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99192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383203.1

申请日:

20180426

公开号:

CN108542537A

公开日:

2018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C19/04,A61C19/05

主分类号:

A61C19/04,A61C19/05

申请人:

甘肃省人民医院

发明人:

陈红,刘兴光,苟宝元,谢丽梅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204号

优先权:

CN201810383203A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腔正畸学上对前牙覆合覆盖程度进行测量的装置,本发明装置包括:A尺,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可沿B尺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其中A尺与B尺间、B尺与测量臂间均呈直角,A尺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向反的垂直小凸缘。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临床实际操作应用,可对口腔医学中前牙覆合覆盖程度进行准确测量,解决了口腔正畸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口腔正畸学上用于测量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A尺(2),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5),可沿B尺(5)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6),其中A尺(2)与B尺(5)间、B尺(5)与测量臂(6)间均呈直角,A尺(2)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反的垂直小凸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臂(6)上固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7),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尺滑套(3);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7)滑脱的凸缘(8),A尺的下端设置有防止滑套A尺(3)滑脱的凸缘(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臂(6)上固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滑套(7),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滑套(3);另一端设置有防止滑套(7)滑脱的凸缘(8),A尺的下端固定设置一个连杆(9),连杆(9)的外端设置有手持的手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臂的宽度为1至2毫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工具,确切讲是一种用于口腔正畸学上对前牙覆合(注,“合”应为由牙与合构成的“牙合”字,是口腔科专用术语,字库中无此字)覆盖程度进行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需要对患者口腔模型及口内实际的前牙咬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以便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目前在口腔模型上进行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测量时,常需结合游标卡尺、直尺、圆规等多个工具进行测量,不仅测量过程相对繁琐,并且由于测量工具的功能分散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上对于前牙咬合进行口内实际测量分析时,由于受到口腔解剖结构的限制,上述常规工具因几何尺寸较大而不便在口内直接应用。目前正畸临床对于治疗中患者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变化主要采用目测方法进行分析;如需准确测量前牙咬合程度,通常要在口内制取口腔模型后在口外进行测量,此过程不仅耗时、耗材,关键问题是口内取模操作将明显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3121979公开一种测量张口度大小及牙齿覆盖程度的仪器,该仪器包括梯形形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磁光栅数显器、碳纤维复合磁板,所述梯形形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与斜边的夹角为60度,所述磁光栅数显器固定在梯形形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一端,碳纤维复合磁板穿过磁光栅数显器,并位于梯形形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处的滑槽内,碳纤维复合磁板能够在滑槽上滑动。这一装置虽然测量了牙齿的覆盖程度,但其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能够实现口腔正畸临床中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模型及口内测量,更为方便地解决临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包括:A尺,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可沿B尺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其中A尺与B尺间、B尺与测量臂间均呈直角,A尺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向反的垂直小凸缘。本发明在测量作业时用A尺顶端的小凸缘“勾”于下前牙切缘,根据具体的测量位置移动调整B尺及其上的测量臂的位置,使测量臂与上前牙唇侧接触,通过尺身上的刻度读数即可正确得到测量的数据,为正畸等口腔作业提供正确的参数。

优选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其测量臂上固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尺滑套;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A尺的下端设置有防止A尺滑套滑脱的凸缘。

优选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口腔正畸前牙覆覆盖测量装置中,测量臂上固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尺滑套;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A尺的下端固定设置一个连杆,而这一连杆本身也可同时起到约束A尺滑套滑脱掉落的作用,连杆的外端设置有手持的手柄。

本发明的口腔正畸前牙覆覆盖测量装置中,其测量臂的宽度优选为1至2毫米,这样在患者口内戴有固定矫治器的情况下亦不影响测量操作。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临床实际操作应用,可以解决口腔正畸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对前牙覆合覆盖程度进行准确的判读。本发明在口外对于口腔模型进行前牙咬合的测量时,不需要结合分规、直尺等多种测量工具进行分步测量,不仅使得测量过程简便易行;也避免了因分步测量造成的测量误差,大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口腔正畸在对患者口内实际前牙咬合情况进行测量时,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患者口内直接一次完成测量的操作过程,这样可以免去患者口内取模灌模的繁琐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目前主要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主观评估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对于前牙咬合关系检查诊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位置示意图,图中局部位置采用了剖视示意,图2为图1的左视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为主视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位置示意图。

图中:1-A凸缘,2-A尺,3-A滑套,4-小凸缘,5-B尺,6-测量臂,7-B尺滑套,8- B凸缘,9-连杆,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和附图3分别给出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解说。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由A尺1和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2,以及可沿B尺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6构成,且在A尺和B尺的尺身上分别设有刻度。在B尺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可与尺A2滑动配合的滑套。测量臂6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上设置一个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滑套7.A尺与B尺间、B尺与测量臂6间均呈直角。另外在A尺2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反的垂直小凸缘4。

