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种植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种植体.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99326.6 (22)申请日 2016.03.15 (73)专利权人 彭周雨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5 号 (72)发明人 彭周雨 袁润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王睿 (51)Int.Cl. A61C 8/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牙种植体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种植体, 包括顺序连接的 颈部植入段、 体部植入段和。
2、尾部植入段, 颈部植 入段的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体部植入段的中心 孔, 所述体部植入段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的芯部 以及包覆于芯部外侧由多孔金属构成的外周部, 所述中心孔位于芯部中, 所述芯部与外周部通过 增材制造一体成型。 该牙种植体, 结构简单, 利用 增材制造使致密金属和多孔金属之间达到无缝 衔接, 能够有效的避免微渗透和感染的问题, 在 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有 利于提高牙种植体抗微动力的能力, 实现即刻种 植即刻修复即刻负重, 缩短患者复诊的时间和次 数, 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骨整合度, 稳定性较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5612574 U 2。
3、016.10.05 CN 205612574 U 1.牙种植体, 包括顺序连接的颈部植入段(100)、 体部植入段(200)和尾部植入段 (300), 颈部植入段(100)的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体部植入段(200)的中心孔(400),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体部植入段(200)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的芯部(202)以及包覆于芯部(202)外侧 由多孔金属构成的外周部(201), 所述中心孔(400)位于芯部(202)中, 所述芯部(202)与外 周部(201)通过增材制造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202)和外周部(201)之间设有 致密金属支撑体(212),。
4、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212)、 芯部(202)和外周部(201)亦通过增材 制造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212)包括沿螺旋 线分布于芯部(202)周向的连续突起(212a), 以及设于所述连续突起(212a)与芯部(202)之 间的连接部(212b), 所述多孔金属交错配置于所述连续突起(212a)的致密金属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201)的外径小于所述致密 金属支撑体(212)的外廓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部植入段(100)由致密金属构成。 6.如权利要。
5、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部植入段(100)和体部植入段 (200)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且螺距相异的外螺纹区域, 所述体部植入段(200)的外螺纹区域 螺距较大并与外周部(201)交错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部植入段(200)的外螺纹区域螺 距为13mm, 颈部植入段(100)的外螺纹区域螺距为0.450.6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部植入段(300)具有由致密金属 构成的外螺纹区域, 该尾部植入段(300)的外螺纹区域的螺纹牙槽间设有尾部多孔区域 (3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尾部植入段(300)还设置有轴向刃 口(302)。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牙种植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金属为纯钛、 钛合金 或钽, 所述多孔金属是由相应的纯钛或钛合金形成的多孔结构或者所述多孔金属为多孔 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12574 U 2 牙种植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缺损后的种植修复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牙种植体。 背景技术 0002 人工牙种植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牙种植体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 内, 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 在牙种植体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 0003 牙种植体作为种植技术的关键部件, 。
7、要求其植入的同时既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 度, 用来抵消人咀嚼时所产生的力, 又要保证在植入和使用过程中能很好的吸收血肉及碎 末等组织, 防止细菌和微生物的侵入, 避免在牙种植体周围出现炎症、 松动、 基台脱落等现 象, 影响种植体修复效果, 也就是说牙种植体应同时满足强度要求和生物相容性要求。 0004 目前, 市面上虽然有将多孔金属和致密金属以常见的套接、 卡接等方式进行机械 连接而构成的牙种植体, 然而由于其多孔金属和致密金属之间的连接密合度主要依靠机加 工精度来保证, 加上多孔金属的常规制备不能精确的控制其加工尺寸和外形, 因此传统的 牙种植体一方面不可避免会存在多孔金属和致密金属之间的连。
8、接密合度较差的问题, 极易 造成微渗透问题, 细菌、 微生物等易侵入牙种植体而造成感染, 牙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相对 较差; 另一方面很难控制牙种植体整体的强度, 牙种植体植入后易产生应力遮蔽, 使人体骨 细胞与植入后的牙种植体之间不能很好的结合, 稳定性较差, 无法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种植体, 旨在避免应力遮蔽, 提高整 体的结构强度和生物相容性, 改善牙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牙种植体, 包括顺序连接的颈部植入段、 体部植入段和尾部植入段, 颈部植入段的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体部植入段的中心孔, 所述体部植入段具有由。
