

2、轴、 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 一个主转头和一个副钻头, 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 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连接, 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 设置有主动离合齿, 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 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 齿, 在主钻头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 弹簧,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贡献是 : 结构简 单, 拆装方便, 主转头与转动轴合分顺畅, 特别是 当主钻头与转动轴分离后副钻头立刻停止转动, 即便连接轴由动力带动还在转动, 由于加入了护 套和轴承结构保证了副钻头不会转动, 解决了由 于惯性停转的钻头破坏脑膜的风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开颅钻头, 包括一个与驱动器连接的连接轴、 一个主钻头和一个副钻头,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开颅钻还包括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 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 动轴连接, 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设置有主动离合齿, 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有一个由转 动轴通过设置凸台托住的转动套, 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 转动轴托住 转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承靠在护套底面上, 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副钻头 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 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

4、纹, 所述主钻头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副钻 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套入限位凸台, 在主钻 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 ; 副钻头套住主钻 头, 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钻头、 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 在 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卡入副钻 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 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一字凸起, 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

5、 是 0.7 毫米至 0.8 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 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 端 2mm 至 2.5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开颅钻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 凹槽是直槽、 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589602 U 2 1/2 页 3 一种开颅钻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开颅钻头, 该开颅钻头利用相套的主副 钻头不但实。

6、现当主钻头钻透头盖骨后迅速停转, 同时副钻头防止了医生由于冲力误将主钻 头窜入大脑。 技术背景 0002 在进行开颅手术时, 通常要使用钻具在坚硬的颅骨上进行钻孔, 由于颅骨内紧贴 的是脑膜, 要求钻头即能透颅骨但又不伤害脑膜, 以往的钻颅都是依靠医师的手感和经验, 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事故, 因此, 手术难度高, 风险大, 为了改进这种状况人们研制了许多种 钻头, 公告号是 CN200991279Y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 “防脱、 防裂的开颅钻头” ,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开颅钻头, 很好的解决了当钻头钻透颅骨后立刻停转的问 题, 但还是要医师小心用力, 一旦用力大一点虽然钻头停。

7、转了, 还是会存在由于惯性停转的 钻头破坏脑膜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颅钻头技术方案, 该开颅钻头利用相套的主副钻 头不但实现当主钻头钻透头盖骨后迅速停转, 同时副钻头防止了医生由于冲力误将主钻头 窜入大脑。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开颅钻头, 包括一个与驱动器连接 的连接轴、 一个一端带有底面的护套、 一个主钻头和一个副钻头, 连接轴一端从护套底面穿 入与一个转动轴连接, 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设置有主动离合齿, 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 有一个由转动轴通过设置凸台托住的转动套, 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 转动轴托住转。

8、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承靠在护套底面上, 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 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主钻头侧壁上设置有 对应于副钻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套入限位凸 台, 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 ; 副钻 头套住主钻头, 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 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 一体, 在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 卡入副钻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0005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

9、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一字凸起, 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是 0.7 毫米至 0.8 毫米。 0006 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 0007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2mm 至 2.5mm。 0008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是直槽、 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0009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贡献是 : 结构简单, 拆装方便, 主转头与转动轴合分顺 畅, 特别是当主钻头与转动轴分离后副钻头立刻停止转动, 即便连接轴由动力带动还在转 说 明 书 CN 202589602 U 3 2/2 页 4 动, 由于加入了护套和轴承结构保证了副钻头不。

10、会转动, 解决了由于惯性停转的钻头破坏 脑膜的风险。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 0012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一种开颅钻, 参见图 1 和图 2, 所述开颅钻包括一个与驱动器 (例如手枪钻) 连接的 连接轴 1、 一个一端带有底面 2-1 的护套 2、 一个主钻头 3 和一个副钻头 4, 连接轴一端从护 套底面穿入与一个转动轴5连接, 穿入时与护套底面是紧配合, 所述转动轴前部端面5-1设 置有主动离合齿 5-2, 在护套中围绕转动轴设置有一个由转动轴通。

11、过设置凸台 5-3 托住的 转动套 6, 所述护套内底面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 7, 转动轴托住转动套和轴承并且由轴 承靠在护套底面上, 转动套与护套的间隙是 0.2mm, 在转动套前端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6-1,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 4-1, 在副钻头尾部设有外螺纹 4-2, 所述主钻头侧壁上 设置有对应于副钻头尾部端面凹槽的凸起横销 3-1,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的后面设有副钻头 套入限位凸台 3-2, 在主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前部端面主动离合齿相对应的被 动离合齿 3-3 ; 副钻头套住主钻头, 副钻头通过尾部外螺纹旋入转动套前端内螺纹将主、 副 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 在。

12、主钻头侧壁限位凸台到转动轴前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8, 在主钻头侧壁横销卡入副钻头尾部端面上凹槽后, 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0014 其中, 所述副钻头尾部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是直槽、 斜槽或正螺旋槽中的一种。 001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 当压下主钻头时, 由于复位弹簧的收缩主钻头的被动离 合齿与转动轴主动离合齿相啮合, 同时主钻头的横销插入了副钻头的凹槽, 因此, 当动力带 动转动轴转动时, 主钻头和副钻头同时转动, 又由于副钻头与转动套连为一体, 所以副钻头 带动转动套在护套中转动。 0016 当主钻头钻透头骨时, 由于主钻头头部失去了阻力, 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主钻 头。

13、的被动离合齿与转动轴的主动离合齿脱离, 主钻头停止转动的同时副钻头也停止了转 动 ; 由于副钻头短于主钻头, 因此, 此时的副钻头并未钻透头骨, 所以受到副钻头的阻力虽 然主钻头钻透了头骨, 也不会由于医师的用力惯性使主钻头进一步下探碰坏脑组织, 并且 如果此时的动力依然驱动转动轴转动, 由于护套在轴承的作用下与转动套的摩擦力小, 因 此即使转动轴还在转也不会带动副钻头转动。 0017 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一字凹槽和 一字凸起, 并且所述一字凹槽的深度和一字凸起的高度是0.7毫米至0.8毫米, 或者是主动 离合齿和相对应的被动离合齿是可以相互啮合的三角锯形齿。 为了保证主副钻头最佳的配 合所述主钻头顶端长出副钻头顶端 2mm 至 2.5mm。 说 明 书 CN 202589602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89602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