本发明在测量作业时用A尺顶端的小凸缘“勾”于下颌中切牙接触点的切缘,调整A尺与下颌平面垂直;而对于前牙反覆反覆盖的测量,则需将小凸缘“勾”于上颌中切牙接触点的切缘,调整A尺与上颌平面垂直。根据具体的测量位置滑移动调整B尺及其上的测量臂的位置,使测量臂正确接触于被测位置的切牙唇面,通过A尺及B尺尺身上的刻度读数即可正确得到测量的数据,为以口腔正畸为主的口腔作业提供正确的参数。另外在B尺的自由端(即不设置滑套的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9,A尺的下端(即与小凸缘4相对的一端)也设置有防止A尺滑套滑脱的凸缘1。

附图3给同的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基本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在于A尺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杆9,而这一连杆本身也可同时起到约束A尺滑套滑脱掉落的作用,连杆的外端9设置有手持的手柄10。由于设置了连杆和手持手柄,使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更方便使用。

本发明用于口腔正畸的前牙覆合覆盖测量时,以第二实施例为例,手持本发明手柄于被测的前部牙齿区域,滑动调整B尺使其处于底部以不影响测量操作。首先在张口位时将A尺顶端的小凸缘“勾”于下颌中切牙接触点的切缘后,调整A尺角度使其与下颌平面垂直;然后在牙尖交错位时,滑动调整测量臂6使其与上颌切牙唇面接触。这时直接从尺身刻度上读取前牙覆合覆盖的参数值,A尺读数代表覆合;B尺读数代表覆盖。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83203.1 (22)申请日 2018.04.26 (71)申请人 甘肃省人民医院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 路204号 (72)发明人 陈红 刘兴光 苟宝元 谢丽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晋 (51)Int.Cl. A61C 19/04(2006.01) A61C 19/0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腔正畸学上对前。

2、牙覆合 覆盖程度进行测量的装置, 本发明装置包括: A 尺, 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 可沿B尺长度方 向移动的测量臂, 其中A尺与B尺间、 B尺与测量臂 间均呈直角, A尺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 向反的垂直小凸缘。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 体积 较小, 便于临床实际操作应用, 可对口腔医学中 前牙覆合覆盖程度进行准确测量, 解决了口腔正 畸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8542537 A 2018.09.18 CN 108542537 A 1.一种口腔正畸学上用于测量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A 尺 (2) , 可沿。

3、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5), 可沿B尺(5)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 (6) , 其中A尺 (2)与B尺(5)间、 B尺(5)与测量臂 (6) 间均呈直角, A尺 (2) 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反 的垂直小凸缘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测量臂 (6) 上固 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 (7) , 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 尺滑套 (3) ; 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 (7) 滑脱的凸缘 (8) , A尺的下端设置有防止滑套A尺 (3) 滑脱的凸缘 (1)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

4、置, 其特征在于测量臂 (6) 上固 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滑套 (7) , 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滑套 (3) ; 另一端设置有防止滑套 (7) 滑脱的凸缘 (8) , A尺的下端固定设置一个连杆 (9) , 连杆 (9) 的外端设置有手持的手柄 (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测量臂 的宽度为1至2毫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42537 A 2 一种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工具, 确切讲是一种用于口腔正畸学上对前牙覆合 (注,“合” 应为。

5、由牙与合构成的 “牙合” 字, 是口腔科专用术语, 字库中无此字) 覆盖程度进行测量的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 需要对患者口腔模型及口内实际的前牙咬合情况进行测 量分析, 以便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目前在口腔模型上进行前牙覆合覆盖程度 的测量时, 常需结合游标卡尺、 直尺、 圆规等多个工具进行测量, 不仅测量过程相对繁琐, 并 且由于测量工具的功能分散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上对于前牙咬合进行口内实际 测量分析时, 由于受到口腔解剖结构的限制, 上述常规工具因几何尺寸较大而不便在口内 直接应用。 目前正畸临床对于治疗中患者前牙覆合覆盖程度的变化主要采。

6、用目测方法进行 分析; 如需准确测量前牙咬合程度, 通常要在口内制取口腔模型后在口外进行测量, 此过程 不仅耗时、 耗材, 关键问题是口内取模操作将明显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0003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3121979公开一种测量张口度大小及牙齿覆盖程度的仪 器, 该仪器包括梯形形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 磁光栅数显器、 碳纤维复合磁板, 所述梯形形 状的亚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与斜边的夹角为60度, 所述磁光栅数显器固定在梯形形状的 亚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一端, 碳纤维复合磁板穿过磁光栅数显器, 并位于梯形形状的亚 克力透明底板的上底边处的滑槽内, 碳纤维复合磁板能够在滑槽上滑动。 这一装置。