9、致密金属 构成的芯部以及包覆于芯部外侧由多孔金属构成的外周部, 所述中心孔位于芯部中, 所述 芯部与外周部通过增材制造一体成型。 0007 在致密金属作为所述芯部的前提下, 可为该牙种植体的整体结构提供一定的强 度, 采用多孔金属作为所述外周部, 可提高牙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 避免产生应力遮蔽而影 响骨组织生长。 所述增材制造可以是现有的3D打印、 熔融沉积成型等。 采用增材制造使芯部 和外周部一体成型, 不仅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 便于个性化定制; 还使致密金属和多孔金属 之间达到无缝衔接, 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多孔金属和致密金属之间存在连接密合度问题 而引起的微渗透和感染的问题, 在利用多孔。
10、金属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 芯部的致密金属 可避免强度不足, 有利于使牙种植体的各向力学特性与牙槽骨的皮骨组织的各项力学特性 达到相互匹配, 提高牙种植体抗微动力的能力, 有利于使牙种植体的各向力学特性与牙槽 骨的皮骨组织的各项力学特性达到相互匹配, 提高牙种植体抗微动力的能力, 可实现即刻 种植即刻修复即刻负重, 缩短患者复诊的时间和次数, 并且当人体新生骨组织在多孔金属 的孔隙中生长后, 牙槽骨的皮骨组织与牙种植体之间就能形成整合, 达到真正的生物固定,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612574 U 3 极大的提高人工植入牙种植体的稳定性, 延长了人工牙种植体的使用寿命。 00。
11、08 所述外周部可以包覆在芯部的整个外侧, 也可以仅仅包覆芯部的外侧的部分区 域。 例如, 当采用多孔钽作为外周部时, 则优选包覆芯部的整个外侧, 而当采用由纯钛或钛 合金形成的多孔结构作为外周部时, 则优选在所述芯部和外周部之间设有致密金属支撑 体,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 芯部和外周部亦通过增材制造一体成型。 通过设置所述致密金属 支撑体, 可以对芯部的多孔金属起到支撑作用, 并且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尤其是在 牙种植体植入人体组织的初期(当牙槽骨的皮骨组织在多孔金属的孔洞中开始生长到还未 稳固的与牙种植体之间形成较稳固的整合时), 该致密金属支撑体可起到提高牙种植体抗 微动力能力的作。
12、用, 使牙种植体在植入人体组织的初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09 优选的,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包括沿螺旋线分布于芯部周向的连续突起, 以及设 于所述连续突起与芯部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多孔金属交错配置于所述连续突起的致密金属 之间。 所述体部植入段还优选呈柱形。 所述连续突起一方面可起到方便植入的作用, 另一方 面在提高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前提下, 可起到均匀分散应力的作用。 此外, 经测试, 将多 孔金属交错配置于所述连续突起的致密金属之间还可对新生皮骨组织的生长起到一定的 牵引作用, 并增加皮骨组织与牙种植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加快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良好 愈合。 在实际应用中, 可根据需要将。
13、所述连接部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外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的外廓大小, 以减小牙种 植体钻入时的阻力, 使牙种植体的植入更加方便, 并且减轻病人在牙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所 遭受的痛苦。 此外, 该结构还可以在牙种植体植入初期形成有效的外形支撑, 进一步改善牙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优选的是,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与外周部之间的直径之差为0.1 0.3mm。 0011 优选的, 所述颈部植入段由致密金属构成, 颈部植入段和体部植入段具有由致密 金属构成且螺距相异的外螺纹区域, 所述体部植入段的外螺纹区域螺距较大并与外周部交 错配置。 即将所述连接部和连续突起可整体作为分。
14、布于芯部外周的螺纹。 所述颈部植入段 的外螺纹区域一方面可以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可使皮质骨和颈部植入段之间 达到很好的嵌合, 对牙种植体和口腔之间起到封闭作用, 避免感染和非骨组织长入牙种植 体, 提高牙种植体长期的稳定性。 所述颈部植入段还优选呈锥形, 以提供扩骨功能, 便于安 装。 所述体部植入段的外螺纹区域具有较大螺距是在为了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尽可能的增 加交错配置其间的体部多孔区域的面积, 从而提高牙槽骨的皮骨组织长入牙种植体后的骨 整合度, 相应的使牙种植体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0012 经测试, 当所述体部植入段的外螺纹区域螺距为13mm, 颈部植入段的外螺纹区 域螺距为。
15、0.450.6mm时, 牙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免于感染的功能较佳。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尾部植入段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的外螺纹区域, 该尾部植入段的 外螺纹区域的螺纹牙槽间设有尾部多孔区域。 所述尾部多孔区域由多孔金属构成。 采用多 孔金属和致密金属相结合的尾部植入段,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牙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 优化 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 提高牙种植体的稳定性。 所述尾部植入段的外螺纹区域螺距优选为 0.70.8mm。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尾部植入段还设置有轴向刃口。 所述尾部植入段还优选呈锥形。 该 轴向刃口可在牙种植体植入过程中, 尤其在牙槽骨中所钻的用于安装牙种植体的孔径不够 。
16、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612574 U 4 时, 起到一定的切削作用, 减小阻力, 除去多余的骨头, 使植入方便, 大幅减轻病人所遭受的 痛苦。 0015 上述牙种植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步骤: a.通过计算机建立牙种植体的三维模型, 所 述牙种植体包括顺序连接的颈部植入段、 体部植入段和尾部植入段, 所述颈部植入段的端 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体部的中心孔, 所述体部植入段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的芯部以及包覆于 芯部外侧由多孔金属构成的外周部, 所述中心孔位于芯部中; b.将金属粉末放入到增量制 造设备中; c.利用所述增量制造设备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分层扫描, 使金属粉末熔融堆积 得到一。
17、体成型的芯部与外周部。 该制备方法简单适用, 加工效率高, 便于个性化定制, 还可 使致密金属和多孔金属之间达到无缝衔接。 0016 在实际应用中, 所述颈部植入段、 体部植入段和尾部植入段整体可以采用增材制 造一体成型, 所述中心孔可在颈部植入段、 体部植入段和尾部植入段一体成型后用机加工 方式制作, 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心孔的加工精度, 从而提高牙种植体植入后与安装基台的配 合精度。 0017 进一步的, 上述结构的牙种植体, 适用于多种常见的制备牙种植体的材料。 例如, 所述致密金属为纯钛、 钛合金或钽, 所述多孔金属是由相应的纯钛或钛合金形成的多孔结 构或者所述多孔金属为多孔钽。 即当上述。
18、方法中的金属粉末采用纯钛时, 则相应的致密金 属为纯钛, 而多孔金属为纯钛形成的多孔结构。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牙种植体, 结构简单, 利用增材制造使致密金属和多孔金属之间达 到无缝衔接, 能够有效的避免微渗透和感染的问题, 在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 力学性能, 有利于提高牙种植体抗微动力的能力, 实现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即刻负重, 缩短患 者复诊的时间和次数, 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骨整合度, 稳定性较佳。 0019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上述技术思想情。
19、况下, 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 均 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种植体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牙种植体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牙种植体的第三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图4所示牙种植体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牙种植体, 包括顺序连接的颈部植入段100、 体部植入段200和 尾部植入段300, 颈部植入段100的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体部植入段200的中心孔400, 所述。
20、 体部植入段200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的芯部202以及包覆于芯部202外侧由多孔金属构成的 外周部201, 所述中心孔400位于芯部202中, 所述芯部202与外周部201通过增材制造一体成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612574 U 5 型。 0027 所述颈部植入段100由致密金属构成。 所述芯部202和外周部201之间设有致密金 属支撑体212, 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212、 芯部202和外周部201亦通过增材制造一体成型。 所 述致密金属支撑体212包括沿螺旋线分布于芯部202周向的连续突起212a, 以及设于所述连 续突起212a与芯部202之间的连接部212b, 所述多孔。
21、金属交错配置于所述连续突起212a的 致密金属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2b和连续突起212a整体作为分布于芯部202外周 的螺纹。 所述外周部201的外径小于所述致密金属支撑体212的外廓大小, 且致密金属支撑 体与外周部之间的直径之差为0.2mm。 0028 采用增材制造使芯部202与外周部201一体成型, 不仅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 便于 个性化定制, 还可使致密金属和多孔金属之间达到无缝衔接。 0029 实施例2: 0030 如图3所示的牙种植体,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颈部植入段100和体部植入段 200具有由致密金属构成且螺距相异的外螺纹区域, 所述体部植入段200的外螺纹。
22、区域螺距 较大并与外周部201交错配置。 体部植入段200的外螺纹区域螺距为2mm, 颈部植入段100的 外螺纹区域螺距为0.5mm。 所述体部植入段200的外螺纹区域即为芯部202的致密金属支撑 体212。 尾部植入段300由致密金属构成。 0031 实施例3: 0032 如图4和图5所示的牙种植体,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所述尾部植入段300具有由致 密金属构成的外螺纹区域, 该尾部植入段300的外螺纹区域的螺纹牙槽间设有尾部多孔区 域301。 所述尾部植入段300由多孔金属构成, 其外螺纹区域螺距为0.75mm。 该尾部植入段 300呈锥形, 并且设置有轴向刃口302。 所述体部植入段2。
23、00的外螺纹区域即为芯部202的致 密金属支撑体212, 包括连续突起212a和连接部212b。 这样, 颈部植入段100、 体部植入段200 和尾部植入段300即分别具有螺距相异的外螺纹区域。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0034 1)稳定性较好。 0035 以实验的方式对实施例13中本实用新型的牙种植体相对于传统牙种植体(将多 孔金属和致密金属以常见的套接或卡接方式连接而构成的牙种植体)稳定性进行说明。 0036 以纯钛为致密金属, 多孔金属采用由纯钛形成的多孔结构为例进行实验, 通过种 植体稳定性系数ISQ(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值反应牙种植体植入。
24、后的使用过程中 的稳定性。 0037 实验结果: 人体植入牙种植体后, 牙种植体在不同时间点的ISQ值如表1所示, ISQ 值在70以上即可修复, 低于50则延期修复。 0038 表1: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5612574 U 6 0039 0040 实验结果表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中牙种植体较传统牙种植体而言, 在不同 的时间点均具有较大的ISQ值, 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并且实施例3效果最佳, 实现即刻种植即 刻修复。 0041 2)能够有效的避免微渗透和感染的问题。 0042 3)能够使牙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皮骨组织的各项力学特性达到相互匹配, 提高牙种 植体抗微动力的能力, 实现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即刻负重, 缩短患者复诊的时间和次数。 0043 4)生物相容性较好。 0044 5)骨整合度高。 0045 6)具有分散应力, 避免应力遮蔽的作用。 0046 7)植入方便。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612574 U 7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5612574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561257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