7、虽然测 量了牙齿的覆盖程度, 但其结构设计过于复杂,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能够实现口腔正畸临床中前牙覆合覆盖程 度的模型及口内测量, 更为方便地解决临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包括: A尺, 可沿A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 尺, 可沿B尺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 其中A尺与B尺间、 B尺与测量臂间均呈直角, A尺的顶端 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向反的垂直小凸缘。 本发明在测量作业时用A尺顶端的小凸缘 “勾” 于下前牙切缘, 根据具体的测量位置移动调整B尺及其上的测量臂的位置, 使测量臂与上前 牙唇。

8、侧接触, 通过尺身上的刻度读数即可正确得到测量的数据, 为正畸等口腔作业提供正 确的参数。 0006 优选地,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 其测量臂上 固定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 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 尺滑套; 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 A尺的下端设置有防止A尺滑套滑脱的凸 缘。 0007 优选地,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口腔正畸前牙覆 ? 覆盖测量装置中, 测量臂上固定 设置有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B尺滑套, B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A尺滑动配合的A尺滑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542537 A 3 套;。

9、 另一端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 A尺的下端固定设置一个连杆, 而这一连杆本身 也可同时起到约束A尺滑套滑脱掉落的作用, 连杆的外端设置有手持的手柄。 0008 本发明的口腔正畸前牙覆 ? 覆盖测量装置中, 其测量臂的宽度优选为1至2毫米, 这 样在患者口内戴有固定矫治器的情况下亦不影响测量操作。 0009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 体积较小, 便于临床实际操作应用, 可以解决口腔正畸临 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可对前牙覆合覆盖程度进行准确的判读。 本发明在口外对于口腔模型进行前牙咬合的测量时, 不需要结合分规、 直尺等多种测量工 具进行分步测量, 不仅使得测量过程。

10、简便易行; 也避免了因分步测量造成的测量误差, 大大 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 口腔正畸在对患者口内实际前牙咬合情况进行测量时, 应 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患者口内直接一次完成测量的操作过程, 这样可以免去患者口内取模 灌模的繁琐过程,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解决了目前主要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 主观评估的问题, 进而大大提高了对于前牙咬合关系检查诊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位置示意图, 图中局部位置采用了剖视示意, 图 2为图1的左视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为主视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 左视位置示意图。 0011 图中: 。

11、1-A凸缘, 2-A尺, 3-A滑套, 4-小凸缘, 5-B尺, 6-测量臂, 7-B尺滑套, 8- B凸 缘, 9-连杆, 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附图1和附图3分别给出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 解说。 0013 参见附图1和附图2, 本实施例的口腔正畸前牙覆合覆盖测量装置由A尺1和可沿A 尺长度方向移动的B尺2, 以及可沿B尺长度方向移动的测量臂6构成, 且在A尺和B尺的尺身 上分别设有刻度。 在B尺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可与尺A2滑动配合的滑套。 测量臂6的一端为自 由端, 另一端上设置一个可与B尺滑动配合的滑套7.A尺与B尺间、 B尺与测量臂6间均。

12、呈直 角。 另外在A尺2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B尺方向相反的垂直小凸缘4。 0014 本发明在测量作业时用A尺顶端的小凸缘 “勾” 于下颌中切牙接触点的切缘, 调整A 尺与下颌 ? 平面垂直; 而对于前牙反覆 ? 反覆盖的测量, 则需将小凸缘 “勾” 于上颌中切牙接 触点的切缘, 调整A尺与上颌 ? 平面垂直。 根据具体的测量位置滑移动调整B尺及其上的测量 臂的位置, 使测量臂正确接触于被测位置的切牙唇面, 通过A尺及B尺尺身上的刻度读数即 可正确得到测量的数据, 为以口腔正畸为主的口腔作业提供正确的参数。 另外在B尺的自由 端 (即不设置滑套的一端) 设置有防止B尺滑套滑脱的凸缘9, A尺的下端。

13、 (即与小凸缘4相对 的一端) 也设置有防止A尺滑套滑脱的凸缘1。 0015 附图3给同的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基本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 不同在于A尺 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杆9, 而这一连杆本身也可同时起到约束A尺滑套滑脱掉落的作用, 连 杆的外端9设置有手持的手柄10。 由于设置了连杆和手持手柄, 使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更方 便使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542537 A 4 0016 本发明用于口腔正畸的前牙覆合覆盖测量时, 以第二实施例为例, 手持本发明手 柄于被测的前部牙齿区域, 滑动调整B尺使其处于底部以不影响测量操作。 首先在张口位时 将A尺顶端的小凸缘 “勾” 于下颌中切牙接触点的切缘后, 调整A尺角度使其与下颌 ? 平面垂 直; 然后在牙尖交错位时, 滑动调整测量臂6使其与上颌切牙唇面接触。 这时直接从尺身刻 度上读取前牙覆合覆盖的参数值, A尺读数代表覆合; B尺读数代表覆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542537 A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542537 A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54253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